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耳机一边没声音:广州日报 - 2008年5月17日 - B7:博阅·View版 - 王元化:一代学界斗士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42:09

王元化:一代学界斗士西归去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5-1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放

清园近思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 思辨随笔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7月 读文心雕龙 新星出版社,2007年12月

  据说,王元化的眼睛有点像尼采,还有点像茨威格、像马雅可夫斯基,他们的眼睛里,都有一种特有的光芒,一种思想高度集中、陷于十分专注的出神状态的光芒。

  2008年5月9日晚10时40分,在与肺癌斗争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之后,王元化在上海瑞金医院永远地阖上了那双闪烁着特有光芒的眼睛,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8岁。

  在此之前40分钟,曾经有过一次可以抢救的机会,当时,昏迷中的王元化,血压高达240毫米汞柱,并有窒息征兆,医生按惯例准备抢救,询问家属意见时,回答是:不需要。这是家属近期第二次这样表态。第一次是在一周前,王元化体内积水、脸部肿起,医生准备好器械,询问是否同意做抽除积水手术时。王元化的儿子王承义说:“父亲曾一再嘱咐,并要我向他保证,在最后阶段,千万不可同意实施创伤性抢救的方案。因为他觉得,一个人临死之前,若是浑身插着各种管子,甚至被开膛破肚,那景象很狼狈;人活着要有尊严,死的时候也要有尊严。”

  本专题采写:本报驻上海记者刘放

  “北有钱钟书,南有王元化”

  曾追着王国维喊“王小辫” 

  回顾王元化一生思索的精神源头,就不能不提到清华园。1921年秋天,一位妇女在丈夫的劝说下抱着孩子离开武昌走进了清华园西南角的南院12号,她怀中那个未满周岁的孩子就是王元化,而她的丈夫就是当时跟赵元任、陈寅恪、王国维并称为“清华四导师”的王芳荃。

  当时的清华园南院,绝对堪称“藏龙卧虎”之地:从大门进来,一号住的是赵元任,二号住的是陈寅恪,赵元任的书太多,自己家里摆不下,就摆到还没有结婚的陈寅恪房子里;王国维住在七号,脑后拖着小辫子,南院的小孩子们就给王国维起了个外号“王小辫”,每当王国维走过,他们就追在后面喊:“王小辫、王小辫!”王元化的母亲对他说:“你不要笑他,他是这里最有学问的人。”作为“清华裔弟子”,他与住在南院的那些导师们,越到后来,越是产生了某种精神和人格上的亲近和感应。

  接连厄运成就大学问

  王元化晚年位于上海的家里,悬挂着李锐赠的手书条幅,抄录刘禹锡的《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王元化很珍爱这幅字,而这首诗恰恰是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的写照。

  从清华园走出来的王元化,属于典型的“少年得志”:坊间盛传,他17岁入党时,二十几岁就出版了第一本文集《文艺漫谈》,被认为是“党内为数不多的文艺理论家”; 20世纪50年代初,他很被领导器重,身负文艺界好几个方面的重任。那时的王元化,给人一种“恃才而骄、颇为自负,甚至有一股凌人盛气”的印象。但不久之后,就开始了著名的“反胡风运动”,由于跟胡风的交往,又坚持不说违心话、拒绝承认胡风是“反革命分子”,王元化遭遇了抄家、隔离审查的命运。在被隔离审查期间,王元化受尽屈辱,在焦躁和煎熬之中几乎精神崩溃,差点就在那时撞墙自杀了。

  人生常常就是这么无常和奇妙,就在那段隔离审查的后期,王元化被允许看书,由此开始了后来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生涯。由于政治前途已经断送,社会交往也大大缩减,王元化开始逐渐走出流行的革命文学的限定,沉潜了下来。后来他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更被学者郭绍虞认为“价值决不在黄季刚《文心雕龙札记》之下也”。李子云后来曾经跟王元化开玩笑说,“如果您没有遭到接连而来的厄运,中国就少了一位大学问家,而多了一个作风峻急不太高明的文化官员。”

  1981年12月,王元化被聘为国务院刚刚成立的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与王元化同时被聘的还有王力、王瑶、王起、吕叔湘、朱东润、李荣、吴世昌、萧涤非、钱钟书、钟敬文等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他是这些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个。这一年,王元化的书和钱钟书的著作同被评为首届中国比较文学荣誉奖,“北有钱钟书,南有王元化”的说法由此不胫而走。但对于这样的美誉,王元化一直表示“此说不妥”,他说,“钱钟书是前辈,在学术上我不能和他比,我是晚辈,决不好这么提。学术界要反对浮夸之风,提倡老一辈学人的踏实严谨。”

  爱情:几生修得梅花福

  在王元化的生命中,除了母亲之外,还有一个女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据说,中国现当代真正称得上书香伉俪的,只有三对夫妇,他们是林语堂与廖翠凤,钱钟书与杨绛,第三对就是张可与王元化。王元化曾经充满感激地说:“没有张可,我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家庭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女性。尤其是母性和传统妻性的温情与特有的力量。没有女性情感所浸润的生命,是一种枯槁甚至某种病态的生命。”

  张可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世家望族:伯祖父是民国初年曾任大总统府秘书长的张一麐,祖父张一鹏曾任蔡锷秘书,父亲张伟如留美学化学归来后任民国上海市政府官员,其兄是著名翻译家满涛。曾受教于李健吾、孙大雨、方光焘等名师的张可,早在18岁那年即以“范方”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奥尼尔的剧本《早点前》,并演出了其中的主角,后来她还排演过外国剧《锁着的箱子》、曹禺的《家》、于伶的《女子公寓》、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一直到后来成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的名教授、莎士比亚专家。也是在18岁那年,张可在“戏剧交谊社”结识了王元化,此后,或在小花园里排演讲戏,或在张可家谈文说艺,或共同参加地下党的刊物编辑工作,爱情在思想与情感交流中萌生、发芽、滋长,十年后,两人在双方亲人的祝福声中举行了婚礼。而他们后来历经劫难却美如钻石的婚姻,也成了上海文化界的经典,人们把他们的琴瑟之合誉为“旷世良缘”,把王元化之有张可美为“几生修得梅花福”。

  2006年,张可在经历了骨折、失语、吞咽功能的丧失之后去世,“白头鸟儿失伴飞”的王元化,哀恸得让所有观者不忍。2008年初夏,王元化追随张可而去,有网友说,好在,那一头有张可等着他。

  晚年沉潜学术反思,与易中天“交锋”

  晚年的王元化,回到了独立思考的学者生活中,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也犹如井喷般地磅礴而出,他对许多既定观念的反思,尤其被学界公认为“具有惊人的爆发力”。

  譬如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王元化说,“五四”的主要成就在于个性解放方面,当时掀起的波澜壮阔的个性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地位,从而在思想上、精神上开始树立起了独立自主的观念。王元化表示自己是鲁迅的崇拜者,“喜欢他的小说的沉郁,也欣赏他的杂文,但是我们对鲁迅精神的理解有偏差,以为论战中越是写得刻骨铭心,淋漓尽致,也就越是好文章。其实,偏激情绪对于未经磨炼、血气方刚的青年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的征兆。”   

  饶有趣味的是,王元化晚年跟以《品三国》声名鹊起的易中天还有一场小小的“交锋”。易中天在“品三国”时重新解读诸葛亮说,在擅权这方面,诸葛亮与曹操并无两样,都是“虚君实相”,而大众心目中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坊间的传说,是不足为凭的。王元化在谈及这种对诸葛亮的“新奇”评价时说,他最怕读两种文章,一种是“惊天回视的翻案文章”,一种是“意在求胜的商榷文章”,因为这两种文章,还没有动手做,就先要“惊天”,要压过你,要显示自己的高明,这就难免失去平常心,失去做学问所必需的从容——这都不是求真知的态度。

  友人眼里的王元化:

  一生以“思”为己任

  著名学者钱谷融说,王元化眼睛里的那种光芒,对一般人来说,那种光芒是难得出现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在王元化,以及尼采、茨威格、马雅可夫斯基等人来说,却是经常出现的,是他们的常态,他们经常就生活在专注、出神的状态之中。“这样的人,一定是遇事十分认真、充满了探索精神的人,是随时能够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探索的对象身上去的人,但同时又决不丧失自己的独立精神。”

  王元化去世当晚,他的朋友、文学评论家李子云泣不成声。她说她也是刚刚出院,在医院的时候,她每隔两三天就会给王元化打一个电话,问问他的情况,“没想到突然他就过去了,终于没能再见他最后一面,我很难过。”李子云说,很多人被病魔折磨成这样,已经没有力气也没有兴趣过问一些事情了。可是,当王元化听说华东师范大学要筹建“王元化学馆”的时候,竟然对前去探望他的陈丹燕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说他不希望把学馆搞得规模很大、很铺张,只希望能对学术研究有帮助就行,还一一把从前自己捐献出去的东西怎么集中到这个学馆来作了清清楚楚的交代。“这就是王元化,无论何时都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他的本色。”

  作为一个学者,王元化一生都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他的著作,从《文学沉思录》到《思辨短简》,从《思辨随笔》到《清园近思录》等等,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一个“思”字。学者吴洪森说,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王元化也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思考。王元化生前认为知识分子要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提倡独立思考;他提出“理论的生命在于勇敢和真诚,而他自己在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工作和学术论著中,也的确始终是一往直前、义无反顾地这样实践着、坚持着。“他是一个学者,但并不是一个整天待在书房里的恂恂如也的学者,而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锋芒毕露的斗士型的学者。”

  作家陈丹燕忆王元化:

  捍卫尊严爱发脾气的可爱老头

  5月2日我从澳大利亚刚刚回来,那次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王老先生,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王老先生不喜欢我们乱跑,在他看来像我们这样旅行是毫无意义的。那次见到他,他还有一点清醒,他只要有一刻清醒就不会停止思考,他的思考能力之强令我佩服。王老最讨厌在身体上插满管子,他曾对我说情愿自然离去也不要用管子维系生命。

  王老师是一个非常捍卫尊严的人,这是他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他做学术、自由思想都有着独立意志。与此同时,王老师也是一个爱发脾气的人,特别是别人伤他自尊心的时候。我亲眼见到他发脾气,但完了之后他就会说自己就是脾气不好。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老头。

  去年他重病住院期间,有一次我和他独处的时候,他对我讲,不能工作了生命就没有价值了,生命的根基在于工作。我知道他在说他自己。

  王元化小传

  1920年出生于武昌。中国著名思想家。上世纪30年代开始写作。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抗战胜利后,曾任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讲师。20世纪50年代初曾任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委文学处长,1955年受到胡风案牵连,被打成“胡风反革命分子”。1981年平反昭雪后,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其后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

广州日报 - 2008年5月17日 - B7:博阅·View版 - 王元化:一代学界斗士西... 巧下“逐客令”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22日 - B7:每日闲情版 - 知自我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22日 - B7:每日闲情版 - 如果楼价真能大跌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22日 - B7:每日闲情版 - 广州日报 - 2010年1月15日 - B7:每日闲情版 - 嫁个什么样的丈夫好? 遇到朋友窘迫时……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22日 - B7:每日闲情版 -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28日 - A2:评论·要闻版 - 中小企业处境咋比2008年...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5日 - B8:家·教手记版 - 冷眼旁观是良药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4日 - B5:博阅·美术大观版 - 毛泽东的读书与学习生涯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5日 - B8:家·教手记版 - 不做“保姆型”家长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5日 - B8:家·教手记版 - 十四与四十的感悟 牛奶要避光储藏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17日 - B11:每日保健版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3日 - A11:娱乐·聚焦版 - 音乐剧《喝彩》缅怀“哥哥” -性能力也会“用进废退”?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16日 - B22:养生·两性版 以貌取人,很有道理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16日 - B23:健康·心理版 男人女人,谁先说“我爱你...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23日 - B23:健康·心理版 -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31日 - B5:每日闲情版 - 大智若鱼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4日 - B8:国学·经营天下版 - 东晋名相的风度是减出来的 感冒老不好或死于心律失常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17日 - B11:每日保健版 看青花瓷烙印辨别制作年...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23日 - A18:理财周·收藏版 - 谁为企业职工工资翻番埋单 广州日报 - 2011年4月20日 - A2:评论·要闻版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2日 - AA2:车天下 聊吧试车版 - 汽车业的前景在风中飘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20日 - AII4:都市区街版 - 油价高涨部分私车“油改气... 你不需要那么“成熟” 广州日报 - 2011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