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电视剧全集:幸福指数:政府的责任 民众的企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35:05
幸福指数:政府的责任 民众的企盼
 三湘都市报快评           全国“两会”在即,通过地方“两会”的热议和近期媒体讨论的发酵,“幸福指数”几乎跃居今年全国“两会”热词之首。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的政治导向已经呼之欲出,幸福指数或被视为中国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密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令全国乃至世界注目。

        幸福是一种感觉。没饭吃、没衣穿,当然感觉不到幸福。但有饭吃、有衣穿,未必一定幸福。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指数,用以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在世界各国大行其道。如果说GDP是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那么,幸福指数就是衡量一国百姓幸福程度的标准。

        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关注民众的幸福指数逐渐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也是民心所向。胡锦涛主席2006年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明确提出“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就是最好的注解。

        值得指出的是,“幸福指数”的概念不是源自西方,而是出自南亚小国不丹。上世纪70年代初,不丹第四代国王旺楚克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国民幸福总值”,而不只是提高GDP或GNP(国民生产总值)。“国民幸福总值”由四大支柱组成: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实行善治良政。3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显然,中国社会普遍对“幸福指数”的重视,是出于对经济过度发展、社会问题突出等的一种补救心理。这种思维的可贵,是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而难度则在: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必须有明确的进程表、有效的途径和措施,但我们需要时间来消化。比如民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高房价问题、国企垄断问题……当然,方法总比困难多。既然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就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因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严重社会问题的不独中国。世界银行高级主管、日本人西水美惠子曾感叹:“我长期从事经济发展工作,对由于富裕带来的社会性疾病总感到痛心。这样的问题并不只存在于日本。”“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内生产总值重要得多。明白了这个道理,GDP依赖惯性思维的刚性扭转,政绩考核的合理调整,自在情理之中。

        在全社会的热烈关注下,“幸福指数”作为一种政治导向,通过全国“两会”如何转化为“十二五”期间的国家行动,无疑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民众热切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