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字头下面覃字怎么读:建立战略互信需要中美两国相向而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45:26

 

 

 

胡锦涛主席2011年1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阻止了2010年以来两国关系螺旋形下滑的趋势。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电/《当代世界》杂志刊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专家张文宗的文章指出,冷战结束后,伴随着台海危机、炸馆事件和撞机事件等,中美关系这艘航船乘风破浪,颠簸前行。两国虽通过危机控制保持了战略稳定,但战略猜忌不但没有随着两国磋商机制的加强和社会交往的密切而消弭,反而因国际格局和中美实力消长的变化而加深。美国奥巴马总统执政后,经过2009年的“亲密接触”和2010年的“全面博弈”,中美关系进入新一轮紧张期。两国在双边、地区和全球议题上的矛盾和摩擦增多,战略竞争的态势凸显。中美建立战略互信并实现长期战略稳定,成为摆在两国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两国关系面临“历史岔口”的背景下,胡锦涛主席2011年1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阻止了2010年以来两国关系螺旋形下滑的趋势,彰显出两国建立稳定战略关系的重要意义。在1月19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双方确立了两国关系的最新定位——“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如果说“相互尊重”体现为两国在政治上的理解和包容,“互利共赢”体现了在经贸上的互补和融合,“合作伙伴关系”则具有积极和正面的涵义。冷战后中美对两国关系的定位,从克林顿时期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到布什时期的“战略竞争者”、“建设性合作关系”和“利益攸关方”,再从奥巴马执政初年的“积极合作全面关系”到今天的“合作伙伴关系”,既表明中美关系“竞合共存”、“复杂多变”的现实,也表明两国致力于管理和驾驭两国关系的战略决心。


  此份《联合声明》作为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和2009年《中美联合声明》之后的第六个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文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但从另一方面看,两国的战略互信并不会因此出现质的提升。除一些具体合作内容外,《中美联合声明》更多阐明的是两国努力的方向,是一种期望而非现实,两国的分歧依然存在。美国对别国的战略判断,大致分为“盟友”、“伙伴”、“对手”和“敌人”四类。中国基本处在“伙伴”和“对手”之间,即“非敌非友”的位置。在相当长的时期,这一判断都很难有重大改变。


  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任重道远,《中美联合声明》无疑为两国培育和深化战略互信提供了令人鼓舞的路线图,但如何履行承诺,推动相关内容的落实,值得深入观察。近一时期,一些战略家和学者纷纷就两国建立战略互信抛出方案。除斯坦伯格继续推销“战略再保证”外,《经济学家》也刊登多名美、英前高官提出的“战略再保证”方案,美国学者约翰?米勒—怀特和托马斯?巴内特草拟的“新美中大战略协议”也有类似内容。笔者认为,两国宜从造成双方战略猜忌的多个领域入手,本着阐明底线、互释善意、先易后难、平等协商的精神,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积极培育两国的战略互信。


  首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两国在经贸、金融问题上的分歧,并以国际规则为依据处理争端,有助于继续发挥经贸关系作为中美战略互信“黏合剂”的作用。美国将国内经济的“三高一低”问题(高失业、高赤字、高债务和低增长)归因于中国的“货币操纵”显然有失公允,靠诉诸贸易保护主义,强压人民币升值也是“药不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