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最佳治疗方法:《思考的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27:12
2006年09月06日 14:24: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大中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批判性思考成就卓越人生
(美)理查德·保罗 琳达·埃尔德 著
丁薇 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高等教育图书公司出品
人是会思考之芦苇,因其草木,所以孱弱,而唯有思考,令其强大。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思考决定了人生的高度。100多年前康德说过一切哲学始于批判,而今日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告诉我们,真正的思考是建立批判性的思考模式,也就是一种反思的能力,这种独特的认知技能是我们今天真正生存的立足,也是基本能力。
最早的批判性思考先驱当数苏格拉底,他对感官世界与权威表示了极大怀疑,他指出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活,不过最后政客与群众合谋把他处以极刑。直道苏格拉底死后1400多年,质疑的观念才初步被高等学府以及精英阶层所接受。绵延近两个世纪的认识论,到了18世纪终于有了突破。经过培根、笛卡尔、洛克、霍布斯、伏尔泰等人的持续努力,“怀疑一切”这个口号才具有了正当性,启蒙运动更是颠覆了权威的超然性,让他们或多或少服从合理的批判性提问的详细审查。
到了20世纪,大众传媒的出现又改写了格局。以首先发明启动“地球村”概念而闻名于世的传播学者麦克鲁汉表示大众媒介文化已经把文化和传播凝聚成为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舆论在很多时候已成政治经济文化潮流的主要发散渠道,成为大部分人观察体验世界的窗口,但是媒体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培养社会中心主义———从本质上,社会中心主义不过是利己主义上升到集体层面的表现而已,因为有社会团体的支持,危害往往比利己主义有过之而不及。
早已完成的现代性“无魅”固然令一批神像轰然倒塌,但是大众传播年代的驳杂信息迅速为我们在幽暗中竖立起新的偶像。有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说过:“当我们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时,当古老的社会柱石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惟一无可匹敌的力量,而且它的声势还会不断壮大“。于是乎,习惯偶像崇拜的大众,出于惯性,当没有神的时候,就会手造出自己的图腾———希特勒的发迹与辉煌是西方历史上难脱的污点,他的所作所为促使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改道。希特勒的时代是广播大行其道的时代,元首的演说电波反复在欧美大陆传递,纳粹信条以宗教形式上台,群众沉湎其中,如痴如狂,难以自脱。这个“群体的时代”能够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精英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被群众挟持,屈服于社会中心主义,比如二战之前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如果在德国羽翼未满时候,能及时阻止其侵略行径,那么很可能历史就将改写。但是当时英国陷入了一种自保的氛围之中,希望牺牲捷克以换得希特勒的“友谊”,所以张伯伦主持签订了“慕尼黑协议”。我记得在一个纪录片中,当张伯伦启程与希特勒谈判的时候,有记者问到谈判如果难以进行该如何时,张伯伦表示“我会一试再试(I will try and try a-gain)”当在错误的方向思考时,勤奋只会走得更远更偏。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即是信息,一个数字化的空前潮流与景观在我们面前绽放,谁要在其中生存就必须学会利用信息。所以爱德华·赛义德笑谈理解人类状况的第一条规则是人类生存在二手世界里。同时,媒介也是一把双刃剑,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之后,如果不能学会正确解读以及判断媒介,将会在声色迷离的信息海洋中无法自拔。所以,大众媒介表面在带来自由的同时,也可能无意中为公众套上思维的枷锁。熊彼特在其著名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也指出“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所以社会中心主义是批判性思维今天最大的敌人之一,因为它更隐蔽,更邪恶,群体总是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既易于英勇无畏也易于犯罪。社会中心主义的本质是集体无意识的危机,组织生活中的非理性思考比比皆是,而改变的路径只有学会养成批判性思维,凡批判性思考的人,不会盲从附和或者盲目相信权威。他们对信息抱有怀疑、求真的态度,他们懂得发现和分析问题。他们更能作出理想的判断及选择,并能得出经得住考验的结论。
举目四周,社会中心主义无处不在,连教育也难以豁免。有人讽刺说傻瓜只有两种,受过教育的和没受过教育的。现代社会,教育何为?爱因斯坦认为应该把独立思考和综合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非获得特定知识的能力。一句话,关于知识的知识才是无用之大用。这与《思考的力量》作者理查德· 保罗与琳达·埃尔德的想法殊途同归,两人深信培养批判性思考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有缺陷的思考成为内部障碍,拙劣的企业思考创造出拙劣的方针和僵化的官僚主义规章,抵制变更,满足于现状。只有当批判性思考成为企业的价值标准时,它才有可能长期保持动态发展。当批判性思考成为工具时候,一个人永远不会陷入困境。
康德谈起他的年代这样说:“我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我们的年代也难逃这样的审查。当我们日益步入一个日新月异的后工业世界的高速轨道,一切可以通过商业定制,从衣食住行到你的日常思维。思考日渐萎缩,批判性的思考更见稀缺,这是知识日渐平面化与大众传媒无孔不入带来的结果,是现代人网络化生存的痼疾。唯有培育批判性能力,使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习惯遍及社会,才能在这个变革、危机错综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启蒙的口号“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并不遥远。(徐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