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蛋糕的做法大全集:“共和國長子”何去何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7:04

更多


2011/02/23 07:44:02
“共和國長子”何去何從?
崔宇
2月22日,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國資委副主任邵寧介紹了“十一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情況和“十二五”總體思路。在當日國資委網站顯著位置,還配發了新華社和人民日報1月底就發表過的兩篇回顧性報道,其核心觀點是──中央企業,這個被譽為“共和國長子”的光榮群體,托起了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夢想。
“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的最顯著特點似乎是“國進”。根據國資委歷年統計數據,截至2010年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達到24.3萬億元,較2005年增長了131%;淨資產9.5萬億元,較2005年增長105%;淨利潤8489.8億元,其中,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5621.5億元,分別較2005年增長83%和65%,上交稅金1.4萬億元,超過全國稅收的六分之一,較2005年增長142%。如果考慮到中央企業數量從2005年的166戶縮減到目前的121戶,戶均增長水平會更高,但淨利潤的增速確實落後了些。
也許,正是基於這一系列數據,國資委副主任邵寧的底氣顯得更足了一些。針對社會上對於國企與民爭利的非議,他在發布會上開門見山地強調要用“一種歷史的、過程的觀察方法”看待國企改革,國有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是對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企低效以至破產倒閉的糾偏。但目前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融合並不令人滿意,“依托資本市場實行公眾公司改革、實現企業的多元化和國有資產的資本化,是未來國有大企業和市場經濟最終結合的具體形式”,具體要通過收縮戰線、企業重組、完善公司治理、完善監管和推動企業內部機制市場化改革等來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邵寧表示要依托資本市場實行公眾公司改革(這實質上是產權改革)來實現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最終結合,但提出的具體方案卻並不完全與之相呼應,而更多地強調自我完善和監管,這意味著中國官方對於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依然諱莫如深遮遮掩掩,“共和國長子”何去何從依然是個未知數。
中國的國有企業如何與市場經濟融合,是一個爭論極大的理論命題。按照北京大學張維迎教授的總結,大概有兩派觀點,一派是“競爭學派”,它們認為只要存在競爭,所有制無關緊要,國有制可以與市場經濟相容,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政企分開和加強監管,為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另一派是“產權學派”,它們認為市場經濟是不可能建立在國有制基礎之上的,唯有建立在私人產權制度上的市場經濟才能有效率地運作。
對於國有經濟和市場經濟不相容的觀點,張維迎教授在《市場的邏輯》一書中認為,首先,在國有經濟中,充分競爭必然是過度競爭,這非常具有破壞性;其次,國有制下的競爭可能導致極端的過度準入和重復建設;再次,在國有制主導的經濟裡,建立信任更加困難,因為聲譽機制不起作用;最後,國有企業在長期競爭下不能生存,最終導致國有企業的民營化或崩潰。
如果按照“產權學派”的觀點,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融合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它們是不相容的。這不僅是一種理論闡釋,各國的實踐也基本証明了這一點,而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並沒有太多例外之處,只不過是在一步步漸進地驗証產權學派的觀點。在引入了市場經濟之後,從最初的國有經濟一統天下到國有企業舉步維艱,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民營化或崩潰潮後,又開始探索國有、集體和非公有資本相結合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從近幾年來看,在引入非公有資本後確實取得巨大的突破,但光鮮成績單的背後卻隱藏著諸多不穩定因素。
一方面,掌握資金和資源要素的國有經濟的“野蠻生長”導致民營經濟帶著鐐銬跳舞,商業環境不斷惡化,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導致經濟運行的不穩定,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一個縮影;另一方面,由於政企依然不分和監管依然無力,國有企業腐敗窩案不斷曝光,市場和公眾對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呼聲也癒發強烈。
因此,如果中國依然要尋求經濟增長來保持經濟社會的穩定,目前“共和國長子”的無限風光只能是也必須是窮兵黷武的暫時現象,未來,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或許只能二選一,沒有中間路線可走。
當然,在漸進改革的途中,當務之急是要逼共和國長子“孝順”一些,使其利用壟斷租金和壟斷定價的收益回饋公眾,雖然去年底中國財政部提高了中央企業的分紅比例,但最高也只是在15%左右,而且分紅資金也大都是在中央企業體內循環。只有當削弱了央企的投資擴張能力,長子和其他孩子們的差距才有可能縮小,從而加速向純粹市場經濟的轉變。一個不斷壯大的“不孝”長子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不能承受之重,更何況,還有由11萬多其他類型國有企業組成的“共和國次子”陣營,他們將難堪承載一個家庭或國家富強夢的重任。
(本文作者崔宇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專欄撰稿人。其撰寫的“財經點評”專欄曾獲亞洲出版業協會2010年度“最佳評論獎”。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您可以寫信至yu.cui#dowjones.com或通過新浪微博與作者聯系。)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