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好处:世家的气场 谭华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42:41
世家的气场   谭华孚

一、章诒和与陈寅恪的强调

1998年,我还在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工作。大约是秋季的时节,到上海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戏剧与艺术期刊联办的“田汉奖”评奖,遇到了原已相识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所研究员章诒和女士——那时她还没有因为出版《往事并不如烟》一书而广为人知——相谈甚洽之际,我谈起了自己的家世,谈起了祖父将家里的藏书于文革初起之际当众烧掉的往事,这时章诒和女士忽然说了一句让我诧异的话:

“家世和门第是否高贵,是十分重要的。”

老实说,我虽然很敬重章诒和女士,但当时却颇难认同她的这句话。因为,我初识人事之际,即文革的初年,见识的重大理论争议之一,就是对谭立夫——我当时因为这个人与我同姓且名字中有一字同音而特别关注他——著名的“血统论”的批判,“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打地洞”这样一些观点,是当时人们抨击的对象。而作为“黑五类”子弟,我也反感这样的人种学判断。后来的中学语文课本上,选了《史记·陈涉世家》,那上面陈胜的一句议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让我们这群叛逆少年深为敬佩。再后来,抛开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之后,我在学理上也难以认同家族门第划分品级的做法和观念。

然而,章诒和女士的一番话,颠覆了我的看法。过了几天,读陆键东著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又看到陈寅恪先生在选助手时,对家世门第的强调。我的观念再一次受到了冲击。然而,我仍然坚持着信奉少年时读《居里夫人传》,书中关于许多家族中,都会有某一个个体超越前代、远胜后代的“突变论”,相信个人的奋斗是决定性的因素。

但是,越是了解台湾著名作家华严女士及其前辈后代的情况,我便越能理解陈寅恪先生、章诒和女士何以如此强调家世渊源。

[台湾著名作家华严(严停云)女士]

 
      二、一个家族的实证

昨天(2010年6月5日)傍晚,我与学校的几位老师一道,应邀到香格里拉大饭店牡丹厅,参加华严及其家人亲友的“家宴”。其间听到华严女士关于先生、子女及其写作生活的一席长谈,回来后,又查阅了严、叶两家的资料,感慨良多。

 像华严女士这样,出身名门望族,与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有着多重亲缘关系,自身又有着非凡才华和卓越成就的人物,在近现代历史上,在整个华人世界中,都是很少见的。

1926年3月28日生于福建闽侯的华严女士,本名严停云。其祖父是清末学者、第一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国最早“睁了眼看世界”的著名翻译家和思想家严复。父亲严琥,字叔夏,别名普贤,是严复的三公子,知名学者和佛学居士,曾任福建师大前身校之一——原福建协和大学的国文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9年后任校务委员会主任、福州市副市长。

不仅父系一脉令人景仰,华严女士的母亲一方的家世也十分了得。她的外祖父是台湾望族“板桥林家”林维让的儿子林尔康,外祖母陈芷芳是清朝进士、溥仪老师陈宝琛的妹妹。母亲是林慕兰。华严是台湾知名的乡土历史学家林衡道的表妹、华南金控董事长林明成的表姐。华严的三姐是辜严倬云,三姐夫则是近十多年来台海两岸瞩目的著名人物——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出身鹿港辜家的辜振甫。

因为父母皆信佛教,华严女士与其兄弟姊妹年幼时即皈依圆觉宗第五代祖师诺那上师。

1947年冬,华严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台湾探望在台湾为她舅舅林熊征奔丧的母亲。结果,来台湾不久后,大陆政治局势剧变,母亲林慕兰就把华严留在台湾,不让她走了。

华严的夫婿叶明勋系福建浦城人,生于1913年,也是福建师大前身校福建协和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也是华严之父严叔夏的弟子。叶明勋在协和大学读书期间,连续多年担任校刊主编,对于编辑工作至为娴熟,又热爱写作,于是以实际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发挥他在中西语文的长才,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舆论的形成),这本论文翻译成中文后由“生力出版社”出版,极受好评——这很可能是在福州这块土地上诞生的第一部舆论学专著。

叶明勋优异的表现,使他以第一名毕业,并被留任为校长秘书及助教,且曾一度代理训导长。其后,叶明勋被协和大学保送至成都金陵大学研究所。随即由协和大学推荐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参加在重庆的中央训练团受训。讵料结训后,战事蔓延,金陵研究所的学业既已中断,一时又无法回到当时迁到福建邵武的协和大学,叶明勋于是准备在重庆就地觅职,而中央通讯社其时正在招考新人,叶明勋遂以优异的写作表现及外语能力,考入中央通讯社编译部,开始他终身以之的新闻事业。1945台湾光复后,被中央通讯社总社派来台湾,是中央通讯社第一位台湾特派员。后来成为台湾新闻界的领袖人物,长期任“自立晚报”等多家报纸和世新大学前身——世界新闻学校等新闻传播教育机构的负责人。 

叶明勋在台湾很照顾师母林慕兰,进而结识华严,终与之结合。叶明勋与华严结婚后,林慕兰一直与他们同住了40多年,活到102岁。

华严与叶明勋育有三女——文心、文可、文兹和儿子文立。

长女叶文心由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84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讲座教授,从1994年到2000年曾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知名华裔历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着重研究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和社会史,在国际汉学界很有影响。

儿子叶文立曾任联太国际公司总经理、联广公司总经理、和信国际传播公司总经理、凯络媒体服务公司董事长,现为安吉斯媒体(Aegis Media)集团大中华地区董事长,热心致力于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在广告、公关、媒体、电信等相关行销传播领域业绩斐然。

叶文心,次女叶文可也擅写作,有著译《另一种感觉》《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完全悟证》等书籍出版。

 华严女士的谈话,回顾了她与叶明勋先生结合后六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以一个妻子的独特视角,刻画了叶先生好交结,重公义,讲情谊,喜饮酒,不循私的性格与为人。也谈及了自己婚后成为家庭主妇,于相夫教子之余,抽空创作,开始写作《智慧的灯》时,先生全然不知,等作品完成后,丈夫又嗔责其“你要让我的朋友们头痛了”。然而,华严女士的才气与心性,终于获得出版家们的青睐,《智慧的灯》在大华晚报连载了120,后又结集出版,多次重印。并于1973年改编为电视剧,华严长达45年的写作生涯就此开始。以后日记体小说《蒂蒂日记》被拍成电影。之后又自创全对话形式长篇小说,成为个人风格最特殊之处。

作为成为台湾知名作家,华严的创作以小说为主,擅长描写人的七情六欲及生老病死,忠实呈现人生的不完满,也提供智慧的心语。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与电影。

 

三、一点感悟

历数了这一家族的若干知名成员的情况后,我想强调的是,家世与门第的优越之所以重要,并不一定在于血缘,并不一定是先天的聪明智慧。而是在于,一代又一代先贤与亲戚的追求、努力和成就,在许多情况下构成了一个人成长的气场,激励着他、支撑着他、驱动着他要达到一个非常人所及的境界,终于成就了一个人的卓越。

对于那些平常人家甚至寒门出身的子弟,认识到家世与门第的重要性,也绝不意味着认命或气馁,它只是启迪我们:我们要有更多的努力,战胜更多的困难,亲近更多的贤人,才能为自己打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气场,真正达到不凡的境界。

在目睹了一些有才气的年青人在发展道路上的失误之后,我更加固执地相信如上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