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物价水平:读报随想二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4:56

魏艾民


  一字差错危害无穷

  前些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四川省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发出的关于中秋节放假的通知,将最关键的两个字搞错了,把“中秋节”错为“端午节”。从起草到定稿,经4人之手,竟无一人发现,终于同全市人民开了个大玩笑,在大众面前丢了脸。这样的差错,实在令人咂舌。为此事,从起草的工作人员、经手的副科长与科长,到签批的办公室主任,4人被问责,3人被撤职。如此处理,许多人感到这体现了人民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应该肯定。

  但也有人说,不就是搞错了两个字么,处理这么重,有意“作秀”吧。在下认为“该!”官方的正式文件出错,危害无穷。如果是外交文书,会招来种种麻烦,甚至失国格;如果是军事文书,不知要流多少血,死多少人,甚至输掉一个战役、一场战争。1930年4月,冯玉祥和阎锡山联手,讨伐蒋介石,爆发中原大战。冯的作战参谋很快拟定了一个紧急调动部队的命令:令某部“日夜兼程直插沁阳,与阎锡山部会师。”但这个参谋在抄写时将“沁阳”错为“泌阳”,两地一个在豫北,一个在豫南,相距200公里。那个接到命令的冯的部下,虽有怀疑,但还是执行了命令,率部向泌阳急进。结果当然没有与阎部“会师”,招来的是冯部的失败。蒋介石捡了个便宜。错此一个字,不要说“撤职”,杀头也该。

  这类事对媒体人来说,同样值得警惕。出了文字差错,轻者影响宣传效果,重者影响导向。从编辑工作流程上说,编辑是审视新闻事实的“第一责任人”,不允许有文字差错。在第一道程序上错了,可能一错到底。而且有的差错,第一道关把不住,后边无论有多少道也难发现。一个没有海军常识的编辑,看到稿件有“枪炮长”一语,发生怀疑,觉得“枪长就是枪长,炮长就是炮长,哪来的枪炮长?”于是动手删去了“枪”字,成了“炮长”。这样的差错,审者是很难发现的。要避免这种差错,文件、稿件的始办者和层层审阅者,都应有高度责任感和十分认真的态度,应自觉认识到自己对后果应负的责任。第一个经手者,决不能有“反正还有人审查”的依赖心理;审查者,决不能有“别人已经看过”的侥幸心理。

  你聘的就是你的人

  前些时,山西一煤矿发生亡人事故,一时间,真记者、假记者、民众说是真而媒体说是假的记者蜂拥而至,个个亮出要向社会公布真相的“意图”。矿方为“息事宁人”,许以人民币封记者之口,被称之为“封口费”。人民币还真灵,众多记者排队领取,目击者称,现场你挤他搡,阵势实在“壮观”。到底有多少真记者、多少假记者领取此费,两个权威机构发布的数字并不一致。有关媒体自陈,也似有矛盾。但有一点说法是一致的,就是把领“封口费”的人分为4种:一是有记者证的记者,二是没有记者证的媒体工作人员,三是媒体聘请的编外人员,四是由社会闲杂人员冒充的假记者。

  这种分法,会使人觉得领“封口费”的记者人数很少,似乎减轻了事件的严重性。这,也有道理,但由此得出结论,只有第一种人是记者,第二、三种人不是记者,第四种人是假记者,那是很难为受众认同的。他们会问:媒体没有记者身份的工作人员,到现场采访或声称采访,难道不是在履行记者的任务吗?如果这样的人写出了好稿,媒体无疑是会标为“本报记者”的,出了事,就说他们不是记者,讲得通吗?再说,媒体聘请的人外出执行任务,这是职务行为,难道能说不是你的工作人员吗?某地出了矿难,这些人是以记者身份拿人家的“封口费”,能用这是“外聘人员”一句话,就脱离了干系吗?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一个笑话:在庆祝建军80周年时,本人奉命同海军的一位战斗英雄、一位德高望重的年过八旬的女士一起,参加一个集会。事前领导交代,要想好几句话,准备回答记者的采访。我们落座后,一位电视人走来,站在那位女士面前说,你是冯玉祥将军?在场的人一下子惊呆了,女士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此公也许察觉不妙,甩手而去。一会过来一位拿话筒的先生,开始采访,并解释说,刚才那一位并不是记者,是外聘人员。我不知道外聘人员如何定义,是不是说这样的人员出了事,媒体没有责任?记得“纸包子”事件发生后,有关媒体就解释说,干此事者是外聘人员。其实,这种解释减轻不了自己的责任。你聘的,就是你的人。他干了好事,算你有福气;他干了坏事,人们自然会把他和雇用他的媒体相联系。自己的人出事,就大大方方认错,并从根本上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对外聘人员要把好“入口关”。出了事在文字上来点技巧,也许能遮点羞,但从根本上讲,无济于事。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