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汉酱酒值得收藏吗:试析当前职工心理压力的成因:四重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2:02:24
2011年02月22日 11:19:36  来源: 工人日报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近年来,一些职工出现心理问题,个别职工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极端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工作节奏加快、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形势下,加强职工心理疏导、维护职工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心理压力的反应理论、刺激理论和认知交互理论,分析职工心理压力产生的内外部因素。
劳动就业问题是引发职工心理压力的直接根源
劳动就业权是职工最重要的权利,是其实现生存权、发展权的基础和前提。在新的就业格局中,职工就业流动日趋频繁,就业单位变换日趋加快,带来了职工工作不稳定问题,使他们缺乏就业安全感。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一些企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技术型转变,从生产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这对职工的劳动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他们面临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压力。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存在刻意压缩人工成本的现象,这一方面导致职工工资水平低,另一方面迫使职工延长劳动时间,以获取更多收入,使职工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得不到有效调整,产生过度紧张感。
由于当前经济关系和职工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加之调整劳动就业的法律和政策不够健全,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存在薄弱环节,使职工公平就业、平等缔约等合法权益不够落实。不少非公企业把职工分成“三六九等”,不同职工享受不同待遇。一些企业强迫职工签订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劳动合同条款,在劳动合同中对职工规定过高的劳动标准、过低的劳动保障、过于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使职工产生了被削夺感。
劳动关系是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是关系企业发展和职工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总的来看,在劳动关系格局中,资本处于强势、主动地位,职工处于弱势、被动地位。由于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对资本需求强劲,强化了资本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资本在劳动关系的确立、运行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一些企业经营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劳动法规政策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忽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忽视职工为企业发展创造的价值,把职工当作廉价劳动力。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手段陈旧,厂规取代法规,人治覆盖法治,片面强调企业的权利及利益,忽视职工的合法权益,出现了损害职工权益的现象。一些职工劳动技能单一、自主就业能力弱、就业领域狭窄,难以适应劳动关系契约化、复杂化的新形势,在资方与劳方的对垒中处于下风,对劳动关系中出现的矛盾缺乏正常的排解渠道,使劳动关系矛盾内化为心理压力,并逐步累加,使少数职工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搜索更多职工 压力 的新闻
新生代农民工人数约1亿 月薪1747元为城镇企业职工一半
如何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委员吁健全稳定增长机制
薄熙来:做优做强企业 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
两节期间全国工会积极帮助职工维护权益
北京摸底低收入职工和企业 增效不涨工资受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