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古筝重奏: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43:02

一、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宇宙”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大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视野,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以及“无限宇宙”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教学目标、要求
1、“生物的演变”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月球”是教材向孩子们探索宇宙搭建的一个阶梯打开。本单元将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及原因、人类探索月球历史作为探究内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太阳与太阳系”单元让学生认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快乐。
4、“无限宇宙”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了解有关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知道一些主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四、教学措施:
1、强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促进自主学习。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生物的演变                    (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        月球                          (第五周~第七周)
第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                  (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         无限宇宙                     (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复习、期末评价                             (第十六周 )

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发射器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我在成长
2月18日开学
2
悄悄发生的变化      人生之旅
3
踏上健康之路 单元总结
4
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变异现象
5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单元总结
6
消失了的恐龙(2)
7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2)
8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单元总结
9
寻找生物的家园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10
劳动节放假
11
有趣的食物链 生态平衡
12
单元总结  各种各样的能量
13
能量的转换(2)
14
能源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5
单元总结   拓展
16
应用    整理与复习
17
综合考查
18
19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内容分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 “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信息”也是本套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三、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独立研究和发现的能力。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2、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缺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知道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知道垃圾怎么分类,每类包括哪些,知道各类垃圾的合理处理方法。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4、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5、了解宇宙方面的关于夜晚、星空的一些知识,了解有关月球、日食和月食、太阳系等相关的宇宙天体知识。
6、了解信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习从身边获得各种各样信息的方法,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时安排
教       学       内        容
1
4
上学期期末考试、始业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1、放大镜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2
3
3、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4、放大镜下的晶体   5、怎样放得更大
3
3
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7、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8、微小世界和我们
4
3
第一单元考查; 1、垃圾堆里有什么   2、建一个垃圾填埋场
5
3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垃圾的回收利用 5、分类其实很简单
6
3
6、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7、考察家乡的环境 8、我们的环保行动
7
3
第二单元考查;1.地球的卫星——月球 2.月相变化
8
3
3.我们来造“环形山”   4.日食和月食
9
2
5、太阳系
10
2
6.在星空中   7.探索宇宙
11
3
第三单元考查;1.科学家怎样进行探究 2.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12
3
3. 看到的和想到的    4. 查阅和辨别信息   5. 记录和整理信息
13
3
6. 整理信息   7、交流我们的信息 8、把信息传给更多的人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2.25-2.29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2 3.3-3.7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习 3
3 3.10-3.1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3
4 3.17-3.21 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习 3
5 3.24-3.28 1、 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3
6 3.31-4.4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练习 3
7 4.7-4.11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3
8 4.14-4.18 单元练习;期总中练习; 3
9 4.21-4.25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3
10 4.28-5.2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2
11 5.5-5.9 练习;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 3
12 5.12-5.16 8、探索宇宙;单元练习 3
13 5.19-5.23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3
14 5.26-5.30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习 3
15 6.2-6.6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3
16 6.9-6.13 单元练习;概念梳理 3
17 6.16-6.20 总复习 3
18 6.23-6.27 总复习 3
19 6.30-7.4 复习考试 3
20 7.7-7.1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 《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 《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习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   科学设计和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家庭科技活动     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                   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                   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                   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                   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                   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                   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         期末及毕业总复习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本文 内容摘 自WWW.EDuZHAI.NEt中 国 教育文摘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2.25-2.29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2 3.3-3.7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习 3
3 3.10-3.1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3
4 3.17-3.21 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习 3
5 3.24-3.28 1、 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3
6 3.31-4.4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练习 3
7 4.7-4.11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3
8 4.14-4.18 单元练习;期总中练习; 3
9 4.21-4.25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3
10 4.28-5.2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2
11 5.5-5.9 练习;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 3
12 5.12-5.16 8、探索宇宙;单元练习 3
13 5.19-5.23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3
14 5.26-5.30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习 3
15 6.2-6.6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3
16 6.9-6.13 单元练习;概念梳理 3
17 6.16-6.20 总复习 3
18 6.23-6.27 总复习 3
19 6.30-7.4 复习考试 3

期上课
20周              共 38  课时
新授课  31 课时
复习和考试   4 课时
机动 3 课时
任课班级的学生情况分析
该年级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上看,有一定的提高。这一学期是他们学习小学科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为他们进入中学学习打基础和进行衔接的关键时期。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要求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发射器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2、愿意合作交流。3、珍爱生命。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抓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结合科学课程的特点,重点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校
级课题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和研究》

本学期上课
18周              共 36 课时
新授课 28 课时
复习和考试   4 课时
机动 4   课时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能够通过交谈、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4.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5.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6.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7.知道科学探究要允许别人的质疑,科学结论需要证据;
8.能够通过搜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9.参与探究食物链的活动。
10.能够参与探究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11.能根据生活中各种现象,对能量及其形式做出合理的解释;
12.能选择擅长的方式(如文字、语言、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能量知识的过程和结果;
13.能制作火箭及起发射装置,设计并进行研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的实验。
14.能够学会用模式图的方法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
15.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16.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17.能够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18.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解释实验现象。
19.通过讨论、交流,针对不足的地方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科学知识: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3.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4.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5.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6.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7.理解什么是“活化石”。
8.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9.知道食物链的组成;
10.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1.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2.知道能量的重要特点: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13.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来解释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14.知道能源分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15.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
16.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与其父代及同代之间有很多不同。
17.知道毛细现象、大气压力、影子的变化规律、热的传递、压缩空气等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9.理解应用科学原理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3.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4.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5.体会到生物生存方式的多样性;
6.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7.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8.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
9.能在研究过程中认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10.体会到能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11.敢于大胆想像;
1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3.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14.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15..意识到要很好的应用原理,是需要人们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的。
课外活动计划
备注
教学进度表
单元
课题
课时
我们长大了
我在成长
1
悄悄发生的变化
2
人生之旅
1
踏上健康之路
1
遗传与变异
生物的遗传现象
1
生物的变异现象
1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2
进化
消失了的恐龙
1-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2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1
共同的家园
寻找生物的家园
2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2
有趣的食物链
2
生态平衡
1
神奇的能量
各种各样的能量
2
能量的转换
3
能源
1-2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
拓展与应用
拓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制定者:沈建刚
周次
日  期
课时安排
单元
课   题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单元教学要求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
1
2/9-2/13
2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放大镜
本单元用科幻式的语言提出了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生物进化的问题,以漫画式的图画展现出历史长河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形象,使学生在投入本单元的学习时,身心为之振奋。
在此之前,六年级学生对生物的形态、习性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现象都有了一定的认知,本单元的科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既不陌生,也并不难理解。同时,六年级学生亦获得了一定的科学认知能力和探索技能,具备了探究事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证据、想象、逻辑推理建立假设和理解来研究事物的基础。因此,本单元运用的科学方法——查阅资料、建立模型等,也是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的。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      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      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  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4、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能解释静电现象,正确连接电路,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且会检测故障电路。2、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3、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4、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
1、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2、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3、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4、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方法:
指导制作、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2/16-2/20
2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3
2/23-2/27
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4
3/2-3/6
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5
3/9-3/13
2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我们身边的物质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又是不断变化的,了解物质变化是科学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知道物质变化的类别:一是形态变化;二是会产生新的物质,并能认识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本单元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实验,从探究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就是本单元教材的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2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3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
1、了解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2、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3、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教学难点:
1、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2、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3、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青蛀卵的孵化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6
3/16-3/20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7
3/23-3/27
2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铁生锈了
8
3/30-4/3
2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9
4/6-4/10
2
物质变化与我们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续表)      制定者:沈建刚
周次
日  期
课时安排
单元
课   题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单元教学要求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
9
4/6-4/10
2
第三单元:宇宙
地球的卫星——月球
月球单元就是教材为学生对于宇宙的探究搭建的一个阶梯。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近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想像,表达自己的想法。 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教学重点:
1、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食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有的变化有利于人体生长,有的变化对人体有害。2、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3、在研究食物的活动中,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与食物、食物营养、食物变化的关系感受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教学难点:
1、认识到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2、利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对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做出分析。3、在实验活动中,严谨细致地完成实验的设计、准备,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
指导实验设计、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10
4/13-4/17
2
月相变化
我们来造“环形山”
11
4/20-4/24
2
日食和月食
太阳系
12
4/27-4/30
1
在星空中(一)
13
5/4-5/8
2
在星空中(二)
探索宇宙
14
5/11-5/15
2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一天的垃圾
本单元将学生的探究活动从校园引向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家乡。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生活的环境正在被人类自己破坏。虽然这些破坏行为多数不是故意的,但是人类无意识的破坏环境的行为更值得我们担忧。这个单元的以探究身边环境污染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发展孩子们开展类似于环保调查这样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兴趣。
科学概念
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垃圾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过程与方法
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性质和用途。2、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岩石及矿物。进行有关硬度、透明度、选择的实验,记录并讨论实验的结果。3、懂得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应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教学难点:
1、人们识别岩石和矿物是根据它们的特性。2、根据岩石和矿物的特性,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重要的。
教学方法:
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垃圾的处理
15
5/18-5/22
2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分类和回收利用
16
5/25-5/29
2
一天的生活用水
污水和污水处理
17
6/1-6/5
2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8
6/8-6/12
2
复习与考查
19
6/15-6/19
注:2009年6月30日学期结束,7月1日放暑假;2009年9月1日正式开学。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制定者:沈建刚
周次
日  期
课时安排
单元
课   题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单元教学要求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
1
2/9-2/13
2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放大镜
本单元用科幻式的语言提出了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生物进化的问题,以漫画式的图画展现出历史长河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形象,使学生在投入本单元的学习时,身心为之振奋。
在此之前,六年级学生对生物的形态、习性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现象都有了一定的认知,本单元的科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既不陌生,也并不难理解。同时,六年级学生亦获得了一定的科学认知能力和探索技能,具备了探究事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证据、想象、逻辑推理建立假设和理解来研究事物的基础。因此,本单元运用的科学方法——查阅资料、建立模型等,也是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的。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      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      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  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4、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能解释静电现象,正确连接电路,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且会检测故障电路。2、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3、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4、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
1、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2、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3、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4、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方法:
指导制作、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2/16-2/20
2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3
2/23-2/27
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4
3/2-3/6
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5
3/9-3/13
2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我们身边的物质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又是不断变化的,了解物质变化是科学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知道物质变化的类别:一是形态变化;二是会产生新的物质,并能认识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本单元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实验,从探究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就是本单元教材的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2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3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
1、了解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2、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3、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教学难点:
1、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2、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3、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青蛀卵的孵化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6
3/16-3/20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7
3/23-3/27
2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铁生锈了
8
3/30-4/3
2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9
4/6-4/10
2
物质变化与我们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续表)      制定者:沈建刚
周次
日  期
课时安排
单元
课   题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单元教学要求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
9
4/6-4/10
2
第三单元:宇宙
地球的卫星——月球
月球单元就是教材为学生对于宇宙的探究搭建的一个阶梯。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近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想像,表达自己的想法。 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教学重点:
1、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食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有的变化有利于人体生长,有的变化对人体有害。2、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3、在研究食物的活动中,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与食物、食物营养、食物变化的关系感受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教学难点:
1、认识到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2、利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对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做出分析。3、在实验活动中,严谨细致地完成实验的设计、准备,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
指导实验设计、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10
4/13-4/17
2
月相变化
我们来造“环形山”
11
4/20-4/24
2
日食和月食
太阳系
12
4/27-4/30
1
在星空中(一)
13
5/4-5/8
2
在星空中(二)
探索宇宙
14
5/11-5/15
2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一天的垃圾
本单元将学生的探究活动从校园引向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家乡。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生活的环境正在被人类自己破坏。虽然这些破坏行为多数不是故意的,但是人类无意识的破坏环境的行为更值得我们担忧。这个单元的以探究身边环境污染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发展孩子们开展类似于环保调查这样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兴趣。
科学概念
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垃圾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过程与方法
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性质和用途。2、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岩石及矿物。进行有关硬度、透明度、选择的实验,记录并讨论实验的结果。3、懂得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应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教学难点:
1、人们识别岩石和矿物是根据它们的特性。2、根据岩石和矿物的特性,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重要的。
教学方法:
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垃圾的处理
15
5/18-5/22
2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分类和回收利用
16
5/25-5/29
2
一天的生活用水
污水和污水处理
17
6/1-6/5
2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8
6/8-6/12
2
复习与考查
19
6/15-6/19
注:2009年6月30日学期结束,7月1日放暑假;2009年9月1日正式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