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 如果没有你简谱:第三阶段文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36:52

第三阶段文学(1937-1949)

•      特点:

•      (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文艺运动的蓬勃开展:

•      “文协”的成立及贡献:1938.3.27

•      时间:1938.3.27

•      地点:武汉

•      意义:标志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

•      贡献:抗战文学运动中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      宗旨:“联合全国文艺作家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完成中国民族自由解放,建设中国民族革命的文艺,并保障作家利益为宗旨。”

 

•      (二)各地区文艺发展各有特色:

•      国统区文学

•      解放区文学

•      上海孤岛文学(1937.11.12.-1941.12.8)

•      沦陷区文学

 

 

国统区文学

–   1.抗战初期(1937.7.7-1941.1):小型作品兴盛,出现大量战地报道、报告文学、街头剧、朗诵诗等。如“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   2.抗战中后期(1941.1)后:

–   1)暴露讽刺作品突出:

–   2)历史题材、尤其历史剧创作出现高潮。借古讽今

–   3)远距离作品,对历史文化和民族命运的思考:

 

暴露讽刺作品

•      小说:茅盾《腐蚀》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张天翼《华威先生》艾芜《南行记》

•      戏剧:陈白尘《升官图》夏衍《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

•      诗歌: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臧克家《宝贝儿》《生命的零度》

 

历史剧

•      郭沫若《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      阳翰笙《天国春秋》《李秀成之死》

 

远距离作品

•      巴金《憩园》《寒夜》

•      沈从文《长河》

•      曹禺《北京人》

•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

•      老舍《四世同堂》

 

解放区文学

•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

•      《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      《讲话》发表后解放区文学创作新面貌:

•      1.特点:“四新”

•      2.创作情况:戏剧、小说、诗歌

 

解放区文学的新特点

•      1.新的主题和题材

•      2.新的人物形象

•      3.新的语言和艺术形式

•      4.新的审美品格

 

戏剧创作

•      1)群众性秧歌运动的兴起和新歌剧的诞生:

–   1943,《兄妹开荒》促进秧歌剧热潮

–   1945,民族新歌剧《白毛女》公演;

•      2)对传统旧戏曲的改造:《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

•      3)话剧创作题材丰富:《把眼光放远一点》《反“翻把”斗争》《红旗歌》

 

小说创作

–   短篇小说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材板话》孙犁《荷花淀》刘白羽《无敌三勇士》孔厥《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康濯《我的两家房东》

–   长篇小说:武装斗争、发展生产和土地改革成为中心题材

–   柯兰《抗日英雄洋铁桶》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

–   柳青《种谷记》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周立波《暴风骤雨》

 

诗歌创作

•      民歌叙事体长诗: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      阮章竞《漳河水》

•      田间《赶车传》

•      抒情诗人:艾青、田间

 

孤岛文学的贡献

•      1.出版方面:1938,《鲁迅全集》

•      2.戏剧活动活跃:于伶《夜上海》阿英《明末遗恨》

•      3.杂文、报告文学成就显著:

•      报刊《杂文丛刊》《鲁迅风》

•      杂文集:柯灵、唐弢、王任叔等 《边鼓集》《横眉集》

•      报告文学集:《上海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