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微信侠盗授权码:强生药品的第八度召回敲响药品消费警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48:54
2011年01月26日 16:42:55  来源: 法治周末


强生要召回的,不仅仅是不合格的产品,更是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心。强生事件不单是在给消费者敲响警钟,更是对所有商品生产者的警醒
法治周末记者 李飞
“因爱而生。”
曾经人们谈起强生时,脑海中首先响起的总是这句广告词。而现在,强生的印象却渐渐被另一个动词所取代———“召回”。
1月14日,美国强生宣布再次大规模召回问题产品,此次召回涉及美国、巴西以及加勒比地区超过4700万件药品。除了召回数量令人咋舌之外,这也是2010年以来强生进行的第8次大规模药品召回,如此密集的频率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屡次召回 强生苦不堪言
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表示,本次召回的产品都是在强生旗下麦克尼尔公司的宾夕法尼亚工厂生产,召回原因主要是清洁问题和小标签不规则问题。本次召回主要是预防性质,产品质量并没有受到影响。
这显然是对比之前的召回事件来说的。从去年开始,强生就屡屡曝出大规模药品召回事件。如去年1月,强生召回包括泰诺在内约500个批次的非处方药;4月,强生又在美国和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召回泰诺等40多个批次药品,涉及多种广泛使用的儿童及婴幼儿非处方药;11月,强生召回约400万盒儿童抗过敏药可他敏和约80万瓶儿童止痛药美林,之后又扩大泰诺感冒药的召回总计930万瓶。
“这是麦克尼尔公司与美国FDA协商后作出的行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在发给《法治周末》记者的声明中表示,“此次召回不是基于消费者产生不良反应而采取的行动。”但作为2010年以来第8次大规模药品召回,此次的“召回门”事件足以让强生雪上加霜。
据强生2010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其在美国的总销售额从2009年的17亿美元下降到13亿美元,下滑幅度近25%。而受召回影响最为严重的非处方药和营养品销售,下滑幅度更是达到40%。这不得不“归功于”数次召回事件。强生方面预计,去年由于召回事件带来的损失约达6亿美元。在品牌形象方面,因泰诺、可他敏、美林等药品在一年内都经历过3次以上的召回,反反复复的折腾让消费者对强生的信赖大打折扣。而在召回事件中,是否存在过分追求降低成本,错误地将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监管分散化等问题,还不得而知。
“上述召回产品均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召回事件,镇守中国市场的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媒体负责人一再对《法治周末》记者声明,“中国消费者目前使用的我公司的非处方药品均是由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在上海工厂生产,完全符合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质量安全可靠,不存在国外召回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如此清晰的表述,可以体现上海强生保证药品质量的决心,却未必能挽回消费者的信心:1月21日,上海商情研究中心向大众消费者公布了“年度10大失意快消品”名单,深陷“召回门”的强生非处方药也位列其中。
渠道众多 警惕“外国强生”流入中国
虽然此次召回事件仅面向美国市场,但因涉及药品数量巨大,记者还是向相关药店了解了情况。
1月20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北京望京地区同仁堂、润丰堂、金象大药房等数家药店,均未发现在之前报道中所涉及的被召回药品。当被问及与强生泰诺有关的药品时,某药店销售人员回答,目前在他们旗下连锁药店销售的药品中,强生品牌下的泰诺名称药品主要是泰诺酚麻美敏混悬液和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而这些药品确实都是由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他们并未销售强生品牌下其他国外厂商生产的同类药品。而更多的药店销售人员则表示对于这次发生在境外的强生召回事件并不知情,也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那么,网络渠道的情况又如何呢?因此次召回药品主要包括儿童用泰诺、8小时泰诺、泰诺关节炎止痛片、速达菲等多种非处方药,这些“外国强生”是否会通过网购等方式进入我国成了消费者的另一大担忧。
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后在淘宝网搜索仍可发现有海外卖家在出售美国生产的儿童用泰诺。某卖家甚至并不知道自己店里销售的产品是不是属于召回产品之列,但其声称“就是在美国超市卖的”。对此,上海强生媒体负责人表示,没有看到这种情况,他们的药品“都是在正常途径出售”,而召回的药品仅是“特定批次”。1月22日,《法治周末》记者再次登录淘宝等网上商城搜索,发现与召回药品有关的店铺已不见踪影。
随即,《法治周末》记者采访了几位经营营养品及海外非处方药的商家。有部分店主表示:从前做过强生的牌子,但因去年强生召回事件实在太多,客户对其信任度下降,经常推荐半天不见成效,甚至被认为是在处理召回品,无奈选择了主营其他品牌。当被问及若自己出售的商品属于召回品,又被国内消费者购买并产生不良后果的话,责任该如何界定时,许多店主表示不太清楚,只是认为自己属于代购行为,并不算经销商,不应由自己承担法律责任。
强生危机 敲响药品消费警钟
强生药品的“第8度召回”不仅仅是对其品牌形象的一次冲击,也是对国内药品企业的一次警醒。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对媒体指出:“对于强生连续多次主动召回产品,国内企业需要学习之处在于国外企业的责任心以及对老百姓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但国内药企大多数都是小企业,‘小、散、乱、差’情况严重,在这些企业连自身的发展都有不少压力的同时,强调药品‘主动召回’无疑是天方夜谭。”
“通过此次强生的召回事件也可以看出国外对药品的监管十分苛刻,从而能最大限度保证药品的安全问题。而我国药品市场监管制度相对不够完善,监管标准不统一,同时欠缺强有力的监管力度。因此,国内消费者在选购药品时更需要留个心眼儿,了解自己所需药品,并确认药品信息,以免购得问题药品。特别是在网购海外药品时,需知国外的药品也会存在着质量问题,只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更为谨慎,切勿盲目‘崇洋媚外’。”该研究员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