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塔娜的词:【社会】新加坡为何能成为亚洲最绿色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5:58

新加坡是如何能成为“亚洲最绿色城市”?

   
  
  这是“狮城”新加坡的地标式雕塑一头喷水的鱼尾狮。新加坡国土面积约为710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500万。
  
  英国一家调研机构与德国一家跨国公司日前公布了一份联合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得益于其环保实践和成果,当选“亚洲最绿色城市”。
  
  在被评比的22个亚洲城市中,新加坡在各项排名中表现均“远高于平均水平”
    
  中国香港、日本大阪、韩国首尔、中国台北、日本东京和横滨分别紧随其后,处于“高于平均水平”。
  
  处于“平均水平”的依次为泰国曼谷、中国北京、印度德里、中国广州、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南京、中国上海、中国武汉。
  
  “低于平均水平”城市依次包括印度班加罗尔、越南河内、印度加尔各答、菲律宾马尼拉和印度孟买;而排名末尾的城市巴基斯坦卡拉奇“远低于平均水平”。
  
  “亚洲绿色城市指数”为该系列调查第三期,先前两期调查分别针对欧洲和拉美城市。
  
  “那时种下一棵绿色的小树苗,现在有上百万人乘凉。”新加坡人杰西卡·陈得知该国当选“亚洲最绿色城市”后如此感慨。
  
  2月中旬,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信息部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推出“亚洲绿色城市指数”的排行榜。在亚洲主要的22个城市中,新加坡为“王”,堪称“亚洲最绿色城市”。
  
  该指数认为:“新加坡的各项绿色指标在亚洲各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其数十年来致力于绿色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密不可分。”
  
  环保评奖离不开新加坡
    
  新加坡绿色经济组织成员、《海峡时报》环保记者杰西卡·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新加坡的环保成绩有目共睹,任何环保类评奖都不会落下它。
  
  当“亚洲绿色城市指数”出炉时,杰西卡正好夺得“东盟记者绿色报道奖”。
  
  在其看来,新加坡从立国之初就将绿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即使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全球工业化、环保发展水平处于低端化之时,新加坡领导人就已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月中旬,杰西卡采访了新加坡几个社区,发现其中不少的政府地块均在安装LED节能灯。
  
  经了解,这是联合国和新加坡政府联合发起的节能计划,也是新加坡首个公共部门的碳排放信用项目。
  
  被囊括进节能计划的政府地块约有2000个,由此,公共资金每年有望节省500万美元。
  
  居住在新加坡法嘉道社区的48岁女士卡伦·安说,她期待社区变得更美观,更环保。
  
  李光耀推行“绿色储蓄”
  
  领导人远见卓识,政府推动,是新加坡走向绿色环保城市的“核心技术”。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开始为国民进行“绿色储蓄”。
  
  在其回忆录中,李光耀写道:“为了实现第三世界地区的第一世界标准,我们要将新加坡转变成一个花园城市。”
  
  他盼望的场景是岛上处处是花园,满眼皆绿色。“既可以愉悦我们的心,也会提升我们的竞争优势。”
  
  为了更好建设新加坡,李光耀曾经特地安排了一次环球之旅,前往世界各国学习发展经验。之后,他总结出一个经验:那些建筑破烂、不懂节约、绿化率差的国家,政府工作人员普遍士气低落。
  
  1976年,新加坡成立了专门的公共绿化部门,后来更名为国家公园局。它是指导新加坡实施绿化的机构。
  
  树木速成遍布全国
  
  国家公园局的网站显示,该局鼓励在全国种植易移植成熟的“速成树木”。
  
  大街小巷,停车场,过街天桥等,“无一漏网”,均要栽上爬山虎之类的攀援植物。
  
  在国家公园局的管理下,新加坡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该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保留有大片原始热带雨林的两个城市之一。
  
  新加坡人笑言,现在的新加坡被两个丛林包围着,一个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另外一个则是自然的树木丛林。
  
  “亚洲绿色城市指数”的公开资料显示,新加坡人均绿地面积高于亚洲城市的平均水平。
  
  新加坡化身试验场
  
  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时就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
  
  2008年,新加坡成立了城市宜居研发中心,鼓励民众使用绿色技术,过上绿色生活。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环境与清洁能源署署长吴自强表示:“我们相信亚洲是绿色能源的巨大市场,而新加坡就是这一市场的枢纽。”
  
  新加坡政府已计划将该国变成新技术的试验场,吴自强就是这一用语的“创始人”。
  
  据其介绍,政府已发展了电动车计划,推广智能和微型电网方案,并在组屋和停车场、加油站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去年,挪威再生能源公司在新加坡投资设厂,总投资额超过18亿美元。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面板的生产基地。这被认为是新加坡致力于打造全球绿色技术之都的一个缩影。
    
  目前,新加坡绿色技术产业雇员超过1万人,其中挪威再生能源公司的新加坡厂雇员就超过1200人。  
  
  该公司副总裁约翰·安德森认为:“在新加坡,投资环境良好,监管透明,政府对绿色技术是真正的渴求。”
  
  不仅是挪威再生能源公司,包括世界顶级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丹麦维斯塔斯也在新加坡落户设厂。维斯塔斯在今后10年,将花费5亿美元,在新加坡成立研发中心。
  
  著名的瑞典清洁能源开发公司特里克罗纳已在新加坡建立了全球行政中心;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将亚洲低碳项目基地建在新加坡。
  
  海水淡化成本太高
  
  此外,“亚洲绿色城市指数”指出,新加坡有别于其他亚洲城市的环保优势在于该国的新生水的开发和利用。
  
  新生水,又被理解为“水的新生”。它是经各种复杂工艺,由污水转化之后变成无毒、无害的新生水,可供工业使用,甚至供民众饮用。
  
  新加坡是小岛国,四面环海,缺少淡水水源。一段时间,新加坡的淡水水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收集雨水,一是进口淡水。
  
  为了收集雨水,新加坡在全国广泛建造蓄水池。这被视作新加坡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目前,该国建有17个蓄水池,一半以上的土地被辟为集水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签署过进口饮用水协议。不过,由于在水价等问题上存在分歧,所以新加坡政府一直对进口淡水的渠道并不放心。
    
  收集雨水,无疑是“看天吃饭”,不确定性增加;进口淡水难免受制于人,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上世纪70年代,李光耀等新加坡领导人考虑充分开发水循环,以便能够为新加坡民众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当时考虑的淡水资源发展方向是海水淡化和开发新生水。
  
  时至今日,两个方向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似乎已越来越少被提及;而开发新生水,则经过30多年后,技术日益完善。目前,它已成为新加坡工商业和民众生活的重要依托。
    
  新生水展示国家形象
    
  “亚洲绿色城市指数”的公开资料称,“小小”新加坡从2003年开始大力推广新生水,目前已有5座新生水厂。如今,新生水已能保证新加坡人30%的用水。
    
  2010年5月,新加坡胜科新生水厂开工,每天处理大约22万立方米新生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废水循环再利用工厂。
  
  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馆特意将水资源利用当作新加坡的重要成就加以展示。
  
  当时前往上海出席新加坡馆日的该国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将新生水开发称作一种“精神”。他说,希望用这种精神来研发新的技术,打造一个更加绿色和宜居的新加坡。
  
  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新加坡旅游局工作人员宁雪扬介绍,到新加坡旅游必看景点就有新生水展览中心。
  
  展览中心内还打包出售新生水,它已成为代表新加坡技术和形象的一种商品。
  
  宁雪扬说:“在新加坡的其他地区,新生水并不对外公开销售。只是在展览中心,作为纪念品,让游客体验新加坡的绿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