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红蜘蛛用什么药:“未富先老”催生中国养老新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31:34
“未富先老”催生中国养老新模式
2011年02月23日 15:30:04  来源: 中国改革报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日前,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论坛成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是“未富先老”,这将成为“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

“提及人口老龄化,我们过去更多的作为一般现象来看待,其实,其背后有更多的含义,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含义。”蔡昉在论坛上表示,2000年中国的人均GD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现在大概是世界平均水平47.7%,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老人比重)也在赶超,2000年的时候我们是6.8%,和世界平均水平完全一样,但是至2009年,我们的老龄化比例已达8.3%,世界平均水平7.5%,也就是我们显著赶超了。
“跑步”迈入老龄化 家庭养老面临变局
不久前,记者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里看到,一个质朴的小伙子,很腼腆地说出自己对女方的要求:他希望把农村老家独居的母亲接来住在一起。没想到话音刚落,对面女孩们心仪的灯一下子灭掉了一大片。
类似的烦恼,不只困扰着这个80后的年轻人。在201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显示,在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至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预计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以上,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阶段。尤其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与自己多儿多女的父母不同,唯一的子女将承担赡养他们的重任。未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出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养儿防老”这一乡土中国的伦理基石,已在时代变迁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中国正面临快速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如何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老年生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人口结构和素质的改变,将极大影响中国的未来。未富先老,决定了一个国家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更要分配好财富蛋糕,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满足百姓现实的养老需求。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看起来浪漫,却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扰———从中国传统的儿孙供养型家庭养老,到以社会力量介入为主的养老方式,这中间,还有漫漫的长路要探索。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健全
一提到养老,记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福利院、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等各种社会养老机构。,但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只有11.6张,也就是说100位老年人中只有一位能入住养老机构。国家虽早在2008年就提出扩大养老机构规模,以应对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但老年人口数量庞大、患病率高使老年护理需要量逐步增加,家庭小型化和大量的“空巢家庭”使我国传统的靠血亲养老护老的功能逐步弱化,再加上传统观念以及老年人对环境和心理的需求使老人首选居家养老,还有不可忽视的经济能力欠缺等一系列的问题促使从去年开始,养老工作从单一的床位建设发展到了当下的“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政策,并开始注重养老护理,尤其是居家养老。
记者日前在某网站的“育儿博客”上看到一篇网友发出的帖子,一个29岁的独女,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公公痛风住院,公公的父亲糖尿病住院,公公的母亲又不慎摔伤了腰,自己和身为独子的丈夫要忙于上班,两岁多的儿子需要一个人照顾。虽然找了保姆、护工分别照顾老人,夫妻俩早已焦头烂额。网友感慨道:“有时候真希望能长出三头六臂。”没想到帖子发出不到一天时间,就引来一大群双独(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在她的博客上留言,交流“四老一小”的压力和苦恼。
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主要目标是为养活计划体制下国家没给予养老储备金的那部分老人和一部分中老人,而不是面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的。因此,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采取了个人名义账户和社会统筹并举的政策,让现在的青年和中年人通过名义账户将自己的养老钱先支付给现在的老人,自己的养老再等待未来的新人予以支持。但是,这样走下去的风险极为巨大,不仅威胁着老年人物质上的安全感,而且增加了老龄化中国所面对的社会挑战。
搜索更多养老 社会保障 的新闻
我国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精神赡养需求遇法律空白
我国公立养老院数量少民办院费用贵 养老需破局
传统与现实碰撞中的中国式养老
新华视点:透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养老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