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在线qq客服:棉花育种上的沉默巨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51:17

棉花育种上的沉默巨人

(2007-05-31 09:33:00)转载 标签:

韩泽林

棉花育种专家

沉默巨人

分类: 人物风采

           

        

            棉花育种上的沉默巨人
  
    他,棉花育种工作60载,白了棉花,白了头发,为我省乃至全国的棉花育种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却没有显赫的名声,一直淡泊自甘;
  他,培养了众多的棉花科研骨干,他自己却没有大奖,没有论文。人们说,他把精彩的论文写在了广阔的田野上,众多科技人员的成长就是对他的最高奖赏;
  他,作为我省现代育种的奠基人之一,退休20年一直坚持工作在棉花育种第一线,如今 91岁高龄的他依然天天下地,离不开他的棉田。他说,棉花是他的亲人……
  这是怎样一位老人呢?他是凭着怎样的信念之剑,在崎岖的生命旅途中挥斩出一片天地的呢?让我们追寻这位老者的足迹,走进他的世界,一睹他那深埋的生命质感。
                            
                          痴爱育种
  
    2007年5月16日,天刚蒙蒙亮,晨曦中的河北农林科学院显得十分寂静。这时,一位白发老人走进棉花试验田,一会儿锄地松土,一会儿蹲下来观察棉苗的长势。
  这位老人是谁呢?他就是河北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棉花育种专家韩泽林。
  韩泽林今年91岁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很像一个老农民:肩背微驼,霜发满头,饱经沧桑的额上刻着岁月留下的道道印痕。
  1916年,韩泽林出生在河北省永年县西苏村。 “七七”事变后,正在北平三中读书的他,没有学上了,就回到了家乡,在家里种了4年棉花。1942年,他考入了当时的国立西北农学院。那一年春河南大旱,入夏又出现风雹旱蝗,庄稼几近绝收。在韩泽林去往学校的铁路沿线,到处是逃荒的灾民,饿死、病死、扒火车被挤踩轧死者无数,情景惨不忍睹!这让身处校园、衣食无忧的韩泽林深受刺激,产生了强烈的羞愧感与感恩之心,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好好报答农民。
  194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石家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把棉花育种研究作为自己的事业。他希望自己育出高产优质的棉种,为广大百姓服务,为祖国争光!
  当时,我国种植的棉花品种多是从美国引进的。如何才能用民族品种来替代美国品种呢?那时,我国棉花界老前辈冯泽芳、奚元龄、俞启葆等人,启动了中国现代棉花科学的研究。在石家庄,韩泽林也开始了艰苦的跋涉。
  科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投机取巧的成功者,唯一被允许的便是科学的态度和纯洁的心灵。韩泽林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他埋头于厚厚的书籍里,他走向田间地头拜老农民为师,从实践中学知识。
  他常年在农村产棉区驻点,和农民吃住在一起。每天天一亮就出去,晚上看不见东西了才回来。夏日的棉田像大蒸笼,又热又累,他渴了就舔几下带来的食盐,衣服湿透了就光着脊梁……
  勤勉是通向科学殿堂的台阶,而创新则是更高一阶。
  1958年,韩泽林带着课题组,瞄准远缘杂交这个高难度的课题,开展了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草棉四个种的远缘杂交,进行优质、抗黄萎病的攻关。
  优质、抗黄同时攻关,谈何容易。但他觉得就是失败了也是成果,说明此路不通,可为别人提供借鉴。他以诗明志:“平生无所好,痴心棉育种。优质与黄萎,计划一齐攻。难度虽然大,技毅保成功。”
  1967年,文革的风暴波及到了他。韩泽林被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屋里潮得很,韩泽林怕带在身上的种子丧失生命力,心急火燎。恰巧儿子来看他,他就让儿子带回去种。儿子一听就喊了起来:“你是为棉种才被批斗的,现在命都快没了,还种?!我不种!”无奈,韩泽林只好将种子继续藏好。此后5年里,他多次惨遭折磨:吊起来毒打,脖子上挂尿桶,跪三棱铁等。但不管受多大难,他对种子始终不撒手。
  1972年,韩泽林恢复工作后,他把藏了5年的棉籽拿了出来。庆幸的是,种子发芽、出苗了!
  此后,韩泽林迸发了极大的热情。1986年他得了前列腺癌,病情加重时疼得厉害,医生要求手术,可他不肯,还是成天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工作。儿媳曾这样对丈夫说:“除了咱爸我还真没见过这人愿意受罪的。”
  按理说60岁就该退休了,可他干到70岁才退。1986年退休后,他育棉不辍,在威县七级镇进行中长绒新种系127和140盖膜种植示范中,他运用地膜棉管理配套栽培技术,将1公斤新品棉种在2年内扩种了上万亩,创下我省棉花繁种历史记录。
  多年的棉花育种经历,让韩泽林和棉花事业不知不觉融为一体了。他痴爱棉花,就像爱儿子。老伴说:“他看棉花比看我都亲。”他儿子说:“他宁可不要命,也要种棉花。”
  2003年,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去世了。院领导带领大家去慰问他,他第一句话是感谢领导,第二句就是对不住老伴,第三句就是“我说这棉花呀……”接着就滔滔不绝,给人说起了棉花。
  2006年韩泽林90华诞,孙子、重孙从邯郸赶来给他祝寿。可等大家到齐时,寿星却不见了。儿子说:“肯定去试验田了。”果然,大家在农科院的试验田里找到了他。
  他的学生秦铁男从威县来石家庄看他,人家一进门,他就跟人家讲棉花;人家要走了,他还是在讲棉花;最后他硬留人家住下来,讲了一晚上还是棉花……
经过锲而不舍地研究攻关,韩泽林带领课题组创出了多种类型资源材料。1991年,杂交材料终于表现出了抗黄萎的特性,在国内率先解决了棉花品种抗黄萎病的世界性难题。1999年培育出了国内第一个观赏棉新品系。


                         痴迷“较真”

 

    在河北省棉花所,韩泽林绝对是个宗师级的人物,直接培养和影响了几代育种专家。他的弟子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最小的才20多岁。人们不仅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育种的学问,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韩泽林说:“农业科技成果是靠下地干出来的。棉花是哑巴活体,缺什么会跟你要,它有表情,如果功夫下不到,你就看不懂它的哑语,搞不好科研。”因此,韩泽林特别重视到基层、到现场去搞研究。他常说:“年轻人要长两种本事,一是田间选种的本事,准确率要高,这是做棉花科研必须的;二是解决生产问题的本事。”他告诫学生:“不在田间观察,就摸不透棉花脾性,搞不好棉花。现在有电脑是好事,但光坐在电脑前不会出品种。” 而他自己,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六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棉田一线搞研究。
    韩泽林对科研严谨,细致入微是出了名的。细到什么程度呢?你从成千上万株棉花的试验田里随便拔一株,他就能说出这株棉所在的准确位置。这乍听不可思议,可他的弟子却说确有其事。原来,做杂交要仔细观察棉花的性状,韩泽林就整天呆在地里,把棉花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样侍弄、呵护,有时还要跟棉花说几句话,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天天如此,自然对每一株棉花的情况了如指掌。
有人说,韩泽林选种时,眼睛毒、狠、准,这连计算机也无法模拟。当他最后伸手选取时,像突发灵感,满眼生辉。这种灵感是在瞬间爆发,却又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砺。
    上世纪70年代,沧州农科所在进行棉花品种比较试验时,不小心弄丢了标志牌和试验设计笔记。面对几十亩棉花,工作人员傻了眼。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请来了韩泽林。结果,经过3天的仔细观察,韩泽林把品种一一甄别出来,重新插上了牌子,建立了账本。人们都夸老韩“眼硬”。
    他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更是一根发丝的差距都不允许。省棉花研究所所长张香云回忆说,1986年有一次在试验田里栽苗,完工后一位年轻人将剩下的一点水随手倒在观察道上,韩泽林看见了立即瞪着眼睛大嚷起来: “这点水看起来没什么,但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造成实验不准确。做科研工作不允许一丝马虎。”泼水的年轻人脸红了,干活的人都受到了震动。
    有件事让老朋友顾自忠领略了韩泽林的“较真”:
    “前年,我给韩先生培育的一种优质棉进行繁种。有一天,他来威县看棉。走在田里,刚开始他很高兴,可走着走着脸就沉了下来,原来他在田里发现两棵变异株。他走过去把变异株拔掉了,对我发起了脾气,说出的话也冒着火星:‘你们不长眼睛啊?’弄得我这79岁的老头儿脸上发烧。他就是这样较真,哪怕丁点差错,批评起来毫不留情。话虽难听但我们非常理解。”
    韩泽林对每一份田间调查记录都做到完整、清晰、准确;对每一项试验数据都始终坚持亲自整理分析。在韩泽林家里,从一摞摞田间调查记录本上可以看出他的认真劲儿:每个本上的封面,写着观察记录的年代,里面记录非常工整,一丝不苟,有的地方还分别用颜色笔进行标记。据说,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看到他的田间调查记录,非常惊讶,专门要来一本,把它挂在研究室的墙上,要求弟子们学习韩泽林的学术作风。
    在韩泽林的感召和影响下,省棉花所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任凭四面商歌,我自心如止水;随他浮躁潮起,我自岿然不动!


                            痴醉推广
   
    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退休在家的威县原县长顾自忠,突然接到来自石家庄的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韩泽林的三儿子韩洪润。韩洪润在电话里急切地说:父亲突然失踪了,请帮忙看看在不在威县。
    顾自忠是韩泽林的老朋友,听到老人失踪的消息,心里顿时一惊。随即,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韩泽林准是去了七级镇的士通村。于是,他把电话打到了士通村,果然,老先生正在士通村指导农民棉花生产呢!
    士通村,威县七级镇一个棉花高产村。1991~1993年,该村作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威县试验点,年过古稀的韩泽林曾在这里蹲点3年,指导棉花生产配套技术,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今年,韩老先生把几个优质棉新品种放在了这里做试点,村里种了130亩示范田。为了指导农民种棉, 4月份一个月内,韩泽林已经三进士通村了。
    这三次来,顾自忠都是在韩泽林进村后才知道的。当他得知韩泽林每次都是自己一人挤班车颠簸而来,然后步行7里路走到不通班车的士通村时,心疼得泪花在眼里打转:步行7里地,对年轻人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何况韩泽林已经91岁高龄、并且患有前列腺癌啊!他埋怨韩先生来威县不打招呼,可韩泽林说:“我怕给你们添麻烦。另外,士通村我很熟,步行过去还可以顺便看看棉田里的情况……”
韩泽林采取悄悄行动,主要是怕大家阻止他。因为,前年,有一次他来威县指导棉花管理,突然晕倒在了棉田里,经医院输液后才缓过来。此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领导考虑到韩泽林年事太高,出于保护他的目的,给他下了死“命令”:不得再到威县试验点。可韩泽林心里哪里放得下自己的棉花!于是他选择了“偷偷进庄”这一招。
    在士通村,老百姓都认识这个“白头发老头”。
    5月17日,记者在棉田随机采访正给棉苗培土的村民李桂霞。说起韩泽林,她就像说自家人一样自然:“不就是那个白头发老头嘛,认识!当年俺村棉花沾了老头的光了,大伙儿都信服他!今年,他又来搞优质棉试点,喇叭一喊,大伙都响应。他来讲课,大伙儿撂下活都去听。”
    村民于志远说:“韩老师每次来,他先到地里转。头晌天那么热,他照样到地里。看到哪不行,亲自下手帮你。俺村哪块地该浇水了,哪块地有虫害了,他心里都有数。”
     乡亲们念念不忘韩泽林的功德,他们说起当年的事情来如数家珍。
    1991年到1993年,韩泽林在七级镇搞中长绒棉推广,当时粮棉争地很让人头疼。韩泽林他们大胆采用了早造墒与地膜覆盖,实践证明棉花覆膜这一做法非常成功。一是棉花出苗提前十几天,给小麦浇关键水让了路,小麦增产;二是棉花霜前花多了,棉花也增产,每亩地至少增收100元。这样粮棉两增,一举两得,矛盾得以圆满解决。为此,1993年9月27日,全省在威县召开棉花生产现场会,重点推广地膜棉,此后,地膜棉大面积铺开,年经济效益至少达5亿元以上。
    1993年棉铃虫严重爆发,各地棉花减产严重。而在韩泽林蹲点的七级镇,由于防范措施得力,田里基本上看不到虫子。最终该镇在大灾之年迎来大丰收,创造了奇迹。报纸上称七级镇为“江北棉花第一镇”。
    长年跟随韩泽林下乡的女弟子李俊兰说,韩泽林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讲吃穿,平常就像农民一样,根本看不出来是大专家。他的手里总是提着一个黑色人造革提包,里面放着洗漱用品。这几年,先生的心愿就是推广优质棉,他的愿望就是让棉农每亩增收100元。

                        

                        痴心人梯
 
    科学家牛顿曾说,他取得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在河北省棉花所,许多科研人员称自己的成功,是站在了韩泽林的肩膀上,称他是沉默的巨人。
    韩泽林在棉花育种上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培育了“桥梁品种”,创造了陆地棉和海岛棉的中间型,成为了其他科技人员攻克育种难关的“兵火库”。
    1958年,韩泽林偶然发现,一株海岛棉和一株陆地棉发生了杂交,这属于不同棉种间的远缘杂交,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激发了他搞远缘杂交的欲望。
    远缘杂交,最初几代结实少、育性差。即便是结了籽,其后代性状也会疯狂分离,长期得不到稳定,出成果很难。更因为这是基础性工作,清苦一辈子,到头来只是替别人做嫁衣,自己却得不到什么。所以,部分科研人员刚开始也搞远缘杂交,但最终因耐不住寂寞,几年后改弦易辙。
    然而,韩泽林认为,“中间型”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它是沟通种群的桥梁,有了它,当人们有需要的时候,将这些材料拿来用,很快就会出结果。如果没有这座“桥”,再从远缘出发去搞,时间就会很长,很不经济。于是他选择了这个课题,并且痴心不改。
    远缘杂交是细致活,韩泽林的搞法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在杂交后代中连续选择,把性状稳定下来,形成品种。而他是尽量让棉花杂交,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群体,因此,后代种类繁多。这样,尽管自己出成果难,但对其他科研人员有更多可供选择的“中间型”,对他人有益。
    在多年的辛勤劳作中,韩泽林采用杂交、姊妹交、多亲本杂交、复交等方法,采取多类型的引变、选择,制造出种质资源659份,得到了大量极具遗传育种价值的资源品系。其中观赏棉为国内第一个培育成功的新类型棉花品系;三个极具利用价值的骨干种质系,已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培育的材料,无私地奉献给棉花育种人,有的人因此获了奖,出了名,可他却从不求回报。
    棉花栽培研究室主任林永增说,韩老是个大家,他言传身教了4代人,培养许多棉花骨干。几十年过去了,他既没有多少大奖,也没有论文,依然默默无闻。但是,河北省棉花所抗病育种、优质育种能够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他居功至伟!
    棉花所副所长刘国健说,韩泽林把自己的大好年华都献给了最基础的材料工作。正是因为他搭起了棉种间的桥梁,才成就了今天河北省棉花所雄厚的种质资源和大量优质品种。他为别人做了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