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系召唤师txt: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7:25

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2011-03-01 12:03:32)转载 标签:

杂谈

读史札记17: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王立群 韩信谋反一事虽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言之凿凿,但是,仍有不少研究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不相信韩信谋反者的一个重要膻依据是: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不选择楚汉胜负未卜、可以坐收渔人之利的时机?那时,韩信拥有全齐,兵锋正盛。刘邦、项羽两方在荥阳、成皋相拒二十八个月,兵疲力尽。项羽的说客武涉说韩信时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献计也说:“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武涉、蒯通对形势的分析相当中肯。韩信此时反叛当是最佳时机!但是韩信并没被武涉、蒯通两个人的话所打动,不愿意“乡利倍义”,反而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等到天下完全成为刘氏一统江山时,称病闲居,手无兵权的韩信怎么会忽然要谋反呢? 持此看法者绝非一人,唐代诗人许浑《韩信庙》诗可以证明: 韩信庙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许浑此诗前两句说,高皇帝申城说要游云梦,晚上已经出发了。这是极言刘邦铲除韩信的行动迅速。第二句同慨叹韩信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最后两句为韩信鸣冤,当年“尽握兵权”时还不谋反,怎么可能在削王夺爵后再谋反呢? 但是,反对这一观点者则说:韩信任齐王时不反与韩信后来和陈豨联手谋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因果关系,二者的关系只是或然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用韩信任齐王时不反否定他倍受凌辱之后的谋反。韩信谋反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因此,韩信当年不反并不能证明韩信后来不反!这种驳论完全用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同样运用一种逻辑推理,有时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身在绛县的绛侯周勃被人告发谋反,廷尉将周勃关入京城大牢!这条消息恍如一声惊雷,整个京城都炸了营,人们议论纷纷。周勃是大功臣,代王刘恒能够即位周勃是重要推手,谋反罪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为汉文帝当皇帝出力最大的周勃怎么会谋反呢? 周勃这次入狱有直接和间接两大原因。 间接原因是“列侯之国”。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十月,丞相陈平病故(死得是时候)。十一月,汉文帝起用了已经辞去相位的周勃重新担任丞相。这是周勃二次出任丞相。周勃这一次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丢了相位。原因很简单: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汉文帝要求当时担任丞相的周勃带头执行“列侯之国”的诏令,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周勃只好顶个侯帽回乡了。 什么叫“列侯之国”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位列侯都要回自己封地去。 “列侯之国”就“之国”呗,干周勃何事? 这事还真和周勃粘上了! 汉初功臣封侯多为县侯,周勃功封绛侯,就是以绛县而名。封了侯的功臣几乎没有谁到所封的县里去当个列侯。原因很简单:一是远离政治中心,二是生存环境差。能够被封侯的功臣都希望能继续进步,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政治中心,重新被起用的机

读史札记 读史札记17: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王立群 韩信谋反一事虽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言之凿凿,但是,仍有不少研究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不相信韩信谋反者的一个重要膻依据是: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不选择楚汉胜负未卜、可以坐收渔人之利的时机?那时,韩信拥有全齐,兵锋正盛。刘邦、项羽两方在荥阳、成皋相拒二十八个月,兵疲力尽。项羽的说客武涉说韩信时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献计也说:“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武涉、蒯通对形势的分析相当中肯。韩信此时反叛当是最佳时机!但是韩信并没被武涉、蒯通两个人的话所打动,不愿意“乡利倍义”,反而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等到天下完全成为刘氏一统江山时,称病闲居,手无兵权的韩信怎么会忽然要谋反呢? 持此看法者绝非一人,唐代诗人许浑《韩信庙》诗可以证明: 韩信庙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许浑此诗前两句说,高皇帝申城说要游云梦,晚上已经出发了。这是极言刘邦铲除韩信的行动迅速。第二句同慨叹韩信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最后两句为韩信鸣冤,当年“尽握兵权”时还不谋反,怎么可能在削王夺爵后再谋反呢? 但是,反对这一观点者则说:韩信任齐王时不反与韩信后来和陈豨联手谋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因果关系,二者的关系只是或然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用韩信任齐王时不反否定他倍受凌辱之后的谋反。韩信谋反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因此,韩信当年不反并不能证明韩信后来不反!这种驳论完全用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同样运用一种逻辑推理,有时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身在绛县的绛侯周勃被人告发谋反,廷尉将周勃关入京城大牢!这条消息恍如一声惊雷,整个京城都炸了营,人们议论纷纷。周勃是大功臣,代王刘恒能够即位周勃是重要推手,谋反罪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为汉文帝当皇帝出力最大的周勃怎么会谋反呢? 周勃这次入狱有直接和间接两大原因。 间接原因是“列侯之国”。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十月,丞相陈平病故(死得是时候)。十一月,汉文帝起用了已经辞去相位的周勃重新担任丞相。这是周勃二次出任丞相。周勃这一次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丢了相位。原因很简单: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汉文帝要求当时担任丞相的周勃带头执行“列侯之国”的诏令,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周勃只好顶个侯帽回乡了。 什么叫“列侯之国”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位列侯都要回自己封地去。 “列侯之国”就“之国”呗,干周勃何事? 这事还真和周勃粘上了! 汉初功臣封侯多为县侯,周勃功封绛侯,就是以绛县而名。封了侯的功臣几乎没有谁到所封的县里去当个列侯。原因很简单:一是远离政治中心,二是生存环境差。能够被封侯的功臣都希望能继续进步,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政治中心,重新被起用的机17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王立群

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韩信谋反一事虽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言之凿凿,但是,仍有不少研究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不相信韩信谋反者的一个重要膻依据是: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不选择楚汉胜负未卜、可以坐收渔人之利的时机?那时,韩信拥有全齐,兵锋正盛。刘邦、项羽两方在荥阳、成皋相拒二十八个月,兵疲力尽。项羽的说客武涉说韩信时说:“ 读史札记17: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王立群 韩信谋反一事虽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言之凿凿,但是,仍有不少研究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不相信韩信谋反者的一个重要膻依据是: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不选择楚汉胜负未卜、可以坐收渔人之利的时机?那时,韩信拥有全齐,兵锋正盛。刘邦、项羽两方在荥阳、成皋相拒二十八个月,兵疲力尽。项羽的说客武涉说韩信时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献计也说:“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武涉、蒯通对形势的分析相当中肯。韩信此时反叛当是最佳时机!但是韩信并没被武涉、蒯通两个人的话所打动,不愿意“乡利倍义”,反而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等到天下完全成为刘氏一统江山时,称病闲居,手无兵权的韩信怎么会忽然要谋反呢? 持此看法者绝非一人,唐代诗人许浑《韩信庙》诗可以证明: 韩信庙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许浑此诗前两句说,高皇帝申城说要游云梦,晚上已经出发了。这是极言刘邦铲除韩信的行动迅速。第二句同慨叹韩信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最后两句为韩信鸣冤,当年“尽握兵权”时还不谋反,怎么可能在削王夺爵后再谋反呢? 但是,反对这一观点者则说:韩信任齐王时不反与韩信后来和陈豨联手谋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因果关系,二者的关系只是或然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用韩信任齐王时不反否定他倍受凌辱之后的谋反。韩信谋反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因此,韩信当年不反并不能证明韩信后来不反!这种驳论完全用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同样运用一种逻辑推理,有时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身在绛县的绛侯周勃被人告发谋反,廷尉将周勃关入京城大牢!这条消息恍如一声惊雷,整个京城都炸了营,人们议论纷纷。周勃是大功臣,代王刘恒能够即位周勃是重要推手,谋反罪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为汉文帝当皇帝出力最大的周勃怎么会谋反呢? 周勃这次入狱有直接和间接两大原因。 间接原因是“列侯之国”。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十月,丞相陈平病故(死得是时候)。十一月,汉文帝起用了已经辞去相位的周勃重新担任丞相。这是周勃二次出任丞相。周勃这一次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丢了相位。原因很简单: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汉文帝要求当时担任丞相的周勃带头执行“列侯之国”的诏令,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周勃只好顶个侯帽回乡了。 什么叫“列侯之国”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位列侯都要回自己封地去。 “列侯之国”就“之国”呗,干周勃何事? 这事还真和周勃粘上了! 汉初功臣封侯多为县侯,周勃功封绛侯,就是以绛县而名。封了侯的功臣几乎没有谁到所封的县里去当个列侯。原因很简单:一是远离政治中心,二是生存环境差。能够被封侯的功臣都希望能继续进步,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政治中心,重新被起用的机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献计也说:“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读史札记17: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王立群 韩信谋反一事虽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言之凿凿,但是,仍有不少研究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不相信韩信谋反者的一个重要膻依据是: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不选择楚汉胜负未卜、可以坐收渔人之利的时机?那时,韩信拥有全齐,兵锋正盛。刘邦、项羽两方在荥阳、成皋相拒二十八个月,兵疲力尽。项羽的说客武涉说韩信时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献计也说:“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武涉、蒯通对形势的分析相当中肯。韩信此时反叛当是最佳时机!但是韩信并没被武涉、蒯通两个人的话所打动,不愿意“乡利倍义”,反而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等到天下完全成为刘氏一统江山时,称病闲居,手无兵权的韩信怎么会忽然要谋反呢? 持此看法者绝非一人,唐代诗人许浑《韩信庙》诗可以证明: 韩信庙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许浑此诗前两句说,高皇帝申城说要游云梦,晚上已经出发了。这是极言刘邦铲除韩信的行动迅速。第二句同慨叹韩信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最后两句为韩信鸣冤,当年“尽握兵权”时还不谋反,怎么可能在削王夺爵后再谋反呢? 但是,反对这一观点者则说:韩信任齐王时不反与韩信后来和陈豨联手谋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因果关系,二者的关系只是或然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用韩信任齐王时不反否定他倍受凌辱之后的谋反。韩信谋反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因此,韩信当年不反并不能证明韩信后来不反!这种驳论完全用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同样运用一种逻辑推理,有时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身在绛县的绛侯周勃被人告发谋反,廷尉将周勃关入京城大牢!这条消息恍如一声惊雷,整个京城都炸了营,人们议论纷纷。周勃是大功臣,代王刘恒能够即位周勃是重要推手,谋反罪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为汉文帝当皇帝出力最大的周勃怎么会谋反呢? 周勃这次入狱有直接和间接两大原因。 间接原因是“列侯之国”。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十月,丞相陈平病故(死得是时候)。十一月,汉文帝起用了已经辞去相位的周勃重新担任丞相。这是周勃二次出任丞相。周勃这一次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丢了相位。原因很简单: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汉文帝要求当时担任丞相的周勃带头执行“列侯之国”的诏令,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周勃只好顶个侯帽回乡了。 什么叫“列侯之国”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位列侯都要回自己封地去。 “列侯之国”就“之国”呗,干周勃何事? 这事还真和周勃粘上了! 汉初功臣封侯多为县侯,周勃功封绛侯,就是以绛县而名。封了侯的功臣几乎没有谁到所封的县里去当个列侯。原因很简单:一是远离政治中心,二是生存环境差。能够被封侯的功臣都希望能继续进步,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政治中心,重新被起用的机。”

武涉、蒯通对形势的分析相当中肯。韩信此时反叛当是最佳时机!但是韩信并没被武涉、蒯通两个人的话所打动,不愿意“乡利倍义”,反而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等到天下完全成为刘氏一统江山时,称病闲居,手无兵权的韩信怎么会忽然要谋反呢?

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持此看法者绝非一人,唐代诗人许浑《韩信庙》诗可以证明:

 

韩信庙

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

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许浑此诗前两句说,高皇帝申城说要游云梦,晚上已经出发了。这是极言刘邦铲除韩信的行动迅速。第二句同慨叹韩信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最后两句为韩信鸣冤,当年“尽握兵权”时还不谋反,怎么可能在削王夺爵后再谋反呢?

率就会大大降低,等于一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再者,汉代的县,生存环境比京城差得太远了,在县里当个侯,生活质量也远不如在京城。所以,列侯都不愿回到封地去。 不去就不去了,汉文帝为什么非要让列侯回自己封地去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维持政治稳定。那么多侯爷们住在京城相互来往非常容易。长期、频繁的交往非常容易结成政治上的同盟,这种政治同盟往往可以搞出非常大的动静来。铲除诸吕的宫廷政变就是绛侯周勃、曲逆侯陈平、颖阴侯灌婴、朱虚侯刘章等人在京城相互串通折腾起来的。当时,周勃任太尉,陈平任右丞相,灌婴、刘章也都在宫廷任职,不能离京到封地去。可见,在京列侯很容易相互沟通、结盟,产生肘掖之祸。如果将所封列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地去,列侯虽多,但分散在各地,相互间难以结盟,政治能量将大打折扣。所以,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曾经专门下诏要求列侯离京返回封地。当然,“维持政治稳定”这层意思不能实话实说,得绕着圈子说,比如列侯在京所需的生活用品要从各地运到京城,加重了运输压力啊;再比如列侯就国可以教育子民啊,等等,反正理由挺多。 甭管汉文帝说得多么动听,这项诏令逼着列侯到自己的封地去还是触动了所有列侯的实际利益,因此,执行得很不理想。常言道法不治众。大家都不去,“列侯之国”就是一纸空文啊! 而且,汉初封侯是凭借功劳,“非有功者不得侯”是汉高祖刘邦的明令。所以,这些列侯都是和刘邦一块儿打天下的功臣。要这些功臣头上顶个侯帽回到一个县里当老大,谁都不愿意呗! 汉文帝看着自己的诏令执行不下去,着急啊,得想法子强行执行。想来想去,真让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树谁当榜样呢?大功臣周勃!所以,汉文帝决定拿丞相周勃开刀,要求当时任丞相还刚刚一年零一个月的周勃带头回封地绛县。 丞相带头回封地的前提是辞相位,这就明正言顺地拿掉了周勃的丞相之位。周勃这下没招了,想找人商量都没有人可谈,足智多谋的陈平已经故去一年了,找谁商量?万般无奈,周勃只好辞位离京。周勃回到绛县才发生了有人告发他谋反的事。 直接原因是有人诬告。周勃免相返回绛县之后,心里一直很紧张。绛县隶属于河东郡,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每次巡视各县来到绛县,周勃都以为是来抓他的,所以每次周勃都披甲相迎,并让家里人也都“持兵以见”。其实,周勃一辈子都没做过亏心事,不是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吗?但是,功劳远在周勃之上的韩信不是被刘邦一个下乡视察给抓了嘛?后来的彭越、黥布,个个都是在封国被抓,被杀,没一个有好下场!这可都是周勃亲眼目睹啊!想想这几位大功臣,周勃能不害怕吗?其实,周勃披甲见郡守、郡尉的做法并不高明,一来真抓捕你的时候披甲也不管用,二来你这样做也让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极不舒服。因为这太反常嘛。 后来还真有人认为他举止反常,告他“谋反”。 汉文帝一听,立即派廷尉将他逮捕,押回长安受审。周勃嘴拙,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为自己辩解,狱吏们也都趁机羞辱他。身陷大狱的周勃不知道怎么想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名言,拿出千金贿赂了一位 但是,反对这一观点者则说:韩信任齐王时不反与韩信后来和陈豨联手谋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因果关系,二者的关系只是或然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用韩信任齐王时不反否定他倍受凌辱之后的谋反。韩信谋反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

因此,韩信当年不反并不能证明韩信后来不反!

这种驳论完全用了逻辑推理!

读史札记17: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王立群 韩信谋反一事虽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言之凿凿,但是,仍有不少研究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不相信韩信谋反者的一个重要膻依据是: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不选择楚汉胜负未卜、可以坐收渔人之利的时机?那时,韩信拥有全齐,兵锋正盛。刘邦、项羽两方在荥阳、成皋相拒二十八个月,兵疲力尽。项羽的说客武涉说韩信时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献计也说:“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武涉、蒯通对形势的分析相当中肯。韩信此时反叛当是最佳时机!但是韩信并没被武涉、蒯通两个人的话所打动,不愿意“乡利倍义”,反而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等到天下完全成为刘氏一统江山时,称病闲居,手无兵权的韩信怎么会忽然要谋反呢? 持此看法者绝非一人,唐代诗人许浑《韩信庙》诗可以证明: 韩信庙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许浑此诗前两句说,高皇帝申城说要游云梦,晚上已经出发了。这是极言刘邦铲除韩信的行动迅速。第二句同慨叹韩信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最后两句为韩信鸣冤,当年“尽握兵权”时还不谋反,怎么可能在削王夺爵后再谋反呢? 但是,反对这一观点者则说:韩信任齐王时不反与韩信后来和陈豨联手谋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因果关系,二者的关系只是或然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用韩信任齐王时不反否定他倍受凌辱之后的谋反。韩信谋反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因此,韩信当年不反并不能证明韩信后来不反!这种驳论完全用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同样运用一种逻辑推理,有时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身在绛县的绛侯周勃被人告发谋反,廷尉将周勃关入京城大牢!这条消息恍如一声惊雷,整个京城都炸了营,人们议论纷纷。周勃是大功臣,代王刘恒能够即位周勃是重要推手,谋反罪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为汉文帝当皇帝出力最大的周勃怎么会谋反呢? 周勃这次入狱有直接和间接两大原因。 间接原因是“列侯之国”。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十月,丞相陈平病故(死得是时候)。十一月,汉文帝起用了已经辞去相位的周勃重新担任丞相。这是周勃二次出任丞相。周勃这一次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丢了相位。原因很简单: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汉文帝要求当时担任丞相的周勃带头执行“列侯之国”的诏令,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周勃只好顶个侯帽回乡了。 什么叫“列侯之国”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位列侯都要回自己封地去。 “列侯之国”就“之国”呗,干周勃何事? 这事还真和周勃粘上了! 汉初功臣封侯多为县侯,周勃功封绛侯,就是以绛县而名。封了侯的功臣几乎没有谁到所封的县里去当个列侯。原因很简单:一是远离政治中心,二是生存环境差。能够被封侯的功臣都希望能继续进步,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政治中心,重新被起用的机逻辑推理是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同样运用一种逻辑推理,有时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率就会大大降低,等于一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再者,汉代的县,生存环境比京城差得太远了,在县里当个侯,生活质量也远不如在京城。所以,列侯都不愿回到封地去。 不去就不去了,汉文帝为什么非要让列侯回自己封地去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维持政治稳定。那么多侯爷们住在京城相互来往非常容易。长期、频繁的交往非常容易结成政治上的同盟,这种政治同盟往往可以搞出非常大的动静来。铲除诸吕的宫廷政变就是绛侯周勃、曲逆侯陈平、颖阴侯灌婴、朱虚侯刘章等人在京城相互串通折腾起来的。当时,周勃任太尉,陈平任右丞相,灌婴、刘章也都在宫廷任职,不能离京到封地去。可见,在京列侯很容易相互沟通、结盟,产生肘掖之祸。如果将所封列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地去,列侯虽多,但分散在各地,相互间难以结盟,政治能量将大打折扣。所以,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曾经专门下诏要求列侯离京返回封地。当然,“维持政治稳定”这层意思不能实话实说,得绕着圈子说,比如列侯在京所需的生活用品要从各地运到京城,加重了运输压力啊;再比如列侯就国可以教育子民啊,等等,反正理由挺多。 甭管汉文帝说得多么动听,这项诏令逼着列侯到自己的封地去还是触动了所有列侯的实际利益,因此,执行得很不理想。常言道法不治众。大家都不去,“列侯之国”就是一纸空文啊! 而且,汉初封侯是凭借功劳,“非有功者不得侯”是汉高祖刘邦的明令。所以,这些列侯都是和刘邦一块儿打天下的功臣。要这些功臣头上顶个侯帽回到一个县里当老大,谁都不愿意呗! 汉文帝看着自己的诏令执行不下去,着急啊,得想法子强行执行。想来想去,真让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树谁当榜样呢?大功臣周勃!所以,汉文帝决定拿丞相周勃开刀,要求当时任丞相还刚刚一年零一个月的周勃带头回封地绛县。 丞相带头回封地的前提是辞相位,这就明正言顺地拿掉了周勃的丞相之位。周勃这下没招了,想找人商量都没有人可谈,足智多谋的陈平已经故去一年了,找谁商量?万般无奈,周勃只好辞位离京。周勃回到绛县才发生了有人告发他谋反的事。 直接原因是有人诬告。周勃免相返回绛县之后,心里一直很紧张。绛县隶属于河东郡,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每次巡视各县来到绛县,周勃都以为是来抓他的,所以每次周勃都披甲相迎,并让家里人也都“持兵以见”。其实,周勃一辈子都没做过亏心事,不是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吗?但是,功劳远在周勃之上的韩信不是被刘邦一个下乡视察给抓了嘛?后来的彭越、黥布,个个都是在封国被抓,被杀,没一个有好下场!这可都是周勃亲眼目睹啊!想想这几位大功臣,周勃能不害怕吗?其实,周勃披甲见郡守、郡尉的做法并不高明,一来真抓捕你的时候披甲也不管用,二来你这样做也让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极不舒服。因为这太反常嘛。 后来还真有人认为他举止反常,告他“谋反”。 汉文帝一听,立即派廷尉将他逮捕,押回长安受审。周勃嘴拙,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为自己辩解,狱吏们也都趁机羞辱他。身陷大狱的周勃不知道怎么想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名言,拿出千金贿赂了一位177),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身在绛县的绛侯周勃被人告发谋反,廷尉将周勃关入京城大牢!这条消息恍如一声惊雷,整个京城都炸了营,人们议论纷纷。周勃是大功臣,代王刘恒能够即位周勃是重要推手,谋反罪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为汉文帝当皇帝出力最大的周勃怎么会谋反呢?

周勃这次入狱有直接和间接两大原因。

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间接原因是“列侯之国”。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十月,丞相陈平病故(死得是时候)。十一月,汉文帝起用了已经辞去相位的周勃重新担任丞相。这是周勃二次出任丞相。周勃这一次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丢了相位。原因很简单:文帝前元三年(前177率就会大大降低,等于一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再者,汉代的县,生存环境比京城差得太远了,在县里当个侯,生活质量也远不如在京城。所以,列侯都不愿回到封地去。 不去就不去了,汉文帝为什么非要让列侯回自己封地去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维持政治稳定。那么多侯爷们住在京城相互来往非常容易。长期、频繁的交往非常容易结成政治上的同盟,这种政治同盟往往可以搞出非常大的动静来。铲除诸吕的宫廷政变就是绛侯周勃、曲逆侯陈平、颖阴侯灌婴、朱虚侯刘章等人在京城相互串通折腾起来的。当时,周勃任太尉,陈平任右丞相,灌婴、刘章也都在宫廷任职,不能离京到封地去。可见,在京列侯很容易相互沟通、结盟,产生肘掖之祸。如果将所封列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地去,列侯虽多,但分散在各地,相互间难以结盟,政治能量将大打折扣。所以,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曾经专门下诏要求列侯离京返回封地。当然,“维持政治稳定”这层意思不能实话实说,得绕着圈子说,比如列侯在京所需的生活用品要从各地运到京城,加重了运输压力啊;再比如列侯就国可以教育子民啊,等等,反正理由挺多。 甭管汉文帝说得多么动听,这项诏令逼着列侯到自己的封地去还是触动了所有列侯的实际利益,因此,执行得很不理想。常言道法不治众。大家都不去,“列侯之国”就是一纸空文啊! 而且,汉初封侯是凭借功劳,“非有功者不得侯”是汉高祖刘邦的明令。所以,这些列侯都是和刘邦一块儿打天下的功臣。要这些功臣头上顶个侯帽回到一个县里当老大,谁都不愿意呗! 汉文帝看着自己的诏令执行不下去,着急啊,得想法子强行执行。想来想去,真让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树谁当榜样呢?大功臣周勃!所以,汉文帝决定拿丞相周勃开刀,要求当时任丞相还刚刚一年零一个月的周勃带头回封地绛县。 丞相带头回封地的前提是辞相位,这就明正言顺地拿掉了周勃的丞相之位。周勃这下没招了,想找人商量都没有人可谈,足智多谋的陈平已经故去一年了,找谁商量?万般无奈,周勃只好辞位离京。周勃回到绛县才发生了有人告发他谋反的事。 直接原因是有人诬告。周勃免相返回绛县之后,心里一直很紧张。绛县隶属于河东郡,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每次巡视各县来到绛县,周勃都以为是来抓他的,所以每次周勃都披甲相迎,并让家里人也都“持兵以见”。其实,周勃一辈子都没做过亏心事,不是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吗?但是,功劳远在周勃之上的韩信不是被刘邦一个下乡视察给抓了嘛?后来的彭越、黥布,个个都是在封国被抓,被杀,没一个有好下场!这可都是周勃亲眼目睹啊!想想这几位大功臣,周勃能不害怕吗?其实,周勃披甲见郡守、郡尉的做法并不高明,一来真抓捕你的时候披甲也不管用,二来你这样做也让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极不舒服。因为这太反常嘛。 后来还真有人认为他举止反常,告他“谋反”。 汉文帝一听,立即派廷尉将他逮捕,押回长安受审。周勃嘴拙,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为自己辩解,狱吏们也都趁机羞辱他。身陷大狱的周勃不知道怎么想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名言,拿出千金贿赂了一位)年汉文帝要求当时担任丞相的周勃带头执行“列侯之国”的诏令,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周勃只好顶个侯帽回乡了。

什么叫“列侯之国”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位列侯都要回自己封地去。

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列侯之国”就“之国”呗,干周勃何事?

这事还真和周勃粘上了!

汉初功臣封侯多为县侯,周勃功封绛侯,就是以绛县而名。封了侯的功臣几乎没有谁到所封的县里去当个列侯。原因很简单:一是远离政治中心,二是生存环境差。能够被封侯的功臣都希望能继续进步,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政治中心,重新被起用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等于一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再者,汉代的县,生存环境比京城差得太远了,在县里当个侯,生活质量也远不如在京城。所以,列侯都不愿回到封地去。

读史札记17: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王立群 韩信谋反一事虽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言之凿凿,但是,仍有不少研究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不相信韩信谋反者的一个重要膻依据是: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不选择楚汉胜负未卜、可以坐收渔人之利的时机?那时,韩信拥有全齐,兵锋正盛。刘邦、项羽两方在荥阳、成皋相拒二十八个月,兵疲力尽。项羽的说客武涉说韩信时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献计也说:“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武涉、蒯通对形势的分析相当中肯。韩信此时反叛当是最佳时机!但是韩信并没被武涉、蒯通两个人的话所打动,不愿意“乡利倍义”,反而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等到天下完全成为刘氏一统江山时,称病闲居,手无兵权的韩信怎么会忽然要谋反呢? 持此看法者绝非一人,唐代诗人许浑《韩信庙》诗可以证明: 韩信庙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许浑此诗前两句说,高皇帝申城说要游云梦,晚上已经出发了。这是极言刘邦铲除韩信的行动迅速。第二句同慨叹韩信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最后两句为韩信鸣冤,当年“尽握兵权”时还不谋反,怎么可能在削王夺爵后再谋反呢? 但是,反对这一观点者则说:韩信任齐王时不反与韩信后来和陈豨联手谋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因果关系,二者的关系只是或然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用韩信任齐王时不反否定他倍受凌辱之后的谋反。韩信谋反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因此,韩信当年不反并不能证明韩信后来不反!这种驳论完全用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同样运用一种逻辑推理,有时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身在绛县的绛侯周勃被人告发谋反,廷尉将周勃关入京城大牢!这条消息恍如一声惊雷,整个京城都炸了营,人们议论纷纷。周勃是大功臣,代王刘恒能够即位周勃是重要推手,谋反罪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为汉文帝当皇帝出力最大的周勃怎么会谋反呢? 周勃这次入狱有直接和间接两大原因。 间接原因是“列侯之国”。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十月,丞相陈平病故(死得是时候)。十一月,汉文帝起用了已经辞去相位的周勃重新担任丞相。这是周勃二次出任丞相。周勃这一次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丢了相位。原因很简单: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汉文帝要求当时担任丞相的周勃带头执行“列侯之国”的诏令,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周勃只好顶个侯帽回乡了。 什么叫“列侯之国”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位列侯都要回自己封地去。 “列侯之国”就“之国”呗,干周勃何事? 这事还真和周勃粘上了! 汉初功臣封侯多为县侯,周勃功封绛侯,就是以绛县而名。封了侯的功臣几乎没有谁到所封的县里去当个列侯。原因很简单:一是远离政治中心,二是生存环境差。能够被封侯的功臣都希望能继续进步,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政治中心,重新被起用的机

不去就不去了,汉文帝为什么非要让列侯回自己封地去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维持政治稳定。那么多侯爷们住在京城相互来往非常容易。长期、频繁的交往非常容易结成政治上的同盟,这种政治同盟往往可以搞出非常大的动静来。铲除诸吕的宫廷政变就是绛侯周勃、曲逆侯陈平、颖阴侯灌婴、朱虚侯刘章等人在京城相互串通折腾起来的。当时,周勃任太尉,陈平任右丞相,灌婴、刘章也都在宫廷任职,不能离京到封地去。可见,在京列侯很容易相互沟通、结盟,产生肘掖之祸。如果将所封列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地去,列侯虽多,但分散在各地,相互间难以结盟,政治能量将大打折扣。所以,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曾经专门下诏要求列侯离京返回封地。当然,“维持政治稳定”这层意思不能实话实说,得绕着圈子说,比如列侯在京所需的生活用品要从各地运到京城,加重了运输压力啊;再比如列侯就国可以教育子民啊,等等,反正理由挺多。

甭管汉文帝说得多么动听,这项诏令逼着列侯到自己的封地去还是触动了所有列侯的实际利益,因此,执行得很不理想。常言道法不治众。大家都不去,“列侯之国”就是一纸空文啊!

而且,汉初封侯是凭借功劳,“非有功者不得侯”是汉高祖刘邦的明令。所以,这些列侯都是和刘邦一块儿打天下的功臣。要这些功臣头上顶个侯帽回到一个县里当老大,谁都不愿意呗!

汉文帝看着自己的诏令执行不下去,着急啊,得想法子强行执行。想来想去,真让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树谁当榜样呢?大功臣周勃!所以,汉文帝决定拿丞相周勃开刀,要求当时任丞相还刚刚一年零一个月的周勃带头回封地绛县。

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丞相带头回封地的前提是辞相位,这就明正言顺地拿掉了周勃的丞相之位。周勃这下没招了,想找人商量都没有人可谈,足智多谋的陈平已经故去一年了,找谁商量?万般无奈,周勃只好辞位离京。周勃回到绛县才发生了有人告发他谋反的事。

直接原因是有人诬告。周勃免相返回绛县之后,心里一直很紧张。绛县隶属于河东郡,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每次巡视各县来到绛县,周勃都以为是来抓他的,所以每次周勃都披甲相迎,并让家里人也都“持兵以见”。其实,周勃一辈子都没做过亏心事,不是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吗?但是,功劳远在周勃之上的韩信不是被刘邦一个下乡视察给抓了嘛?后来的彭越、黥布,个个都是在封国被抓,被杀,没一个有好下场!这可都是周勃亲眼目睹啊!想想这几位大功臣,周勃能不害怕吗?其实,周勃披甲见郡守、郡尉的做法并不高明,一来真抓捕你的时候披甲也不管用,二来你这样做也让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极不舒服。因为这太反常嘛。

后来还真有人认为他举止反常,告他“谋反”。

汉文帝一听,立即派廷尉将他逮捕,押回长安受审。周勃嘴拙,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为自己辩解,狱吏们也都趁机羞辱他。身陷大狱的周勃不知道怎么想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名言,拿出千金贿赂了一位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率就会大大降低,等于一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再者,汉代的县,生存环境比京城差得太远了,在县里当个侯,生活质量也远不如在京城。所以,列侯都不愿回到封地去。 不去就不去了,汉文帝为什么非要让列侯回自己封地去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维持政治稳定。那么多侯爷们住在京城相互来往非常容易。长期、频繁的交往非常容易结成政治上的同盟,这种政治同盟往往可以搞出非常大的动静来。铲除诸吕的宫廷政变就是绛侯周勃、曲逆侯陈平、颖阴侯灌婴、朱虚侯刘章等人在京城相互串通折腾起来的。当时,周勃任太尉,陈平任右丞相,灌婴、刘章也都在宫廷任职,不能离京到封地去。可见,在京列侯很容易相互沟通、结盟,产生肘掖之祸。如果将所封列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地去,列侯虽多,但分散在各地,相互间难以结盟,政治能量将大打折扣。所以,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曾经专门下诏要求列侯离京返回封地。当然,“维持政治稳定”这层意思不能实话实说,得绕着圈子说,比如列侯在京所需的生活用品要从各地运到京城,加重了运输压力啊;再比如列侯就国可以教育子民啊,等等,反正理由挺多。 甭管汉文帝说得多么动听,这项诏令逼着列侯到自己的封地去还是触动了所有列侯的实际利益,因此,执行得很不理想。常言道法不治众。大家都不去,“列侯之国”就是一纸空文啊! 而且,汉初封侯是凭借功劳,“非有功者不得侯”是汉高祖刘邦的明令。所以,这些列侯都是和刘邦一块儿打天下的功臣。要这些功臣头上顶个侯帽回到一个县里当老大,谁都不愿意呗! 汉文帝看着自己的诏令执行不下去,着急啊,得想法子强行执行。想来想去,真让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树谁当榜样呢?大功臣周勃!所以,汉文帝决定拿丞相周勃开刀,要求当时任丞相还刚刚一年零一个月的周勃带头回封地绛县。 丞相带头回封地的前提是辞相位,这就明正言顺地拿掉了周勃的丞相之位。周勃这下没招了,想找人商量都没有人可谈,足智多谋的陈平已经故去一年了,找谁商量?万般无奈,周勃只好辞位离京。周勃回到绛县才发生了有人告发他谋反的事。 直接原因是有人诬告。周勃免相返回绛县之后,心里一直很紧张。绛县隶属于河东郡,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每次巡视各县来到绛县,周勃都以为是来抓他的,所以每次周勃都披甲相迎,并让家里人也都“持兵以见”。其实,周勃一辈子都没做过亏心事,不是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吗?但是,功劳远在周勃之上的韩信不是被刘邦一个下乡视察给抓了嘛?后来的彭越、黥布,个个都是在封国被抓,被杀,没一个有好下场!这可都是周勃亲眼目睹啊!想想这几位大功臣,周勃能不害怕吗?其实,周勃披甲见郡守、郡尉的做法并不高明,一来真抓捕你的时候披甲也不管用,二来你这样做也让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极不舒服。因为这太反常嘛。 后来还真有人认为他举止反常,告他“谋反”。 汉文帝一听,立即派廷尉将他逮捕,押回长安受审。周勃嘴拙,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为自己辩解,狱吏们也都趁机羞辱他。身陷大狱的周勃不知道怎么想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名言,拿出千金贿赂了一位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读史札记17:逻辑与权力的较量 王立群 韩信谋反一事虽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言之凿凿,但是,仍有不少研究者不相信韩信谋反。不相信韩信谋反者的一个重要膻依据是: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不选择楚汉胜负未卜、可以坐收渔人之利的时机?那时,韩信拥有全齐,兵锋正盛。刘邦、项羽两方在荥阳、成皋相拒二十八个月,兵疲力尽。项羽的说客武涉说韩信时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献计也说:“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武涉、蒯通对形势的分析相当中肯。韩信此时反叛当是最佳时机!但是韩信并没被武涉、蒯通两个人的话所打动,不愿意“乡利倍义”,反而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等到天下完全成为刘氏一统江山时,称病闲居,手无兵权的韩信怎么会忽然要谋反呢? 持此看法者绝非一人,唐代诗人许浑《韩信庙》诗可以证明: 韩信庙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许浑此诗前两句说,高皇帝申城说要游云梦,晚上已经出发了。这是极言刘邦铲除韩信的行动迅速。第二句同慨叹韩信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最后两句为韩信鸣冤,当年“尽握兵权”时还不谋反,怎么可能在削王夺爵后再谋反呢? 但是,反对这一观点者则说:韩信任齐王时不反与韩信后来和陈豨联手谋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因果关系,二者的关系只是或然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用韩信任齐王时不反否定他倍受凌辱之后的谋反。韩信谋反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因此,韩信当年不反并不能证明韩信后来不反!这种驳论完全用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同样运用一种逻辑推理,有时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身在绛县的绛侯周勃被人告发谋反,廷尉将周勃关入京城大牢!这条消息恍如一声惊雷,整个京城都炸了营,人们议论纷纷。周勃是大功臣,代王刘恒能够即位周勃是重要推手,谋反罪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为汉文帝当皇帝出力最大的周勃怎么会谋反呢? 周勃这次入狱有直接和间接两大原因。 间接原因是“列侯之国”。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十月,丞相陈平病故(死得是时候)。十一月,汉文帝起用了已经辞去相位的周勃重新担任丞相。这是周勃二次出任丞相。周勃这一次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丢了相位。原因很简单: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汉文帝要求当时担任丞相的周勃带头执行“列侯之国”的诏令,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周勃只好顶个侯帽回乡了。 什么叫“列侯之国”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位列侯都要回自己封地去。 “列侯之国”就“之国”呗,干周勃何事? 这事还真和周勃粘上了! 汉初功臣封侯多为县侯,周勃功封绛侯,就是以绛县而名。封了侯的功臣几乎没有谁到所封的县里去当个列侯。原因很简单:一是远离政治中心,二是生存环境差。能够被封侯的功臣都希望能继续进步,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政治中心,重新被起用的机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率就会大大降低,等于一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再者,汉代的县,生存环境比京城差得太远了,在县里当个侯,生活质量也远不如在京城。所以,列侯都不愿回到封地去。 不去就不去了,汉文帝为什么非要让列侯回自己封地去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维持政治稳定。那么多侯爷们住在京城相互来往非常容易。长期、频繁的交往非常容易结成政治上的同盟,这种政治同盟往往可以搞出非常大的动静来。铲除诸吕的宫廷政变就是绛侯周勃、曲逆侯陈平、颖阴侯灌婴、朱虚侯刘章等人在京城相互串通折腾起来的。当时,周勃任太尉,陈平任右丞相,灌婴、刘章也都在宫廷任职,不能离京到封地去。可见,在京列侯很容易相互沟通、结盟,产生肘掖之祸。如果将所封列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地去,列侯虽多,但分散在各地,相互间难以结盟,政治能量将大打折扣。所以,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曾经专门下诏要求列侯离京返回封地。当然,“维持政治稳定”这层意思不能实话实说,得绕着圈子说,比如列侯在京所需的生活用品要从各地运到京城,加重了运输压力啊;再比如列侯就国可以教育子民啊,等等,反正理由挺多。 甭管汉文帝说得多么动听,这项诏令逼着列侯到自己的封地去还是触动了所有列侯的实际利益,因此,执行得很不理想。常言道法不治众。大家都不去,“列侯之国”就是一纸空文啊! 而且,汉初封侯是凭借功劳,“非有功者不得侯”是汉高祖刘邦的明令。所以,这些列侯都是和刘邦一块儿打天下的功臣。要这些功臣头上顶个侯帽回到一个县里当老大,谁都不愿意呗! 汉文帝看着自己的诏令执行不下去,着急啊,得想法子强行执行。想来想去,真让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树谁当榜样呢?大功臣周勃!所以,汉文帝决定拿丞相周勃开刀,要求当时任丞相还刚刚一年零一个月的周勃带头回封地绛县。 丞相带头回封地的前提是辞相位,这就明正言顺地拿掉了周勃的丞相之位。周勃这下没招了,想找人商量都没有人可谈,足智多谋的陈平已经故去一年了,找谁商量?万般无奈,周勃只好辞位离京。周勃回到绛县才发生了有人告发他谋反的事。 直接原因是有人诬告。周勃免相返回绛县之后,心里一直很紧张。绛县隶属于河东郡,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每次巡视各县来到绛县,周勃都以为是来抓他的,所以每次周勃都披甲相迎,并让家里人也都“持兵以见”。其实,周勃一辈子都没做过亏心事,不是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吗?但是,功劳远在周勃之上的韩信不是被刘邦一个下乡视察给抓了嘛?后来的彭越、黥布,个个都是在封国被抓,被杀,没一个有好下场!这可都是周勃亲眼目睹啊!想想这几位大功臣,周勃能不害怕吗?其实,周勃披甲见郡守、郡尉的做法并不高明,一来真抓捕你的时候披甲也不管用,二来你这样做也让河东郡的郡守、郡尉极不舒服。因为这太反常嘛。 后来还真有人认为他举止反常,告他“谋反”。 汉文帝一听,立即派廷尉将他逮捕,押回长安受审。周勃嘴拙,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为自己辩解,狱吏们也都趁机羞辱他。身陷大狱的周勃不知道怎么想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名言,拿出千金贿赂了一位 

狱吏。这个狱吏还算有良心,拿了人家的钱得为人家办事啊!于是,他在当时的公文木牍背面写了“以公主为证”五个字。这个“公主”指的就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为妻。这位狱吏暗示周勃请公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狱吏并不知道,汉文帝的公主和周勃的儿子周胜之感情不和。所以,周勃花钱买的这一招不灵。 但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出手相救。原来,周勃平时受了赏,总要把好多钱财送给薄昭,两人关系挺铁(武夫也有心机啊)。薄昭听说周勃下了大狱,赶快入宫找到他的姐姐薄太后说,周勃是大功臣,绝对不会谋反。薄太后一听,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事办得太糊涂。第二天汉文帝来朝见自己的时候,薄太后看见儿子刘恒,气呼呼地摘下自己的头巾砸向汉文帝,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当年拿着皇帝的符节到北军大营去夺吕禄的兵权,他当时权力多大啊!那时候他不造反,现在住到一个小县里,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汉文帝这时已经看过提审周勃的记录,又看见母后十分生气,慌忙对母后解释说,我刚刚看了审讯记录,知道他无罪,正打算释放他。于是,汉文帝赶快派人到狱中放了周勃,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狱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狱吏在监牢中这么威风啊!” 其实,薄太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的理由与人们证明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完全一样:用的是同一种逻辑推理。但是,薄太后讲了这一番不合逻辑的话挺管用,周勃获释了!后人用这番道理证明韩信没有谋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同样的逻辑推理失灵了! 其实,这并非逻辑的无奈,而是权力大于逻辑!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1db900100pmil.html) - 逻辑与权力的较量_王立群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