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伊卡月饼产地:观稿于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1:04:44

张际会


  “细节决定成败”。一篇新闻稿,见报后能不能做到无纰漏,无瑕疵,读者看后觉得真实可信,这既需要编辑人员把握好稿件的宏观价值,也要把握好细节这道关。

  “猛一看”还要“细想想”。“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使得有些作者在写稿时很用心于标题,如同年轻女性对眼部的施妆,似乎有了“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便能平添三分妖娆。有一篇反映新兵教育的稿件,写某部利用新兵家长的来信寄语,教育新兵安心服役,猛一看标题很亮:“好好当兵就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要好好当兵”。稿子内容不错,有一定质量,在把文字过了一遍之后,再回头审视标题,又觉得不大对劲。当兵服役是履行法定义务,不好好当兵是不守法的行为;孝敬父母是履行人伦之常,当不当兵都要孝敬。二者不矛盾,但也不等同。但这个标题则有点把二者等同的意味。这么细细一想,后来把文章里的一句话提到了标题上,“牢记父母那一声殷切嘱托:好好当兵”。虽然不如原题工整,但歧义消除了,也更准确了。

  观图于微。新闻图片的使用量和新闻价值可以说是日益凸显。审视新闻图片也要留心细节。比如一幅反映部队训练的照片,一位战士练射击的特写镜头,据枪瞄准的战士明明枪抵在右肩,贴在右腮,可是画面上的战士却睁着一只炯炯有神的左眼。拍摄者或许觉得睁着的右眼被枪身遮挡,拍出来不精彩,于是换成了圆睁的左眼,殊不知却违背了射击瞄准的常识,成了假照。还要注意画面导向。有一幅反映某仓库抓安全管理的新闻照片,画面是一行巡逻队员在铁轨上行走。这对于仓库的专用铁轨或许是可以的,但悖离铁路安全常识,容易产生误导。至于个别缺少职业道德的,利用电脑制作假新闻照片,这就更须编辑人员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

  训练稿件不要轻易否定传统训法、大纲规定。一些通讯员写训练创新的报道,喜欢与传统训法、大纲规定做比较,以突出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这是不大妥当的。军事训练大纲的制定是经过了许多部队试训后的成果结晶,是有科学依据的。而我们报道的个别人在个别区域的个别训法,或许在时间、速度、效果上比大纲规定的提高了一些,但要考虑到局限性及其推广价值。有一篇稿件反映某训练标兵创新出一种障碍训练方法,写道:钻矮板墙方孔,传统方法是“一腿一手先过”,不仅拖沓,速度也慢;他从杂技演员“钻圈”中受到启发,创造出了“鱼跃式”通过方孔的方法,过障碍时间随之缩短。这事儿细细一想,不大妥当,“鱼跃式”过方孔,在戈壁、沙滩、平原地带尚可,假如战场在山区,孔洞的一侧是绝壁、深涧,这一“鱼跃”过去岂不酿成祸端?传统或规范的“一腿一手先过”,应该是有科学依据和实战价值的,轻易否定不得,这个事例显然不宜使用。

  留心大背景。尤其训练稿件要留心部队军事变革的大方向大背景,多报道一些立足现代战场抓好新装备训练、抓好信息化训练的新人新事新做法新经验,有一篇反映某部队改进训练作风的稿件,使用的新闻事实是组织手榴弹实弹投掷,要求人人投一枚实弹,而且把实弹投掷训练场由坡地(站在高处往低处扔)改为平地。我看后的感觉是:平地上投个手榴弹也算改革?我30多年前刚当兵时,不就是新兵人人参与了投弹,而且在平地上投掷么。这些东西不能反映部队训练的新走势、新形势。还有一些“头开酒瓶,喉顶钢筋”一类的训练报道,因为没有推广价值,也应少报不报为宜。

  核对引文。新闻稿件中经常用到名言警句或他人引文。写稿的人有时凭印象写出来,对引用的名言警句或领袖人物的话语没有认真核对原文,但编稿的人则务必留心,千万不可省了核对引文的程序,而且最好把这一条提到政治责任心的高度来加以重视、加以落实。

  当心习惯性口语。有些写稿人受口语影响,容易写出一些内容重复或矛盾的语句,如“她提着个女式坤包”,“赵老爷子今年八十多岁挂零”。“这次助民劳动出动车辆约一千余台次”,类似“约”“余”并存的矛盾现象也不时遇到。这些稍不留神就可能从眼皮下滑过,溜上版面。前些年我们办公室的编辑老吴接到一位通讯员电话,对方一开口的招呼语是“吴编辑您贵姓”,老吴通完电话后在那里忍不住笑,说“明明叫我吴编辑了,还问我贵姓”。这就是生活中习惯性口语导致的笑话。编文字稿时对类似的病句务必加以警惕。

  (作者单位:人民军队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