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必看的ps入门图文:(第四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2:27

大国之略

调整中的2008(第部)

                                       天道为大




    随着08年的结束,本篇将是《调整中的2008》系列的最后一篇,自07年年末至今,我们经历了、见证了非常多的事件,或许一时还无法系统的清晰的来描述这些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有的人,正在创造着历史。

    而正如该系列第一篇在题头所述那样:历史——说到底是由许许多多的,局部得、短时期得“偶然”,所组成的全局性得、长久得“必然”……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连串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2008年的关键词,最“当之无愧”的恐怕应该是——金融危机。笔者曾经说过,至少在宏观层面,对经济的研究活动目前仍担不起一个“学”字,更确切的说,在我看来,比照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经济的研究现在恐怕尚处在“炼金术时代”。因此,要看清现在所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对历史脉络的把握以及清晰的逻辑思维,可能会比那些书本理论更有价值。我们的话题,便由此开始。


贪婪的心




     

    这次金融危机,或者称之为“金融海啸”中,最具有标志性意味的,便是在08年半年之内,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五去其三——3月16日,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rn)被摩根史坦利(JP.Morgan)以2.36亿美元收购;9月15日,第三大投行,美林债券被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宣布以500亿美元总价、约合每股29美元收购;同是在9月15日,第四大投行,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这是继德崇证券商品公司(Drexel Burnham Lambert   DBL )1990年破产之后美国金融界最大的一宗破产案。而之后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申请成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实质就等于是最终宣告传统的投行经营模式已经彻底结束了。

    先来简单的说说“投资银行”这个概念,投行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从运作上说,“投行就是个资本市场,集中了资本和需要投资者,投行在其中穿针引线,帮助投资人寻找投资机会,也帮助需要融资者寻找合适的资金来源”。再直白一些说,投行做的实质就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用投资人的资金来进行套利。

    从融资方式上看,传统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吸收存款,而投行则主要通过短期拆借。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通常总会低于贷款利率,一进一出就有获利,当然,实际情况肯定不会如此简单;而投行的融资取决于短期拆借利率以及自身的信贷息差(credit spread)。这种融资方式的实质其实就是借新帐还旧账,风险远要大于商业银行。一旦投行自身的交易头寸(position,简单的说,在这里是指投资组合里持有的证券或者商品的数量)出现问题,市场对其偿还能力的预期降低,那么信贷息差将被调高,通过短期拆借进行融资就会出现问题。而一旦融资出现问题,那么投行的交易就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市场甚至会拒绝与其进行交易,回过头这又会加剧融资的困难程度……,如此往复循环,投行也就做不下去了。
更具体一点说,此轮金融危机的发端是次贷危机,所谓次贷,说白了就是银行把钱借给了原本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最终形成了坏账,这听上去似乎不是什么特别可怕的事情,很难想象这几家常年活动于风口浪尖的投行会被之类问题放倒。问题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在各大金融机构的各种金融衍生物的杠杆作用下,这些坏账被以几何数量级放大了——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将金融的作用比作是推动重物时的轮子,而在多数场合,人们更习惯用另一种东西来做比喻——杠杆。举个例子:假定你手里有100万的资金用来投资办公司,一年以后你赚了20%,你的总资产就变成了120万。而如果你以5%的年利息向银行借100万,总资产就变成了200万,一年后你赚20%,总资产变成240万,再还掉银行的借款加利息共105万,你还剩135万,跟零负债的方法相比,你多赚了15万,也就是说,在贷款这个杠杆的撬动下,你的收益被放大了15万。

    但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了,反过来说,如果一年后你的公司没有赚钱,反而亏损10%,那么零负债的时候你还能剩90万;如果你有100万的贷款,那么在亏损10%的情况下,你的200万资产就还剩180万,在归还银行的贷款本金加利息105万以后你只剩了75万,跟不用杠杆的时候比,你多亏了15万。这就是后面话题的关键所在——金融杠杆对收益和风险的放大作用是相同,杠杆的“效率”越高,也就意味着你对市场波动的承受范围越窄;一旦出问题,蒙受的损失越大。
金融机构手中的杠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借贷,原理和上面的例子差不多,因为篇幅的问题,这里不加赘述了。另一种,便是这一节的“主角”——金融衍生品。继续举例子:你看中一只股票,每股100块,手里有10000块做投资,股价从100涨到150,你的回报是50%。如果你投资于执行价格100的看涨期权(call option),假定期权的价格是25块,你可以买400个合同,到期日如果这只股票果真涨到150,你执行期权后可以得到400x(150-100)=20000块,你的回报是200%;同样反过来说,如果到期日那只股票跌到90块的话你的期权将一文不值,你一分钱都拿不回来。如果你投资的是股票而非期权的话,你至少还可以收回9000块。call option便是一种简单的金融衍生品,现实操作同样远要比这个例子要复杂的多。
金融衍生品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一切根据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来产生定价的金融工具都算是衍生产品,比如期货,期权,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掉期(Swap),还有就是所谓的证券化产品。

    证券化产品同样是五花八门。概略的说,凡是资产或者可以预期的收入均可以作为证券化的对象。此轮危机中经常提及的房贷抵押债券只是众多的证券化衍生品中的一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ABS(Asset-backed security),资产抵押债券,用来被抵押的通常有Home Equity Loan(房屋净值贷款——不同于房贷,指的是贷款人以自己拥有的住房为抵押的贷款),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车贷等等。ABS的概念其实相当宽泛,后面讲到的几种债券也都属于ABS的范畴,只是市场上的ABS通常指的是前面提到的几种资产;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其抵押的资产一般是企业债券,ABS债券,或者房贷债券;CLO(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贷款抵押债券,抵押资产是大中型的商业贷款;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房贷抵押债券,根据房贷的种类不同,MBS又可分为住房房贷抵押债券(RMBS)和商用不动产贷款抵押债券(CMBS)。

    事实上,在以虚拟经济为主的发达国家里任何可以产生预期收入的活动都可以被证券化,比如企业的预期收入、好莱坞拍一场电影、商业中的租赁甚至某个明星接拍广告。简单的说,只要你支付给投行一笔佣金,就可以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预期收入一次性变现,而投行在佣金到手之后,则无需承担你的信用风险,承担风险的是最后一个接盘的投资人。当然,投行还会从保险公司(AIG)买一份你出现违约的保险,在违约情况发生的时候支付投行代言合约里剩余的部分,如此投资人也可以没有损失。证券化产品分散了风险,同时也让投行大赚特转,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完全是一种多赢局面。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清醒一点,就会看清这实质上就是所谓的预支未来,而当非常多的人都无节制的投入到这场游戏中之后,那么,预支就必然会进一步的演变成“透支”……

     毫无疑问,上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工具发明,当属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贷违约掉期,或者称作信贷违约交换,即通过定期交付预定的息费,在违约事件发生的时候,投资者将手中的债券移交给CDS的卖家,第一时间换取债券的面值(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企业真正的清盘偿付过程是漫长的,作为债权人即使完全收回本金,也要等待很长的时间),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违约风险。从实质上看,CDS应该接近保险的概念】、CDO,1995年,由效力于摩根史坦利的Blythe Masters——一位年轻的女士,毕业于剑桥大学的数学天才,所发明。正是这一发明,让Blythe Masters一度成为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女银行家。而事实上,更准确的说,CDS、CDO并非是Blythe Masters百分之百的“原创”,其雏形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被另一家投行所创造了出来,并最终在1990年酿成了这家投行的破产,它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到过的DBL,一切都绝非偶然。

     我们简单来梳理一下这次危机。如前文对债券化的描述,抵押转手债券把手里房贷的还款风险转到了债券的投资人身上,而吉利美和两房作为债券的发行者,债券发行所回收的资金可以用于下一笔房贷的发放,从而盘活了资金,如此周而复始下去,只要债券市场有人来投资,这个雪球就可以永远滚下去……
房贷抵押证券(MBS)的出现对其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彻底解决了房贷单纯依靠银行存款的问题,极大的增加了市场上闲散资金的使用情况,也就是说,极大的提高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当时的一笔放贷,其资金最终可能来自于一家投资机构,或是一个身处欧洲、日本或者中国的投资人。

     但MBS也存在问题,就是如果所抵押的房贷信用级别不够高的话,那么就只能引起对冲基金或是某些投行的兴趣,而美国最大的机构投资人则是共同基金和社保、养老金,这些投资人只会选择回报相对稳定的固定收益产品——例如美国国债。为了吸引这些投资者,担保房贷抵押债券(CMO,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被发明了出来。

    美国拥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S& P,Moody's和Fitch,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债券的风险进行评级。以S& P为例:证券由高到低被划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级别越高,就意味着违约的可能性越小,投资风险也就越小。在这一划分中,BBB以上的称作投资评级,而以下的就是垃圾债券了。CMO的基本的原理,就是把一个具有一定信用风险的房贷资产池打包,再将其分成不同信用级别的债券出售。

    如图,被抵押的房贷资产(Pool of Mortgage Loans)被结构化(structure)成了信用等级从AAA到B,一直到不评级的不同债券,风险逐次升高,当然,获益也就逐次升高。这样,一组原本有风险的房贷抵押,被分成了不同的风险等级,占多数的AAA级债券被社保等机构投资者买下,其余高风险债券被对冲基金吃下,大伙各取所需,一旦房贷里有违约的情况出现,高风险投资者将首当其冲承担损失。相应的,AAA债券的投资者将最后承担损失,上面的那个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是,问题在于:在这个结构化的过程中,位于起点的房贷的风险其实并没有丝毫的改变,风险高低仅仅是“看起来像”而已,那些所谓的AAA债券其实是让原本风险级别较高的债券“衍生”出来的。

     投行往往还会卖给高风险债券的投资人保险(也就是CDS)以保护他们的投资,当然,在房市整体处于上升阶段是,这种保险一般都不会有赔付的时候。而评级高的结构化债券又被很多机构用来作为抵押向别的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最初的房贷资产于是又衍生出了另一层资产,也就是前面提到的CDO(准确说属于Cash Flow CDO——现金型CDO),再一次结构化,不只是MBS,如ABS、CLO都可以被打包、结构化,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高潮就此开始了,盖房子也好,做企业也好,都是需要时间的,而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自己的债券可以再一夜之间变现,于是,每一层的Class A债券又会被进行一次打包、结构化,由此不断进行下去……,理论上说,最初的那笔房贷可以演化出无数层CDO金融资产,这就意味着今后原本应该发生在几十乃至上百年内的预期收入在极短时间内统统变现了!

    但是别急,一切到此还没有结束,前面我们提及了CDS,它同样会被打包成一个资产池并结构化,这也就Synthetic CDO——合成型CDO,如下图所示:



    其中的Sponsor通常是投行,而作为CDO债券发现机构SPV很多时期就是这些投行的附属机构,目的在于将要打包出售的债务资产从母公司剥离。SPV与投行写一系列的CDS,这种情况下SPV就可以不需要获得任何的贷款资产而发行各级的结构化债券,债券的融资用于购买象国债这样的没有风险的产品(图中的Eligible Investments),获得的利息,连同从CDS获取的保费将用来支付各级结构化产品的利息。从现金流上来讲,这种合成型CDO比之现金型CDO,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发行不需要再依赖银行贷款和债券的发行的,结构化的流程被大大的加速了,简单的说,变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了。同时,传统企业贷款如CLO,一般企业出于商业保密并不会同一将自己的贷款打包上市,或不许债券出售到境外,合成型CDO正好绕开了这个问题,因为CDO的打包上市等于是投行和SPV之间的交易,企业仅仅是向投行贷款而已,与债券发行并无瓜葛。而且,CDS是场外交易OTC的产品,没有任何监管,做CDS交易的双方并不需要拥有任何CDS的对象有关的资产,八杆子打不着的CDS协议,都可以衍生出合成CDO;同时,CDS的保费是按保费和赔付的净现值总和为零来定价的,是所谓的off-balance-sheet产品。也就是说,在按市场计价以前,CDS的交易不会出现在投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换句话说,单看投行的资产负债表,你不可能知道有多少CDS的交易以及伴随的潜在风险。

    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很多人而言,风险和收益被剥离开来了。房市疯狂上升的时候,销售代理们为了自己的佣金,可以提供零首付的贷款,提供前几年没有任何利息的贷款,可以帮助贷款人伪造收入来源。而那些次贷的购房者也往往被销售们描述的美好前景冲昏了头,——本来,对于穷人那种片瓦遮头的喜悦,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非议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多数购房者都是原本拥有住宅但不具备贷款条件的人,他们所购买是投资房,说到底也是在透支未来。



    而房市是无法永远保持上扬态势的,在出现拐点之后,在资产池中经过包装的垃圾贷款最终还是要露出原形的,一系列问题随之开始暴露出来。最初的贷款违约将引起下一级的结构化产品损失和相应的CDS赔付,而这些结构化产品的损失会引起再下级的结构化产品损失和更多的CDS赔付,而CDS赔付则会引起合成CDO的损失,并一级一级往下延伸……。对这一过程的最贴切的描述,恐怕就是用下面这幅图了:




                                                                                          




    没错,就是裂变,从成因上来说,与其将这次金融危机比作是“金融海啸”,倒不如“金融原子弹”来得更加贴切——是人祸,而非天灾。而引爆这颗“原子弹”的起爆装置,并非是Blythe Masters,也不是格林斯潘或者其他什么人。事实上,之前创造出的那些金融产品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题外话,西方发达的金融体制是有其合理性的,而这正是我国所滞后的一块,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合理的投资产品,而股市又一度无法给投资者以必要的信心,最终使得发达地区的大量民间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进行炒作,这便是所谓的“温州炒房团”】。CDSCDO的初衷在于分散投资风险,提前兑现理论上只是副效应而已,问题的真正根源是资本无休止的逐利性,或者可以称之为——贪婪。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现在有几个人还记着“伟哥”最初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最优秀的理工类人才都奔向了曼哈顿,技术研发工作统统抛给了海外移民,而这里吸引海外技术人员的,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的经济繁荣……如果看过本系列之前的文章,我们就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同时,金融集团对美国国家决策的影响力,在此也表露无遗。笔者听过这样一种说法,美国的政治生态中,是总统主外,美联储主席主内,细想的话,到确实贴切。近十余年来,官方对金融业的监管,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放松直至几乎不管的过程。1999年,国会取消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界限,投行进入房地产市场就是由此开始的;2001年至2003年,美联储为了减轻互联网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影响而大幅降息,随后的加息步伐则异常缓慢。低利率刺激了抵押贷款和过度消费,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以此同时,美联储监管对金融业的监管近乎达到放任自留的地步,正是美联储降低了抵押贷款的标准,才导致信用状况不佳的贷款人可以以极低的成本通过贷款得以购买房屋。
而这其中,还有很多让人感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财长鲍尔森原本就效力于高盛,当时年薪高达2000万(对应的,鲍尔森在政府部门的年薪为18万),这且不论;自两房危机暴露后,美国政府已经表示为两房提供几乎无限制的贷款。投资者对两房的信心已经有所恢复。两房的股票也稳定在一个低数值上,波动不大。然而在此情况下,政府毫无征兆的突然接管两房,由此在投资者心理上造成了两房已经不行的印象,随后股票暴跌连锁反应导致雷曼的破产和美林的合并,更进一步引起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AIG) 的垮台
之后的一个表象是:美国政府处处被动,不得不对采取添油战术,对救市方案层层加码,最终宣布“美国政府将接手所有的坏账”。而客观结果是:首先“美国政府将接手所有的坏账”的确是其国家利益所要求的,而这一决策的姗姗来迟使得五大投行已去其三,客观上说,一部分人因此发了大财,而其对手也受到了重创,而倒下去的,又多是民主党的金主……
当然,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内在联系,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知晓。我只是想说: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我相信,这个世界的确是由许许多多的秘密所组成的。

从本源说起



上面的一章读着也许会“累人”,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具体一些的“技术性话题”,之所以要费如此多的笔墨,是为了使得我们后面提到的东西更具一些说服力。从这里开始,我们要把话题转移到一个相对宽泛的层面来说——
人类活动的很大一部分在于生产某种产品,然后消费掉它们,或是投入到更精密的下一级生产中,而在生产——消费——再生产……之间,将其连接起来的,就是金融。对现代金融体系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做过一个比喻: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就好比血液,各级金融机构则构成了循环系统,货币流通保证了商品的流通顺畅,就像血液循环系统保证了人体内部的物质输送一样。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货币这种“血液”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既有的,而是“无中生有”,是被创造出来的。
你生产一件产品出来,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不会因此而增加——“钱”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关系”,是借贷关系,负责创造这种关系或者说创造货币的,就是现代银行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保证其运转的核心并非是生产,否则也不可能出现所谓的“虚拟资本主义”——生产只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一个过程,并非不可缺少。它的真正核心在于“信贷”。
具体的说:央行负责印制钞票,然后向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接着,假设银行A从央行贷到一万元后,贷给B一万,然后B拿到贷款后去银行C存款一万,银行C受到存款后在贷给D一万,D再把钱存到银行E,以此反复……。于是,企业和个人围绕着商业银行,便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借贷关系。前面说生产一件产品不会增加市面的货币流通量,而你在生产前向银行贷款用于购置原材料和设备,这是要增加货币流通量的,换句话说,你和银行间的借贷创造出了货币。这样做的价值在哪呢?还是要说到本系列以前提到的一个问题:如果不通过借贷,那么你要生产一件产品,那就得先用一段时间来积攒本钱,别人要买走它,同样需要时间来攒钱,按照上面的比喻,就是血量和血液流速都不足,那么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速度就会异常缓慢,资本主义比之封建主义,在财富增长速度上的巨大差异,主要原因之一,因该是源于这种借贷关系,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货币,“血量”可以无限制的增加,可以快速流动,对应的,物质的“生产——消费”周期也大大缩短,社会财富的膨胀速度因此而大大加快了——而不是如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这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相反,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对财富增长的期望值的急剧提高,刺激了科技以及科技向现实生产转化的效率的高速跃进。
除了借贷的企业和个人之外,最大的债务人就是政府,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中,政府要起作用就是要立足于消费。通过发国债,来吸收来自市场的货币,然后再花出去,而政府借债的多少(赤字的高低),就成了短期内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此,借与欠就构成了电极的两端,一正一负,电极之间就构成了电场,而在这里,则构成了货币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的增加。
而借贷的基础,则是信心,最初,在经济启动阶段这个信心一般是依托于黄金等贵金属或其他硬通货之上【当然,也只能说是“一般”,建国初期人民币的发行就是个例外,新政权一穷二白,人民币的信心归根到底是来自于对人民政府的信心】,之后,常态下还是看发行方在经济上的硬实力。这里加句题外话:按照这个道理,我们也就没有理由认为一国黄金储备越多,这个国家的金融就越安全。假设现有的全球金融体系崩溃了,让你在印度的卢比和人民币之间选择,你选哪一种?至少我会选人民币,印度的黄金储备多过中国,但其制造业远落后于中国,也就是说,我拿着卢比也买不到什么我需要的东西。当然,如果再爆发一场世界大战,人类的生产力全部“归零”,经济需要“重启”,那样的话,理论上黄金储备确实又会成为信心的支撑,只是在核时代世界真到了那个地步,恐怕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去细究了。
言归正题,如果信心——这个基础被动摇了,那么借贷也就无法继续发生了,而是要倒过来,要进行清欠,这样的话,一个严重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上面关于货币创造的例子如果具体放到上一章所说的虚拟经济体系中,就该是这个样子——银行A收到那一万元之后,贷给B一万,B拿到贷款后去银行C存款一万,再这同时银行A把给B的一万贷款买给基金X,拿到一万,然后又贷给客户AA;基金X拿到贷款后,怕B欠债不还又向保险公司AAA买了保险。同时银行C拿到存款后转贷给D一万的同时也把给D的贷款买给了投行Y,如此周而复始……,前面的例子,是线性的货币乘数来创造货币,是一个平面的概念,而到这里,则是非线性的,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可想而知,虚拟经济环境下,货币创造的“效率”提高了多少。
房产、股票这些东西的正常的使用价值肯定是不会消失的,房子能住人,股权能决定公司运作,但是,它们的增值部分就不一定了,在虚拟经济盛行的今天,增值部分通常对应的就是一个数字,也就是泡沫,理论上,只要大家都有信心,都相信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那么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个泡沫部分总是会被实实在在的财富填补上的,而泡沫也会不断增长,来维持人们的对财富的拥有感,这说白了就是一个欠新债还旧债不断滚动借账而且越借越大的过程。而现在的情况是“泡沫”膨胀的速度远远大于实体财富的增长速度,实体经济非但没跟着增长,反而在几十年里严重的萎缩。原本,发达国家靠着技术优势和对国际贸易、金融话语权的把持,还可以对发展中国家搞经济全球化——也就是将消费品制造业转移到这些国家,以此来降低成本,说白了,还是玩“剪刀差”游戏,只是以前仅仅是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纳入到发达国家所主导的经济体系,现在则是连人力资源也纳了进来,可是,享受财富,则没有这些人民什么事情。而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持经济体系的运转,就离不开外汇和高端产品,对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要求“被剥削的尽量公平一些”。前面我们一直都在说预支财富,其实这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金融游戏不是时光隧道,所谓财富的预支,实质是财富的转移,在此,则是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资本家和人民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剥削。这个问题在《调整中的2008(第一部)》中曾详细说到,这里就不再多加赘述。总之,如此操作,资本家们还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还旧债,当然也就会继续肆无忌惮的借新债。
现在的问题在于:第一,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实质上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几次“技术革命”,使得发达国家始终保持这制造业上的不对称优势。最近一次,即美国克林顿时代的经济繁荣,是由信息技术拉动的。IT人们的生活确实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经过十几的时间,拉动效果也基本已经到头了,后面会是什么“革命”?至少在目前还看不清,各项新技术,炒作的成分都远大于其实际效果。第二,中国制造出人意料的在短时期内异军突起中国政府在一些人眼中绝对是一个糟糕的典型,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去搞西式民主制度,没搞个体至上的泛自由化,而是闷着头一门心思搞经济。结果就是,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不断升级,使得发达国家手中的“不对称优势”不断的被压缩——发达国家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平均约为30%,因此我们和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上的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国际贸易中工业品价格被拉低,资源类产品的价格被拉高,所受益的不只是中国,而是所有第三世界国家。原本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之间的这条血管,就这样由于中国从斜刺里杀出,虽然还没有被掐断,“流量”也大大降低了,财富开始在发展中国家手里部分被“截留”了。
由于某种原因,总有一些经济体——公司或者个人——需要兑现,于是开始清欠,于是引发了更多的清欠……政府欠的国债、央行借出去的钱没有强制清欠机制。但是对公司与个人就不会客气了,个人付不出房贷,房子就被拍卖,公司资金断流,就要抛售股票债券……发达国家公司和家庭的财富,大部分都是靠借贷支撑起来的,大规模的清欠,会让很多人资不抵债。“清欠”这个趋势是始终存在的,而对应的,央行会不断的往外借钱,政府不断得花钱。社会上的钱是会越来越多,以此增加公司与个人的财富拥有感。政府发现的国债,也会增加这种财富拥有感,进而保持信心。在国家层面来说,一国政府向海外发行国债,向另一国借钱,花到社会上去,也将起到这个效果。这些举动,和“清欠”正好形成对冲。而放到美国身上,对应的就是如今美联储不断增发美元,政府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美国政府向其他国家出售国债。这种对冲作用是无法无限期维持下去的,而由于上面提到的两个原因,这个问题暴露的时间又提前了,人们意识到对发达国家而言,前面借的债其实是还不上了。第一章中对金融危机的叙述中,有一些问题是具有偶然性的,而这里我们所说的,则是有其必然性的。
我们说这次金融危机,美国的大投行五去其三,其实麻烦并不在这里。真正的麻烦在于由于大规模的清欠,人民的信心无法维持了,借贷无法继续发生了。套用前面那个血液和货币的比喻,就是“血液”循环停滞了,这不仅仅是血液循环系统(金融界)的麻烦,时间一长,整个肌体(国民经济体系)也会跟着完蛋。而且,这也不是靠注资多少多少亿就可以解决的,就好比一个人心脏停跳,单靠体外设备来维持血液循环的话,这人最终还是活不了,必须要恢复心脏机能,才能最终救这人一命,放到美国身上,就是需要他去搞经济改革。
而危机到此还没完,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是美元和美国国债的进一步增发,说到底还是在走借新债还旧债的路数,还是在继续吹大泡沫,这样的话,后面必然要危及到全球对美元的信心,次贷危及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化成美元危机,从而伤及美国的金融霸权。
放到更加接近本源的层面,更长远的历史阶段来继续看,人类的经济活动,从其外部、以长远的眼光看,是一个总体上不断扩张的过程——经济总量,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都是在不断增大的;而从其内部、以短期的眼光看,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段时间之内,这个体系所能得到的资源的量是一定的,将有限的资源相对均匀的分布于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生产、投资、个人消费,那么这个循环才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而一旦其中的某一环境出现“过热”,那就意味着与此同时,其他环境正面临着资源不足,如果无法逆转,那么紧随其后的,就是经济循环的“断流”……
我一直在说经济学是一门软科学,经验科学,其中理所应当、生来就有的“定理”并不多,而上面提到的应该就是其中的一条,在历史上,中国的秦朝和隋朝,就是由于王朝投资过热,导致经济断流,从而两世而亡。而至今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又做何解呢?在我看来,似乎更应归咎于欧美国家的穷奢极侈,也就是“消费过热”。这,同样是在说必然性的问题。
那么,这次危及对美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这一次所发生的事情,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大势所趋的一面——现在说美国衰落,甚至说资本主义有问题,我们是有底气的。但同时还要看到,这次经济危及还无法彻底使美国衰败,在《调整中的2008(第三部)》中曾提到过,发达国家对比发展中国家,其优势的核心其实在于制造业上的优势,而如前所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核心恰恰不在这里,进一步的说,物质生产在时间上是不可能无限压缩的,这和资本需要高速流动以获得更多利润总是会形成矛盾的,所以只要可能,资本家就会设法跳过这个过程,直接玩“钱生钱”的游戏,而实体经济因此则会不断萎缩。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衰弱,其实是资本逐利性,“自毁长城”的结果,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这是一个长远的、必然的趋势。
而现实情况是,美国在高技术领域,特别是源发性技术方面,对比其他国家仍然存在很大的优势。此外,在美元信用不断恶化的同时,一时却还看不到替代货币的出现,欧元曾被看做是美元可能的终结者,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至少现在说这句话还是显得为时尚早。某种程度上,欧元可以看做是一个早产儿,当初,它是在成员国经济层次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强行推出的(详见《再续大国之略》),一些国家的经济发现因此而受到了拖累,比如意大利。在其发行中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欧洲一体化的经济进程和政治进程相互脱节,欧洲的问题在于缺乏一个政治上的核心,抑或说同时存在太多的“核心”。政治、经济间的相互影响始终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对非洲影响力的大幅度减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欧元没有能够在非洲替代法郎,从而使法国在经济上无法对非洲国家向过去那样施加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到,从美国国内政治生态来说,这次经济衰退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任何一个大国甚至大企业,我们都不该将其看做是铁板一块,在其内部必然要存在不同利益诉求,这里就要引出一个词——“利益集团”,这个词在今天的中国民间是被老百姓所深恶痛疾的,但是和以前一样,在这里的用词都是中性的,没有褒贬之意,我们只说经济问题,不涉及所谓的道义问题。我首先承认,利益集团在哪里——包括在中国,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利益集团与政府,在经济体系中的架构搭建,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经济运转的决策权在于政府,利益集团只能设法去依附;而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决策核心是那些大财团,是政府来依附利益集团,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运作插手较少的原因,因为前者才是国家的真正拥有者。
克林顿时期,美国政府有了大量盈余,在实体经济方面出现了大量新贵,比如说比尔盖茨,而在布什任上(其实,自莱温斯基丑闻案以后,美国经济上的政策转变就已经开始了),政府赤字大幅攀升,投资者的大量财富在金融市场蒸发,以前在政治和经济上紧跟美国的盟国在经济上也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是,财富是不可能凭空消失的,它只会转移。我们在看到美国乃至这个西方经济哀魂遍野的同时,必需知道,有负必有正,总是有人赚了的,而这些人,才是整场游戏的真正玩家,其他的都只是道具而已……

引申话题


之一:中法交恶与韬光养晦



由于萨科齐接见达赖,中法关系自奥运火炬风波之后又一次的跌入了谷底,而中方反应的激烈程度,客观说是出乎法方预料的——推迟中欧峰会……
这一举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也正是中方基于我们上面这个话题的判断。首先,我们说:美国这轮金融危机,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既是结构性问题的爆发,也有其短期周转不灵的一面,再稍稍“阴谋论”一下,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合理、正常”的因素在里面。
那么,从中国的角度说,首先可以肯定,这的确是一个拓展利益的机会——对于处于上升段的新兴国家而言,每一次危机都蕴含着机会。具体的说:这轮经济危机会使中美关系趋于平稳。这次美国总统大选中,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很大的议题。奥巴马上台后,首先要全力应付泰山压顶的经济危机,争取中国在经济上的继续支持,因此也无暇找中国的麻烦,估计中美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太大的风波,这将可能是近20年来美国总统换届中比较少见的;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的门槛将大大降低,当然,具体方式上可能是直接出口,也可能是其他间接的手段;中国在海外拓展利益空间的进程同样会因此次危机而变得更加顺利——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在经济问题上与中方协调,而其自身在海外的势力会有所收缩,而第三世界国家在西方国家自顾不暇的时候,也会更加需要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
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彻底衰败还远未到来,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确实在发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同时我们仍旧蕴含着极大的潜力尚未被开发出来,但短期内,中国确实仍不具备取代美国霸主地位的实力。未来的中美关系将是非常微妙的,从合作论,美国将是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从对抗论,美国同样是中国最主要的潜在敌人。说到底,中美之间共同利益多但彼此认同少。
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得这个美国原有的游戏方式已经变得不再适应了。举个例子,原本只要中东燃起战火,大笔的石油美元以及欧洲美元就会逃往美国,但是,现在不同了,这些资本有了第二个地点供选择,这就是中国,这就迫使美国在中东问题上,必须采取一种更谨慎的态度而不敢轻言动武。如此,美国对华态度必定会存在两种方向相反的趋向:搞乱你的国内环境;如果搞不乱你,那就和你合作。无论是对抗还是合作,都是“真心实意”的。简单的说,现阶段的中美关系,很像是三国时期的吴与魏,而不是蜀与魏——还谈不上什么“汉贼不两立”,而在处理大国间关系的方略上,中国现在的做法也确实有“塌上策”的味道【见附文】。
再回到题头所说的中法交恶,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欧盟国家试图借助此轮金融危机再一次从美国手中分得一部分铸币权,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了(详见《再续大国之略》)。此次危机中,西欧国家鼓吹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后面的盘算便在此处。但是,正如前文中提到的,仅靠黄金储备,是不可能支撑起一个新的货币体系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外汇储备,如果要挑战美国的货币霸权,显然需要拉上中国,前段时间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就带有这层背景。
而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我们当然需要利用此次机会,向发达国家吸纳高端技术、人才,与第三世界国家搞资源输入、产业输出,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整合,直至使人民币成为一种地区流通货币。但是,不等于说中国就该在现在就把宝押在欧元上,就应当去挑战美国的货币霸权,道理前面已经提到了,美国的彻底衰败还未到来,欧元也还不具备成为美元替代者的真正实力。再用一种中国式的方式来说,就是美国的“气数”未尽,所以不该勉强为之。退一步说,假使中欧联合可以挑战美元霸权,但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产业升级尚未完成,面对发达国家在高端产业上尚不具备完全的可替代性,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是最终的最大获利者,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可以说,结果充满变数,且无太大益处,可过程却无比凶险。
这次萨科齐接见达赖,从他的角度来看:他不仅要当法国的总统,还要当“世界的领袖”。问题在于,要使世界听萨科齐啰嗦,不是拔高嗓门就有用的,要有一个切入点。先前德国的默克尔不知好歹会见达赖,结果北京立刻还以颜色,法国乘虚而入,实实在在的从北京捞了一把好处。于是乎,他就自认在中国决策层眼里就是一个人物了,可以用外交手段诱使或者说是迫使中方向西方制定的方向改革于是,4月份拉萨事件后,萨科齐就兴致冲冲地要充当达赖和北京之间的调解人。结果可想而知,根本没有人理睬他,于是他就又提出:将中国政府必须和达赖和谈作为他出席奥运开幕式的先决条件。然而更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对某些人而言):在西方舆论一片挺达赖的声音下,布什出于美国的现实利益,拒绝了抵制北京奥运。这样一来,法国就被动的成为了“出头的椽子”,萨科齐只好临时变卦,本人到北京,派夫人会见达赖。
所以,萨科齐必然需要再找机会表现一下,以此想法国国内的左翼政治势力有个交代,表明自己还是“有原则”的。同时,如上文所言,在挑战美国货币霸权的问题上,中国不可能随着欧洲的意愿来行动,而萨科奇又想到的就是动用达赖,增加对中国的砝码,当然,他也找不到第二张牌。
法方如此行事,还是可以找到些历史依据的:中、美、欧之间,欧洲常常居中,左右逢源。历史上,中国在中美关系受挫时,会往往转向欧洲。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美贸易必然要遭受严重影响,从传统上说,此时中国就应该大力开拓欧洲市场,补偿中美贸易下降的损失。在法国人看来,现在是坐等中国上门示好的好时机,此时重提达赖话题,中国是无可奈何的,而萨科齐则可以政治经济双丰收。
中国此次高调反击法国,从大局而言,是借此超然于欧美矛盾之外。而从对欧盟国家关系而言。西欧国家造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实际影响其实是很大的,消费能力对比美国不会好很多,用中欧贸易补偿中美贸易实际上不可行。此外,萨科奇是作为欧盟当值主席和法国总统双重身份去会见达赖的,等于是把整个欧盟拖下水了,既分担他的压力,又树立领袖形象。这个恶例一旦看了,在达赖问题上,荷兰、波兰乃至一些欧洲小国的政客都会借代表欧盟的名义时不时敲打一下中国,以此为其在国内捞取政治资本,而随着欧洲经济的越发恶化,几乎可以肯定很多人都想这么做。这将是一场极不公平的游戏,因为中国是稳输的,既然如此,那么就应该现在就把“牌桌”一脚踹翻。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这一举动对中美关系而言,依然是中国韬光养晦政策的一种延续,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对华报以一种支持的态度。而从对欧而言,中欧关系也不会因此出现什么不利于我们的倒退,欧盟现阶段提出的对中国桌椅、螺钉等商品的制裁措施,还都属于一种象征性手段。全面制裁,不再够买中国消费品和基础工业品当然可以,能造大飞机自然也可以生产这些低端产品,但是,不要忘了,当初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是比较优势的选择结果,如果要制裁,那就是逆经济规律而为。结果就是欧盟国家生活和生产成本由于其国内的高人力成本而进一步被拉高,那么通胀就会进一步加剧……
所以,老奸巨猾的英国人才会公开放弃质疑中国对西藏的主权,道理很简单,这种牌已经不能打了,没用了。
同时还要清醒的看到,在欧元挑战美元失利之后,欧盟国家依旧会重新回到美欧关系的传统轨道上去,从这个角度说,把欧盟视作是一个整体看的话,届时中美欧之间的架构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整体态势不会变。我们的对外策略,总体上仍旧应该是:高筑城(加快国防建设),广积粮(进行产业升级),缓称王(不去触动美国的货币霸权)。
而从细微的地方看,这次的事情会促使美国在未来更加热衷于从内部分化瓦解欧盟,欧盟内部在政治上必然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分裂,而这也将为中国今后在欧洲拓展外交空间,提供一系列的机会。

之二:关于救援“三大”



125日,国会民主党领袖与白宫最终达成协议:将提供150亿美元紧急贷款,救援陷入困境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
此前, 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衰退等多种因素冲击,美国汽车业濒临破产困境,就像上面章节说的的,血液循环系统出了问题,最后这个肌体都会跟着出问题。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公司表示,要渡过目前的难关,它们必须得到340亿美元的短期贷款援助。而布什政府则一度牙关紧咬,不肯动用不肯动用7000亿的TARPTroubled Asset Relief Plan)。
究其原因,到不一定是由于金融集团对政府的影响所致,国会那边早就发话了:这钱是给金融界的,但容许用于汽车业。主要问题在于,从操作上说,政府对金融业的救援很简单,金融体系的问题在于由于信用体系崩溃,信贷无法进行下去了,而政府救助,说白了就是政府代替银行的角色,大伙从政府拆借。而对实体的救助,就远没有这样简单了,即使提供贷款,也是对特定企业有倾向性帮助,接受救援和没有受到救援的两家之间就存在不平等竞争的问题。救援幅度越大,这个问题越大,对以后经济恢复的影响也越大。一旦这个口子开了,其他的企业乃至其他行业你救不救?如果救,后面的求援就不只是340亿这样一个数目了。
原本,布什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一个“拖”字,把难题扔给下一届的奥巴马。但是,问题是,“三大”现在是连布什最后一个月的任期也坚持不足了,通用、克莱斯勒先后声称要申请破产。三大汽车业巨头加上后面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这将意味着上百万人失业,还意味着将会把美国的汽车业葬送了,同时把经济萧条再延长个数年。这个政治责任是谁都没办法承担的。
15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就是因此而提出的,反正340亿也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干脆拦腰一刀,用150亿勉强让“三大”支撑到奥巴马上任——还是一个“拖字诀”。由此看,“三大”的问题,美国经济的问题,都远还没有到头。说到底,“输血”是行不通的,美国必须进行一场经济改革,否则,再一拖再拖之间,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就将成为“画饼”,那么中国对美国的救助也就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附文:“榻上策”由鲁肃提出。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决定了未来东吴的战略方向,且在时间上要早于“隆中对”(前者出现于公元200年,后者为公元207年),其中提出:东吴西进,夺取荆州,而后“穷长江之极”,统一天下。当时的态势是,北方中原地区处于诸侯混战状态,情势尚不明朗,取荆州,依据长江天险,便可使江东集团超然于诸侯混战之外,借机积蓄力量,再伺机而动,做进一步谋划。之后,随着曹操集团统一中原,鲁肃对这一战略又进行了一系列修正,即:孙刘联盟,借荆州于刘备,从而实现战略上的均势。
说到底,“榻上策”和之前刘邦烧栈道、入汉中,后世朱元璋“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在道理上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在乱世中,不让自己在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的投入到乱局之中,而是借此休养生息,静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