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看病就吃药,对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24:22
有人说中国人买药不问医生,是懒惰滋生的惯性行为;也有人说,小病无大碍,年轻免疫能力强;还有人说,医院豪门,普通民众怎敢踏入;可还有人说,医生的处方笔比刀还锋利,进去小病难除,出来可能体无完肤......众说纷纭,给我们总是一个含糊不清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七成中国家庭生病不愿意投医,而选择买药,自行治疗?
只有弄清楚国人不愿意求医的真正因素,才能揭开七成家庭近10亿中国人不看病只吃药的迷局。
看病难的症结之一是医疗改革不彻底。
事例:家住北京回龙观社区的王先生,4岁的女儿头晕无力,带女儿去北京的儿童医院看病。在折腾一天的时间里,做了各种繁杂的仪器检查,花去现金近千元,得出症结是感冒。女儿的感冒经治疗是有好转,但医生说,明天还得继续观察治疗。孩子生病是大事,治疗刻不容缓,可是对一个才4岁的孩子,就动用各种现代化仪器来检测,医院是不是有“小题大做”之嫌?大家也有过相似经历,医院动用各种仪器来给患者检查,不排除有乱收费的问题。
医疗改革的目的,是为患者更好的服务,无论是硬件医疗设施和软件治疗技术上,应该适时、适实的对症治疗,可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有相同的赢利目的。医疗改革的步伐,是在快速进行中,公益性的公立医院,也把赢利放在首位,是医疗改革的最大障碍,这道难题一日不破解,看病难的问题就不能解决。时下,利用患者的问医迫切心理,而达到暴利的目的性医院是普遍存在。因此,医疗改革的不彻底和执行力度的不够,是制约看病难的首要症结。
看病难症结之二是医疗保险的限制多和不普及。
医疗保险不是保障医疗费用的万能钥匙。在严格的医疗保险条条框框的制约下,王先生女儿的千元治疗感冒费用,有大部分不是在医保权限中,那些先进仪器的检查费,将由王先生自己买单。问题就出现了,孩子包括大人,小病是经常发生,如果进一次医院就被削一层皮,那么谁还敢去医院问医,干脆买点药吃,扛扛就过去了。
医疗保险的不普及也是看病荒的因素之一,特别是8亿农民的医疗保险,真正做到全部落实,想必现阶段只有自欺欺人的自我良好感。由于农民工的流动常态性,接受单位和原单位,总为节省这笔开支,相互推委和拖沓不投保,甚至违法佣工。
看病难的症结之三是医疗行业的垄断驱使
事例:家住平度市农村的孙大爷,得了心脏病,不在咫尺的平度市医院治疗,却跑百公里外青岛市的海慈医院治疗。让同病房的患者家属疑问,大爷的儿子一语道破天机,说平度市就两家大医院,一个是人民医院,一个是市立医院,以前我爸住院为图方便就近治疗,可是听说青岛的海慈医院便宜,就打听着来了。一次住下来,要节约3、4千元,从平度到青岛的路费,打车也不过200元。
由于公立医院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革,大部分还带着事业的性质,所以医疗业还没有完全开放市场,各地更是有设限外资和内资投入的地方规定。于是,形成了一家或几家垄断整个城市的医疗行业,无形中就使这些垄断医院,有坐享其成的老大心态。所以,任何一个行业,没有竞争,就难有老百姓的实惠。作为垄断医疗行业的医院,特别是在药品价格上,与独立经营药品的药店相比,高得离谱,但是患者进了医院的门,就别无选择。于是,就出现了更让人无奈的情景,有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拿到处方后,到医院外的药店买处方上写的药。先少买服用,看疗效好,再买,这样经济又不浪费。下次有同样的症结,就直接去药店买药回家吃,医院的老虎嘴,哪敢再碰。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中国人最恐惧的是生病,死亡却排在其次。深信是这七成的中国人生不起病,在高昂的医疗费和可怜的低收入的双重夹击下,无法享受彻底的治疗待遇,半死不活的身体状况,只会让生活的困境加剧。而近10亿的工薪群体和农民,被生存压抑在拼命劳作底层,挣到的微薄工资和收入还不够填补物价上涨的无底洞,怎么还舍得对于轻微的头痛、牙痛、感冒等之类的小病,去医院治疗等着再度被宰。至于所买的药品,服用后,有没有副作用,更是无暇顾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