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野情 意外发现:我国率先研制成功第三代汽车钢 可让汽车更轻、更安全、更省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26:26

我国率先研制成功第三代汽车钢

可让汽车更轻、更安全、更省油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24日   01 版)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鲍丹)“汽车成本只需提高2000多元,即可节省5%的燃油费用,以当前的国内油价计算,汽车只要跑5000公里,就可以抵消增加的成本!”中国钢研集团特聘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形象地介绍第三代汽车钢的经济性。

  2月21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对外宣布,该集团已在世界上率先成功研发出第三代汽车钢,并在全球首度进入了工业化产品的开发和试制,最快有望于2014年在北京现代和一汽等企业商业化应用。

  据了解,随着人们对汽车轻量化和防撞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钢不断向高强度和高塑性方向发展,强塑积成为衡量汽车钢性能的重要指标。第一代汽车薄板钢的强塑积一般为15GPa%,轻量化和安全性指标都很低;第二代汽车钢的强塑积虽然达到了50GPa%,但由于合金含量高、工艺复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很难被市场接受。所谓第三代汽车钢,是指轻量化和安全性指标高于第一代汽车钢、生产成本又低于第二代汽车钢的高强高塑钢。

  中国钢研于2009年首先在实验室研究出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的第三代汽车钢,其强塑积超过了30GPa%,比第一代汽车钢翻了一番,而合金含量却不到第二代汽车钢的1/3。2010年国庆期间,冶炼工作正式开始,在一个月左右就成功地在工业生产流程上开发出第三代汽车钢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强塑积均超过了30GPa%!

  第三代汽车钢的成功研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跟踪学习国外汽车钢技术的局面,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世界汽车钢领域权威机构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马普钢铁研究所的汽车钢研发团队已经向中国钢研发出邀请,邀请该集团科研人员前往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我国研制出第三代汽车钢 商用后可能实现零死亡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2月24日07:28  中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王涛)据经济之声报道,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最近在全球率先研制成功了第三代汽车钢,并进入了工业化的开发和相关产品试制。这一技术最快有望于2014年前在全国商业化运用,届时将有可能实现汽车驾驶者的“零死亡”。

  如今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一汽车大国,2010年汽车产量达到1826万辆。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刚刚研制成功的第三代汽车钢告诉我们:未来中国的汽车可以造得更轻、更安全、更省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特聘院士翁宇庆告诉记者,目前全球的汽车基本上都采用的是第一代汽车钢,而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的第三代汽车钢,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的乘积比第一代汽车钢翻了两番。中国第三代汽车钢的研发成功,将对中国钢铁行业和汽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翁宇庆:奔驰宝马都是欧洲产的,发动机的外壳冷轧板是0.7mm,如果了高强钢也就是我们的第三代汽车钢,就可以到0.6mm,节油能达到5%。车最怕碰撞,我们的第三代钢不能说没有受伤,但可以做到无死亡。我们希望在2014年实现商业运营。

  据了解,作为钢铁材料研究领域领军企业的中国钢研集团,目前正在与太钢合作研制热轧钢板产品,下一步还将在首钢研发冷轧钢板产品。

  翁宇庆透露,第三代汽车钢可能首先会应用在北京现代和一汽的汽车上,2012年将制造出实验产品,2014年前实现商业应用。

  翁宇庆:我们现在用的都是第一代汽车钢。第二代应该说性能很好,塑性能提高2-3倍,但致命弱点是很贵,所以十年来没有一个汽车厂愿意用。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第三代汽车钢成本最低、合金量最少、性能是最高的,应该说我们在世界上排在最前面。  

图为第三代汽车钢研发现场     名词解释

  第一代汽车钢

  这类钢材强度越高,可塑性越低,因而很难同时实现高强度和高可塑性。目前,全球车企普遍采用的DP钢、CP钢、热成形硼钢都属于第一代汽车钢。

  第二代汽车钢

  这类钢材实现了强度和可塑性的同步提升,但由于是高合金钢,成本昂贵,至今鲜有应用。

  第三代汽车钢

  2007年,美国科学家提出开发第三代汽车钢,这类钢材性能和成本介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汽车钢之间,强度高、可塑性强,性价比更易被企业接受。

  应用前景

  钢板薄0.1毫米 油耗可降5%

  第三代汽车钢不仅性能优异,更重要的是,其成本也被控制在了车企和消费者能接受的范围。
   翁宇庆院士表示,第三代汽车钢吨钢生产成本只比第一代汽车钢多几十元;算上工艺成本,也只比第一代汽车钢多百元左右。但与第二代汽车钢相比,第三代汽车钢成本则下降了近7成。

  成本的增加换来的是钢材强度的提升,在有些零部件上,使用更薄的第三代汽车钢,能比第一代汽车钢轻10%左右,让汽车更省油。
  “欧洲一家豪华车生产企业已经做过测算,用我们的第三代汽车钢,车身外壳只要用0.6毫米厚的钢板就行,而用第一代汽车钢,钢材厚度要达到0.7毫米。车身更轻的代价只增加240欧元钢材成本,约合人民币2100多元。但由此带来的汽车油耗可下降5%左右,照现在的油价,跑5000公里就能把增加的成本找齐。”翁宇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