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来石是什么:《军事记者》开掘非典型报道的典型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1:11:04
洪文军
典型报道,堪称中国新闻界的一道独特风景。“典型”二字借用自前苏联文学理论,西方媒体虽没有具体的“典型报道”一说,但实际当中也不乏对英雄人物的报道。我们的典型报道自抗日战争后期兴起以来成就斐然,仰望星空:杨靖宇、雷锋、王进喜、焦裕禄、任长霞、方永刚……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典型报道不能包打天下,部分典型报道生命力不强,其作用发挥受限。因此,新时期的典型报道需要廓清认识,寻求突破,包括重视从非典型报道中挖掘典型意义。
非典型报道的典型意义何在?本文试以非典型报道中的人物报道为例,阐述对这一论题的粗浅认识。
非典型报道的独特作用
如果说典型报道是规模、系列的报道,那么非典型报道就是“整”不大的报道吗?不尽然。篇幅和规模不是划分这两类报道的标准。
早在1995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创刊“冰点”专题版时,开篇之作《北京,最后的粪桶》就是一个整版的篇幅。应该说,对北京背粪工的关注具有相当规模。就“冰点”专版而言,每周坚持推出一个整版来“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不算小气了。据悉,“冰点”截至目前已经刊发文章约330万字。
《解放军报》近期的一些非典型报道也颇有气势。3月18日,军报推出整版报道《壮哉·沙海“老兵村”》,不计图片,文字即超过7500字。军报今年第一季度关注了一位在天山深处为班长守墓24年的老兵陈俊贵,相继推出几篇较大规模的报道,其中2月9日刊发的长篇通讯《陈俊贵,你让我们潸然泪下》也给出较大版面。
不仅规模很大,一些非典型报道影响力也不小。《壮哉,沙海“老兵村”》一文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深感这篇报道写得很生动、很感人。有读者认为,这些令人起敬的老兵们用平凡而伟大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守墓老兵陈俊贵的第一篇报道见报后,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反响,网上跟帖接连不断。在追踪报道之前,已有1096位网友发表评论,其中还包括来自香港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埃及的网友。
当然,绝大部分非典型报道是正常篇幅,但是这不等同于影响力小。特别是一些媒体及其专栏对非典型人物的长期关注,更是给读者留下较深印象,甚至已经形成阅读期待。
军报《军媒视界》专版设有《非典型人物报道》专栏,坚持每期刊发一篇人物报道,都不是各军区、军兵种报纸或部队确定的典型,但因为每个人物都有特点,这一栏目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关注。读者反映,该专栏所刊发的人物及其写法都有个性,“身边有这样的战友”。
一些媒体开辟专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或关注特殊行业的人物,也产生一定影响,成为受众区别不同媒体、不同专版的一个元素。编发的内容结集出版后仍有读者,甚至成为热议话题。
非典型报道的“热”之源
一些“冰点”报道为何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非典型报道近年来为何“热”起来?
典型报道,关注普通人的生命轨迹,甚或社会角落、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其实对读者很有启发,也能带来“悦读”体验。进一步分析后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强调人文精神,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情感、尊严与权利。
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越来越受媒体关注。分析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自1990~2002年的“人性内容的演进”后,新闻学者郭光华认为,呈现出一个日渐开放、日趋丰富的演进态势。他把这12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2年),崇尚崇高,关注英雄;第二阶段(1993~1996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第三阶段(1997~2002年),关注弱者生存,尊重生命价值。郭光华认为获奖作品“对人的生命更为尊重,作品中的人情味更为浓厚”,不无道理。
研究传播效果、受众心理,我们也会发现:典型报道往往以其“显著性”为胜影响受众,而非典型人物则以“接近性”、“趣味性”见长吸引受众。那些非典型人物的遭遇、命运乃至抱怨、自身的缺点等,对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来说更为接近,也容易产生共鸣。很多非典型人物,虽然没有太高知名度,没有荣誉光环,“组织培养”的色彩弱一些,却给读者的成长成才更多启示。
与典型报道不同,非典型报道关注的人物比较“另类”、不完美、有缺点,甚至有较大缺陷,这也适应了传播分众化时代的阅读需求。
新时期军事报道也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近年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以人为本”观念日益丰富、生动、具体地体现在日常报道中。 有学者认为,国内军事新闻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对解放军官兵生活、真实情感、心理状态、时代困惑、人生价值的反映与思考中。
较之过去军事新闻报道中单纯对崇高精神境界的军人形象的模板式塑造和歌颂,现如今军事新闻更注重刻画军人的真实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甚至详细而真实地描写出军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百般滋味。
在此背景下,一些“软”新闻,特别是有情感张力的新闻被突出处理,虽然不是典型却有典型意义。正如《中国记者》今年第4期《新时期军事报道的十原则》一文所说,军事报道也包括一些人情味较浓、写法比较轻松的软新闻。军事新闻报道应善于将硬新闻转化为软新闻,以适应现代受众的需求。该文举例说明:在汶川大地震的抢险过程中,驻渝某装甲团战士盛于峰从废墟中抢救出婴儿肖雅文后,紧紧抱着孩子,脸上露出憨厚、温情而带点羞涩的笑容。军人柔情的一面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录上述感人瞬间的照片广为流传,盛于峰也被网友评为“最美微笑战士”。一年后,已是退伍兵的“最美微笑战士”来到成都,又见到了他魂牵梦萦的肖雅文,想认作干女儿……
这一“软”报道叩击读者的情感软肋,百看不厌。换句话说,这一“软”报道有一个很“硬”的主题:对个体、幼小生命的呵护。这不正是解放军奋勇救灾的目的吗?这不正体现了军人的职责与使命吗?对照片上的两个人在一年后重逢的报道,更注入了情感成分,打动人心,充分挖掘了非典型报道中的典型意义。
从“人”的价值中挖掘新闻价值
典型报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新闻宣传的重要形式,具有榜样示范功能,是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非典型报道不是对典型报道的否定,更不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它同样歌颂真善美,宣扬积极向上的内容。甚至可以说,非典型报道是“表扬稿”,而且表扬得更巧妙:让读者很自然地接受,受感动、受教育!蓦然回首,“主题”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得益于发掘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北京,最后的粪桶》的作者把文章的成功归结为“放大普通人的价值”。在该文作者看来,与传统报道模式的强烈反差才是报道成功的关键。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即便写小人物,呈现的也多是他们的闪光点,写他们的成功而非苦涩。后来人们发现,原来“水底下潜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伟人,不是“高大全”,但他们的悲欢离合和生活状态与自己的命运相连。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托宽报道领域,关注读者新需求。以医药科研领域为例,获得重大医学突破包括研制出新药的人,可以作为“典型”大书特书,但是对那些饲养小白鼠的人进行报道就没有意义、没有读者吗?答案是有读者。一些媒体长期经营专栏关注特殊行业的从业者,正是为了满足一些读者的阅读需求。在典型报道存有同质化情况的今天,非典型报道有了更多读者的深入关注。
要从“人”的价值中挖掘新闻价值,不仅应该注意普通人、“小人物”,还可关注不完美的人,乃至有点“另类”的人。
“不完美”,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真实。真实是吸引读者超越“浅阅读”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报道“完人”是对读者的不尊重。真实报道一些人物的是是非非,把争议内容留给读者去判断,是对读者的信任。
“真实”之后,“真情”是引人精读的重要因素。文章本是有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认为情是“立文之本源”: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作家周涛认为《壮哉·沙海“老兵村”》一文挖掘之“深”在情感。他说:数次欲热泪盈眶,才知其深。深在何处?一个字“情”;情归何处?一个字“兵”。
当然,挖掘非典型报道的典型意义,不仅应突出人性、情感因素,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还应该尽量契合时代精神。《壮哉·沙海“老兵村”》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该报道是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非典型报道要扩大影响力,还应重视追踪报道。军报对守墓老兵陈俊贵的追踪报道,挖掘了这个老兵的典型意义,使主题更深刻。很多偶尔发现的线索,形成了典型报道的规模与影响,也是得益于追踪报道。
栏目牵引,形成读者阅读期待,这对于扩大非典型报道的影响力也很重要。设立一个专栏,坚持有特色的人物选择、有风格的栏目包装、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将形成强势,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通联部来信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