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旅游:1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3:23

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各,进而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早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立志:“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1923年,他在给妹妹陶文渼的信中讲到他们共同肩负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的责任。”他不辱使命,躬亲实践,终生不渝,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为适应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特别是受教师教育者)的需要,特从四川教育出版社修订再版的《陶行知全集》(1–12卷)中精选出207篇编成这栖《陶行知全集教育文集》。文集的最前面选了两封信,用以表明陶行知的经历和终生志愿。其余均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

我的学历及终生志愿––致J.E.罗素(1916年2月16日)
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给文渼的信(1923年11月13日)
1912年

金陵大学学生陶文濬的信仰自述(节选)(12月21日)
1913年

《金陵光增刊中文报》之缘起(2月)

为考试事敬告全国学子(5月)

1914年

呜呼某校(1月)

共和精义(6月)
1916年
 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教育(节选)(11月)
1917年
 中国在转变中(3月)
 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下半年)
1918年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1月15日
 师范生应有之观念(5月)
 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9月27日
1919年

. 教学合一(2月24日
 试验教育的实施(4月14日
 第一流的教育家(4月21日
 新教育(7月22日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10月)
1920年
 关于教育厅长产生问题的意见(11月25日
1921年
 地方教育行政为一种专门事业(7月)
 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7月7日
 活的教育(8月)
1922年
 中国女子教育之既往与将来(3月8日
 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3月)
 市乡教育分治与南京教育(11月5日
1923年
 教育与科学方法(1月15日
 《中国之教育统计》前言(5月)
 清华教育的背景(5月15日
 学生与平民教育(11月13日一27日)
1924年
 预备钢头碰铁钉––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1月5日
 谈诗––答吴立邦小朋友的信(2月6日

 

评  论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假期,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读完本书,回想自己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心潮起伏,难于平静。简要谈谈读后感。

“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教师非常愿意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希望。当今的社会日心月异,信息量瞬息万变,不断地在更新。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不能固步自封,守着老教材、老教法贻误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有教师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可是桶再大也不可能取之不尽,要不断的往桶里注入新的水才行!记住这点,我平时就注意积累,遇到需要时更要不怕麻烦地寻找答案,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我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对得起教师的职业称号,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才能在新教改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相长,从容正视学生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的目光?并在教学中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与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胸怀与奉献精神……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才能够让我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经常阅读经典,能促使我学会思考,能够使我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让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从而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在无形中提升我的品位,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我的学生敢于求实创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激情,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步施教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那么教学也会缺少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师只爱一部分学生,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这种爱是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师应当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爱。教师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爱教师,才能教育产生效果。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他的教育思想在我的脑海里更加清晰起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力的表现或变化。世界是力创造的,所以解决困难也必须拿力来才行。”“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些陶行知亲自阐述的教育思想,读来更加耐人寻味,让我更明白了教育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挖掘的,教予学生死的知识,不如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去领悟……从书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学校,他爱学生,他把学生和学校称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下面是我读后的一点体会: 

一、我对“生活即教育”的感悟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我从事的是英语教学工作,有很多知识都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养成的,是需要刺激——强化——再刺激——再强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教育要具有恒心,要具有信心,要反复抓,要抓反复。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具有“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那“生活即教育”的工作就能够做细,做实。在实际教学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后续学习作准备,同时让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学做合一

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这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为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三、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虽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师”自 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但面对调皮的“小捣蛋们”,往往还是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地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顾的神情,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教育文集》里要求教师“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这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解决的办法:(一)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他是劣童则一切措施都错,便越管越难管了。(二)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解决。(三)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他一些机会劳动或干体育游戏。(四)先生也得检讨自己的功课教法是否合乎学生的需要程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此外,我们教师也必须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长,这样才会完善自己,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学生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走在时代前沿的鲜活的群体。教师如能走近他们,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从学生身上了解时代的讯息,领悟到学生真正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做行知路上的后来人,以陶行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精神去切实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读书,是一种美丽——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一个优秀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位好老师。最近,我在闲暇之际,静下心来读了一些教育大师的著作,感触颇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尤其是教师,读书更为必要。
  现在,静下心来认真研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才真正理先生的教育思想,更感受到了先生那种矢志不渝奉献教育的精神。站在《陶行知教育文集》面前,我发现了自己的渺小,读它使我充实,使我纯净,也使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美丽。
  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就对我们说:是陶行知老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同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
  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治学四精要——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集诗人、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在其逝世后,毛泽东曾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也尊他为“万世师表”,足见,他“为中国教育寻求曙光,为中国教育探索生路”所作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作为工作十几年的我,虽然接受过四年的师范教育,也曾到陶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参观过,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对他的记忆除了“生活教育”、“六大解放”几个大字及所有老师都耳熟能详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之外已别无所有。最近,我认真地阅读了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行知教育文集》,对先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事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治学的精神风范,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着。 陶行知先生为了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于后代,他躬亲实践、终生不渝,最终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创造教育、科学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都是植根于生活教育理论。在求知、探索的三十多年里,有怀疑、有反对,有失败、有恐吓,但他坚定不一、勇往直前。为寻求生活教育的真谛,他曾三易定义。1921年在南京金陵大学暑期学校演讲《活的教育》时用英文夹叙生活教育的定义:生活的教育;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的提高和进步的教育。1927年,“生活教育”之名开始在《从野人生活出发》的寅会讲话中出现,同时第二次将“生活教育”定义为:人民的教育;人民教育人民,人民为提高自己的生活和进步而追求的教育。1934年,在《生活教育》半月刊的创刊号上,先生又第三次对生活教育下定义: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并且制定了大众从事生活教育找出路的七个新的原则。1942年为纪念生活教育运动15周年,他又总结了生活教育事业的四条经验。正是因为陶行知先生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生活教育理论才能根深叶茂、香飘万里。

二、求实。 研读陶行知先生的文字,会清晰地感觉并强烈体会到他的著作是他“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他的写作坚持“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他认为“我要就一个字不写;如果写的话,必是我思想里产生出来的和谐的系统。这个和谐的系统,我要建在活的事实上。”先生特别倡导“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他认为“试验虽不必皆有发明,然发明必资乎试验。”而且他纵横连比,大发感慨:举凡今日教育界所视为金科玉律者,何莫非昔贤屡试不爽之所遗留哉?是故试验之消长,教育之盛衰系之。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推行平民教育,他曾奔走于河北、河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仅两年时间,经平民学校学习,识得1000字,摘除文盲帽子的就有50多万人。1932年他又在上海大场创建山海工学团,先后在20多个省市推广艺友制和小先生制,把普及教育运动推向了高潮。先生的所有业绩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基于事实、高于事实,所以他的研究焕发出无限的活力。

三、严谨。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患脑溢血逝世,享年55岁。就在这不长的55年里,先生终日忙于办学、抗战外还留下了近700万字的著述、演讲稿与诗作,每篇都是激情澎湃、理据充盈,极具大家风范。例如1919年7月22日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讲习会的讲演《新教育》,既阐述了新教育的需要、释义、目的、方法、又对新教育的学校、学生、教员、课程、教材及考成进行了系统的构建。1927年完成的作为中国代表致加拿大世界教育会议报告之一的《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之一斑》包括:中国乡村教育为什么值得注意、中国现在的乡村学校、新运动志在建设与创造、实现新运动的三个时期、中心小学是什么、中心小学的活动、乡村中心幼稚园、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试验幼稚师范院、乡村教育研究部、其他事业及结论12个部分,从问题到理想,有分析、有规划,浑然天成。最为壮观的是1931年写的《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洋洋洒洒近30万字,仅图表就有22张,其中既有来自民间的《三十亩老农家境变化表》,也有来自官方的《粮食入超表》、《中国国债》表等,还有来自国外的《法国本国耕地人口表》、《世界未来人口增进推算表》、《世界主要国失业者人数表》、《美英日御卖物价指数》及《列强十八年之军费表》等。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搜集如此丰富的资料,艰辛可想而知,先生严谨的态度、规范的研究不得不叫人钦佩。

四、创新。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汇文书院预科,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在校期间,他开始研究王阳明,信仰其“知行合一”的思想,并且取名为“知行”。经过1916年到1927年的研究,他超越了王阳明,并将王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915年,先生进入哥伦比亚师范大学研究教育,为著名的实验主义教育家杜威、孟禄器重,并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论带回中国。但经历了八年试验之后,深感“此路不通”。他后来回顾说“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才悟到‘教学做合一’的道理,所以‘教学做合一’是实行“教育即生活”碰到墙壁把头碰痛时所找出来的新路。‘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至此乃翻了半个筋斗。……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在前,决产生不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先生的开拓进取、虚怀若谷可见一斑!在此基础上,先生还对自己的所做进行了理性的概括“有心之人,随时随地皆能触其教育之理而创新说。天下之事万变,斯新理之出无穷,人亦何患无用心之地哉!苟不实事求是,详加审谛,惟就前人之说以遵循之,则教育终无大昌之时也。至于徒袭外人之余绪,而不思自己有以考察之,亦可以自反矣!”这番语重心长的教诲可谓字字珠玑,在全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更显深刻。

回想自己从教的十多年,虽然也经常思考某些问题并撰写了一些文章,但比照先生的治学自惭形愧。对比先生的执着,我浅尝辄止;对比先生的求实,我浮光掠影;对比先生的严谨,我粗枝大叶;对比先生的创新,我因循守旧。先生是我治学路上的一盏明灯,我会牢记他执着、求实、严谨、创新的教导,努力为斑斓的特教百草园献上自己的一份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