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第五中学录取线:777股票高手王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44:33

驿路风雪

驿路风雪—自传 2005-12-14 12:52:23 阅读56101 评论13   字号: 订阅

一 、烟贩生涯

我是长春人,从小就是个不安分的男孩,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5岁半我就上小学了,苦恼是太小或是太贪玩的缘故,第一名总和我擦肩而过,在小学的5年中我总是探花或榜眼。那时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好,父亲是省委宣传部的副部长。父亲爱书且很博学,家里堆满了两屋子的各类书刊,我从8岁就开始浏览家里的藏书,到12岁时我竟然将家里所以的书都翻看了两遍以上。父亲工作很忙,并没注意过我的这些举动。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发现我挑着灯捧着二十六史中的宋史看得入了迷,才大吃一惊!那一夜,父亲和我谈了一宿的史学,我发现自己竟然和博学的父亲讨论的不相伯仲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找到自信的感觉。这种自信一直陪着我走过了二十八个春秋。也是在这一年的圣诞节,父亲离我而去了。从此,我再没过过圣诞节。

随着父亲的离去,我们家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我不得不去赚钱供自己完成学业。卖报纸、卖冰棍、推沙子、扛大板…… 200斤的袋子压在我不到90斤的身体上, 我连吭也没吭一声。建筑工地的所有活我都干过,于是,在我初中毕业时考入了工民建专业的一所中专。我考中专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包分配,编制是全民制干部。当时的中专一年的费用是320元,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于是,我变着法的去赚钱,每天早晨醒来满脑袋都是钱,我不敢和妈妈说学费的事,我怕看着她那无能为力的眼神。我用身上仅有的20元钱开始"经商"了。

那时学校的男生80%都吸烟,可又买不起整包的,我就用这20元钱买了22包9角钱的"福加利"牌香烟。我按根卖,一角钱一根。可能是适销对路的缘故,两天内被抢购一空,还接到了300根的定单。几个回合下来,我竟赚了6000元钱,烟的品种扩大到"希尔顿"、"良友"、"黄桂花"等十多个牌子。附近十多所学校的烟民也慕名来买烟,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款,"烟草集散地总经理"。


在上中专的第二年,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笔"期货"交易。从一个好友口中得到消息,黄盒桂花烟要涨价,这个好友的父亲是我们当地烟草公司的一个管销售的科长,消息的准确性不容质疑。当时黄桂花是我们当地销售最好的品牌之一,烟民众多。于是我忙了起来,凭着与烟友良好的关系,预收了2000元的烟款,又向另外一个好友--外县市长的儿子借了2000元,凑足10000元钱。押了20箱黄桂花(当时黄桂花一元一包,一箱为50条,计500元一箱)20天后,黄桂花涨到了2.3元一包,我以2.1元的价格全部卖给了市场上的烟贩子。这一仗大获全胜,我的个人资产达到了1.7万元,在1988年的十月,我成了万元户。我拿出一万元交给了母亲,母亲惊呆了。靠着剩下的七千元,舒舒服服的上完了中专。


1989年7月我毕业了。父亲的一位挚友--人民日报某月刊的社长给母亲打了电话,让我去北京上班。人民日报的牌子太响了,编辑的头衔对我来说诱惑太大了,于是,十六岁半的我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话外音:在经历了痛苦的童年生活,王晓走上了北京的编辑之路。但命运多桀的他却发出了人生第一次愤怒的声音,请看第二段落-- 无耻的北京人。



二、无耻的北京人

初到北京,看什么都比长春好,就像刘姥姥逛大观圆似的。坐了一个小时的车,终于到报社了。报社在建国门附近,环境很好。我办公桌在编辑室的门口,旁边就是厕所,每当微风吹过,就会想起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味道好极了!但我的心情依然不错,毕竟这里除了我是个中专生,学历最低的也是本科,博士硕士坐了一屋子呀,那种既自豪又自卑的感觉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我的工作就是把文章归类,和给作者打电话,顺便打扫卫生。当我乐颠颠的干完一天的工作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报社没有单身宿舍。我开始找房子,打听了半天,到了当时北京租房最便宜的四环外的学院路。一间不到12平米的平房成了我在北京的窝,租金50元/月。正当我为自己高呼万岁的时候,困难接踵而来。我的月工资被定为148元,当时不算低了,但对我来说就是"灾难"。从学院路到报社的距离大概是35公里,如果坐车得先到西直门,然后改乘地铁。到西直门的车票是1.2元,地铁是0.5元,每天一个来回就是3.4元,按26天算(那时没有双休日)得花88.4元加上房租的50元,一共是138.4元,我每个月就只剩下9.6元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没办法只好选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在路上就要浪费7个小时,为了保持编辑的形象,只好前心和后背各贴一块毛巾,这样衬衫就不会被汗打湿了。到报社时取下毛巾,一拧就是半盆水,汗流浃背这个词形容我在贴切不过了,这种罪每天还是“双循环”。另外有时稿件多时还要加班,我每天的睡眠时间为4--6个小时。


终于在我体重从128斤运动到98斤的时候我扛不住了。与此同时,父亲的挚友,那个为人善良的社长也扛不住了--离休静养了。我踏进了新社长的办公室说;"听说报社刚开广告部,我想去锻炼锻炼,请社长给我个机会。"社长很爽快的答应了我。我当时的想法是:拉广告可以不按时上班,还有高额的奖金。而社长的如意算盘是:拉广告对我们这个人才众多的报社是没人干的活。现在有人主动请缨正好抛出这个烫手的山芋。于是,给了我一个广告部主任的头衔。我以个人的名义和报社签了合同,每年100万的广告额度,超额部分以0.6%给予我个人奖励。他们以为我根本拉不到100万广告,所以对签约很不以为然。但三个月后,我让他们所有的人都跌破了眼镜。


三个月内我竟然拉了700万广告。我只不过是充分的利用了人民日报这块金字招牌和企业对国家大报的信任。消息一出,举社哗然。要知道超额600万对于我就是3.6万元的奖金呀。这些高学历的北京人都坐不住了,纷纷到社长那反映情况,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我和那还没发到我手里的3.6万元钱。社长也忿忿不平的私下对他的亲信说:小王靠着人民日报,还赚人民日报的钱,真不是东西。随后又是一连串的京骂。这些话都是一个沈阳的编辑偷偷转告我的,我至今都感谢这个东北老乡对我的好意。终于,那个北京籍的社长来找我了。堆着一脸伪笑说:"小王,首先感谢你对报社做出的贡献。"接着就是我预想的那些话。什么有人反映啊,什么不要把钱看的太重呀,什么社里很重视你呀等一系列费话。我就像看一只猴子在我面前上窜下跳。最后他说出了无耻的解决方法:奖你2000元,升你为办公室付主任。出乎他的意料,我竟很爽快的答应他,而且毫无怨言。因为我知道胳膊永远是扭不过大腿的。我强忍着那随时都会暴发的愤怒,又笑着和这些北京人打成了一片,天下太平。


你不仁我不义,我在和客户谈判时先和人民日报的另一家月刊打好了招呼。于是,这些客户在我们报社登了三个月广告后全部倒戈。我从另一家月刊那里拿回了我应得的3.6万元。我昂着头走进了社长的办公室,还没等我说话,社长开始大发雷霆了,我耐心得听着他说完那些激烈的措辞后,开始不紧不慢的反击了。我说:"我孤身一人从长春来到北京,顶着烈日去拉广告,你们却吹着空调喝着茶水。可是我应该得的钱却没有得到,我和报社签的合同连手纸都不如,你凭什么跟我在这里说三道四。我只是拿回了我应该得的钱。"说完后,我把手里所有的过期资料全部扔到他的脸上,转身走了出去。接着轮到那些高学历的北京编辑了,我一个一个开始数落,除了那个东北编辑以外,所有的人都被我骂的狗血喷头。反映强烈者我就伸出自己的拳头拿出东北人的彪悍。所有的北京人都一言不发了,他们既理亏又怕我的拳头。


最后,我扔出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你们北京人是我活了17年来所见到的最无耻的人。我厌恶北京人,也厌恶这个城市,无论如何以后我都不会在北京停留超过5天,待久了我怕自己也变得无耻。"


话外音:真不知道王晓拿到那3.6万元的感觉是什么?但从北京人的种种行为上来看,他的言论虽然过激但也不算过分。炒了报社鱿鱼的王晓又去了那里呢?请看第三段落--深圳歌声

三、深圳歌声

我离开了北京,坐上了开往深圳的列车。这是我蓄谋已久的想法,90年的深圳是很多有志青年的"乌托邦"。大多数有才之士都到这里寻梦,当然也寻财。现在海王生物的老总就是闯深圳时极少数暴富者中的一员。据说当时他怀揣600元,靠头脑和吃苦的精神打下了现在十几亿的天下。可能有人不信,但当时闯深圳的大潮中,却真的洗出几十位风流人物,而且他们起家时的资产都没超过10万元。这位海王的老总是地地道道的长春人,我的一个朋友和他很熟,所以我可以很客观的说,他的钱一定是在深圳赚的,而且没有外界的帮助。这可能就是当年深圳的魅力所在吧。


经过2天2夜的颠簸,我终于到了这个创造奇迹的城市。当我走出车站的一瞬,心顿时凉了,因为当年的深圳和我想像中的美好差距太大了。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楼房、破旧的公共汽车构成了当时深圳的市容。只有在尚未竣工的高楼和操着不同口音的年轻人身上才能感觉到所谓的特区精神。一碗面条8元钱,住一夜招待所最少30元,这些放在今天都会让人咋舌的价格,在当年的深圳就是活生生的现实。数十万高学历的年青人,一夜间涌入这个不大的渔村,造成了物价飞涨。


小做休息后就开始找工做。本以为凭我在人民日报的经历找个好点的工作没什么问题,但这次我错了。连看大门的都是大本以上学历,我的中专文凭要是拿出来会笑死人的。我第一次陷入了彷徨。我不停的去面试,也不停的被人说NO,最后终于知道了--这里不是我的天堂。可我的天性决定越难就越要向前,于是不停的给自己打气,但这次我彻底栽了,30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一家公司录用我。1990年的春节到了,我没有回长春。因为我觉得自己对不起我那年迈的母亲。我像很多回不去家的人一样,往家里打了电话。电话只响了一声,我就听到母亲的声音:"是王晓吗?""妈……"我叫出这一个字后就呜咽了。当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心乱如麻。电话那端的母亲笑着说:老儿子,我知道你回不来了,我一直在等你的电话。妈也知道你把北京的工作辞了,辞了也好,干的不开心也没啥意思。"知儿莫过母呀,这一个月的不快随着母亲这几句朴实的话烟消云散了。"祝妈妈身体健康,新年快乐。"我愉快的说道。"老弟,你现在在那呢?"分机的另一端响起了姐姐的大嗓门。"姐,我在深圳呢。对了祝你永远年青,永远漂亮。祝你和姐夫永远快乐。""王晓,你重女轻男呀?哈哈"哥哥抢下了大姐的电话。"祝大哥事业顺利,财源广进。"我一股脑的问候了全家的人。全家在电话里过了一个很温馨的除夕之夜,聊了近2个小时,完全忘了时间的存在。


撂下电话后,我的心轻松了起来,一种莫名的高兴袭遍了全身。于是,我开始想如何度过这没有家人的新年。路边的一对男女,不停的说罗湖新开了家酒吧有香港艺人来表演的事,我眼前顿时一亮,信步向罗湖方向走去。这是一家不大的酒吧,我随手要了杯啤酒,一边看着一位不知名的香港艺人的表演,一边听着刺耳的音乐。我象一个小流氓一样,左手衔着香烟,右手用酒瓶击打着桌面,肆无忌惮的和旁边的女孩调侃。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灯红酒绿之中。这时酒吧的游戏时间到了,那时的所谓游戏和今天的卡拉OK大奖赛没什么区别。一等奖的奖金是200元钱。借着酒劲我第一个上台"现眼"了,没想到一曲黄凯芹的老歌竟博得满堂喝彩。最后,以98%的得票率荣登榜首,不但得到了200元奖金还得到了一份工作。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老板说我唱的棒极了,以每晚50元的价钱聘我当他酒吧的歌手。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时,我看看外面的月亮向天上拱了拱手,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认为是远去的老爸给了我一个美丽的新年,一份救命的工作。


我的歌声给酒吧带来了不少收入,主要原因是我的粤语唱得不准。可能大家觉得这个原因很可笑,可当时的深圳就有那么一批猎奇者。我1.83的身高、还算英俊的外表,虽不准确的粤语,依旧被我那激昂的声腺演绎出来。甚至还有一批少女被我那种东北汉子的彪悍所吸引,成为我忠实的听众。我的歌星梦只做了两个月,那是一个周末的夜晚,一伙喝醉了的老板们强迫我唱邓丽君的歌。我断然拒绝,于是招来了啤酒瓶的袭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反击。他们被我打的抱头鼠窜,看着他们那1.60左右的身材不断倒向地板的情景,我才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好的身手。


第二天,我逃离了深圳,因为被我打的那一群人中有一个是当地公安局长的公子,留在这里我只能束手就擒。这次我真的不知去那,到了火车站我依然拿不定注意,于是我到问讯处打听10分钟之内的列车是开往那个城市的,售票员头也没抬的蹦出两个字--上海!我眼前一亮,上海、上海……我的心里默念了好几遍,就是那个冒险家的乐园、遍地是黄金的上海?我毫不犹豫的走到售票窗口,掏出钱来坚定的说了两个字--上海。

话外音:深圳依然没给王晓带来好运,不禁让我想起一段话来:"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请看第4段落
四.上海风云

1990年4月11日,我到了上海。一路上和我临铺的两个老广不停的在说股票的事,那时的我就是个股盲。只是从他们的话中觉的是个很赚钱的买卖。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到了上海我开始打听那有股票大厅。很快我找到了位于西康路的交易所,30分钟后,我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股民。当时我的资金是5万元。


看着盘子里的7支股票,开始犯难了。我不断的看成交回报,大家买进的多为延中和爱使。我想了10分钟,决定买进真空电。当时买进的原因就是真空电的发行价是100元一张,而现价是94元,已在面值之下,在分红上会占很大的便宜。于是我全仓买进500张真空电,成交价是94元。当天我成了风云人物。因为上海人买股票是10张8张的买,像我这样一次买500张的根本没有,好多人都来看我这个说普通话的"疯子"。当时和我一起疯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日后名震上海的昔日仓库保管员--杨怀定,人称杨百万。在4-5月间他进了2000张真空电。


到了9月份,上海的静安指数已冲过了300点,限量限价成了空话。真空电在9月16日突破了500元大关,黑市已涨到600元了。忍了5个月的我开始出货了,580元我全仓卖出,净赚5倍多。天呀,我的帐面余额5个月间从5万元变成了29万多。这样的股市无疑已经很不正常了,它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博傻市场。在国外,金融界称它为"空中楼阁理论"或"较大傻瓜理论",但当时的上海股市已被更多的傻瓜所占据,真空电最后竟涨到870元,100元的豫圆升到了1200元。


上海股市醒了,随后又疯了,最后死了。


10月6日,政府出面干预了。一是取绨黑市交易,二是暂停股票过户。此令一出,股价暴跌。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了。总经理尉文渊敲响了开市锣声。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朱熔基到场祝贺。当时的上海指数采用市值加权法计算,以8种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指数进行编制的,所以股票发行量的大小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当时的真空电就能左右大盘的指数涨跌。


我落袋为安了,不贪使我逃过了一劫。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妈妈又被我吓了一跳。"29万?你抢银行了?""哈哈,妈,我抢银行还能在这给你打电话吗?"从此后妈妈每天都看关于股票的新闻。转眼1991年了,我回长春过完春节又返回了上海,我发现我爱上了这个城市。1991年的春天股市一片萧条,真空电跌到了180元,豫圆跌到了480元。我又回到了股票大厅,好多上海的股友都真诚的和我打招呼,我又开始看盘了。这时有一个穿西装的老人站在了我的旁边,说:"你就是那个买了500张真空电的东北人?""是呀。"我自豪的答道。"这次你想买什么?"本来还很犹豫的我竟脱口而出:"豫园"。他问:"为什么呢?""1.它的业绩好,利润每年都有100%的增长。2.它经常有价无市,绝对有庄。3.它从100涨到1200,回档最低也在460以上,惜售的太厉害了。“哦,你分析的有点意思,那你觉得它会涨到多少呢?""5000以上。""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豫园好像有个规律,从100涨到1200,回到480。要是再涨还应涨12倍,大约是5760元。""哈哈,你的想法很有趣,那你想买几张呢?"我坚决的说:"全仓,600张。"他惊讶了。随后他又笑了笑说:"哈哈,你真有个性,和我年轻时很像,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说:"王晓。""好,我会记住的。祝你成功,如果真到了5000以上,我还来找你。"这次轮到我惊讶了。"你找我干啥?"他拍拍我的肩,没回答,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想:穿个西装问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不知是何方神圣。但他那种不怒自威的神态却令我记忆尤心。算了,管他是谁呢。5分钟后我在480元吃进了600张豫园。
1991年8月,兴业房产上市,面值10元被溢价到60元,但当时的大飞的市盈率是150多倍,兴业发到60元也不过才40倍,于是又引来万人争购。同年7月3日深交所挂牌,但深圳股市却走霉运,连跌10个月深圳指数从开盘的60点跌到了48点。我手中的豫园到1991年的10月已涨到1600元了。


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时的讲话被股市看为利好,上证指数从200点起步,4月站到400点以上,5月上旬冲破500点。5月21--25日股指大爆炸,竟冲到了1420.79点。上市新股二纺机,轻工机械,嘉丰,联合纺织,异型刚管分别上涨192%--470% 豫园更是疯狂,到5月25日竟涨到10009元,成为首只万元大股。按现在的算法就是每股100元多。我在5700元全部卖出,也没卖到天价。到是我的好友临风小姐卖到了9500元,但她是在1100元买的,利润和我也差不多。到92年的5月止,我个人的资产达到了342万元。在当时的上海证券界我已小有名气了。


话外音:王晓成功了,但他的成功更多应归于他的运气和胆大。5万元到342万元只用了2年的时间,无论怎样也是个奇迹了。请看第5段落--情系万国。

五.情系万国

那个穿西服的老人来找我了,但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手下。当我跨入万国证券大门的时候才知道这个老人就是中国股市的长青树,被称为"大陆证券教父"的管金生。提到管金生就不能不说他麾下的万国证券。万国证券成立于1988年7月18日,到1994年的6年间从一个资本仅3500万元人民币的小券商发展成为资产50多亿的国际性公司,管金生的功劳尽人皆知。1990年7月,万国证券打出了"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口号,其后在上海所有街道醒目的地方,都有这样的广告招牌。股市中更有"万国跺脚,股市跌倒"的说法。曾几何时,万国证券独占上海股市A股总成交量的30%,B股交易量的50%,上交所每天公布的交易量的前20名,其中一半是由万国证券成交的。当时管金生就是中国股市的大旗,永远迎风招展。


但我和管总的第一次正式会晤却充满了火药味。那是1992年的8月12日,我19周岁。在他手下的指引下我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这是我们的总裁管总"他的手下恭敬的向我介绍道。"总裁"这两个字在当年对我来说很陌生,那时经理这个词才新鲜出炉。"你好,管总"我礼貌性的说道。管总挥挥手,他的手下都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王晓,管某言出必行,我说过豫园过了5000元我就要找你。""我知道你会找我,但你找我干什么?""我想让你加入万国,成为国内一流的操盘手"管总单刀直入。"哈哈哈哈,凭什么?"我也毫不含糊。"就凭我管金生3个字,不够吗?"他的脸阴了起来。"我王晓16岁就出来闯,什么没见过,我追求自由,喜欢独来独往,干吗非加入万国,我现在混的很差吗?"我开始卖弄了。"哈哈哈哈,是不差。但只要你还玩股票,我要是让你一无所有易如反掌。""你就吹吧,我进场2年了,还不知输字怎么写。""以2万元为本金,你现在下去买支股票,我保证你买那只那支就跌10%"。"那可就是赖了,你们万国钱多的是,你一直抛下去当然会跌。""要是我不抛你买的股票呢?""那我就不信你能玩死我。"我自信的说。"好,那咱们以今天为限,你要赔35%你就得听我的。""行,我输了,给你提鞋都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开始买进股票,先是买了10张异钢,5分钟后异钢就破位下行。10分钟后竟跌了11%,我马上把异钢出掉。稳了稳,又进了10手申华,刚买进,走的好好的申华一个跟斗栽了下来。2版过后申华跌了12%。我当时就傻了。心里不停的念道:"怎么可能呢?一定是他在搞鬼。"我跑过去看回报,抛单如潮,可这个大厅的确没有大手的卖单。"可能是我的运气不好"我心里想。在跌了13%处我出掉申华,买了10手凤凰。凤凰还真争气,涨了5%,可到收市前20分钟,凤凰破位下行,到收盘时竟跌了21.9%。天呀,我一天竟赔了46%,看这满盘皆绿的大盘,我不知所措了。

输了就得认,我第2次走进管总的办公室。我真诚的说:"管总,我服了,我可以给你提鞋。"管总笑了笑说:"我知道你一定会输。""是你做了手脚?"我问。"不是,是大盘做了手脚。""什么意思?"我不解的问。"崩盘。"他果断的说出这两个字。我这才想起看看上证指数,3天内上证指数竟跌了410点。这就是1992年的"8.12"崩盘。


我一天损失近1万元,多亏是以2万为本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心悦诚服的加入了万国证券。


"8.12"崩盘"上证指数3天跌了415点,16支上市A股平均下跌27%,真空电最高时跌了1050元,金杯从开盘的120元跌到61.5元,市值损失超过70亿。真是断臂吐血,哀鸿遍野呀。8.12大跌中,一些可以自营的机构受"令"进场托盘,使股指止跌回稳。8月14日上证指数收858.98点,仅比最低点时的580点高出278.98点。到了8月底大盘收市为823点,比7月跌了249点,跌幅为23.23%。
1992年1--9月,上海二级市场A股共有31支股票,市值约为28.21亿元。10月25日,中国证管办和中国证监会成立。10月27日大盘再创新低,收市为450点。11月13日氯碱化工上市,开盘便跌破发行价54元,开盘价为53.53元,最低探到52元。一举打破了"原始股必赚"的神话。并祸及随后发行的冰箱压缩和联农股份。同时引动大盘下破400点,跌至393点。创8.12崩盘后的最低点。在这3个月的大跌中,有一家机构却表现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前意识,那就是以往丝毫不引人注目的上海财政证券公司。它持续不断的,顽强的大量"吃"进。


终于,深圳人来捡便宜了。11月16日--23日,深圳大户和机构携巨款挥师北上。加上真空电.爱使.申华拆细和江总书记将视察上海的利多。上海股市买风乍起,到11月30日大盘收在724点,比最低时的393点涨了331点。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780.4点,整个猴年终报红盘。


我成为万国证券的一员,从一个对股票基本一窍不通的年青人,变成国内的一流操盘手,这不得不归功于管总的赏识和我8位老师的教导。1992年9月后,我开始了我的学徒生涯。


话外音:王晓就像500年前的孙大圣,终归没逃出如来佛的手心。不知投身万国会给他带来好运还是厄运……请看第6段落--八仙指路





六、八仙指路

我开始进入股票的世界,一夜间我发现自己以前真的是一无所知。内盘、外盘、量比、RSI、KDJ、WR……简直是天书。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河北人,和我是本家也姓王。他不苟言笑,如果他不是在万国,我绝对会把他当做民工。他给我上了第1课,这节课他只说了3句话。"你要把所有的股票熟记于心""怎么记呀?""背下所有的股票,它的盘子、业绩、基本面、历史走势,总之,键盘上的F10都得记在你的头脑中。""不能吧,几十只股票全记下来,要累死我呀?""当股票成为你儿子的时候,你才能控制它,让它成为你儿子的唯一方法就是了解它的全部。"开始这三句话我并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但在我强记完所有股票的时候,我才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任何一只股票的涨升都与其基本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是股市中买股看面卖股看量的真实写照。到今天为止,盘中的股票已是1300多只了,我依然可以全部熟记于心。

我的第二位老师是短线高手。他扑捉机会的能力无人可比,总能在千钧一发之计出手,在惊涛骇浪之中完胜而归,当年单日获利167%的记录到现在也没人可以刷新。所以,股坛的朋友送他"快手陈"的称号绝对名副其实。在八位老师中他的技术我领悟得最少,这和我的悟性不高有关,同时,也和 当年的理性投资思维格格不入。但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介于生死之间的决断,以及买低卖高的神来之笔让我一生羡慕不已。他的那种大气、果断、雷霆般的气势,股海中无人能出其右。

第三位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职业操盘手出身的他有一种天生的傲气。我的一身本领大多是从他那里学来的,他对股票有一套独特的见解,但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的突出。他看重某一只股票,就一定会坚持买下去。他的钱经常分成无数份,从来不一次性投入。感觉他好象每次都有无数的钱支持他的购买。他就象一个探矿者不停的上下求索。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但在股市中他的自信近似于固执,这是他唯一的缺点,也是最致命的缺点。他是个一流的高手,却永远达不到顶尖的水平。我一直被他那种自信所折服,记得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股市中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你害怕时自信是你唯一的资本。"直到今天这句话还经常萦绕在我耳边,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在我一年后,操盘界龙的时候,这句话让我创造了中国股市的一个奇迹。

剩下的五位老师可为各有千秋,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让我一生受益不尽。

1993年的股市起伏跌荡,新年一开市,沪市指数扶摇直上,新年第一周收市889.47点,比1992年末大涨109.08点。春节临近,股民重见1000点,成功的突破了"8.12"暴跌后的高点,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反转形态。1月31日,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宣布93年信贷规模增长17.6%,这无疑是利好消息。2月1日,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倡议深沪两市联网,这又给了多方一个暴涨的理由。春节后上证指数屡创新高,轻易叩开1100点,在1100点是只停留了三个交易日,便一举敲开1200点,在1200点仅停一天,又打破1300点,2月16日,沪指创出历史新高--1536点。2月下旬至3月底整整一个半月,沪市大起大落,多空搏斗最为惨烈。股指瞬时上窜下跳,振幅近150点,而单日震荡幅度高达200多点,已成为家常便饭。到2月24憋了多日的获利盘、斩仓盘铺天盖地、一起拥入,将股指打到1200点以下。3月中下旬,市场心态极度不稳,几度出现恐慌性抛售,终于在3月23日跌破1000点。终点有回到了起点。进入4月,一度低迷的上海股市又异军突起,暴升300多点。4月7日,众城实业发行价1.2,收盘33元,国脉通信发行价5.18元,收盘45.6元,可为风光无限。市场买单纷飞,失去理性的股民猛追滞涨股,连92年利润为负数的第一食品,半小时内竟被炒高5元,真是鸡犬升天。4月15日,特大盘股申能上市,18.8元开盘,开盘不久即被炒高到26元,市场疯狂登峰造极。直到5月,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免职,副总理朱熔基走马上任,这在共和国金融史上还是第一次。当月的全国平均通货膨胀率高达18%,个别地区高达30%。5月15日,银行全面提高利率,这些都预示着一个中期熊市的到来。5月5日,沪市跌破了"牢不可破"的1300点防线,到5月31日大盘收在935.48点。6月30日,副总理朱熔基亲自出马整顿金融,一连串的措施出台,沪指节节盘下。7月16日,跌破800点,无数大户在这次狂跌中被消灭。

9月,我学习期满。正想小试牛刀,震惊上海股市的宝延之战开始了,这真是天赐良机。在大家对收购 概念股还不很理解的情况下,我出手了……

话外音:插上翅膀的王晓已经成为一只雄鹰,在广阔的天地中,他开始展翅高飞了。请看第七段落--并购鏖战



七.并购鏖战



1993年9月14日到9月30日,延中实业股价在短短的半个月中从8.8元一路攀升,至30日上午11点15分上交所令其停牌时已升至12.49元。而当时大盘只是在865点 到915点之间50点内整理。


当时我从盘口发现不时有大笔买单出现,但卖单也很强大。每当到0.5元的关口都会有一翻争夺,可最终多方都会艰难取胜。9月17日我试探性的在9.5买进了1/3的仓位,本想在9元以下再吃进一些,然而股价却扶摇直上。这时市场上的流言开始增多,说法有好几个版本.但所有人都没想到是收购.9月23日我在10.2元又买进了1/3的仓位,当时买进的理由就是离主力的成本很近.延中从93年3月22日除权以来一直就在8元-9元间横盘,我在10.2元买进风险并不大.它的量也不断在放大,从20多万股到100多万股.到9月24日竟然放出505万股的天量.我知道要来大行情了,在尾市以接近收盘价的10.58元满仓了。


随后的几天,延中以每天涨一元的速度上攻.到9月30日上午11点15分上交所令延中停牌止,其价位已升至12.49元。当天中午,宝安集团上海公司发出公告,称其持有延中股份超过5%。下午复牌,股价狂升至19.99元,市场哗然,股民目瞪口呆。当日报收15.65元,当天大涨30%。国庆节休市。10月4日,沪市跳空13点高开,午休时宝安上海公司再次发出公告,声称已持有479万股延中,也就是说16%的延中股份被宝安控制。这一消息又引起市场波动,延中跳空高开1.04元,瞬间摸高17.10元,当日收盘16.56元。这时市场才对收购概念有所理解。


我的成本在10.10元,现价已赚了60%,我清楚记得我买进了338000股,在不知不觉中竟成了延中的第6大股东,持有延中1.1%的股份。这可真是炒股炒成了股东,不过当时做延中的股东简直太舒服了。10月6日上午11点30分,宝安上海公司又买进2%的延中,同时宝安上海公司总经理何彬明确表示,宝安将继续收购延中以保持其大股东地位。同日延中召开记者招待会,认为宝安在9月30日买进延中时有联手操作的违规之处。并透漏已聘请香港宝源公司专家为反收购顾问。下午,延中开盘就飚升,成交量放大到1117万股,收盘21.98元。


10月7日,中国股票史上最疯狂的一天。当天所有证券类报纸无不刊登延中和宝安的收购与反收购,并大谈国外及香港收购战的精彩内容,整个中国股市为延中而癫狂。这天,广大股民包括机构操盘手才真正体验到什么?quot;市场的想象力"了。延中开盘22元,然后直冲九霄,一屏翻过就涨2元,又换一屏又涨2元。我从30.30元开始挂单卖出,按每涨一元挂5万股出货,没想到成交极其迅速,我刚在33.30挂出第4个5万股,股价已冲到38元,我随手把剩下的13.8万股直接挂在了40元,瞬间股价攀上42元。我手中的延中全部出掉。随后股价在30元-42元间大幅震荡,最后收在35元。成交量扩大到4100多万股,市值超过10亿,全天换手率近140%。当天兴业,海鸟,小飞等收购概念无不狂涨,而沪市不涨反跌。这种三无涨大盘跌的规律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成为中国股市的一条铁律。


10月8日,延中表演了川剧中的一个经典剧目--变脸。股价一路狂泻,29元.27元.25元,当跌到23元时,有抢反弹者介入,尾市报收24元。10月11日延中在次摸高28元,随即跌到22元,成交萎缩到1800万股。10月12日宝安集团董事局主席曾汉雄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不是收购,是投资。"话声未了,延中再次狂跌,到13日竟收在15.61元。热闹了两周的"宝延大战"终于谢幕了。


在这次收购中有四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一,宝安集团的决策者敢为天下先,利用尚不完善的股票市场机制,在二级市场上打了一场漂亮的收购战。二,延中做为一家法人股只有9%,公众股占91%的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里竟没有任何反收购条款,不能不说是个重大失误。三,宝安与延中的主业上有互补性,这也为以后的收购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四,宝安对延中的恶意收购使延中的股价从42元狂泻到15元,多数中小投资者被套高位,他们的利益没有获得保护,市场"三公"原则何在?但无论怎样,毕竟这场收购战对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起到了重大作用。"宝延大战"功不可没。


在这次收购战中,我无疑是最大的获利者。三周内我的资本从342万狂升到1216万,挤身千万富翁行列,当时我不到21岁。


11月10日,9点40分申华实业盘口连续出现四笔1400--4500手的巨量成交,随后恢复平静。当时我并没注意,11.20分突然几笔千手买单把申华推到33元,在我正在犹豫中,申华以33.88元收盘。12点10分广播中传来万科公告持有申华超过5%。下午1.30分申华在无数股民的尖叫声中以45元跳空11元高开,在大家惊魂未定时竟魔术般的变为70.99元,当时显示成交1999手,后来从查询数据上看到,在70.99元的高位成交了1万股左右。随后申华被打到60元,顷刻又滑到48元。这时"不怕死"的买单蜂拥而至,20分钟内,在44元--48元间展开重量级搏杀,成交量急剧放大。随后申华在44元上下一元窄幅波动,收盘45.80元。在这场搏斗中,一家机构成为最大的赢家,那就是臭名卓著的中经开。11月10日前,申华平均价约为29元,11月10日全天成交2191.94万股,均价45元,换手率81.17%,成交金额占当天沪市总成交额的41.41%。申华在当天的获利为16元,获利金额超过1.7亿,巨额利润流向那里去了呢?从有关资料上我查到,中经开拿走了最少一个亿,这种行为很明显是蓄意操纵股价,可当时证监会无动于衷。


市场的确无情,可游戏也不能没有规则吧?


中经开在法律的眼皮底下拿着脏钱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不能不说是中国股市的悲哀。随后的"苏三山事件"狠狠的抽了证监会一记耳光。这次司法部门全线介入,结论是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秩序,侵害了社会投资公众的财产权益。苏三山的股价只是从8.15元涨到11..50元,涨幅才40%,成交的价位的振幅不过25%。比起申华的涨幅136%,振幅136%来看,简直微不足道。可申华没事,三山遭殃。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特色,查无实据。苏三山的确是严重违法,应该严惩。但对申华是否也该一视同仁呢?


与此同时,历以宁挂帅编写的《证券法》起草小组七易其稿,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


话外音:王晓已经成熟了,在收购战中已表现出超越常人的股感和耐心。所谓时世造英雄被他表现的淋漓尽致。当1993年的脚步越来越远时,中国股票史上最壮观的一场战役由王晓领衔主演。请看第八段落——完美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