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常用软件:佛法的人生--超越自我,敞开胸怀的涅盘实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6:56
佛法的人生--超越自我,敞开胸怀的涅盘实相 闻思  发表于:2006年09月08日00:58  作者详细资料

趣入"涅盘实相",即是以“缘起性空”的智慧,认识“宇宙诸法实相”,是悟道者的见地;又以诸法如实轮涅地显现于自性,等无差别故,亦是大园满境界。

证悟空性,趋入实相,大小乘,各宗派的空性觉性无差别。。  。

人生,是由六根五蕴对境生起的经验识别感受,所“组立”的喜怒哀乐人生,此即所谓的世俗分别与对待,亦即“八识”田中、生死交迭的因果轮回。 佛陀的教法,如要跳脱六根五蕴因识而起的人生境遇,则须深入掌握“涅盘寂止清净的实相智慧德性”。

涅盘,意为寂止、解脱、自在,即在使意识、认知或对外境的觉受上,停止或捐弃成见(我执),完全开放认知、意识及觉受

表现在实际修行上,是澄明的空性觉性---在寂止(定)中起觉性,在相续上是不造作、无分别的菩提心。(本人并无修证,以上依教证,请善知识指正)

内心,就如初生小儿,对一切事无善恶、无美丑、无分别,新鲜明亮敏捷的如实觉受;---以此内相,更具足“缘起空性”的实相智慧,所现之自然本性,寂寥通彻,坦荡任运而遨游诸器世间,即是“内秘阿罗汉”相。

像阳光普照大地每个角落般,量周沙界般,如此涵盖并回归到最原始的本质认知状态(寂止清净状态),如实地,以此最宽广善解的心胸对外,具足共荣、共生、善解世间的圆融心态,(由自他交换,而自利利他,至自他园满),并赋以之为生命的价值、本源,做为待人处世的方法;---此外相,积极的开放、开创、进取的大乘菩提心菩萨道,于是“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这就是佛法真理本意。。

“涅盘寂静”,也就是佛教各宗门所主张的:超越自我,解脱烦恼,回归宇宙现象本来真实层面:即是---泯诸对待。如:生与死;有与无;苦与乐;好与坏,垢与净…等等,超越这种“二元论”之对立冲突乃至三元、多元之相关对立,而以完全开放的心,即是无分别智,进而悟入“缘起性空”的观照智慧,了知一切法无自性,而得以解脱一切烦恼及生死轮回,也即是入维摩居士的圆融无碍、通达诸法实相之“不二”法门

涅盘寂静,泯诸对待的“本来面目”,也是从“六根五蕴”的经验对待中,“如实、无所住心”地相应而解脱。

释尊为太子时,因见城外之生老病死充满"痛苦"与"无常",与皇宫之"乐"欲,二者产生对立冲突,而萌出家求道心,经历种种苦修与求道,终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下,悟出产生轮回、痛苦十二因缘---乃是起于无明乃至有、生、老死,知我执,乃至欲离垢求解脱之法执,均是“舍本逐末”,均非本体实相,非智慧究竞,知道“诸行无常”,了悟”诸法无法”,证入“涅盘寂静”,才是毕究解脱,才是成就自在解脱的佛道。。。

佛陀提出,要超越轮回、痛苦烦恼,关键在对“混沌、无明”转为智慧的觉悟、觉明;此故,佛法之苦集灭道四圣谛“解脱道”,因而开展。


佛陀释尊第一批弟子五比丘,也闻道(四圣谛--苦、集、灭、道),立即开悟,解脱轮回.  

总之, 梵语涅盘,并非理解认为的是死亡,而是消除烦恼、彻底解脱痛苦而得自在的意思。即使在四禅八定的境地,亦只是暂时安定,不是彻底的解脱自在,故非涅盘真实义。深入细言之,小乘涅盘有二:一是有余依涅盘,通达一切法的寂灭性,离烦恼而得到内心的解脱。但由前生惑业所感的果报身的痛苦,还未能解除,如,即使是阿罗汉,还是有饥寒老病的身苦。二是无余依涅盘。无为舍身而入无量无数的法性,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碍,名为无余。是究竟解脱人生的一切烦恼痛苦。大乘涅盘,则不仅在证悟真理,摆脱世俗认识,其在佛性上,认为必达到“常乐我净”,意即涅盘是恒常、快乐、自在、清净的存在,才具真正涅盘德行。

故说,“涅盘寂静”是指:绝诸对待,超越解脱,回归显露自然本性,这是涅盘实相的真实意义与“哲理”。
在回归清净本来觉性上,“解知烦恼从因缘对境而生,是无自性起法是无生法,如是解知,名得菩提”《大方广如来秘密藏卷下》。因此亦解知,烦恼即菩提、轮回即涅盘,故“四魔八万四千烦恼,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维摩经菩萨行品》。

因此,人间佛教路上,“菩萨未成佛前,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仁王般若经》。因“于无为中,不生佛法,于卑湿淤泥中,乃生莲华”《大宝积经》。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维摩经佛道品》

学者或佛教人士,欲了解或究竟佛理终极智慧,应从“涅盘寂静”真实义著手,因它是最开放、圆融的人生态度及博大精深智慧的哲理。(2006年9月8日,重新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