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之刃奥丁怎么出装:大唐桑梓,任县新市_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10:51

大唐桑梓,任县新市_之二

(2010-08-29 10:43:40)转载 标签:

杂谈

学者曹隆政老先生、李兰珂老先生、任景国先生或曰:新市村古老吗?宋代以前有吗?如果有,我们就承认。我们的回答是:有。别说宋代,唐代以前就有,甚至后赵石勒时就有。旁证一:乾隆本《顺德府志·寺观·任县》:观音堂在(任县)城北四十里(新市村)。宋熙宁年(间)建。明(代)里人(新市村人)张表、杨志学重修。顺治年增修。旁证二:民国四年本《任县志》:“观音堂,在(任)县北新市村,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建。明隆庆、国(清)朝顺治、康熙、乾隆俱重修。”它证明宋代任县确有新市村。宋代为什么修建规模如此庞大的观音堂?当地三老讲:因为唐贞观年间,这里就有寺庙,老百姓一直叫红庙。还说,也许是李渊的家庙,因为石柱都是红色的。旁证三:据张洪义主编的1983年本《任县地名资料汇编》第65-66页:新市村,“据传该村是唐武德年间(即公元618-626年年间)建村,原名新寺村,以村中古寺命名。后来寺废,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新市村。”按:(1)寺与市是声母相近韵母相同,古人分不清S与Sh,故演化为新市村。(2)武德年间是正式建村,建村前就有人居住。李熙一家就是世代居住于此。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九月李大亮《思贤堂记》:“公仁慈恻隐,累代同居。幼子童孙,家无异爨。”李熙大概也如此吧?(3)从寺已演化为市来看,寺应在后赵石勒时期建,到西魏(公元535-556年)“寺”已演化为“市”了,不然公元858年,即至少302年后,李仲和怎么清清楚楚记得他的老祖先李熙是“邢台之郡,任县之北,新市居疃”呢?他是听他祖先说“市”不说“寺”了才说市的,即302年前新寺村已演化为新市村了。新市村多古老呀!(4)新寺村是后赵石勒大兴佛教时建村的,新建一所寺,周围有人居住,但不多,形成了新寺村。石勒建后赵在公元319-350年,到唐武德年间,即公元618年,已过至少268年。新寺村在西魏,就已演化变为新市村了。李仲和公元858年叫新市村,是因为李熙、李虎时早已叫新市村了,当时时间至少共过302年,至今已1454年了。从新寺村算起,则至少1660年了。也就是说新市村至少有1660年的历史了。当地三老讲:新市村原有一红庙,即《任县志》上所说的观音堂,是唐贞观年间建,在新市村东门里。新市村解放初还有古寨墙,东西南北有砖砌四寨门,俨然古坞堡。现分四个村委会,人口大约7000多人。(5)查张洪义主编的1983年本《任县地名资料汇编》第65-68页:郑家庄“是个古村,远在唐朝时期就有姓郑的在此聚落营生”。王村,“据查远在唐昭宗年间,王姓在此居住”。王村村北还有仰韶文化遗址。环水村,“据《县志》载,唐朝以前,就有此村。因此村位居大陆泽之中一高圪塔上,故曾名塔台”。而查1983年《隆尧地名志》第135-139页:魏家庄一带的村庄,大多是“燕王扫北”后山西移民所建。那一带是古泜河废河道,原来净是沙疙瘩。任县这边土地平阔,土质肥美,人烟稠密,自古如此!但从口音、习俗来看,完全隆尧化了,好像与任县格格不入。但自古以来,确是任县人,而不是隆尧人!那一带赶集也赶魏庄集,上城也上隆平城。我们既是任县人,又是隆尧人,古泜河水土文化使然。任县的小隆尧,怪!(6)查1983年本《任县地名资料汇编》第66页:义和村“据传该村建于元朝年间。当时隆平城苛捐杂税重,屈阎两户为避苛捐杂税,逃到任县境内此处定居,遂起名躲家庄。后因两姓和睦相处,故改叫义和村”。早年间,李熙一家恐怕也是为了躲避苛捐杂税才住到“三不管”(柏人、象城、任县都鞭长莫及之地)的新市村的。而今,新市村只有一户姓李了,而且还是一位南下老干部老团长,儿子李华是北京丰台区司法局局长。往事越千年,恐怕也不是李唐之后了。(7)据曹隆政老先生、李兰珂老先生、任景国(文化)局长谈:光业寺有数百间大殿,1956年发大水以后,那些精美的石构件,都被当地用人力畜力车拉到任县某处,填了大坑。也就是说:古老的光业寺的许许多多石构件都压到任县某处了。任县某处,压着一座光业寺!那些石头的艺术,还有用吗?有!无价之艺术品,可能还有无价的文字。真是大唐与任县有缘!现在还掌握在任县手中,无价的文化资源啊!当地认为用石碑作墙基不吉利,因此包括石碑,整整运了三年,好一座大光业寺,而今统统葬身于任县某处矣!何时再见天日?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68亿元。任县的李伦铭和杨固龙华寺造像碑可能现存隆尧文保所,可任县某处也压着隆尧唯一一座皇家寺院光业寺的石构件,价值多少?条件成熟后,可友好协商互利双赢嘛。

旁证四:唐祖陵:据乾隆本《隆平县志》:祖陵:“在县南王尹村北,遗迹尚存。象城尉杨晋所撰光业寺碑文在焉。碑载:陵为开元八代祖宣简公并七代祖懿王墓。隋义宁初,尝有五色云笼其上。高祖启运号曰建初陵。长孙无忌等佥为茔域。仪凤间(公元676-679年),追上简公为宣皇帝,夫人张氏为宣庄皇后,陵曰建昌。懿王为光皇帝,夫人贾氏为光懿皇后,陵曰延光。至元宗时,特遣上柱国田再思、象城令宋文素率邢、赵二州及象城、任、柏仁三县士民共于陵次建寺立碑。时开元十三年也。”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遣左骁卫府长史长孙无忌、刑州刺史杜敖等,谒宣皇帝七代祖光皇帝陵,画图以进。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敕配守卫户三十人守陵。县令专如检校刺史,岁别一巡,春秋祭谒。开元年(公元713年),令赵州刺史上柱国田再思、朝义郎行象城宋文素率邢、赵二州及任、柏仁二县士民诣陵次,建光业寺。十三年(公元725年),宣义郎前行象城县尉杨晋撰光业寺碑文。”

旁证五:据乾隆本《隆平县志》:古泜水“源出元氏封龙山,每秋雨淫则泛滥,自临城过唐山,经县南魏家庄,至邢家湾入澧河。康熙七年,水泛滥奔溃不由故道,复徙唐山官庄,起经县北五里,至黄家庄村南出境,入宁泊”。

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乱华: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开始内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的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魏晋之际,北方汉族人口锐减,胡族内迁形成高潮,甚或“戎狄居半”。北朝后期,北方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分别又被北齐、北周取代。西魏地处关西,人口稀少,国土局促,国力远远不及东魏。宇文泰为改变落后状况,力求发展经济,扩充军事实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较量,西方的北周宇文氏政权消灭了东方的北齐高氏政权,北方统一。不久,取代宇文氏的杨隋政权挥师南下,分裂了400年之久的中国重新出现了统一。李渊李世民大唐的建立,比两汉更为发达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重新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是最为活跃的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大批中原士人为躲避战乱前往归附。魏明帝时,轲比能先后两次大败魏军,魏遣刺客将其暗杀。此后,东部鲜卑的慕容部、段部、宇文部和拓跋部逐步强盛起来。李虎追随的是宇文泰。大约在公元526年,英雄少年宇文泰结识上了新市村的少年英雄李虎。同是18岁。从此亲如手足,生死与共,在戎马生涯中共建奇勋。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李虎大约是公元507年生。后来,“天可汗”李世民那一套治国术大多学自宇文泰,比如勇纳谏、重清廉、讲和亲等等。公元507年新寺村已叫成新市村了。北朝的新兴权贵可以通过假冒和伪讬较为顺利地跻身士流。《史通·邑里篇》谓时人“碑颂所勒,茅土定名。虚引他邦,冒为己邑。”言李必云陇西、赵郡,称王必举太原、琅琊。其实李虎之父李天赐只是土围子坞堡里的庄主。当时,“苍生殄灭,百不遗一”,“荆棘成林”,“阡陌夷灭”。一个坞堡既是一个武装小集团,又是一个生产互助组,平时生产,战时作战,且耕且战,以求自保。各村落多有防卫的围墙、壕沟,还有村义、村勇,负责防卫治安。好点的,还置有警楼,楼上有鼓,防卫防盗。所以,紧邻新市之北,不足一华里,是隆尧角城村,大概就是李家坞堡之遗留。一说为守卫大唐祖陵的角城。我们则认为是守坞堡的角城。但是当地三老说:角城本是古象城。象是舜的弟弟。这就把角城村推向尧舜禹时代了,更早,也许有4255年了。坞堡就是聚族而居的土围子土寨墙。坞堡主,不是当地豪族,就是英雄勇猛之士,必能率众御敌。李熙子孙皆是神箭手,骑射百发百中,堪称第一流的坞堡主。为了攀附陇西李氏,不惜掩盖真正的龙兴之地或兴龙之地即任县新市,唐朝后来的皇帝们也太势利了!

李伦为什么一心要“归祔祖考”呢?2010年4月6日《参考消息》第9版中评社4月5日电说得好:“人不可能没有过去,也不可能没有历史,无法割舍的是与祖先们的传承,无法忘却的是父祖辈的遗训。”所以,我们应共同恢弘中华文化慎终追远的永恒价值。

大唐祖陵重要,还是李渊李世民的祖籍地重要?对于旅游来说,当然是祖陵重要。如遵化的清东陵,易县的清西陵。但是对于历史和招商引资来说,当然是祖籍地重要。祖籍地名声更大,更吸引全世界李氏基金会和全中国1.027亿李氏子孙。

我们十二万分真诚地感谢隆尧大哥哥,感谢曹隆政先生和宋孟寅老先生,感谢你们保存李伦铭有功,感谢你们对李伦铭长达十五六年的研究、揣摩、断句和分析!没有你们,我们还在黑暗中摸索,仍然傻之又傻。是你们给我们以文化的启蒙、文明的启迪和人文的洗礼!

二、旁证六:“金绳界邢任之国,宝刹舞燕赵之衢”。“金绳界邢任之国”,就是要把“新市居疃”界在圈圈内。光业寺碑的撰写者杨晋对李唐的“桑梓旧国”、“维王桑梓”肯定心中有数,所以才给了任县这么高的荣誉和礼赞:

我常常奇怪:开元12年(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责成赵州刺史上柱国田再思,象城县令宗文素,率象城、柏人、任县三县士民维修扩建光业寺?原来任县是李唐祖籍地,当然脱不了干系。《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中,两次提到任县:(1)“金绳界邢任之国,宝刹舞燕赵之衢”。译文是:寺庙的黄金绳,置于邢州任县的地界;宝塔顶上的柱幡,飘舞在燕赵四通八达的道路上。(2)“……任县维那王徽、张收、张恽、赵贡、李静、赵慎、李恽、孟岸,凡厥两州三县,以其得姓同封或里仁同宦,必复公侠之德,务本于农;聿修祖考之规,扬名于代。植杖耦耕之税,喜入檀财;辞金劝学之资,欢闻施舍。”译文是:任县的知事僧王徽……,包括因为以李姓同宗封官,或者因同乡里仁作了官的,必然要恢复至公至正的道德,以务农为本;都愿意学习遵循祖先的清规戒律,让美名世世代代传播。他们耕稼所得的税收都高兴地捐赠出来,成为寺庙的财产;鼓励勤学和所不收受的资金,也欣喜地听说送给了穷人或出家人。其中“以李姓同宗封官”之句,应引起注意,说明两州三县隆平、柏仁、任县有不少李姓同宗之家之人。因“同乡里仁作了官的”一句,也应引起注意,说明这里就是李渊父子的祖籍地。原来,李姓祖居柏仁城,向东发展扩散到隆平、任县一带。而李伦铭恰恰证明:李熙这一宗支正好世代居住在任县新市村。金绳,佛教传说,离垢国以黄金为绳,界其道路。宝刹,寺院之塔,刹原指塔顶上的幡柱。又佛寺的通称。“金绳界邢任之国”一句,给了任县极高的评价和荣誉。光业寺碑的撰写者象城(今隆尧)尉杨晋肯定对李唐的“桑梓旧国”、“维王桑梓”,心中有数,所以才给“邢任之国”如此高的荣誉和礼赞!

那么,光业寺碑文的撰写者杨晋为什么没在开元13年(公元725年)直接点明李渊祖籍是任县新市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回答:唐朝后来的皇帝谁最“势力眼”呢?答曰:李隆基。正是这个极聪明又极荒唐,青少年时奋发有为,却越老越混帐的李隆基,早就处心积虑地想把祖籍改在陇西。所以,杨晋就不能公开点明是河北任县新市村了。李隆基在位44年。天宝2年(公元743年),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他终于将李渊先祖附宗于西凉武昭王李暠。这时,距李渊创立大唐(公元618年),已过了125年!造假开端,实在李隆基一人而已!他不爱家乡河北,家乡河北也不爱他。天宝15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终于从河北爆发了,就是对李隆基的最好惩罚!下台吧!活该!其实,农民之子又有什么不好?刘邦、朱元璋,包括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都是农民之子(有的甚至是穷小子、穷光旦、叫花子、小和尚)吗?不都是蚁族之后吗?英雄出于草莽!毕竟,普通人、下里巴人、穷人才是构成社会的最大基石。本来是蚯蚓之后,为什么非要冒充龙种呢?花花公子的荒唐“血统论”!李渊承认是蚁族之后,创立了大唐。李隆基不承认是蚁族之后了,反而慢慢失去了江山!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一切都走向反面!

三、小小的李伦铭隐藏着惊天的大秘密!民间墓志文物也能承载国家和民族的重大记忆和资讯。《李伦铭》传承和载述出李唐故里的精确记忆与相关资讯。《李伦铭》一证明李渊老家是新市村;二证明陇西李氏部分根在新市村。因为还有一部分是柏人侯李昙大儿子李崇之后。宋孟寅老先生敢于直面历史真相,敢于讲真话,他真心想说的是李伦铭“说明墓主李伦为陇西李氏,但其先祖原籍在今隆尧县唐祖陵附近,即距陵地五华里的任县新市村”;他断言“陇西李伦的先人与唐高祖李渊是同一个始祖”。“民间墓志文物、唐史文献、护陵光业寺和隆尧文物保管所之碑文”证明,“二者均为宣皇帝李熙的后裔。”那么,李唐的祖籍分明是任县新市村了!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式:因为:(1)李伦的先祖李熙是任县新市村人;(2)李渊与李伦是同一个始祖李熙。所以:(3)李渊当然也是任县新市村人了。是同一个始祖李熙嘛。这对于文化饥渴已久的任县来说,不啻为大旱降甘霖,饥饿赴盛筵,阴霾见骄阳,雪中送来碳!承认李唐祖籍在任县新市,对隆尧绝无半点损失,因为还在隆尧一带,即紧邻隆尧的任县新市村;对任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却是迅速的提升;对邢台的历史文化、对唐史研究应是巨大的贡献。从公元618年,到今天已过去1392年,历史才承认任县新市是大唐的故里,是大唐的亲爹亲娘。真是迟来的真理和真相、公平和正义!不是任县去争它抢它偷它,是李伦铭、是隆尧县、是宋孟寅老先生、是曹隆政老先生、是文物、是历史科学、是学术这个文化软实力送来的。天上掉馅饼,毛(弯)腰拣个金元宝、金娃娃,白拣还不拣?让我们抱着十二分的虔诚,先通盘学习学习宋孟寅老先生的有关科学分析:

(1)宋孟寅老先生《李唐祖籍在隆尧》序:

其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唐祖陵东南三华里出土的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八五八年)的《唐故陇西李府君铭志文》墓志铭,是一方研究李唐祖籍及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宗族关系的文物实证。墓志文行楷十八行,计三九八字,历经一千余年一字无损。铭石四侧各刻三位执笏而立的供养人。铭文显示:墓主李伦生于陇西李氏世族之家,称“公承唐王之胤,建初(李熙陵号)皇帝之宗,逦迤相承,迩居陵侧”。说明墓主李伦为陇西李氏,但其先祖原籍在今隆尧县唐祖陵附近,即距陵地五华里的任县新市村。李伦逝后,次子仲和依祖训“愿祔祖考,厝合先骨致于旧域”,即将其父骨殖归葬于唐陵东南三华里处的祖茔。从而可证实李伦的居住地、出生地在陇西,而昭庆(今隆尧县)的唐祖陵一带则是其“祖考”之“旧域”。也说是说李伦这支宣皇帝李熙后裔的陇西李氏,在有唐一代把隆尧县唐祖陵一带视作他们的祖籍地。(按:应是把任县新市村“视作”他们的祖籍!)李伦墓志铭的出土,为研究唐祖籍的课题从另一侧面提供了极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实证;同时也为考据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之宗脉源渊增添了新证。

(2)宋孟寅老先生《<陇西李府君铭志>的出土,佐证李唐祖籍在河北隆尧》:

据明崇祯二年《隆平县志·陵墓》载:李唐祖陵在县南王尹村北,有四代祖宣简公李熙和三代祖李天锡父子合葬茔,“隋义宁初尝有五色云笼其上”。这是现存地方志关于李唐祖陵最早的记载,这里就是李唐家族累代所葬之地,其陵地的肇始约在北魏后期。故李渊即皇帝位之初,于“武德元年五月备法驾迎宣简公、懿王、景皇帝、元皇帝神主附于太庙”(《旧唐书·高祖本纪》)。这是唐初一百余年年间,李唐祖籍在河北隆尧不争之事实。到了天宝二年(743年),玄宗不顾多数大臣的劝谏,将李唐祖先附宗于西凉武昭王李暠。从此引起史学界李唐祖籍究竟在昭庆(今河北隆尧),抑或在陇西之争,造成史事的混乱。

一九九零年,唐代“陇西李伦墓志铭”的出土,进一步以文物实证了“李唐祖籍在昭庆(今河北隆尧)”之说。这方墓志是一对夫妇在河北省任县新市村西北,距唐祖陵三里的沙坑挖沙发现的。铭文题为“唐故陇西李府君铭志文并序”,铭文刻于三十八厘米见方的大青石上,行楷十八行,计三九八字。铭文前序后颂,中记墓主李伦生平及其次子仲和“匍匐徒跣”,将其遗骨从陇西运回,附葬河北昭庆“唐陵东南三里”的李氏祖茔的经过。从铭文中,可以初步理清以下五点:

一、墓主李伦生长于陇西世族之家。志铭追述了祖孙四代:“高祖晁,性好道德,坦荡遨游,遂不叙于簪缨,不沾于荣禄。祖通,文武双美,德行俱彰。公伦,文有经邦之术,武有穿杨之艺。……长子仲殷,行满天下,名播遐方,德及四公,宇宙咸扬。次子仲和,立性刚克,温良厚质,德行过于四科,六艺超于世逸。”铭文一般多有吹嘘之文。但,文中所叙绝非空穴来风,它说明了,李伦家族并非平民百姓。唯其世族之家,才有数千里附宗之举。故,李伦附宗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陇西李氏在天宝附宗之后仍坚持本族的祖籍是河北昭庆。墓志指明,李伦遗骨葬于唐陵之侧的时间在“年号大中,岁至摄提,时遇仲冬上旬三日”。正是唐宣宗十二年(858。此年距天宝二年115年,但陇西李伦逝后,家人依照祖训,“愿附祖考,厝合先骨于旧域”。即由次子仲和从陇西运先父之遗骨至“邢台之郡,任县之北,新市居疃,唐陵东南三里,瘗于魂殁”。充分说明,天宝附宗于陇西凉武昭王对于陇西李氏而言,不过是“天方夜谭”而已,坐落于昭庆的唐祖陵才是其家族的根。“居疃”一词表明,河北隆尧一带(按:应是任县新市村)正是李氏家族的先人居住之地。

三、陇西李氏与南赵郡李氏同为宣皇帝李熙之后裔。墓志正文开宗明义讲明“公(指李伦)承唐王之胤,建初皇帝(宣皇帝陵号“建初”)之宗,逦迤相承,迩居陵侧”。其一,说李伦虽然是陇西人,但是宣皇帝李熙之后裔;其二,他们陇西李氏的祖籍原来居住在河北昭庆唐陵的附近(按:任县新市!);其三,陇西李伦的先人与唐高祖李渊是同一个始祖。(按:宋孟寅老先生竟能承认李伦先人与李渊是同一个始祖!真让我们喜出望外!)

四、从李伦的葬俗分析,他的家族原从昭庆移民至陇西定居的。志铭说,李伦“年六十有二,瘥痱忽染,瘗于蒿里”,即墓主李伦六十二岁时中风而逝,并未正式入葬,而是临时掩埋于陇西。“瘗于蒿里”四字说明非正规葬礼,“蒿里”并非祖茔。即临时掩埋等待日后移葬于祖茔,“落叶归根”之意。

五、李伦祖籍的确认,也佐证了李唐祖籍的所在。据人类的繁衍、徙居史来看,定居是相对的,徙居是绝对的。确认一个宗族的居住地,一般要分为郡望、祖籍和故里。也就是考据一个家族史,必须弄清其郡望何地,祖籍所在和故里(即原籍和出生地)在何处。所谓故里是一个人的原籍、出生地;而“祖籍”则是其祖先所居之地;“郡望”即世居某郡并为当地所景仰之家族的地方。李伦墓志对此表述十分规范,称临时埋葬为“瘗于蒿里”,称将骨殖葬于祖茔是“厝先骨致于旧域”。从而辨明了陇西是李伦的故里、出生地,昭庆唐祖陵是其“祖考”、“旧域”,即陇西李氏的祖籍。(按:不是昭庆祖陵,陇西李氏的祖籍分明是任县新市村!)

小结:李伦墓志铭的出土,进一步澄清了一个历史上争论不休的悬案,即,陇西李氏的祖籍在河北隆尧。李伦墓志与现存于隆尧文物保管所内的“大唐帝陵光业寺碑”文所述“维王桑梓,本际城池(按:不是城池是乡村),即昭庆是李唐祖先之故里是一致的;与“旧唐书·礼仪五”追封之四代祖李熙、三代祖李天赐的陵墓在河北隆尧是一致的;与唐祖陵之侧的护陵寺是为“桑梓旧国,须筑法宫”的目的也完全相符;与明修“隆平县志”所述唐陵为李唐祖陵仍是一致的。民间墓志文物、唐史文献、护陵光业寺和隆尧文物保管所之碑文的完全一致,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李唐祖籍在隆尧县(按:任县新市!);陇西李氏家族的祖籍同样也在隆尧县(按:任县新市!),二者均为宣皇帝李熙的后裔。(按:李唐祖籍、陇西李氏祖籍,都应是任县新市村!因为有铁证《唐故陇西李府君铭志文并序》!)

(3)宋孟寅先生给张克复先生的复信:

说到此,应该问一个(问题),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古说:“巨鹿”李氏,因巨鹿郡辖有赵州及隆尧一带,范围大的多)究竟为什么关系?我们这里近年在唐帝陵东南三华里处出土一件“唐故陇西李府君墓志”,为这一关系提供了一点信息。兹抄有关文句供您参考:

唐故陇西李府君墓志(摘文)

“公(墓主李伦)承唐王之胤,建初皇帝(李熙,唐祖陵墓主,李渊第四代祖)之宗,逦迤相承,迩居陵侧(唐陵东南的新市村)”。公“六十有二,瘥痱忽染,瘗于蒿里”……次子仲和“愿祔祖考,厝合先骨致于旧域:邢台之郡,任县之北、唐陵东南三里”,“年号大中,岁至摄提,时遇仲冬上旬三日”……

从上可看出,到了宣宗时,距天宝百年之后,陇西李氏仍把隆尧(按:任县新市!)认作祖籍,而且清楚记得其祖居的村名(按:任县新市!)。(上摘志文,切勿引用,因此墓志尚未向媒体公开)先生言“唐会要”上说“玄宗时本籍赵郡的李唐王室才祔宗于陇西李氏,自称“西凉王李暠之后”,正说明史籍关于此之混乱。其实,从上面所举墓志,岂不是陇西李氏到隆尧认祖归宗了吗?据我所掌握史料,陇西李氏的远祖正在隆尧县。请看“新唐书”70上“宗室世系表”李暠的祖先李昙其人。李昙在赵国时,赵王封他为柏人候,柏人是他的封地。据“新唐书”72上“宰相世系表”,李昙封为柏人,始居赵郡,也就是定居于柏人。后来赵亡,他又入秦为御史大夫,在咸阳为官,但死后又葬于他的封地柏人西。这里的柏人,即赵国北部的柏人城,距邯郸百余华里,遗址今还在隆尧县西部。他有四个儿子:崇、辨、昭、玑。长子分支为陇西房,四子为赵郡房。请看光绪重修“唐山县志”人物卷十:“周朝,李昙,字贵远,战国时以功封赵柏人候。入秦为御史,官至司徒,卒葬柏人西。生四子:崇辨昭玑,玑子牧为赵将,封武安君。其后子孙蕃衍,为柏人著姓”。

宋孟寅老先生的分析,准确率99.9%,就差0.01%:他差一点明确说出李唐祖籍在任县新市村。他2001年6月3日说:“陇西李伦的先人与唐高祖李渊是同一个始祖”。他2008年又说:“墓主李伦为陇西李氏,但其先祖原籍在今隆尧县唐祖陵附近,即距陵地五华里的任县新市村。”“二者均为宣皇帝李熙的后裔。”这分明是已经、纯乎说明李唐祖籍是任县新市村!宋老先生是隆尧东庄头村人,他村距我们郑家庄村5里,距新市村3里。宋孟寅老先生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隆尧和任县。我们把他誉为隆尧、任县的季羡林、任继愈吧!他实际上百分之百地告诉我们李唐祖籍在任县新市村,只不过委婉了点,含蓄了点,分散了点,间隔了点。夹在隆尧与任县之间,他容易吗?他有他的难处。他爱隆尧还是爱任县?都爱!但他更爱真理!他是河北省的文化名人,有一大堆文化头衔,职称起码是高级编审!他是顶天立地一巨子!我们也非常感谢曹隆政先生,他一字不差地全文刊载了宋孟寅老先生的有关论述,让我们任县能够马上一步直接切入李唐祖籍在任县这一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四、结论: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北京第二版)(感谢徐敬鲁老先生、李金淮老先生、刘宇新副主席的鼎力相助!)第183-202页(摘要):

朱子语: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若以女系母统言之,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窦氏,即纥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故李唐皇室之女系母统虽有胡族血胤,世所共知,不待阐述,兹所论者专以男系父统之氏族为范围也。但册府元龟一帝王部系门及两唐书一高祖纪等书李熙率豪杰镇武川因而留居之记载,乃后来宇文泰所改造,并非事实,俟后详论之。(如)李熙为金门镇将,李卖得亦为金门塢戍主。故依据时日先后,排比推计,实无李重耳可为宋汝南太守之余地。李唐自述先世故实,竟或因此加以修改,以传会李重耳之由北奔南,又由南归北耶?夫侯景称帝,七世庙讳父祖之外皆王伟追造,天下后世传为笑谈。岂知李唐皇室先世之名字亦有与此略相类似者乎?((熙)生天赐,仕魏为幢主,大统时赠司空。(天赐)生太祖景皇帝虎,封赵郡公,徙封陇西公,周受魏禅,录佐命功,居第一,追封唐国公。)。今河北省隆平县尚存唐光业寺碑,碑文为开元十三年宣义郎前行象城县尉杨晋所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有拓本,颇残缺不可读。兹取与黄彭年等修畿辅通志174古籍略所载碑文相参校,而节录其最有关之数语于下:维王桑梓,本际城池。案:李熙、天赐父子共茔而葬,即族葬之一证。光业寺碑颂词复有“维王桑梓”之语,则李氏累代所葬之地即其家世居住之地,绝无疑义,而唐皇室自称其祖留居武川之说可不攻自破矣。又据魏书106上地形志南赵郡广阿县条、隋书30地理志赵郡大陆县条及元和郡县图志17赵州昭庆县条等,知李氏父子葬地旧属巨鹿郡,与山东著姓赵郡李氏居住之旧常山郡壤地邻接,李虎之封赵郡公当即由于此也。又汉书28地理志载中山国有尧山,魏书106上地形志载南赵郡广阿县即李氏父子葬地复有尧台。李虎死后,追封唐国公,盖取义于中山、巨鹿等地所流传之放勋(唐尧帝)遗迹,并非如通常广义兼该太原而言也。然则李唐岂真出于赵郡耶?若果为赵郡李氏,是亦华夏名家,又何必假称出于陇西耶?案柏仁、广阿二县,后魏时俱属南赵郡,土壤邻接,实可视为一地域。李熙父子俱葬于广阿,计其生时亦约当南朝宋齐之世,故以地域邻接及时代先后二者之关系综合推论,颇疑李唐先世本为赵郡李氏柏仁一支之子孙,或者虽不与赵郡李氏之居柏仁者同族,但以同姓一姓同居一地之故,遂因缘攀附,自托于赵郡之高门,衡以南北朝庶姓冒称士族之惯例,殊为可能之事。总而言之,据可信之材料,依常识之判断,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于有唐一代之官书,其纪述皇室渊源间亦保存原来真实之事实,但其大部尽属后人讳饰夸诞之语,治史者自不应漫无辨别,遂而全部信从也。至于伪本十六国春秋载重耳事采自唐修晋书更不足辩论矣。周书、北史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三月庚申诏书亦指胡人而言,明帝二年在魏孝武帝入关之年(公元534年)后二十四年,在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改有功诸将姓为胡姓(事见周书二文帝纪下、北史九周本纪上)后亦四年,故从入关之迁洛诸胡族其改京兆郡望当在有功诸汉将改关内郡望之后也。然则李唐血统其初本是华夏,其与胡夷混杂,乃一较晚之事实也。此世系改易之历程,实不限于李唐皇室一族,凡多数北朝、隋唐统治阶级之家,亦莫不如是,斯实中国中古史上一大问题,亦史学中千载待发而未发之覆也。六镇鲜卑及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渐染汉化,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待言。宇文泰率领少数西迁之胡人及胡化汉族割据关陇一隅之地,欲与财富兵强之山东高氏及神州正朔所在之江左萧氏共成一鼎峙之局,而其物质及精神二者力量之凭藉,俱远不如其东南二敌,故必别觅一途径,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匪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薰习,始能内安反侧,外御强邻。李唐之得赐姓大野,即在此阶段中所为也。至周末隋文帝专周政,于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十二月癸亥回改胡姓复为汉姓,其结果只作到回复宇文氏第二阶段之所改,而多数氏族仍停留于第一阶段之中,此李唐所以虽去大野之胡姓,但仍称陇西郡望及冒托西凉嫡裔也。但隋唐两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山东人之观念(见旧唐书78、新唐书104张行成传)。故隋唐皇室亦依旧自称弘农杨震、陇西李暠之嫡裔,伪冒相传,迄于今日,治史者竟无一不为其所欺,诚可叹也。复次,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又此点为治吾国中古史最要关键,若不明乎此,必致无谓之纠纷。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自武(照)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故“关中本位政策”最主要之府兵制,即于此时开始崩溃,而社会阶级亦在此际起一升降之变动。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专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2)毛新宇少将的论述:毛新宇总主编的《毛泽东眼中的五大帝王》一书也说:“据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考证,李唐先世若不是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就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宇文泰入关后,才改为陇西郡望”。“李氏祖祖辈辈为武将,跟西北少数民族关系密切,始终保持着尚武习俗,家庭传统教育也是骑射征战。”

(3)许倬云《万古江河》的论述:北方中国胡化程度多高于汉化:北魏在中国建立政权,取得北方汉人的合作。北方汉人大姓与鲜卑政权之间,以实质上的共生关系,维持了一个相当稳定的朝代,汉文化与鲜卑文化之间,有密切的涵化过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全盘汉化,当然是一个高潮。相对而言,草原文化对于汉文化的冲击,也留下相当深远的影响。生活起居的方式,由席地而坐转变为据案坐椅,即是一例。这一文化涵化的过程中,自然因胡汉通婚之普遍,人口的血缘关系也有所融和。隋、唐两朝皇室的血统,都是胡汉混血的。相对而言,北边汉人则相当程度的胡化。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原是鲜卑留住在老家的军人,迁入中国的鲜卑人高度同化于汉文化后,与这些鲜卑人有了文化的隔阂。北魏分裂为二,北周宇文氏原出鲜卑宇文部,却尽力融合胡汉;而北齐高氏,据说是渤海汉人,反而扬胡抑汉,以致河北的华化,不如关陇。隋唐之世,河北常如化外,安史之乱,起于渔阳,不是没有历史背景。六镇的反叛中央,其实也是一次草原文化的族群袭击中国。更当注意六镇人口之中,不仅鲜卑而已,其中既有草原上别的族群,也有胡化的汉人。六镇与洛阳的冲突,当解释为两个背景进行的文化涵化,导致又一次胡汉的决裂。安、史死后,河北诸镇拥兵割据,仍举安、史为“二圣”,河北居民甚至不知孔子为何人。由此可知,河北胡化程度甚深,虽然名义上是奉唐正朔,文化上却有如异国。回溯过去,安史之乱的根本性质,其实不是强藩反叛中央,毋宁与北魏六镇之乱相似,乃是胡化地区对汉人中央政府的反扑。唐皇室平乱,甚至借回纥、吐蕃兵力,中国则任外军掠取子女金帛。于是,这一场战事不啻是不同族群的胡人蕃族在中国土地上争夺了。明初,北方已相当凋敝,黄淮之间又因黄河经常决口,尤其多灾多难。北方人口流失不少,往往百里无人烟。明太祖曾大量移民充实北方。但移民人数多,而且次数频繁,则是以山西高原的人口移往山东、河北、河南三省的交接处。这一地带,不仅是北方兵灾最烈,也是旱涝灾害最甚之处。

(4)基于陈寅恪、毛新宇、许倬云的论断,我们的推论是:

(一)父李熙娶妻张氏,子李天赐娶妻贾氏,是西魏时一家世代居住在任县新市村的普通农民。农忙种田,农闲练武。射箭百发百中。李天赐曾做过幢主,不足七品,充其量也不过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或村自卫队队长。生逢五胡乱华之际,组织农民自卫,也可叫塢堡主或坞戍主。为人和气,能团结人,讲诚信。他们一家既不是赵郡李氏之“破落户”,也不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更不是华夏名家。他们只是一户擅长骑射的河北邢台任县新市村的老实庄家主,白屋寒门。自古“白屋出公卿,寒门出将相。”这次破例了,出了天子。天子七庙,李渊只记住了他老老爷爷(高祖)李熙,再往上记不住了。为了掩盖穷、寒酸,所以被迫胡编。96岁的老学者叶曼说:老子姓老,不姓李,是李唐让老子改姓李的。他们老李家的祖坟在新市村西北二里的沙坑。李渊做了皇帝,把李熙李天赐墓迁往西北距新市村五里、风水更好的王尹村北,修建了大唐祖陵。

(二)李虎,生于新市,长于新市,娶妻梁氏。李虎18岁时,鲜卑族凭快速反应部队(骑兵),打了过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李虎在乱世为了求生,当了“汉奸”、“假洋鬼子”,随宇文泰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胆大,楞怔,勇敢,不怕死,为李家攫来了第一桶金,并移家武川,完全鲜卑化(胡化),成了“大野虎”。这也叫民族大融合。

(三)如果把社会分成最低层、中低层、中高层、最高层,他们家属于中低层。如果当时属于中高层,李虎就不会为鲜卑卖命了。最低层和中低层革命性最强。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每次都有大批“汉奸”参与其中。单个少数民族不足汉族人口的1%,如果没有大批“汉奸”的参与,怎能控制大中华?但从大历史的观点来看,这叫民族大融合,所以,“汉奸”的罪名绝对不能成立。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日寇入侵中国,“汉奸”的罪名是确定无疑的。

(四)李渊为李家攫取了第二桶金,创立大唐。李世民为李家攫取了第三桶金,贞观之治赢得满堂彩,成了“天可汗”。如果先商是大陆泽的青铜饕餮,“浪里白条”,那么唐太宗则是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大陆泽版的大卫像。不是强势团队,能定鼎全中国吗?伟绩丰功,昭纪史册。仁政盛德,彪炳籍典。如果站在大唐故里任县新市村的制高点上来看唐初,一切疑问都迎刃而解:邢白瓷、沙河冶铁技术,全国第一,大唐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唐太宗重诤臣巨鹿魏征,唐明皇李隆基重名相南和宋璟。不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吗?多少有点家乡观念嘛!

(五)评定任县的历史人物,状元非唐太宗莫属了。任县的“形象大使”就是唐太宗。我们原以为任县没有历史文化,也就没有陈谷子烂芝麻可拣。是赵福寿先生告诉我们,任县有有任氏、有简狄、有少康中兴,有小漳河。是曹隆政老先生,两次送来《李唐祖籍在隆尧》一书。在赵福寿、曹隆政二先生的启迪下,我们摸索着打开任县历史的金库,果然拣到了先商和大唐这两颗金豆子!殷商是中华文明的正式开端,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帝国。一个小县能占有其中之一项也是万幸。而任县恰恰占有两项!这正是小小任县的不平凡、杰出和伟大之处!真是罕见的奇迹!这些金豆子有什么用?能化作精神鼓舞力量,激励今天的任县人民,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决不能愧对先商和大唐!以昨天的辉煌来造就今天的新英雄!以老英雄激励出新英雄!人才是强国强县之本。

(六)萑泽多盗,古已有之。外县人总说任县是“土匪窝”。但“土匪窝”里走出了先商和大唐。瞿秋白在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序言时曾说:“‘匪徒、惰农、痞子……’这些都是反动的绅士谩骂农民协会的称号。但是,真正能解放中国的却正是这些‘匪徒、惰农、痞子……’,中国农民都要动手了,湖南不过是开始罢了”。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吧?任县为什么好出土匪?历史地发展地看:成也大陆泽,败也大陆泽。根源就在于历史上的大陆泽十年九淹。水来吃鱼,水去吃面。恐怕没有那么轻松吧?洪水漂天,倾家荡产,一无所有,只有铤而走险。我不死,我要活。抢钱抢粮抢女人,谋财害命,危害四邻八乡。所以,我们郑重向广大受害者真诚道歉:对不起!原谅吧!那是昨天。昨天属于死神。但他们尚武,剽悍,刚烈,柔情似水,又豪气万丈!他们敢闯天下,风风火火闯出了先商和大唐。先商似乎是水贼,大唐是骑射圣斗士。雪豹。英雄不怕出身低。英雄出于草莽。其间,先有和合二仙讲“忍”,中有宋文成鸣冤,但是绝望的人们终于在共产党人刘子厚的领导下,爆发了当时河北最大的冀南暴动。组织布袋队,吃大户。我觉得刘欢的《好汉歌》正是大陆泽五千年来的主题歌: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生死之交一碗酒哇,不分水天一碗酒哇,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一路看天不低头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说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那么,到底谁是麻烦制造者?一是历史上大陆泽畔水旱灾害格外多,二是旧社会官府吏治极坏,根本不能像我们今天这样能举全国之力去迅速救助援建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如果早就关注流民,关注灾民,共创和谐,也许历史早就不恶性循环了。

(七)从巨鹿铜马起义、黄巾起义到威县义和团到冀南暴动,即从公元17年、公元184年到1935年,为什么1918年来农民起义、武装革命一直不断发生在大陆泽周边地区?这里好出汪洋大盗、绿林好汉、响马贼吗?非也。这里好闹水灾,救济安抚措施又赶不上,穷人也是没办法才走上不归路。如果早赶上今天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大陆泽早成了全国的安乐窝、米粮仓、稳定堡垒和幸福天堂了!爱国不分先后。革命不分先后。我们正在分享着它的革命成果。予谓不信,请看今日之任县!

(八)柏人侯李昙的大儿子李崇的后代迁居陇西,世称“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后代迁居赵郡,世称“赵郡房”。二儿子李辨三儿子李昭的后代在当地蕃衍。李昙的孙子是赵国名将李牧。李牧的孙子李左车是韩信的军师。李渊记不清老老祖先了,是人之常情。谁也记不住那么多。他们大概是李昙的后代子孙吧。因为李渊家也世代习武。

(九)史料即史,多多益善。旁证七:付增湘藏宋本《乐府诗集(一)》(郭茂倩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2月北京第1版)第88-231页:

(1)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祖孝孙修定雅乐,取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祗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

(2)唐书乐志曰:贞观中,享太庙……献皇祖宣简公(李熙)、皇祖懿王(李天赐)同用长发之舞,景皇帝(李虎)用大基之舞,元皇帝用大成之舞……(按:唐太宗确实把李熙、李天赐当作“皇祖”!)

(3)唐长发舞:唐会要曰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诏,用颜师古许敬宗议,宣简公(李熙)懿王庙并奏长发之舞,取诗云“睿哲惟商,长发其祥”(译文:聪明智慧是商王,上天常常示吉祥。):睿哲其唐,长发其祥。帝命斯佑,王业克昌。配天载德,就日重光。本枝百代,申锡(赐)无疆(按:祈祷皇运万年)!

(4)唐书乐志曰:高宗(李治)永徽(公元650年)以后,续造享太庙乐章……皇祖宣皇帝(李熙)用光大之舞。旧乐章宣元二宫同用长发,其词亦同。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始别造词,而宣帝(李熙)更用光大云。

(5)唐书乐志曰: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享太庙乐……迎祖用歆和,光皇帝(李天赐)用长发……

(6)唐书乐志曰:玄宗(李隆基)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享太庙……献宣帝(李熙)用光大舞,光皇帝(李天赐)用长发舞……

(7)光大舞:肃肃艺祖,滔滔睿源。有雄玉剑,作镇金门(此句自吹)。玄王贻绪,后稷谋孙。肇湮九庙,四海来尊。

(8)长发舞:具礼崇德,备乐承风。魏推幢主(此句确实),周赠司空。不行而至,无成有终。神兴王业,天归帝功。

(9)说到李虎:封唐之兆,成天下君(此句也符合史实)。

公元628-722年,共94年,或从公元618-722年,共104年,唐初几代皇帝确实把李熙当作他们的始祖。再往上,记不清了。天子七庙,只有四庙,还差三庙。为了抬高自己的威望,只好胡攀。结果,却贻笑千代,弄巧成拙。“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原来古已有之!做了“汉奸”、“假洋鬼子”,羞于见家乡父老,所以才极力掩盖祖籍任县新市的历史真相吧?

(10)金绳为什么界住邢任之国?因为任县新市村是大唐故里,所以光业寺要用金绳把邢任之国圈进来,以示尊重。大唐祖陵和光业寺才算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根了。

(11)阳宅与阴宅:阳宅是祖居地,阴宅是埋葬地(坟)。宋璟是南和宋台村人,坟墓却在沙河北部东户村,相距五十里。阳宅在下,阴宅在上,以澧河为纽带。刘秉忠是邢东西静庵人,坟墓却在邢台西南贾村,相距二十里。阳宅在下,阴宅在上,以七里河为纽带。同理,大唐故里在任县新市,大唐祖陵在隆尧王尹村北,相距五里。阳宅在下,阴宅在上,以泜水为纽带。李伦铭在沙坑发现,正说明当时泜水是从东庄头村北向东流经新市村北。据说在古泜河上还发现了古石桥。尧山在北部作屏,泜水在大唐祖陵南护绕,形成龙脉,风水好极了。

(12)任县的当务之急,是成立李唐研究会和李氏宗亲会。大唐故里,任县新市,大家惊奇。诗仙李白,根在新市,大家惊奇。还有更令大家惊奇的是,安徽绩溪胡氏,也根在新市。因为大唐谢幕之后,太子逃到绩溪隐名改姓。予若不信,如有条件,请您去绩溪探访,必有意外收获!

(13)全文得到邢台市委宣传部理论科长刘东星先生的亲切指导,谨表深忱的谢意!

(十)看看任县历史上的水灾有多重吧:

清·刘永锡《秋水叹》:

大旱苦不雨,既雨苦转深。桑田变沧海,白昼雾沉沉。西登太行山,东望漳水浔。莼鲈岂不美?忧思忽见侵。狐狸思故穴,飞鸟思故林。流离从兹始,嗟嗟拯溺心。

皇天有视听,降临在民欲。如何大陆水,至今尚流毒?百顷罢亚(稻谷)红,化作秋水绿。一身不自保,谁能恋戚属?去年逢薄收,藏有数斛粟。出粟输官租,不受吏役督。归采西山薇,受饿死亦足。

渔童十四五,少年不知愁。云是田家子,失业上渔舟。恶风挟舟去,愁云惨不收。父母倚闾望,兄弟哭道周。农人思渔利,鲜能应所求。风止始相见,惊定泪交流。

愁思倏而至,登舟望大河。秋风正浩荡,日暮水增波。阴云低南浦,鬼火森西坡。时有白骨来,触我岸旁莎。我性足恻忍,对兹感慨多,回听渔父曲,惨淡不成歌。

阳景匿东海,愁云暗野洲。西南九派水,日夜送悠悠。风林无稳巢,急水无定舟。虽乏济世才,流乱夙所忧。强颜慰邻里,谈笑轻穷愁。中怀暗自伤,何日息东流?

清·刘永锡《吊灾赋并序》

光绪乙酉春(公元1885年),禾田积水,不能种麦。至四月,田方涸出。农人甫经下种,一夕风雨大作,桑田依然沧海矣。予时设帐于家塾之斗室,夜三更,愁添枕上,苦不成眠。听蛙声历乱,已失望岁之思;惊人语喧阗,顿增终霄之闷。辗转凝思,感而成此(文)。不择好音,纪实而已。

荷浮一叶,塔立孤台。环水新村,广阿旧泽。河九派,来自西南;邑千家,列以左右。昔称安乐窝,河伯遁而无迹;今作盘涡谷,阳侯击而为灾。夏无麦,秋无禾,麟笔之书岁岁;南有箕,北有斗,鸿嗷之瘁家家。生烟火而无门,号冷风而绝命粟。谁指鲁肃之囷尘,皆生范家之甑?睹恒饥之稚子,菜色凄凉;念共卧之老妻,牛衣涕泣。苕有黄华,想周民之贫,不是过也;野无青草,比鲁人之恐,殆有甚焉。今者年方在乙月,恰交辛(新)春,三初过阳九,又临淫雨,霏而沛乎!连天大波,起而轩然。满地其流,汤汤如黄河之导积石;厥田下下,等碧海之会百川。曹子桓望洋之叹,良有以也;吴越王射潮之术,今安在哉?田无雊雉,谁兴秀麦之歌?众其维鱼,莫入丰年之梦!将欲操舟卖渡,杖头之得利无多;或思结网临渊,囊底之获资绝少。避债台,无家之筑;催租吏,叩户而来。负瓦揭木,流民绘郑侠之图;典衣质衾,学士立相如之壁。发藏书于故箧,难得季子多金;托垂钓于淮阴,谁怜王孙一饭?正如鱼困辙中,何堪长此终古?若望鹏飞天外,将复待于何年?

(5)研究唐史的目的及意义(《新华文摘》2010年第9期徐兆仁):历史意识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的思维方式,它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在对复杂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后,把一切事物看成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解和反思带人历史研究和撰述中,从而必然传达出一种选择取舍后的史学观念。认识、理解、反思以及取舍的角度、范围等,都是史学研究者历史意识的体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旨归,反映着历史与现实间的必然联系。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情境与现实社会构成了一种相互阐释的张力结构和互动关系。任何对历史的发掘和解读,对历史的追问和思考,总是将找寻古今共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精神特质放在突出位置。纪念碑式历史意识则是要从过去时代“寻找英雄行为的榜样来给现实注入活力,教导人们在现实中怎样再一次具有英雄性”。

(6)必须振作什么精神(《新华文摘》2010年第9期张江河):从历史文化而言,中国古典文化存有两种精神特质:一种是阳刚尚力的气质:一种是隐忍柔弱的习性。对此人们无需厚此薄彼。中国自秦汉形成大一统帝国始,由于独尊儒术并放任道、佛修戒文化的流行以及隋代兴起的科举制度的沿袭,诱使中国文化中的崇忍重文风气盛行,而强健尚武的阳刚文化要么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封建一统所谓太平盛世的文化喧嚣挤压得始终抬不了头,要么因哲学价值上的利益导向而逐渐边缘化。即使在危境时偶尔需要或出现侠肝义胆之气和慷慨悲壮之士,统治者对其也是用防兼施,或者用时则捧,过时则贬。正因此种扬柔抑强文化的相沿,到近代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文化扩张的强势冲击下,其悲惨结局自然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同时,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恶猛势头给了人们痛彻骨髓的体验,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所见所闻又使人们深感实力政治的效用,五四新文化和爱国群众运动再使人们的思想受到巨大激荡。到抗战时期,许多知识分子从民族精神和文化机缘来反思中国的贫弱和国难,认为在此大战国时代,中华民族若要强盛,必须亟除柔忍文化的历史积垢,建树刚道文化的强健精神。而其核心就是以对国家和民族的“义”,用“忠、敬、勇、死”为中心要素,来重构文化观念,同时培育“英雄崇拜”之处世情操。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不知英雄崇拜的时代,一定是文化堕落民族衰亡的时代”。而“英雄崇拜。不仅是一个个人修养的道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最迫切的政治问题。中华民族能否永远光荣地生存于世界,人类历史能否迅速地推进于未来,恐怕要看我们对这个问题能否用时代的眼光来把握它,解决它”。凝聚民族意识,必须从历史教育入手。历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学科。正如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所说:“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只有了解过去,产生对国家民族与文化的自我认同,才能将历史的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使历史产生借鉴作用。一个民族只有大家都有相同的历史记忆,才会产生历史认同,进而才会有民族的认同与国家的认同。历史是文化陶冶的科目。在历史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人们自然地形成有助于维系、强化群体组织的内聚力,建立起一种文化上、种族上的归属感。而唐朝,恰好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本。

(7)大唐与李世民“腾飞的龙”:李穆南《古代科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97-98页:

唐朝的统治集团开始只是隋王朝卵翼下的一股地方势力,乘隋王朝崩溃之机发展壮大起来。它发展的每一步,都面临着强大的军事挑战和政治文化方面的难题,但这个新起的统治集团却迎着这些挑战和难题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时期,唐依靠在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强大骑兵和步兵取得了对北方突厥和西方吐谷浑的军事胜利,并使天山南北各民族重新归服。在重新控制西域后,唐太宗被回纥、铁勒等部族尊为“天可汗”。接着唐还向中亚进行军事和政治渗透,并一度把势力延伸到里海的东边;在北方,唐的势力达到了西伯利亚;在东方,一度在朝鲜半岛建立了行政机构。其盛时的疆域已超过了汉朝的极盛时期。这个疆域扩张的时期也是唐政治上强有力和国力蒸蒸日上的繁荣时期——在安史之乱(755-763)之前,唐帝国在短短130多年的时间内,恢复了社会生产,人口重新增至5288万左右,疆域辽阔,四边畏服,达到了中国古代帝王政治理想的盛世和帝国历史中突起的高峰。唐帝国像一条巨龙腾起在亚洲大陆的东方。(这,大概就是当时的任县对全中国最辉煌的贡献之一吧。)

(8)唐朝皇帝知多少?亦即河北邢台任县新市村到底出了多少位皇帝?出了唐朝一朝皇帝。计有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周)、李显、李旦、李重茂、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晔、李裕、李柷共二十三帝,290(或289)年。

(9)邢台任县古代四大母亲形象:简狄(商先祖契之母)、后缗(少康之母)、大任(周文王之母)、长孙皇后(唐太宗之妻)。母亲是家国的根。

(10)邢台任县古今十六大杰出人物:禹阳、契、少康、周文王姬昌、游雅、游明根、游肇、陆机、李渊、李世民、李白、和合二仙(寒山、拾得)、苗澄、耿毅、刘子厚。

(11)最后,用一段大家十分喜欢的豫剧结束全文吧:

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

勤朝政安天下五谷丰登……

将士们御敌寇疆场效力,

但愿得靖边患狼烟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