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莉h百度贴吧福利本子:戒淫的方法--排毒+正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05:51
戒淫的方法--排毒+正气 [ 作者:佚名    来自:本站原创或来自网络    点击数:592    文章录入:zzai1 ]

  一:多看看本网论坛不净观图片和相关文字说明,厌离心很容易升起来的,这是第一步----排毒(排除思想中的毒素)。
  二:要培养正气。不净观虽然好,但是还不究竟,就如同治病动手术,另外还需要培养元气,这是很多为邪淫所苦的朋友陷入的另一个执著。大家先看几篇文章吧
  历史故事:相守终老 洁身自好
  晏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春秋时期齐国人。齐景公有一个心爱的女儿想要嫁给晏子,景公就到晏子家去饮酒。酒喝到畅快的时候,景公看见晏子的妻子,说:“这就是你的妻子吗?”
  晏子回答说:“是的。”景公说:“哈!又老又丑啊。我有一个女儿,既年轻又美貌,请让她嫁给先生充实先生的居室吧。”
  晏子离开坐席,恭敬的回答说:“我的妻子现在是又老又丑,我与她一起生活已经很久了,所以也赶上她既年轻又漂亮的时候。她年轻的时候托身于我直到老年,漂亮的时候托身于我一直到变丑。她将终身托付于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君王想把女儿恩赐给我,而我怎么可以辜负我妻子的托付呢?”晏子拜了又拜,辞谢了。
  有一天,田无宇看见晏子独自一人站在内室,有一个妇人从内室走出来,头发花白,穿着黑布衣服,里面没有穿皮衣。田无宇讥嘲晏子说:“从内室出来的人是谁啊?”晏子说:“是我妻子。”
  田无宇说:“您官至中卿,食邑田税收入七十万,为什么用个老太婆作妻子?”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休掉年老的妻子,就叫作乱;纳娶年轻的人为妾,叫作淫荡。看见美色就忘掉大义,处于富贵就丢掉人伦,这就是背离道德。我晏婴怎么可以有淫乱的行为、不顾及人伦,背离自古以来的道德呢?”
  还有一次,有一个做工的女子想投靠晏子的家,说:“我是东门外的平民,希望投身到您家,在姬妾中充当一员。”
  晏子说:“直到今日我才知道自己不贤德啊!古代执掌朝政的人,让士人、农夫、作工的、作买卖的各居一处,男女之间有分别而互不交往,所以士人没有邪恶的行为,女子没有淫秽的事情发生。现在我管理国家、百姓,竟有女子想私奔于我,我一定有好色的表现、不廉正的行为了。”于是没有接纳这个女子。
  (出自《晏子春秋》)
  颜回故事
  关于颜回,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论语》雍也篇的一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是鲁国人,为人谦逊好学,为七十二贤之首。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是孔门弟子中最受孔子赞赏,而且所学最近于道之人。
  在颜回所处的时代,鲁国的贵族世家大都衰落。颜回本为贵族,到了颜路颜回父子时代,颜家仅剩简朴住宅及几亩薄田,家庭贫困。但颜回在贫困时依旧全心追求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好学孜孜不倦,最终成为孔门成就最高之人,其开创之颜儒一派后世影响也极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儒家弟子求学过程中都会问孔子这个问题。“仁”为儒家的根本。颜回问孔子了,而孔子,也详细回耐心回答了他的问题。颜回提问的时候很有意思,他不但问老师,怎么做才是仁,还问了更具体的如何去做。我觉得,这是颜回的特点,别人,比如子路他就不会去这样问。子路肯定就是老师说了第一句话以后就跑了,而颜回一定要问个究竟,这就是他做学问的态度。问完之后颜回表态了: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我虽然不怎么聪明,但是也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啊。颜回是一个行动者,也是一个认真的行动者。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
  颜回不为官,但他一样关注如何治理国家的事情。孔子每次与颜回的对话都是与别人不同的,孔子给颜回的讲解总是比别人详细,但同时,颜回又是理解孔子最深的那个人。孔子的每一句话,都对颜回产生影响。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这段可以充分看出颜回对于老师的敬重与崇拜,还有师徒二人的关系之亲密。在匡这个地方,孔子遭到围困,与弟子失散,颜回是虽从中最后一个到的。孔子急惨了啊,说:你怎么才来啊,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就说了,老师啊,您还在,我哪敢死呢。在生死离别之际,孔子就成了颜回的精神支柱,只要心中有夫子,那么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颜回最终逃出来了。不过最终,颜回还是死于孔子前面,可惜啊可惜……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在孔门弟子中,道德境界最高者非颜回莫属。孔子的评价如此,颜回的行为能够长期不违背仁的范围,其他人,也就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罢了。
  颜回好学,他努力胜过他人;颜回所学非为粟米,而是为了自身道德的提升,为了达到圣贤的境界。一方面学问上要达到,另一方面,行动上,颜回始终如一,确实不枉为七十二贤人之首。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和子路和孔子闲聊,孔子说啊,你们说说你们的志向吧,子路说啊,我愿意和朋友共享我所有,即使用到坏也不会抱怨;颜回跟着说,我想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功劳的境界。
  看吧,颜回始终把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作为学习的目标,作为人生的志向。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和颜回成天交谈沟通,颜回总是唯唯诺诺,好象很愚笨的样子;但他回去后自己反省思考,总能够引申贯通。颜回并不傻。
  颜回很聪明,子贡说他“闻一而知十”,连孔子也自叹不如,但这里颜回的学习方法和我们却很纳闷:在和老师交谈、向老师学习的时候只会点头说是,一点也不象子贡,老师刚透下口风就能引用《诗经》回答,颜回不就很笨嘛。不过我们看到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就知道颜回不笨,是真的聪明。刚向老师学习的时候,时间短,自己的经历也赶不上老师,这时的理解是很粗浅的,颜回并不急着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而是在回去反省思考时,拓展融会,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时的理解和体会就深刻得多了,这是真的有智慧,做到了孔子说的“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老师说一句,自己说十句,看起来是“举一知十”,很聪明,但能不能把老师教领会在心里、实践在行动中呢?别说“退而省其私”了,可能一转身就都忘了。“回也不愚”,我们自作聪明的才愚啊。
  他人眼中的颜回
  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这个是在颜回死后,孔子提到颜回时候的感慨。所以,一开头就是“惜乎”。如果是孔子对着颜回说话,也不会用“其”指颜回。这里,孔子指出颜回的优点是只有进,没有止——就是能不断进步。可以用“好学不倦”、“为之不厌”来概况,再加上“不贰过”。
  2、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此语出自《论语·泰伯》译文如下: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什么才能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不多的人讨教;有十分的本领却像一点本领都没有;满肚子学问却像空无一物;别人触犯他,他不计较。从前我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人的。”
  曾子是孔子的小徒弟了,这是曾子眼中的颜回。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夫子:“你的门生哪个最好学呢?”夫子说:“过去有个颜回的学生,好德行,从不怨天尤人;知错就改,从不犯二回。不幸的活了三十几岁就早早夭折了!现在我门下没有一个想他一样的了,所以也就没有听说哪个是好学的人了”。
  孔子口中的好学,是学习圣贤之道的好学,并非孔门其他弟子都不努力不好学,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象,空门之中,弟子各有所长,所学之术并不全为修身。唯独这个颜回,穷的吃不起饭了,还在坚持,坚持学习圣贤的东西,努力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事情,也就只有颜回,离圣贤的境界最近了……
  颜回之死
  1、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颜回死了,他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说“子在,回何敢死”,但是天妒英才,颜回还是死在孔子前头去了。孔子一直把颜回当成能够集成他的学派学问观点的人来看的。因此颜回死的时候,孔子才说,老天要了他的命啊。
  2、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我认为颜回在所有的孔门弟子中与孔子关系最好的一个,师徒感情极深。颜回把孔子当成精神支柱,当父亲;孔子也把颜回看做自己的传人,像儿子一样对待他。因此才说,孔子在颜回死的时候悲伤痛哭。除了颜回,三千门徒中有谁能让孔子如此伤心?我们从这也可以看出,颜回本身的魅力,孔子与颜回的师徒情深。
  3、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在孔子所有的学生中,颜回是最了解孔子的,因此我们要了解真实的孔子,就要看颜回的评价,我们要了解颜回,也必须得看孔子的态度。
  我们可能不会理解,既然颜回死的时候孔子那么痛哭流涕,为什么这里又不让人厚葬颜回呢?不能厚葬的原因有二。颜回的身份,决定颜回的葬礼不会太隆重,孔子视颜回为子,其葬礼也不会与孔鲤有太大差别,孔子要守礼,他便不能厚葬颜回;孔子是了解颜回的,如果颜回在世,他自己也不想死后受到超越礼数的葬礼待遇,因此孔子要把颜回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恸哭,但不厚葬。
  看圣贤故事,培养天地正气!!见贤思齐,做人做事从《弟子规》开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PMNQ0lw5Zk/
  (视频:藏地大德索达吉堪布讲《弟子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