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明星召唤师:阿拉坦汗与三娘子情洒土默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45:46
阿拉坦汗与三娘子情洒土默川 壁画上的三娘子

  文/魏  铎

  美丽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是一座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的城市,是一座多民族和睦相处、多宗教汇聚并存的城市。

  是谁把这里发展起来的?又是谁修建了呼和浩特?这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蒙古族英雄、一代汗王阿拉坦汗和他的夫人三娘子。

  阿拉坦汗,明朝史籍里称之为俺答汗。阿拉坦是蒙古语“金子”的意思,他生于1508年,是成吉思汗的第17世孙。

  阿拉坦出生在一个战乱不止的年代,蒙古右翼各部还很不稳定,各位领主互相杀戮兼并,争夺牧场牲畜,抢掠人口财物。据《阿拉坦汗传》记载,阿拉坦从15岁开始就骑马挥刀,跟随着父亲和兄长为维护蒙古右翼各部的统一西征北伐,由于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后来被蒙古汗廷授予了“索多汗”的封号,索多是蒙古语“神圣”的意思,从此人们称呼他阿拉坦汗。

  父亲和兄长去世后,年仅30多岁阿拉坦汗成为右翼3万户实际的首领,开始了建功立业的光辉历程,他年年带兵出征,不断扩大统治区域,他先后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役,终于控制了东到宣化,西至河套,包括大青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威望也大大提高,被蒙古人誉为“圣狮”。

  蒙古土默特部是右翼3万户之一,大约有数万人之众,是蒙古各部中最强大的部族之一,明朝末年,迁徙驻牧到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这片广阔平原,从此,呼和浩特这一带被称为“土默川”。自从有这样一个强大的部族来到这里,在阿拉坦汗的统帅下,这片沃土才开始有了生机和活力。

  40多年坚持不懈终促和好

  土默特蒙古人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仍然过着逐水草而居、无固定住所、“炊无釜,衣无帛”的游牧生活。由于物资奇缺,生活非常艰难。因为没有棉布,很多人夏天还穿着皮袄皮裤,只是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因为缺少铁锅,煮肉烧水都成了问题,只好用大青山的石板烤肉,喝生水解渴。蒙古人虽然是以肉食为主,但也离不开粮食,每年秋收之际,都要成群结队南下中原去抢掠,给中原百姓带来了一次次灾难,蒙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仇恨日久弥深。

  明朝建立之后与北元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不但和历朝历代一样,继续大规模修筑长城,隔断蒙古人与汉人的交往,还对草原地区实行严厉的经济封锁,年年都要派军队进入蒙古草原,进行“烧荒、捣巢、赶马”的破坏活动。

  这时的阿拉坦汗已经认识到发展经济和商业贸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始考虑与明朝讲和修好,他连续9年派遣使者去北京议和,商谈互通贸易之事,向明朝廷提出,一旦明蒙开关互市,保证对中原地区永不进犯,并进贡金锅、银锅和白牛、白马、白骆驼表示自己的诚意。

  明朝一直把少数民族当作异族,当时的嘉靖皇帝更是对蒙古人存有戒心,再加上奸相严嵩把持朝政,不但断然拒绝了阿拉坦汗的请求,还两次杀害了派去的使者。阿拉坦汗1550年率领蒙古骑兵,拆毁了一段长城,一路冲杀过去,包围了北京,试图以战求和,达到开关互市的目的,史称“庚戌之变”。嘉靖皇帝面对蒙古大军兵临城下,大惊失色,不得已答应了阿拉坦汗的要求,同意马上开关互市。

  这种被迫制定的城下之盟,让明朝廷丢尽了颜面,注定长久不了。第二年,明朝廷就单方面撕毁了协议,闭关停市,并以重金悬赏阿拉坦汗的首级。

  明朝与北元的互相敌视,并没有阻断民间的私下交往,一些中原百姓冒着风险与蒙古人进行易货交易。特别是此时的中原地区,正处在明朝严酷的封建统治之下,许多贫苦无助的百姓,因为不堪忍受地主豪强的剥削压榨,铤而走险逃亡到塞外草原。反抗明朝的白莲教起义失败后,许多白莲教人士也流落到了土默川。另外,还有一些明朝士兵因为难以忍受官吏的欺压和虐待,发动兵变,投奔到蒙古地区。

  面对中原汉人的到来,阿拉坦汗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没有像历史上有些统治者那样,占领一个地方以后立刻封闭起来,不允许外族人进入,也没有像以往那样,把俘虏和抢来的中原汉人当作奴隶使唤。他丝毫没有歧视这些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人,而是毫不犹豫地收容和接纳他们,并给予牛羊和帐篷,允许他们开荒种地,土默川很快出现了大片农田和许多手工作坊,可以制作马具、农具和一些生活用品。可是,这些根本不能满足需要,阿拉坦汗急切地希望与明朝开关互市,然而明朝廷几次拒绝了阿拉坦汗“以牛羊易粟豆”的请求,直到他60多岁,仍然没有任何转机,雄伟的长城将蒙古人和汉人分隔两地。

  这时候,一个突发的事件让局势发生了转变,而阿拉坦汗的夫人三娘子在处理这个事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娘子,本名钟金哈屯,蒙古语是“高贵显赫”的意思,她1550年出生在鄂尔多斯一个蒙古族贵族家庭,从小美貌聪慧,性格豪爽,不仅好读诗文,也能弯弓射箭,在部族中很受人们喜爱。1567年,59岁的阿拉坦汗迎娶了17岁的钟金哈屯,这是他的第3位夫人,人们称呼她三娘子。婚后,阿拉坦汗特许三娘子独自率领1万部众。

  3年后,阿拉坦汗带兵远征青海期间,家里突然发生了把汉那吉事件。把汉那吉是阿拉坦汗最宠爱的孙子,是他和第一夫人从小带大的,有点儿娇生惯养,做事非常任性,因为不满阿拉坦汗把自己喜欢的姑娘嫁给了别人,于是带着家人和随从出走大同,投奔了明朝。阿拉坦汗听说后,立刻赶了回来,他担心爱孙受到伤害,率领10万骑兵准备攻占大同,夺回爱孙。

  在这剑拔弩张之际,三娘子认为这是与明朝讲和的大好时机,劝说阿拉坦汗冷静下来,先撤回军队,想办法与明朝使者谈判。这时,明朝隆庆皇帝继位,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辅佐朝政,在整饬吏治的同时,开始反思过去的对蒙政策,认为战争只能是两败俱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谈判,阿拉坦汗用白莲教首领换回了把汉那吉,双方再次达成了开关互市的协议,阿拉坦汗被明朝隆庆皇帝封为“顺义王”,三娘子被封为“忠顺夫人”,蒙古军队的各级将领也都被封了军职。从此,明朝与蒙古人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了长达200多年的交战状态,几十年没有发生过战争。

  这次明蒙和好,是阿拉坦汗经过4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争取来的,可谓来之不易,而三娘子在妥善处理这次事件中起了很大作用,更是功不可没。

  中原百姓走西口

  在长城沿线各个关口定期设立的开关互市,让长城不再成为隔断蒙古人与汉人的屏障和藩篱。蒙古人用牧区和大青山盛产的牛羊马匹、裘皮鬃毛、盐碱木材,换回了生活必需的粮食茶叶、绸缎布匹、锅釜农具。特别是大批牛马进入中原,解决了农田耕力不足的问题,大大增强了明朝的农业生产。更重要的是,开关互市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更促进了蒙汉两族百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史料记载,三娘子常常亲自骑马去边关贸易集市上视察,了解情况,有时还与明朝守将饮酒唱歌,表演蒙古族歌舞,增进信任和友谊。

  开关互市的第2年,明朝廷动员流落土默川的汉人回到故乡,可是十几万汉人只走了3000人,而中原百姓听说土默川土地肥沃,赋税也低,反而大批涌入,以至于形成了延续几百年的走西口潮流。蒙汉百姓共同开发土默川,建起了许多冶炼、铸造、烧砖、造纸、毛皮加工、木器制作、白酒酿造等作坊,出现了“连村数百”“宫室布满土默川”的繁荣景象。

  阿拉坦汗感受到了汉人的聪明智慧,他大量招募汉族手艺人和工匠,主要有石匠、铁匠、木匠、泥瓦匠等。随着蒙汉百姓的交往,土默川的蒙古人也试着耕种农田,逐渐由牧转农,过上了半农半牧的生活,从游牧走向定居,土默川出现了很多蒙汉杂居的村落,称为“板升”,蒙古语是“房屋”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村庄。现在呼和浩特周边的攸攸板、麻花板、古楼板、厂汉板、沟子板、讨号板、桃花板等村子,就是一直沿用了古老的名称。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他们过去一直以牛羊肉食为主,后来增添了五谷杂粮。他们过去主要以自家缝制的皮衣皮裤为主,后来逐渐接受了汉人布衣布裤和棉袄棉裤的服装样式,这样劳动起来更为方便。特别是向汉人学会了修建房屋,那是用木板夹土夯筑而起的房屋,最大特点是屋里盘着火炕,炕内有多条烟道连着后墙的烟囱,点火后不但炕上温暖如春,屋里也十分暖和,足以抵御冬天零下20多度的严寒,比起蒙古包更加舒适。

  皈依喇嘛教

  就在明蒙双方停战互市的那一年,阿拉坦汗做了一件影响蒙古族几百年的重大决策,就是自愿皈依了喇嘛教。

  蒙古人过去一直信奉原始的萨满教。萨满教每次祭祀长生天,都要宰杀大量的牛马驼羊,甚至残酷地推行活人殉葬的恶俗,早已引起一些蒙古人的疑惑和不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化,萨满教已经不能满足蒙古人的精神追求。

  阿拉坦汗西征青海期间,亲眼目睹了喇嘛教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宗教在民众思想意识中的深刻影响,很快被格鲁派喇嘛教的宽恕、慈悲、严禁杀生以及轮回转世、善因得善果的教义所征服和感悟,以至于“昼不能忘,夜不能眠”。多年的征战杀戮,让阿拉坦汗深感疲惫,随着年事已高,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从内心深处有了清心寡欲、安度晚年的打算。另外,喇嘛教还有一整套系统的医学理论,用医术和药物治病,而不是像萨满教那样用巫术治病,所以,很多蒙古人也对喇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

  1577年,年近70岁的阿拉坦汗率领土默特贵族及其部众长途跋涉来到青海,与格鲁派喇嘛教最高活佛索南嘉措会晤,并赠予他“达赖喇嘛”的尊号,从此,喇嘛教最高活佛才有了这个称谓,并一直沿用到现在。索南嘉措非常珍惜阿拉坦汗给予他的这一称号,往前追认了两世,因而自己成了达赖三世。

  修建归化城

  明蒙双方停战互市的第二年,在土默川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走向富足的情况下,阿拉坦汗又做出一个重大决策,要修建一座城市,于是在北靠大青山、南临黄河水的地方选择了一片避风向阳、山环水绕的“吉祥地面”,大量招募内地的能工巧匠筹备建城。明朝廷为了表示友好,在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上也给予了援助。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在1575年建成,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库库和屯”,蒙古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与现在的呼和浩特是一个意思。明朝廷给库库和屯起了一个汉文名称叫“归化”,有“归顺明朝,接受教化”之意。

  刚刚建好的呼和浩特规模并不大,全城周长不足两里,实际上更像一个大城堡。1581年春天,三娘子再次大兴土木,对呼和浩特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她亲自参与了筹划设计和指挥施工,并于当年完工。呼和浩特很快发展成为漠南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这一地位历经清朝、民国直到今天,始终保存不变。阿拉坦汗去世后,三娘子在城中居住了几十年,深受百姓爱戴,所以人们又称呼和浩特是“三娘子城”。

  当年呼和浩特建好后,立刻修建了蒙古地区的第一座喇嘛庙,就是现在的大召。经过明清两代,土默川陆续建起了近百座喇嘛教寺庙,相传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数上来的喇嘛三千六,数不上来的无其数”,其中规模较大的十几座喇嘛庙都集中在呼和浩特,这使呼和浩特有了“召城”之誉。

  后来,达赖三世赴京途中,在内蒙古正蓝旗圆寂,临终时留下遗言,称他的“转世将在阿拉坦汗家族之中”,不久,阿拉坦汗的重孙云丹扎木苏出生,被确认为索南嘉措活佛的转世灵童,法名云丹嘉措,奉为达赖四世,这是迄今为止喇嘛教最高活佛中唯一的一位蒙古人。从此,喇嘛教传遍了整个蒙古地区,成为蒙古人全民信仰的宗教。

  随着喇嘛教的盛行,蒙藏两族文化相互融合,为蒙古民族带来了包括哲学、文学、天文、历法、数学等新的知识领域,还有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新的艺术门类,蒙古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藏医、藏药的传入,极大地减少了蒙古人的痛苦。另外,由于喇嘛教禁止喇嘛娶妻生子,这就限制了蒙古族人口增长。土默特蒙古人是信仰喇嘛教最早和人数最多的,喇嘛教在土默川延续传承了4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土默特蒙古族的人口一直在递减。

  1582年,也就是呼和浩特扩建后的第2年,雄才伟略的一代汗王阿拉坦汗在黄河岸边的汗帐中,靠在一张佛椅上无疾而终,享年74岁。

  三娘子三嫁“顺义王”

  这时的三娘子年仅32岁,按照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父亡,子妻其后母”的收继婚习俗,阿拉坦汗的长子黄台吉在继承王位的同时,可以继承除了生母之外的阿拉坦汗所有妻子。可是,年过半百的黄台吉曾经对开关互市进行过抵制,与三娘子政见不一,已经结下了仇怨,再加上他体弱多病,三娘子根本看不上他,更不愿意嫁给他,也不交出顺义王的金印,而是率领自己的一万精兵离开了呼和浩特,使得黄台吉不能顺利地继承王位。

  明朝廷一向信任三娘子,为了继续保持与蒙古人的安定局面,急忙派大臣前来劝说三娘子。深明大义的三娘子为了顾全大局,被迫同意了与黄台吉成婚,交出了金印。黄台吉继承了顺义王位,三娘子再次被封为“忠顺夫人”。

  4年后,黄台吉去世,他的长子扯力克继承王位,可是明朝廷对扯力克不信任,强迫他与三娘子合婚,否则就要另封其他部族的首领做顺义王。三娘子为了尊重明朝廷,也为了保持蒙古人与明朝的良好关系,第3次嫁给了顺义王,又一次得到了“忠顺夫人”的封号和明朝廷丰厚的赏赐。

  几年后,扯力克率领10万大军护送达赖三世的骨灰回藏途中,在青海公开背叛明朝廷,进犯明朝城市。三娘子连续派人送去多封书信,好言相劝,讲明利害,扯力克才同意撤军东归,并在三娘子的陪同下,向明朝守将谢罪,避免了蒙古军队与明朝军队更大的冲突,稳定了西北地区的局势。从此,明朝廷对三娘子更加深信不疑,大加褒奖,并明确规定,今后顺义王呈报明朝廷的公文,必须与三娘子共同签署之后才能呈送,巩固和提高了三娘子的权威和地位。

  1612年,三娘子病逝,终年62岁。明朝廷专门派特使送来了隆重的祭礼。

  虽然三娘子只伴随了阿拉坦汗十几年,但她是最理解阿拉坦汗思想和意图的人,所以才能在阿拉坦汗去世后的30多年里,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三嫁顺义王,尽心竭力地维护明蒙友好局面,被蒙汉百姓广为称颂。 

  纵观阿拉坦汗与三娘子的一生,可以看出,这一对夫妻不仅有着蒙古人勇猛顽强、敢作敢为的秉性,也有着草原人真诚善良、热情豪爽的性格,尤其是他们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体现出两位开明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和长远谋略,表现出他们真正的爱民情愫与强烈的和平愿望,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自从阿拉坦汗与三娘子开发了土默川,建起了呼和浩特,中原各地和西北地区的各族百姓陆续涌入土默川安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