董旭光:一言九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40:16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同往。经毛遂晓以利
害,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
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引以为典,比喻一句话即可产生极
大的力量。
 
众所周知,九州是中国的代称。但是能够将九州以及九鼎的来历说个端详的人却为数不多。
据《春秋左传》记载,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
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
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九州指冀州(河北、山西、辽宁)、衮州(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处)、青州(山东、辽宁一
部分)、徐州(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州(淮河以南,东南至大海)、荆州(湖北南部、
贵州、广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陕西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雍
州(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
九鼎,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它的铸造工艺,标志着中国历史已结束了荒蛮时代,进入
了文明时代。历史上虽有诸多有关九鼎的记载,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它就不知隐身何处了。
《墨子·耕注》说:“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三朝。意即九鼎铸成之后,
曾经流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九鼎在历史上确有其物。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势力日益强大,他野心勃勃,意欲取代周王而定天下。一
日,周定王派人为他举行欢迎之礼,典礼之中,楚王公然蔑视周王,“问鼎大小轻重”,当即
将欢迎他的周王使节吓出一身冷汗。楚王灭周的野心暴露无遗。从此,人们把争夺政权称之
为“问鼎”。
 
几经沧桑,九鼎下落不明。在司马迁的《史记》曾有记载: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周
赧王死后,秦穆公把九鼎从周王朝都城雒邑掠到秦国都城。
 
但东汉史学家班固却反对司马迁的说法。班固在所著《汉书》中说,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
前327年 ,九鼎沉没于彭城,今江苏徐州 泗水之中,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迟迟找不到
九鼎,总觉得心存遗憾,在南巡时,曾派数千人在泗水中打捞,但一无所获。
 
到了清代,历史学家王先谦对九鼎的去向作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王先谦
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提出:由于周朝末年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逐鹿中原,九鼎成为群
雄争夺的焦点,为了息事宁人,周王不得不毁鼎铸钱,对外则诡称不知去向,免得各路诸侯兵
刃相向,兴师问罪。
 
毫无疑问,九鼎作为镇国之宝,确实存在过,并曾经流传两千余年。但是,九鼎是否仍然存
在、存在何处,至今仍是埋藏于众多中国人心里的一个谜?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