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手表回收:千亿市场开启 发改委力推“合同能源管理” - 威仕炉运营部交流平台 - Powered 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40:57
千亿市场开启 发改委力推“合同能源管理”

千亿市场开启 发改委力推“合同能源管理”




  4月6日,国务院转发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以“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被发改委定义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

  发改委称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通过分享节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电量36506亿千瓦时。据本报记者了解,以3%的管理费计,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空间超过1000亿。

  太谷电力董事长曹萍对本报记者表示,“《意见》非常好,希望政府能大力推动这个产业,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企业为进入这个领域,做大电能管理市场”。2009年,发改委曾立项建设“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太谷电力便是运营方。

  政策助推

  对曹萍等节电服务商来说,《意见》意味着企盼已入的国家扶持政策终于有了眉目。

  早在2008年年底,发改委便已制定《意见》初稿,2009年6月,国务院在河南洛阳召开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座谈会,指示发展改革委会同财税、金融等部门,尽快制定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4月6日,发改委称,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不过,从总体上看,国内节能服务“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发展水平也较低,难以适应当前推进节能工作的需要”。

  为此,发改委准备在融资、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制度上四个方面,帮助国内节能服务产业。





  《意见》称,到2012年,国内将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到2015年,国内将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千亿市场

  《意见》显示,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约502家,共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总投资280亿元,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由2008年底的6.5万人增加到11.3万人,增幅达74%。

  “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产业”被发改委称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

  曹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苏州2008年整体用电量近900亿千瓦,其中工业用电700亿千瓦,占比近80%。按5%算,就有35亿千瓦的缩减空间,经济效益近40亿。

  而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全国发电量36506亿千瓦时。曹萍称,每年仅节省的电费就达2000亿,仅算给节能服务公司的管理费规模就超过1000亿。

  事实上,从合同能源管理收益的,不仅是节能服务公司,节能产品生产商也获益颇丰。本报记者采访曹萍时,她正在与两三家节能产品生产商接触。

  节能产品生产商,苏州威尔科技董事长缪福明对本报记者表示,之前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节能产品的推广,即节能产品的效用,“没法直观或者量化节能产品的作用”。

  因为企业用电不能实时监测,而企业每年的生产情况都会变,甚至每个月都有变化,有时企业使用节能产品后扩大了产能,总体用电量增加了,这使得企业怀疑节能产品的效用。而企业使用合同能源管理后,可以实时看到节能成效,节能产品一使用就能看出用电变化,“节能产品的销路一下就打开了”。

  分成模式

  据曹萍透露,2009年,太谷电力电能服务营收达3千多万,今年会在1个亿左右。

  “今年春节我们基本没休息,使用我们电能服务的企业太多,光太仓一个县,一天就曾有五六个项目。今天我们又接到泰州20家左右企业的意向。而在2008年前,一个月都很难有一个订单。”

  那么,太谷电力如何盈利?发改委称,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用能单位不仅不需要投入和承担风险,而且在合同期内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节能收益,合同实施结束后,则独享全部节能收益。



  比如,2010年1月,A公司与太谷电力签订电能服务管理合约,其合约期限一般是三年,根据合约,太谷电力将为企业免费安装相关设备,使得A公司2011-2013年的电耗水平降至2009年的95%以下,太谷电力每年收取原电耗的3%作为管理费,三年后,用电企业可选择续约,则管理费降为 1%。



  太谷电力甚至专门买了一份保险,以保证使用太谷电力节能服务的用户的电耗水平比原来降5%,“实际上大多在7%以上,有的超过10%。”曹萍称。

  不过,这仍是一个有待培育的市场。

  据曹萍介绍,太谷电力之前一直做电力供应方的电能服务,客户主要是电网、电厂。在后来的实际运营中,其发现,中电力用户中,存在着巨大的电力管理市场。

  电力成本,是制造企业仅次于原材料的成本,但这么重要的成本部门,之前却往往只有几名电工进行管理。在曹萍看来,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电力管理水平非常低,是一种被动管理,“电表转了多少就给多少钱,基本上不知道电力是可以管理的”。

  有鉴于此,2000年,太谷电力已开始关注用户电能管理,并于2002年推出了第一代产品电能管理产品,但由于企业还没有电能管理的意识,因此,上述产品一直未能打开市场。
    而目前的情况已经改变,曹萍称,在苏州,“过去是我们告诉企业‘你要管理’,现在是企业自己说‘我需要管理’。相信不久后,全国都会变成这样”。

    这完全就是我们运营服务业务的电力企业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