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千佛洞森林公园: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8:48:34

    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一般刺血后再拨罐。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

一、 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二、 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

刺血后的反应

一、 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二、 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

一、 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二、 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

一、 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二、 严重的心脏病。

三、 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四、 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五、 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六、 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一、 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二、 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三、 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四、 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从出血看病法

一、 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二、 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临床经验

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一、 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 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 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 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 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 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八、 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九、 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十、 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十一、 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十二、 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十三、 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十四、 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十五、 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十六、 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十七、 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十八、 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十九、 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二十、 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二十一、 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二十二、 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二十三、癫间: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十四、 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二十五、 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刺血的不传之秘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这是本人的经验。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刺络疗法的适应症[88]

科 别 病 种

内 科 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高血压 心脏病 消化性溃疡 胆囊炎 胆石症

慢性肾炎 血管神经性头痛 面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肝炎 癔病 神经衰弱 精神分裂症 多发性神经炎 中风后遗症

痹痛 梦遗 美尼尔综合症 痛风 中暑 高热 风湿性关节炎

流行性感冒

外 科 疖肿 乳腺炎 急性淋巴结(管)炎 肩关节周围炎骨折后功能障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前列腺炎 踝关节扭伤 软组织扭挫伤

蛇咬伤 甲沟炎 银屑病 顽癣 黄褐斑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妇 科 痛经 不孕症

儿 科 儿童偏头痛 睑腺炎 喘息型支气管炎 外伤性癫痫 食后泻

腮腺炎 惊厥 百日咳

五官科 急性结膜炎 角膜炎 麦粒肿 鼻炎 耳鸣 耳聋 咽炎扁桃体炎

角膜溃疡


1.3中医刺血疗法的放血部位及放血方法

1.3.1中医放血穴位的选择

对针刺部位的选择, 古人早在《内经》中就有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如“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又如在《灵枢·终始》中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可见,放血部位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地讲,放血部位的选择应遵照如下原则:循经选穴、局部选穴和经验选穴[84]。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灵活选穴,而不要拘泥于选穴原则。
据《循经考穴编》记载,可用于放血的穴位共计28个,在临床应用时则往往根据医生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选穴。如王秀珍老中医最常选用的穴位有:头部的太阳,上肢的曲泽、尺泽,腰背部的腰俞、腰阳关,下肢的委中、委阳、阳交,还有手背部和足背部的穴位[85]。除此之外,现在临床常用四肢末端的十二井穴、十宣治疗中风初起、高热,太阳、攒竹、印堂等穴常用于头痛、偏头痛的治疗,商阳、鱼际、少商等穴用于咽喉部疾病的治疗,背部反应点、丝竹空、太阳等穴放血治疗外眼疾病,球结膜放血治疗角膜溃疡,特别是耳尖、耳背放血治病历史悠久,在民间广为流传。常见的刺血部位详见表2。

表2: 刺络放血疗法常用的腧穴及特定部位
[88]
躯体分区 常用的腧穴及部位

头面部 太阳 印堂 丝竹空 攒竹 瞳子
鼻前庭
耳背 耳尖 舌下静脉 球结膜 素

听宫地仓 下关等
上肢部 井穴 十宣 鱼际 尺泽 曲泽 曲池 四缝

中渚等

下肢部 井穴 委中 委阳 丘墟 阳交 阳陵泉 条口

血海 梁丘 丰隆 三阴交 阴陵泉 足三里

解溪 然谷 内庭 太冲等

躯干部 大椎 陶道 肩
腰俞 腰阳关 上髎
关元俞次髎

此外,病变的局部也常常是刺络放血的施术部位,如踝关节扭伤后的肿胀局部或痈肿疮疡的病变部位往往是关键的治疗部位。

1.3.2刺血方法

临床上刺络放血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出血,毫针散刺出血,或刺络后配合拔罐,均是有效治疗手段。此外,割治疗法也是放血疗法的组成部分。对某些疾病的治疗,静脉内直接抽放血即可见效,如直接静脉内放血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就是突出的例子[87]。代表性的刺血手法有点刺法、散刺法、泻血法、挑刺法、丛刺法、顺刺法、逆刺法等。其比较详见表3。

表3: 主要的刺血方法比较[5、
90]
主要刺血法 特 点

点刺法 针刺一个点,深1~2分,针刺时速进速出多用于手指、足跖的末端

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散刺法 以病变局部中心为圆心行环形点刺,可刺10~20针以上,多用于局部瘀血肿痛、顽癣等。

泻血法 结扎施术部位的近心端, 对准静脉针刺,深0.5~1分,主要施术部位为肘窝、
窝及太阳处的浅表静脉。
挑刺法 挑刺对象为穴位或阳性反应点,施术时先挑破皮肤约0.2~
0.3cm
然后深入皮下,挑断白色纤维组织,挑尽为止。

此外,王秀珍老中医在《刺血疗法》中记载了三种刺血法,分别为血管刺血法、孔穴刺血法和局部刺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