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怎么换输入法:《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中人物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16:34
江山多娇 2011-01-02 05:30:55 阅读3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中人物纪实

1981年4月,一位负责烈士志编纂的同志告诉我,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人物何兰芬原型裘慧英来长沙了。
文革后,那些老电影成为“重放的鲜花”,我们这一代在这些“鲜花”的芬芳中如痴如醉,但同时疑惑:那些革命题材的电影讲述的是“故事”还是“传奇”?如今,不仅得知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是艺术化了的历史,而且还知道了电影中主角李侠的原型——李白,就是湖南浏阳人。做记者,抓到了好题材;爱听故事的人,发现了湖南革命者的传奇,我如饮了美酒般的兴奋。

传奇的爱情:从假夫妻到真夫妻
一个有着精彩历史但还没有成为“历史”的人物就在眼前:1981年,裘慧英已是64岁了,担任着上海市邮电工会副主席。一身褐色的冬装套在她并不高挑的身架上,慈眉善目的她是典型的一个城市精致老太太。她向我讲着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故事,当然是原汁原味的。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有一组镜头——194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在日寇铁蹄下的上海。一间充满喜气的“新房”里,一张行军床上睡着“新郎”李侠,另一张弹簧床上睡着“新娘”何兰芬。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们从梦中惊醒。“新娘”显得有点慌乱,因为她心里明白,新婚“夫妻”分睡给日寇豢养的鹰犬——特工留下怀疑的线索,会使一场精心的安排露出破绽,给党的地下工作带来巨大损失。当看到“新郎”投来镇定的目光时,她心里安稳了,匆忙地将行军床收拢藏好,从容地打开门,原来是邻居丢了东西过来询问。一场虚惊!
我问:“这是真的么?”她笑着回答,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经常的。于是,她说过了自己与李白的“结合”过程。
“那时革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命运。”裘慧英说。她本是浙江嵊县人,原名兰芬,12岁来沪入日商裕春绸厂、美亚绸厂当包身工。1937年12月入党。次年任中共沪西绸厂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工作。1940年春季的一天,当时的上海工运负责人、解放后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马纯古秘密来到绸厂,在纺织机的噪声里找到“织女”打扮的裘兰芬,在一个僻静角落里,低声而庄重地说:“兰芬,你的工作要调动了。”长期生活在地狱般环境里的她,很是向往解放区的自由天地,就情不自禁地说:“好啊,我要到解放区去了!”老马微笑着说:“不离开上海。”接着交给了一项令她目瞪口呆的秘密使命,与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的李白假扮夫妻,帮助他应付环境。
原来,李白用秘密电台与延安通报,需要一个固定而保密的地方。
在上海,单身男子不便租房子,地下党组织决定找一个女同志扮作他的“妻子”打掩护。由于环境恶劣,李白择“妻”的条件是:既要忠勇机智、又要吃苦耐劳。一个中学生女党员和一个教师女党员都没有被李白“相中”,他对在工运中挨过敌人棍棒、枪托、水龙头,具有高度阶级觉悟的裘兰芬却“一见钟情”。但兰芬毕竟还是23岁的姑娘,还没结婚就当“太太”,少女的羞涩使她十分为难,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理智终于战胜了羞涩。
过了几天,头戴礼帽、架着眼镜、身穿长袍的“李先生”来接身着旗袍、脚踏高跟鞋的“新娘”了。兰芬娇羞地端详着李白:高高的个子,清秀的脸庞带着几分神秘的色彩,两道浓黑的剑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她留下了一种老练机警的印象。接着,这对“新婚夫妻”几次换乘人力车,在弄堂里拐来拐去,大半天才转到新居。兰芬不解地问:“干吗换那么多车,拐那么多弯?”李白淡淡一笑答道:“我们这个地方要做到绝对保密,绕几个圈子可以观察后面有没有‘尾巴’。”兰芬打心眼里佩服李白,心想:他多么机警,这个在红军枪林弹雨里过惯了的电台政委,比我这个“老地下“的斗争艺术还高明。这样的同志,可以信赖。
他俩到“家”后,邻居来看“新娘”了。“李太太”的雅称使兰芬从脸红到脖子根,她低着头,两只手在身上乱擦着,支支吾吾地“嗯”着,人们以为她害羞,倒把真情掩饰得非常自然和巧妙。可是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了这个少女面前,一间卧室,一张床铺,怎么睡?李白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说:“莫着急,杂屋里还有一个折叠床哩!”夜深人静的时候,这间神秘的“新房”里,分睡着是两个性别不同的战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的理想和情操, 同命运共患难的战斗生活,使两个战友的心拴紧在一起,一对假夫妻结成了真夫妻,1941年9月,组织上批准他们结婚。

传奇的人生:李白的三次被捕
“地下工作者要时刻准备着牺牲,信念坚定才能应付一切灾难的来临。”采访中自然要了解李白的“最后日子”,裘慧英老人用这么一句话开头,接着缓慢地讲起了李白同志三次被捕情况。
第一次是1942年9月的一个深夜,电波突然中断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日本特务,突然闯进住所,不由分说将李白抓走。可是凶残的敌人对这个机智而顽强的共产党员又有什么办法呢?9个月的电燎、老虎凳、拔指甲的酷刑,他们连李白的真实身份都没弄清楚。他们“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哲学,使他们相信了李白的“供词”,电台是一个富商为了解黄金价格,为赚钱发横财而设的。加上地下党的营救,李白又回到了家,在敌人的监视下开糖果铺度日。
1945年,李白打入设在浙江淳安县的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当报务员。敌方哪里知道,拿着他们薪水的李白,用他们的发报机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向延安通报呢!不久,他因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被关押,真实身份未暴露,又一次安全回家了。
1946年,李白夫妇回到上海,在地下党的秘密电台继续负责发报工作。在他的手下,辽沈战役时国民党青年军第207师及第208师一部通过海运在葫芦岛、营口登陆增援东北战场,淮海战役时黄维、刘汝明、李延年等兵团由华中地区北上增援淮海战场,以及长江防务、江阴要塞、吴淞口防御等重要情报,都及时报到了我方的决策机关。正因这样,他被称为“我党、我军历史上传奇的谍报人员”。1948年12月29日,李白在向中央电台拍发国民党绝密的江防计划时,突然楼下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的特务侦破了电台,赶来搜捕。在这危急关头,李白镇定自若,沉着发完电报,拆散和隐藏好机器。狡猾的敌人,摸摸李白家冰冷的床铺和发热的收音机,掰开李白磨得溜光的手指,冷冷地说:“你是个老发报手”,拳打脚踢地拖走了李白。5天后,裘兰芬以家属的身份抱着孩子探监。他对妻子说:“天快亮了,我等于看到了。不论生死,我心里都坦然。你们可以和全国人民一样过和平幸福的日子了。”这是李白与妻子、儿子的最后诀别。
1949年5月7日,解放军已渡江并接近上海,赶来坐镇指挥的蒋介石得知,李白口里没有吐露任何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情况,气急败坏地亲笔批了“坚不吐实,处以极刑”。这天深夜,也就是上海解放前的二十天,浦东戚家庙前,在《国际歌》歌声和“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罪恶的枪声响起,李白倒在血泊中。电波中断了,而李白的血肉和智慧铺垫在人民解放事业的路上。

传奇的演绎:李克农建议拍电影
1983年,裘慧英带着儿子——后任上海市虹口区老干局局长的李恒胜又一次来到湖南。这一次,他们是专程回浏阳处理一些家务的,因为李白烈士老家——浏阳市张坊的板溪,还生活着他弟弟一家。
我们的话题还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她告诉我,上海解放后,她和党组织找到李白烈士的遗体,并于8月间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李克农将军十分怀念自己的战友李白,建议将其事迹搬上银幕。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了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革命时代永久的记忆。裘老说,这部电影直接取材于李白在旧上海奋战在谍报战线最终光荣牺牲的英勇事迹。地下工作时所采用的一些方式方法,如在蛋糕里夹电报底稿、在火柴盒里藏电报密码等等,也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
谈起影片中的女主角何兰芬,裘老笑着说,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叫袁霞,她们是好朋友。原来,演员们来上海体验生活时,她自然就是“被体验的对象”,于是“原型人物”和“表演角色”就亲密无间了。她带袁霞去绸厂车间,给袁霞讲自己和李白传奇般的爱情历程。期间她还带袁霞参观曾经关押李白烈士的那间囚室。囚室很小,人在里面只能爬行,地上仍可看见黑色的血迹、散落的头发——虽然经过了多次清理,消毒,仍然有血腥的气息,旁边还堆放着各种刑具。袁霞看了后说了一句话:全身心塑造好英雄人物,烈士的精神要世代相传。
近30年了,“电波”未逝,再现荧屏,实为幸事。借用《潜伏》里余则成的一句台词:“我们的故事需要人听。”

 
0人  |  分享到:
阅读(32)| 评论(0)| 引用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