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售后拆机多少钱:给父母的八点忠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0:31
给父母的八点忠告作者:关颖   提供人:网上家长学校    谈到“越轨”,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奔驰的列车偏离轨道的情形——后果不堪设想!
    当我们看到一些孩子有逃学、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赌博、沉溺网吧游戏厅等越轨行为的时候,也是很自然地想到应当给他们的父母和更多的父母们一些忠告: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有越轨行为,有时候是他并不了解何为之“轨”,也就是他还没有形成遵守行为准则、社会规范的概念。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这是指不用圆规和曲尺这两种工具,就不能使方形和圆形符合标准。后来,人们专用这句话来比喻对人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任何行为都必须遵守一种标准,受一种约束。就象依照马路上的红绿灯行进,如果就是不受这种约束,那么许多事情便办不成。 
      父母教育孩子的责任之一就是教导社会规范,告诉孩子什么是规范?怎么遵守规范?违反了规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当孩子的行为超出规范,予以限制、批评、禁止;遵守规范则给予肯定、赞誉、嘉奖。
    处在学龄阶段的孩子,已经了解和接触了不少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比如上街要走在便道上,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上学要准时到校,迟到了不仅自己耽误了课,还会影响老师教学和其他同学学习;在学校里,必须按秩序排队买饭,不然就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在商店里不能见东西就拿,要如数向售货员付款等等。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是某种社会规范。它象一个调节器,为人们勾画了一个个无形的生活规矩,成为人们生活的准绳。凡是超越了这个界限,就被认为是恶的、丑的,就要给予限制、批评、禁止;反之,就是善的、美的,就要给予肯定、赞誉、嘉奖。
    我们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要想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和工作得更好,就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学习、了解、实践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范,不要忽视对孩子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引导。从日常的行为规范入手养成良好的处世习惯,进而懂得各种社会规范,才能够避免孩子越轨行为的发生。
    2.了解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对孩子越轨的“蛛丝马迹”及时了解才可以及时纠正。
    许多年来,家庭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本质缺乏了解,忽视孩子的特点,同时常常以教育者自居,将自己的愿望、要求强加于孩子,根据自己的认识设计子女的活动,结果剥夺了子女自我发展的机会,造成孩子角色认知偏差,以及与父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事实上,儿童作为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具有自主特性的人,具有独特的思想和发展自身的主动机能,并不像物品一样任人摆布。他们能够意识到自我职责并自觉地参与到父母对他们的教育过程中去。于是他们一方面对父母作为教育者向他们传输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特质的各种信息作出不同的判断,有选择地接受;另一方面,也会作为一个客观因素对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父母作为成功的教育者,应当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了解孩子的特点和真正需求,适应子女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特点的变化,以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的为自身教育行为的目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乃至酿成悲剧。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12条法则之一是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值得我们借鉴。
    不仅了解孩子做什么,掌握孩子的行为走向,还要了解孩子想什么,把握他的心理活动及原因。为的是不仅“治标”,也能“治本”。
    3.“规劝”适可而止
    面对孩子的越轨行为,规劝是必要的。可是如果过多的规劝变成了唠叨,则于事无补,反而增加孩子的反感,强化不良行为。
    有个未成年犯回忆说:读初中的时候,我在学校表现不好,母亲经常唠叨我,有时在气头上,什么难听的话都说,什么“不学好呀”,“早晚得进监狱”,说得多,我也听烦了,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她说东,我偏往西——没想到,这个孩子就这样真的“不学好”“进了监狱”。事实上这根本不是母亲的本意,只能说母亲的唠叨和诅咒对孩子是莫大的伤害,加剧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许多父母总是以长者自居,同孩子讲话是站在教训孩子的位置上,“你如何如何……”“你应该怎样……”,孩子处于被动的“受训”的地位,很难与父母产生共鸣。如果用交谈的方式,把喋喋不休的“规劝”变为在跟孩子互动的交谈中启发孩子自身的思考,情况就不一样了。
    与孩子交谈是一种双向信息交流,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关系,孩子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便可以焕发出主动的精神,而父母也能够在与孩子对话中,充分了解孩子,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有个孩子在学校因为跟同学打架受到老师批评。妈妈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而是了解他打人的原因,知道了孩子的委屈,然后跟孩子一起分析打人的弊端,结果孩子把心里话全掏给了妈妈。妈妈抓住时机教育孩子,让孩子心服口服。这样的交谈比起教训来效果好多了。所以我们家长应当努力在家庭中创造与孩子交谈的环境,在与孩子的思想与感情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4.别给孩子“贴标签” 
    犯罪学的标签理论认为,如果社会对确实有一定行为问题的未成年人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往往反而刺激或促成了其恶性转化。因为被贴标签者可能受到歧视,别人对他的态度也更加严厉,而会使他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认为“既然都已经给我定性了,我做起事情来也没有什么顾虑了”。在自卑和自尊心理的双重驱使下,容易认同这种身份,实施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所以,即使孩子有越轨行为,也要像普通孩子一样来对待他,千万别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对孩子的越轨行为进行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其认识错误,纠正过失,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具体行为进行分析,为孩子所理解、所接受,而不是无限度地“上纲上线”,问题说得越重越有效。尤其是不能因为一个过失而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旧帐新帐一块儿算,那样只能适得其反。因此批评孩子的时候,恰如其分最重要,这样孩子才能心服口服。同时批评还要达到让孩子建立改正错误的信心的目的,使他体会到父母对他的信任。
    5.告诫孩子不做什么,不如指导孩子怎么做
    无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最终总得表现在孩子的行为上。减少和杜绝孩子的越轨行为,只是给他讲道理,告诉他不能做什么,远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好的办法是对他进行行为的培养和训练。主要方法有:
    正强化:对孩子良好的行为,用他喜欢的物质的奖励或精神的鼓励予以强化,这样该行为以后发生的概率就会提高。
    负强化:在出现不良行为之后,给他一个令他厌恶的刺激,也就是惩罚。孩子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就会竭力表现出与这个行为相反的良好行为。
    订立契约:经父母和孩子协商同意,以相互提条件、订契约的形式,明确规定孩子做出某种行为之后,父母满足孩子的什么合力要求。契约最好是文字的,特别在矫正孩子不良习惯时,要严格履行契约,不可反悔。
    塑造法:这是通过连续不断的、逐步的要求达到目标行为,消退原先的不良行为的训练方法。比如对玩电子游戏上瘾的孩子,让他立即完全摆脱很难。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渐减少次数,或者引导他改变游戏内容,最终达到目标才有可能。
    采取行为训练方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持之以恒。
    6.恐吓、暴力不可取
    如果父母不分青红皂白用恐吓、暴力来对付孩子的越轨行为就大错特错了。
    不可否认,打孩子是教育方法的一种,但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最落后、最下策的教育方法。任何一个父母,凭借着长者的权威,凭借着比孩子大得多的力气,举手、抬脚之劳,就可以让孩子在尽享皮肉之苦之后,对我们服服贴贴。而免去了我们苦口婆心的说教,省略了对科学教子法的钻研,更无需考虑什么以身作则——这再容易不过了。打,对顽皮的孩子也许偶尔为之确实能起到威慑作用,不过只能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孩子受些皮肉之苦还是小事,所受到的心灵上的伤害是则难以弥补。
    有的孩子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越打越“皮”,从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发展到对抗、顶牛,甚至因为被打骂而离家出走;有的孩子慑于家长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有的孩子产生绝望心理,对家长忌恨报复;经常挨打的孩子还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父母动辄打孩子,很容易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许偶尔为之确实能起到威慑作用,但必须辅以对其越轨行为的具体分析,以及对以后行为的具体要求,让孩子加深印象,促使其改过。否则单纯的打骂,只能让孩子口服心不服,更严重的是父母的暴力行为造成对孩子心理的伤害,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同时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加剧了亲子冲突,很有可能产生更严重的行为问题。
    上述打孩子造成的哪一种结果都不是家长所希望的。在绝大多数家庭中,被打的孩子没有成材,棍棒之下也没有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根本不为孩子所接受。古往今来许多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教训表明,打绝不是好办法。如果您坚持说:“我打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那么请不要一味地打孩子——也来打打我们自己:是否按照孩子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孩子?是否应该充实些管教孩子的艺术?或许这样会收到比打孩子好得多的效果。
    7.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
    当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比如违反了交通规则,甚至偷了、抢了别人的东西,打伤了人,有的父母为了让有关方面减轻对孩子的处罚而到处奔波,托人情、走后门为孩子开脱罪责。表面上看来,父母是为了孩子好,也许眼下孩子的确可以因此而受益。可是不容否认的现实是,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没有反思,可以不对自己的过失负任何责任,完全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实际上是助长了孩子目无法纪规范、为所欲为的不良行为,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是一个可怕的、危险的误导。
    其实当孩子做了错事,他内心里总会有一种内疚,让他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挽救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8.给孩子改过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做了错事,父母急于教育孩子,便当众指责,出他的丑,以为这样刺激他可以促使他下决心改正,其实这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根本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有些父母尽管嘴上说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内心深处潜在的动机是出于怨恨,怨恨孩子不成器,同时也是在怨恨自己教育的失败。从而用一种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孩子性格软弱,受到羞辱之后会产生更深的负罪感:“我大概就是父母讲的那种不成器的人”,而失去改正错误、努力进取的信心;有的孩子性格倔犟,受到羞辱之后,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对抗:“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这样,看你能拿我怎么样!”这两种情况却导致同一个结果:亲子之间感情隔阂越来越深,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
    正确的做法是,即使孩子出现越轨行为批评孩子,也要体现对他人格的尊重,给孩子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比如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要帮他分析其行为的后果,并鼓励他向对方赔礼道歉。绝不可以当着对方的面打骂孩子。

[出处:苏州网上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