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qq隐身可显示:父母童心 - 父母必读 - 中华圣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4:16
父母童心 [ 录入者:平安草 | 时间:2009-02-01 17:35:35 |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1162次 ]

jmjh89yipnkjh1Kh  
 
父母童心

 

jmjh89yipnkjh1Kh 作者:吴丽娟 临床心理学家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零用钱,越多越好抑或越少越好?尽量早给予抑或尽量迟?想孩子「灵」活地运「用」手上的少许金钱,背后自有一番学问。

 

jmjh89yipnkjh1Kh 发放零用钱应由家长主导
    发放零用钱应由家长主导,家长按孩子实际的需要而给予金钱资助。因此,通常是以孩子有能力独自上学或上街时为恰当的开始。家长按时资助其交通费、膳食费等。除了供应孩子实际需要外,有智能地发放零用钱,是教导孩子理财的好机会,是训练他们「灵」活地运「用」金钱的过程。
每个家庭自有其理财之道。因此确实的数目,是丰俭由人、因人而异的。可供参考的原则,是按实际需要(例如:每星期的车费、膳食费等),多给5%至10%,让孩子可以学习储蓄,同时亦有少量金钱是他可以自由地分配使用。这是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一个层面。孩子要求零用钱的数目有时亦很受同学、朋辈影响,家长要按自己家庭经济状况决定,量力而为,切勿勉强。

 

jmjh89yipnkjh1Kh 千万别做孩子的「提款机」
   千万别做孩子的「提款机」,无限量地补贴。特别是已上中学的孩子,有时会因交际活动频密(例如跟朋友出外吃饭、上戏院、或送生日礼物等),而多花了钱,超出预算或限额。若家长不断补给,孩子就没有机会学习用有限的金钱作有计划的消费了。试想,若家庭开支突增,父母是否可以随时要求老板多发薪金呢?!君不见新闻不时报道某人欠下庞大卡数、债台高筑,不但影响家庭及工作,更容易引致违法行为,甚至走投无路。「量入为出」的稳健原则,孩子从小就该学习。

 

jmjh89yipnkjh1Kh 以身作则,坦诚沟通
   家长亦要以身作则,任何要求孩子遵守的规则,自己也要实践。切勿这边厢叫孩子不要追捧名牌,那边厢自己却疯狂入货;或一方面禁止孩子花钱买他的心头好(如小饰物、激光唱片等),但另一方面自己却一掷千金,买尽各式各样护肤品。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家长能否言行一致,贯彻始终,孩子心中自有分晓。
大家能坦诚地沟通,至为重要。零用钱多寡会按孩子的年龄、环境和需要而改变。若孩子能在开放而没有恐惧的气氛下表达,与家长商讨用钱的原则、需要和困难,就可避免零用钱不敷应用时而可能有的偷偷摸摸行为,更可具体地传授家庭理财之道了。
耶稣说:「你们要谨慎,远离一切贪心,因为人的生命并不在于家道丰富。」(《圣经新译本》〈路加福音〉12章15节)无论对成人或孩子而言,生命是否活得丰盛,都不是以金钱多寡来衡量的。毕竟,生命还有许多丰富,是纵有千百万家财也换不来呢!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二、成 长路 导 前行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作者:陈子平    临床心理学家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香港的家长虽然普遍着重子女的学业成绩,但若问他们对子女的心愿,或许大多数都会答:「只要儿女循正途成长,将来在社会上做个有责任的人,我就心满意足了。」上述这个看似基本的心愿,在管教和实践上,却殊不简单。其中一度窍门,就是为孩子订立界线,清楚让他知道哪些是不容许的行为和态度,叫他不要越轨。父母订立界线,大致可循以下三方面着手。

 

jmjh89yipnkjh1Kh    订立行为上的界线,这是大部分家长都熟悉的。例如:未完成功课不准看电视、或早上必须六时半起床上学等。不过,问题通常出于如何执行这些规例。好些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越轨行为时,未能立场坚定地让孩子承担其行为带来的后果。例如:当孩子搁置功课而看电视,家长通常会骂他一顿,然后坐在他身旁督促他。就算已过了平常就寝的时间,亦锲而不舍地要孩子完成功课和温习才让他睡觉。这种做法,一方面似乎是无可厚非,因要达到学校交齐功课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却拦阻了孩子经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孩子既然已越轨,用了做功课的时间来看电视,自然的后果就是未能在指定时间完成功课,第二天要向老师交代,这是孩子应当承担的后果。可惜,却常被家长千方百计地替他回避了。对孩子而言,他虽然犯规,不恰当地看了电视,但功课照样能完成,没有任何责任及恶果要承受,那么,订立了的规则和界线,又如何能起作用呢?

 

jmjh89yipnkjh1Kh    订立品格上的界线,是让孩子学习品德上的操守。例如:家长一般都不喜欢孩子撒谎,孩子若不诚实时,应受到适当惩罚,藉此告诉他这是不能跨越的界线。但家长自己也要坦诚守信,否则,若言行不一致,就难于奏效。

 

jmjh89yipnkjh1Kh    订立态度上的界线,尤其是教孩子该尊重父母。在说话、语气及相处上,都不应贬低父母作为长辈的身分。例如不可用「黐线」、「白痴」等鄙视和低俗的说话骂父母;不可待父母如佣人,视父母的照顾服侍为理所当然,毫无感激之情。有时,孩子会尝试做出越轨行为来挑战父母的权威。如孩子有任何不尊重的态度,要立即指出其错处,加以纠正。若父母怕开罪孩子,不断退缩让步,不单未能教孩子循正轨成长,父母亦无法建立威信。换来的,是家中添了个小霸王呢!

 

jmjh89yipnkjh1Kh    建立父母的威信,并不是要吓怕孩子,而是为他塑造成长的轨道,教他分辨是非对错,这样做反而会带给他更多安全感呢!正如《圣经》所说﹕「教养孩童走他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会偏离。」(《圣经新译本》〈箴言〉22章6节)

 

jmjh89yipnkjh1Kh  
三、自毁行为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作者:梁赵颖懿  儿童游戏治疗、个人、婚姻、家庭辅导员

 

jmjh89yipnkjh1Kh    兄弟姊妹往往是儿童接触最频密的玩伴,亦是最早树立的「敌人」。「相见好,同住难」,孩子也不例外。手足情深是每个父母的宿愿,但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竞争,不断蚕食感情,滋生怨恨,《圣经》记载的第一宗谋杀案就是一宗兄弟的伦常惨剧──妒火是一股强大的摧毁力量,家长实在不容忽视!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妒忌的火种

 

jmjh89yipnkjh1Kh 1. 对手的威胁

 

jmjh89yipnkjh1Kh   在弟妹出生前,长子/长女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婴孩出生令父母忙得不可开交,在分身乏术的限制下,长子/长女经验到威胁和失落,彷佛弟妹是情敌,抢去父母的爱、时间、陪伴……。「失宠」的疑惑令孩子感到不安、愤怒及妒忌。父母的偏爱也会滋生妒忌。

 

jmjh89yipnkjh1Kh 2. 过分自我中心

 

jmjh89yipnkjh1Kh    香港的出生率全球最低,可以想象每个孩子身边簇拥着多少个成年人,孩子成了中心人物;加上孩子心智未成熟,倾向自我中心。不少孩子非常自我、占有欲强、不愿分享,有些甚至是霸道。

 

jmjh89yipnkjh1Kh 3. 自卑感强

 

jmjh89yipnkjh1Kh    人彷佛有比较的本能,很自然地跟别人比较。住在人口密集、高举成就的香港,不少人在别人或自己内心的比较中比下去。自卑感强的人,对人的言行非常敏感多疑,妒忌心亦较强。

 

jmjh89yipnkjh1Kh 给父母的忠告

 

jmjh89yipnkjh1Kh 1. 明白及接纳孩子的感受

 

jmjh89yipnkjh1Kh    我们若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其感受,就不会觉得孩子无事生非或怪他/她不讲理。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肯定和明白。父母须主动创造机会,温柔而语带同情地道出孩子的感受,例如:「妈妈常要照顾 BB,少了时间陪你玩、讲故事……你一定很不开心/觉得被忽略/觉得妈妈没从前那么疼爱你,其实妈妈仍然十分爱你,心中常记挂着你,只是现在比较忙……」(说话时的眼神接触、握住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头等非语言的感情表达也很重要。)多点亲吻孩子,让他/她「投诉」弟妹的不是,予以安慰,就能增加其安全感,消解其失宠疑虑。父母若能提早于婴儿出生前给孩子足够的肯定和心理准备,可减少孩子的妒忌心。

 

jmjh89yipnkjh1Kh 2. 教导孩子关怀别人,学习易地而处

 

jmjh89yipnkjh1Kh    溺爱是事事顺着孩子的意愿,不管是否合理;另一个极端是太强调道理,缺乏情的培育。我相信「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最奏效;帮助孩子感受别人的需要,培养分享、助人的美德,是抗衡自私、善妒的良方。

 

jmjh89yipnkjh1Kh 3. 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

 

jmjh89yipnkjh1Kh    中国人喜欢用「激将法」,将兄弟姊妹以至其它亲友诸多比较,希望制造良性竞争,刺激孩子学习别人的长处。可是,这种「以子之短比人之长」的做法,却适得其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更误以为自己处处不及人而产生自卑感。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和个别差异,欣赏其优点、努力和进步,最能教孩子自爱自重,也能欣赏别人的长处而减少妒忌。 妒忌兄弟姊妹其实是人之常情,父母若能接纳孩子的感受,正面处理,并注意建立孩子的自尊,就可化解妒忌的情绪。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四、       孩子的心理质素  

 

jmjh89yipnkjh1Kh 作者:锺吴丽娟  ( 临床心理学家 )

 

jmjh89yipnkjh1Kh    根据小童群益会的资料,近五年到精神科门诊求诊的0至14岁儿童达1万8千人,比2001年上升近三成。如果考虑到儿童人口正逐年减少,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数目正在收缩,而求诊个案不减反升,我们下一代的精神健康实在值得我们关注。

 

jmjh89yipnkjh1Kh 危险因素知多少?

 

jmjh89yipnkjh1Kh    预防总胜治疗。以下是对儿童心理健康构成威胁的高危因素,父母要多加留意:

 

jmjh89yipnkjh1Kh    1. 家族中有遗传性心理精神问题吗?例如焦虑抑郁倾向、精神病、自杀记录等。

 

jmjh89yipnkjh1Kh    2. 父母的婚姻关系是否长期恶劣,甚至已到分居离异的边缘?父母关系不和,沟通有困难,孩子夹在大人的斗争中间,又缺乏能力改变现状,困在这处境中所引致的压力,会产生情绪困扰和行为失调。

 

jmjh89yipnkjh1Kh    3. 父母自己的心理素质是否欠佳?爸爸妈妈有抑郁、不懂处理挫折愤怒,会容易忽略孩子的感情需要,造成负面影响。

 

jmjh89yipnkjh1Kh    4. 父母是否太忙或缺乏优质的亲子相处时间?父母忙于赚钱,把照顾的责任完全交给保姆或其它成人,会影响亲子的连系和孩子的安全感。早期关系疏离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jmjh89yipnkjh1Kh    5.、父母是否对孩子有不合理的期望?在优胜劣败和讲求卓越的社会,父母不期然将许多许多的期望加在孩子身上。父母若没有因材施教,考虑平衡孩子身心灵的需要,容易令学业和其它成就把孩子压得透不过气。

 

jmjh89yipnkjh1Kh    6、父母是否给孩子太多?这包括太早给予自主权,例如让三至四岁的小朋友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容许他向成年人发号司令。给孩子太多物质,例如11、12岁的孩子已经炫耀自己的名牌衣饰、拥有最新型号的电子产品等。给孩子太多自由,对他读的书、漫画、玩的电子游戏、上网浏览的内容,完全不设限制。这些「太多」塑造了孩子的不良性格和习惯,以致任性、不接受纪律,自我中心,难以接受挫折和跟别人相处。

 

jmjh89yipnkjh1Kh 保护因素又如何?

 

jmjh89yipnkjh1Kh    孩子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需要以下重要的生活经验:

 

jmjh89yipnkjh1Kh    1.被爱──是父母给予无条件的爱,非因他的聪明睿智或样貌可爱,而是他本身的价值。

 

jmjh89yipnkjh1Kh    2. 被管教、被重视的孩子有良好的自我观去应付别人的批评和挑剔。大人要为孩子订立行为的界线,孩子才会有节制、纪律和懂得调适自己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jmjh89yipnkjh1Kh    3.安稳的家庭生活──包括安定的居所,父母情绪稳定,良好的婚姻关系,和合乎情理的管教。这样孩子的安全感才能被建立,才可以抵挡风雨。

 

jmjh89yipnkjh1Kh    4. 超越物质的心灵教育:在困难的时候,人的信念,包括对生命意义的解释,往往能令人熬过困境,对孩子亦然。当外在环境不能完全受控制时,孩子除了父母、师长、朋友之外,有否那更大的属灵资源,就是创造万物掌管万有的上帝,作为他的依靠和导引?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五、 为父的心

 

jmjh89yipnkjh1Kh 作者:谭日新( 心理辅导员 )

 

jmjh89yipnkjh1Kh    从事心理辅导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少人在情绪、人际关系或工作上遇到的困扰,或多或少也跟在成长中缺乏父亲适当照顾有关。虽然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告诉我们「养不教,父之过」,但现今不少中年人被称为「没有父亲的一代」。到底,父亲最重要带给孩子的是甚么呢?根据两位心理学者Lucy & Dennis Guernsey在Birthmarks一书中指出,父亲在孩童成长中的重要任务有以下三点:

 

jmjh89yipnkjh1Kh  (一)供应者

 

jmjh89yipnkjh1Kh    为孩童提供足够和稳定的基本需要,例如一个舒适和安稳的家,衣食住行、医药、教育等的实际需要。一般来说,大部分父亲也能提供孩子这方面的需要,除了一些长期身体或精神病患者、酗酒、病态赌博等人士,他们因其个人问题而未能或不能负上这个责任,在这情况下,责任往往会转移至母亲或放于孩子身上,因而形成问题。

 

jmjh89yipnkjh1Kh  (二)  保护者

 

jmjh89yipnkjh1Kh    为孩童提供身体、心性和情感上之保护,包括以合宜之方式管教孩童,即既不溺爱、也不严惩,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孩童从关系中培养出一份对人的安全感,相信冲突可以化解、不同意见可被接纳、甚至达至共识。有部分父亲仍有困难担当保护者的角色,有小部分则非但不能保护孩童,反而成为伤害孩童的施虐者,例如在身体、性或情感上虐待孩子。

 

jmjh89yipnkjh1Kh  (三)  心灵导师

 

jmjh89yipnkjh1Kh    为孩童提供人生方向、意义和建立正确之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可帮助孩子在不同阶段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启导。如求学期在功课、选科上之困难,青少年期交友时遇到的困惑,成人早期在恋爱和事业上之抉择等。另外,要帮助孩童建立纪律生活,帮助他们培养美德,孩子因被肯定而慢慢培养出自信,渐渐能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决定,和有勇气承担后果。有不少父亲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多成长的空间,可幸的是现今的父母相对于上一代的父母,大多在教养孩童方面愿意付出、学习和成长。

 

jmjh89yipnkjh1Kh     父亲,纵使你发现自己在某一点有不足之处,也不用气馁、失望。正如我们人生其它方面的追求,也是要透过不断尝试去成长,我们亦可多与别人交流意见、分享心得,从中得着经验,以作改善。最后,以《圣经新译本》中的一句话互勉:「教养孩童走他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会偏离。」(〈箴言〉22章6节)

 

jmjh89yipnkjh1Kh 六、母爱的伟大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作者:谭日新 心理辅导员

 

jmjh89yipnkjh1Kh     上星期谈及父亲在孩童成长中作为「供应者」、「保护者」和「心灵导师」的文章刊出后,有人问可否也谈谈母亲在孩童成长中的任务。其实,大多数妇女早在怀孕时,已开始思考这方面的事情。根据心理学者Lucy & Dennis Guernsey在Birthmarks一书中指出,当婴孩出生后,母亲有以下三个重要任务:

 

jmjh89yipnkjh1Kh  (一)   喂养

 

jmjh89yipnkjh1Kh     为婴孩喂哺「奶」与「蜜」。「奶」意即提供身体上的贴身需要,如食物、尿片、拥抱、亲亲等,让婴孩相信自己的需要会得到满足和适当的照顾,从而对喂养者培养出一份安全、稳妥的感觉。而「蜜」即为孩子生活上带来欢乐气氛,如为孩子庆祝生日,为他培养快乐的童年。这些正面经验日后能为孩童带来盼望,特别是在逆境中,人需要积极思想和动力的时候。另一方面,这「蜜」亦能使孩童学会享受生活,为自己及家人带来幸福感觉。

 

jmjh89yipnkjh1Kh  (二)   安慰

 

jmjh89yipnkjh1Kh     当孩童渐长,无论是身体的疾病或心灵的创伤,除了实质的医治外,心灵也需要得到抚慰,如受惊时需要透过安慰而得到平复。另一方面,要花时间聆听孩子快乐和不快乐的心声,如在学校中与同学和老师相处的苦与乐,让孩子经验到他在大人眼中的重要性,日后相信自己在伤心、失意时,别人愿意倾听他的心声。与此同时,亦学会在别人需要时去安慰人,即所谓「与喜乐的人一同喜乐,与哀哭的人一同哀哭。」(《圣经新译本》〈罗马书〉12章15节)

 

jmjh89yipnkjh1Kh  (三)   鼓励

 

jmjh89yipnkjh1Kh     当孩童感到挫败、迷失、怀疑自己时,肯定孩子的信心,容许他冒险,让他有勇气尝试超越其极限,突破自己。经验告诉我们,单单计算事情的正反面,往往不足够帮助我们作出决定,反而是一份对自己的认定,才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作出勇敢的决定,这可从一些成功人士身上发现这动力。另一方面,当孩子真的不能超越其极限时,让他能接纳自己,不认定自己为失败者,从此一蹶不振。反之,若能检讨失败因素,鼓起勇气,重新振作起来,这就是我们现今常提及的「逆境智商」了。

 

jmjh89yipnkjh1Kh    在母亲的榜样中,我想到小时候唱的一首诗歌《平安夜》,当中的歌词「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在马槽中的马利亚和小小主耶稣,最能表达出以上母亲喂养、安慰和鼓励孩子的意境。盼望大家在即将来临的圣诞节中,除了普天同庆之外,也能体会母爱的伟大。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七、父亲,谁能代替你地位!

 

jmjh89yipnkjh1Kh  

 

jmjh89yipnkjh1Kh  作者:吴张秀美  心理辅导员

 

jmjh89yipnkjh1Kh    有人比喻父母于家庭中的重要性犹如一栋房子的两条主要支柱,支撑着整座建筑物,缺一不可。在子女成长期间,父亲与母亲各有不同的任务,但父亲在儿女的性别身分(Sexual Identity)及**相处上扮演着极重的角色,特别是在儿子的身上。

 

jmjh89yipnkjh1Kh    在婴儿期和学步期,幼儿极需要母亲的细心照顾。但在三至五岁时,小男孩开始逐渐减少与母亲的「埋身接触」,转而亲近父亲。他模仿父亲的行为举止,甚至刻意引起父亲的关注,以建立一种男性身分的认同。心理学家称这过程为「分离和区分」。所以父亲若主动与儿子玩另一类游戏──与小女孩玩的不一样,例如投球接球、摔角、看球赛,并与他一起沐浴及作其它家务,如维修,儿子的男性特征及行为就得以潜移默化。若父亲对母亲或女性不尊重,儿子亦学会「男尊女卑」。父亲若爱护妻儿及尊重妻子,儿子对男女**将会有较健康的观念。透过父子的「埋身相处」,儿子在情感上对父亲的依赖亦被建立,因而更肯定其男性身分。

 

jmjh89yipnkjh1Kh    若在「分离或区分」阶段内,儿子未能接触父亲(或被父亲虐待),以致没有模仿对象,他们只能在模糊中摸索男性身分,或做一些刚刚与母亲(或女性)相反的行为。所以父母在儿子年幼时离婚,对儿子的性别角色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社会学家卡尔(Peter Karl)提出,儿子若有80%的时间与母亲在一起的话,长大后大抵会不知如何作一个男性,或只像一个长不大的「大孩子」。笔者在辅导室内常遇到这类男士,他们在**关系上颇无助,原因是早期缺乏男性榜样。

 

jmjh89yipnkjh1Kh    对于女儿,从小已从母亲身上学习作女性,例如持家及照顾别人,所以小女孩喜欢玩的游戏是「家家酒」、「照顾BB」等。她的女性身分及角色受到感染或教导,但自我价值却需要被肯定。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令很多女性颇自卑。若父亲对女儿,特别是在青春期(寻索身分的阶段)多加肯定其外貌及能力,她会较有自信──我是一个可爱美丽、独特且有价值的人。

 

jmjh89yipnkjh1Kh    父亲亦是女儿所接触的第一个男性,所以父亲的表现着实影响女儿对男性的看法。负责任的父亲,爱护家庭、善待妻儿、参与家务,自然使女儿对男性有较正面的看法,及对家庭和**相处有更健康的观念。

 

jmjh89yipnkjh1Kh
   在青春期(反叛期)的儿子和女儿正在寻索身分(Identity)和建立价值取向,实在需要父母的监督、指导和关爱。因为他们只是「小大人」,外表开始像成年人,但内心却仍是儿童。而父亲倾向直接、理性(例如从行为结果的角度)与子女讨论及定立规范,这种方式比母亲的啰啰嗦嗦方式,更为奏效。

 

jmjh89yipnkjh1Kh    各位父亲,子女能否于心性上健康成长,实在有赖您们积极的参与,并与配偶互相协调。拜托!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