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大镖客游戏视频:农产品“定价”如何提升农民的“话语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5:42:37

  过去的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网络热词显示出部分农产品在价格上似乎进入“集体疯狂”。新的一年,“菜篮子”工作依然不轻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多种影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

  “菜园子”“菜摊子”“菜篮子”为何如此沉重

  回顾2010年各种价格的集体疯狂,农产品充当了“领头羊”。在农产品中,又以蔬菜的价格上涨最引人注目。据山东省农业信息中心统计,2010年山东省全年蔬菜批发市场平均价格1.58元/斤,涨幅为22.88%。所监测的35种蔬菜,有27种上涨,8种下降。其中,大蒜价格上涨211.71%,生姜价格上涨104.83%;土豆、大白菜、南瓜的上涨幅度也都超过50%。

  2010年菜价总体走势是:一季度先涨后跌;二季度呈季节性回落;三季度快速上涨;四季度前期高位稳定,后期逐步回落。

  由于蔬菜价格异常波动,2010年11月,中央果断出手,出台稳物价的“国十六条”,力度之大前所罕见。全国蔬菜价格也应声回落,总体幅度在20%左右。对于蔬菜价格回落,济南市民王思奇认为“早该如此”。他说:“终于不那么贵了,一家人一个月可少花100元左右的菜钱。”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蔬菜价格回落是件好事。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办达字刘村村民董金平说:“农民多少年才能有好日子过?好不容易菜价高点了,又被打压了下来。不能只关注市民生活,不关注农民生计!”

  “菜园子”“菜篮子”“菜摊子”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菜价过高,加重了城市消费者生活压力,尤其对城市低收入群体不利;菜价过低,又影响农民增收,加剧城乡失衡。

  “能否根本解决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事关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成败。”山东省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近年来,历次通胀往往以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为开端,也往往以控制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作为调控的重点和关键,并且都以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回落而结束。一次次物价上涨和调控的结果,是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一直低于其内在价值。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30年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非但没能缩小,反而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农产品“定价权”在谁手里

  大蒜是2010年价格最“疯狂”的农产品之一,最高时曾达到每公斤15元以上。山东金乡大蒜种植户刘军说,这几年大蒜种植成本一直在涨。2009年每亩大蒜的种植成本约2880元,按正常亩产1000公斤干蒜计算,每公斤成本2.8元。到2010年,每亩大蒜的种植成本涨到约3940元,合每公斤干蒜成本3.94元。

  刘军认为,种植成本上涨,但并没有高得离谱,“农民只是种蒜、卖蒜,最终市场价格炒到什么程度,咱说了不算。”

  张卫国说,成本影响价格,但成本并不决定最终价格。农产品最终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农民其实没有多少发言权。既然农民不能给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定价,那么农产品的定价权又掌握在谁手中呢?

  山东省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时来滨分析,蔬菜价格的构成基本上是农民占30%左右,流通环节占40%,销售、超市占20%,还有10%左右是其他费用。

  农民销售农产品的田头收购价格取决于生产成本。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东芦村村民路玉水说:“农资价格涨了,蔬菜的价格也只能跟着涨。”菏泽市定陶县杜唐乡辘湾村菜农杨力说:“蔬菜采摘后只能等着菜商来收,他们出多少钱就多少钱,价低了可以不卖,但是不卖给他卖给谁呢?你不卖,自会有人卖。如果坚持不卖,那就只能烂在家里。”

  张卫国认为,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跟以往相比出现了重大变化。以往是收购价格决定市场价格,现在是市场价格决定收购价格。

  目前,农产品资本化取向较为严重,资本在农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改变了农产品以往单纯的消费属性,部分农产品价格脱离供求,受资本炒作影响严重。这种资本化的取向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强烈的杠杆效应——价格上涨一点点就会马上引起暴涨,使原本供求平衡的市场变得严重不平衡了。

  对于2010年11月以后蔬菜价格的回落,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蔬菜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淑芬认为,这是打击恶意炒作、削减中间环节不合理费用的结果。换句话说,资本炒作和中间环节不合理费用,确实成为高菜价的最大“推手”。

  如何提升农民定价“话语权”

  提升农民的定价“话语权”,使农产品价格稳步回升至合理水平,对平衡城乡关系、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蔬菜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孙继祥认为,农产品价格总体仍低于其内在价值。控制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归,本质上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这种“牺牲农民利益,维护城市居民利益”的结果,一方面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导致我国农业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生产技术和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制约了农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加剧了城乡失衡。

  许多专家认为,在供求、价格等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产品价格有着强烈回归自身真实价值的冲动。如果不从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促使农产品价格逐步回升至合理水平,今后以农产品和食品价格突然暴涨为开端的通胀现象还会一次次重演。

  提升农民在农产品定价上的“话语权”,大的思路上要更加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坚持统筹城乡的路线方针,努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具体路径是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能力”。

  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5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800万,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约25万个,带动农户1.07亿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100多元。

  尽管这些合作社和产业化组织数量众多,但总体质量不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最多的山东,大多数合作社的规模都偏小,多数仅限于一个村或者几个村,范围小、社员数量少、合作水平低、带动能力弱。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生产技术、生产投入品供应、社员生产的部分产品销售。经营二、三产业的仍是少数,尚未形成气候。

  专家建议,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一定数量后,要注重“稳量提质”。在这方面,地方县级政府大有可为,稳步推进小范围、小规模的专业合作组织合并重组,并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注入,强化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运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