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低糖水果吗:鲁迅与萧红之间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51:01
走近鲁迅(7)

             鲁迅与萧红之间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

                     文/老狼

   在鲁迅的红颜知己中,有一位很特殊的女人,因鲁迅而改变了一生,这个女人就是萧红。他们是忘年之交,鲁迅对她很是喜欢,如同父爱和兄长一样悉心帮助。一直以来,我对鲁迅和萧红的关系无法定位,不少学者说鲁迅暗恋萧红,但我觉得极不合适。今天一位博友的留言使我茅塞顿开,她说,男女之间有这样一种纯友谊,它大于朋友,超过情人,高于夫妻,就是我们这样给力的友谊。这句话很适合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他们不是不爱,也不是不想去爱,而是不能爱。爱了就会互相伤害,也就不敢去爱。
   萧红是个有着新思想的青年,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离家出走在哈尔滨,万般无奈与汪恩甲旅馆同居,可是半年后怀孕竟被抛弃。接下来认识了萧军,他们之间互相爱慕,确定了夫妻关系,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3年,22岁的小红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同年十月,萧红与萧军合著小说散文集《跋涉》,这期间萧红与鲁迅保持着书信来往,但是鲁迅当时是在通缉的情况下,做事十分小心,不说排斥那也不是很热情。萧军和萧红前往上海去拜会鲁迅,也并没有得到马上相见。后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从此萧红与鲁迅走得近了,经常到鲁迅家里去请教,先生待她如亲人一般,非常喜欢她。
   萧红经历坎坷内心孤寂,也很喜欢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一样看待。也就在这个时候,萧军抛弃了萧红,当时的萧红来鲁迅家比较频繁,有时甚至一天数次。奇怪的是当时鲁迅多病,对绝大多数陌生人都拒之门外时,萧军萧红几乎是唯一受到接纳的,鲁迅的这一例外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鲁迅最初对两萧的态度极为冷淡,直到收到萧红的抗议书才发生戏剧性突变。许广平在《忆萧红》一文中谈到,鲁迅跟二萧接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是“两个北方来的不甘做奴隶者”,而且萧红又具有活泼开朗、天真无邪的性格,因此才用接待自己兄弟一样的感情招待了他们,可见他们的关系的确是在纯净的友谊之上,萧军和萧红出现感情危机,转身抛弃萧红而去,与鲁迅无关。
   老狼认为,萧红的到来,给鲁迅的生活增添了活力,情感上如同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因为鲁迅把许广平看作是伴侣,从她和许广平同居的时候,还和许羡苏保持着来往,就很能说明问题,鲁迅的内心是渴望追求美好的爱情的。只是对萧红的喜欢,这种情是父女之爱,是兄妹之情,不能涉及到爱情。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鲁迅和萧红确定恋爱关系,许广平和孩子将会去向何处,还有萧红也不会有在文坛上的地位,那么只有尽力去帮助她了。而萧红呢,也许是感觉到许广平的地位不可动摇,毕竟有了鲁迅的孩子,最终决定远走日本,她与端木效蕻良同居并到香港,端木效蕻良也是个文人,同样是个风流人物,也不可能给萧红太多的幸福,萧军的浪子回头,才让萧红看到了希望。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没有鲁迅,也就没有萧红。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艰难创作出了一些传世佳作。因为萧红从离开哈尔滨,到在香港逝世,不到八年的时间里,萧红辗转迁徙了10个地方,在8个城市居留过。在战争驱遣下,她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每一次都是面临生死的抉择,一个女人有多难,可想而知。萧红写《生死场》的时候只有23岁,该书出版她24岁,为了该书的出版,鲁迅几经周折到处跑。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萧红逝世的时候只有31岁,回望她走过的文学之路,每一步的艰辛都流着鲁迅的汗珠,成功的背后是鲁迅的悉心帮助,还有情感上的割舍。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我觉得这句话不单单是对小说的肯定,鲁迅与萧红之间纯净的友谊也是力透纸背,他们没有超越道德与良知的底线,在情感的世界里谱写了一曲爱的和旋,在文坛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他们相遇过,真心走过,不是不爱,也不是不想去爱,而是不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