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莹打得过路飞鱼马:缘何七成首席科学家都是官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3:37:19
(2011-01-07 10:25:53)

统计发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通称973计划)2011年启动的172个项目前两年预算安排和2009年立项的107个项目后3年预算安排共计279人的名单中,现任行政领导近210人,包括高校校长、各学院院长,科研机构所长,公司副总裁、总经理、总工程师等,占总人数的近75%。这其中,还有一些专家为单位现任法人代表。

不知是头戴“乌纱”的首席科学家,还是学术造诣高深的官员,总之,用什么来称呼这些“官家”们都不过分,可我们却永远都闹不明白的是,这些“官家”们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是如何实现“双肩挑”的。

诚然,“官家”群体的出现有两种成因,一是“学而优则仕”,选拔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学者担任行政职务固然有其好处,可问题是,学术研究是项时间和研究“双排放”的工种,除非有三头六臂,极少人能够实现在处理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利用时间上的边角余料来搞好科学研究;二是“仕而优则学”,按照说,从学者向官员转变容易,从官员向学者转变很难,其理论假定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更何况是“首席科学家”,非超常的天赋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很难实现这一转变。可在我们的许多官员看来,这种转变来得无比容易,在权力大于一切的生态下,“权学交易”应运而生。

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学而优则仕”,而是“仕而优则学”,在2009年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中,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管理人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85%以上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都是带“长”的人物。“仕而优则学”较“学而优则仕”更恐怖的地方在于,它非但坏了官场生态,更是坏了学术大环境,让真正想做学问的人无力做学问,让那些不想,且做不了学问的人硬占着“茅坑”。

毫无疑问,这种形态必须改变。而改变这种形态的切入点既不是通常所谓的“官学两条线”,即既然当官就不能当教授(研究员),既然做教授(研究员)就不应该再当官,也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学术行政化”,而是学术研究权最终掌握在谁的手里。此言怎讲?就是不宜让包括学术立项权、项目审批权、资金调配权、课题鉴定权等一系列学术权力掌握在官员手里,而必须完完全全地交给学者(含纯粹意义上的学术机构和学术委员会等)来行使。否则,只要官员还掌握着学术权,“官家”现象都不可能得到根治,就会依然坚挺,类似七成首席科学家都是官员的现象还会雨后春笋、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