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洁背景:对“春晚只看赵本山”不屑反思才是最大悲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13:14:27

对“春晚只看赵本山”不屑反思才是最大悲哀

2011年02月21日08:26来源: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10658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陈庆贵

  我所谓“春晚只看赵本山”,一是得启于央视“今年春节不收礼,要收只收脑白金”广告词;二是赵本山上春晚21年无退意;三是春晚居然21年“笑骂由人笑骂,小品我自搞笑”中炼不成一张新面孔。

  赵本山上春晚21年无退意,称演员不可能全民喜欢。18日下午记者问:小品最后你自己说“不爱看赵本山了”,是否意味你想退出春晚舞台?赵本山答:那倒没有。演员嘛,不可能全民都喜欢。我上春晚21年了,这个时间长度肯定有人烦。我是代表一批烦我的人说几句话,也是对自我喜剧的嘲讽。说实话,(春晚)我没上够,因为我是职业演员(2月19日《新京报》)。

  赵本山说的确实是大实话,他说“(春晚)我没上够”乃属人追逐名利骨子里的本能使然,因为艺人也是人。毕竟,作为职业演员,职业有退休年龄艺术无退休之时;毕竟,连年蝉联“小品王”,面对掌声笑声(尽管不乏傻笑痴笑)之陶醉飘然,远比引退幕后甘守寂寞做无名英雄的幸福指数来得高;毕竟,管他“白猫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傻笑也好愚乐亦罢,斩获“小品王”擢升出场费最含金最实惠。

  然而,赵本山答记者问表达无退意的后半句话却让我感到悲哀。接着“(春晚)我没上够”后他说:“但我希望有那么一天,大年三十,打开电视,看到我的学生们在表演小品,那样我会更幸福!”21年是个什么概念?将近正常职业工龄的一半,逾中国男人平均寿命的四分之一。21年的“传帮带”都不能让学生们在春晚舞台上独立表演,从事物新陈代谢发展规律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艺术传承规律窥,无论如何,不能不谓其艺术生命之悲哀!

  更何况,艺术之树可以长青人却无法不老。年事已高的“小品王”21年坚守春晚舞台虽令人动容,却已显力不从心。据媒体报道,2011年春晚连日卖力排练让老赵的身体有点吃不消。《同桌的你》表演结束后网友们就在传,上台前赵本山在后台吸氧半小时好让自己打起精神,演出结束之后立即有白大褂接走了赵本山。而我在之前的春晚小品表演中,也曾听到过本山大叔的咳嗽。

  与“春晚只看赵本山”相对的是,来自舞台之外的争议诟病似乎也如影随形。清华大学文学院教授肖鹰在《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一文中质询:多年以来,春晚导演们的“重心”究竟是在“取悦”还是在“取笑”作为“大部分人”的“农民”?别的不用谈,在2009-2011三届春晚中,赵本山表演的三个小品《不差钱》、《捐助》和《同桌的你》,除了贴标签、加口号“歌颂农民美德”外,其中哪一个小品不是连篇累牍地在用“农民”的饮食男女“取笑”?2010年《捐助》的“笑点”是“两个光棍争一个寡妇”,2011年《同桌的你》的“笑点”又是“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吃醋”,赵本山们的趣味专注于此,想象力局限于此,中国农民就应该这样“被正确取悦”?也许,“正确取悦”的标准就是央视顶着民众的涛涛骂声年复一年地给赵本山戴上“小品王”的高帽子?

  如果将学者的批评视为精英阶层的傲慢刻薄,要命的是,草根们对本山小品的针砭臧否也不甘示弱毫不留情。近年来反对赵本山、呼吁赵本山“告别春晚”的民意逐年高涨?在我眼中,观众审美疲劳喜新厌旧只是表象,本因在于对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观众和网友而言,现如今早已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而春晚提携捧出的还是那个令人俗不可耐的“帽子歪戴走投六怪”“装农民损农民”的“十八般武艺”。2月14日,网友发起的另类奖项——“酸豆角杯”春晚评选正式揭晓: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被评为“最三俗”,不少观众痛批小品“陈腐、低俗”。我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兔年春晚过后,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对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同时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截止到2011年2月2日23时45分,央视春晚收视率为93.88%,而81.92%的受访者认为今年央视春晚办得好。不无讽刺意味的是,兔年春晚期间的5个小时内,微博网友共发出了823万条春晚相关的微博。在1万多人参与的调查中,对兔年春晚表示“满意”的只有6%,认为“一般”的有25%,还有59%的人表示“失望”,10%的人“没看”。对于这两份迥然的满意度调查,马东说网友不是春晚的收视主体,而网友则反驳“超过4亿的网友 还 不 能 代 表 中 国人?”更何况,本次春晚所谓的满意度调查只不过访问了区区2098个家庭,相对全国10几亿人口其代表性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盛赞春晚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光荣传统。据了解,央视春晚同步调查自1991年开始至今已有20年历史,1996年开始由专业调查公司负责实施。可以说,就像诟病“春晚只看赵本山”和赵本山小品如影随形一样,“同步调查”与春晚也如影随形,大抵可算春晚的一个另类“保留节目”。由是观之,“春晚只看赵本山”也好 、赵本山上春晚21年无退意亦罢,背后让我见到的东西一样:春晚的刚愎自用、懒惰思维和不思创新。

  我注意到,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12日在个人博客上撰文再次炮轰春晚:课堂上说真理一千遍,敌不过一个央视滥春晚。王称,他之所以再次给春晚“挑刺”,源于“春晚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了”。近几年的春晚越来越脱离平民,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诱惑。“这样虚伪无聊加贵族似的晚会,4个多小时的直播,如同上了一堂挥之不去的肤浅无聊课,既缺少思想、缺少动力、缺少创意,又缺少虚心听取意见的品格。” 我声援王旭明的炮轰。我想表达的是,相对于“春晚只看赵本山”的悲哀,面对公众批评建议的刚愎自用不屑反思无动于衷我行我素,恐怕才是春晚最大的悲哀!

责任编辑:张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