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刷30级:湘乡云门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07:14
云门寺位于湘乡市城区,原名石碑寺。
始建于宋皇祜二年(1050年),先后多次加修或作整修、重修。现为清代风格,占地3200平方米,由前殿、大雄殿、观音阁和念经堂三部分组成, 自南而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殿前有清乾隆二十六年雕汉白玉长方香炉一座,佛龛上悬曾国荃同治六年(1857)年书写的“南海长春”横匾,阁中有青铜圆形 扁腹香炉,造型精美。观音阁内祀奉观音佛像,为泥塑和木雕混合结构,全身金装,高11.4米,为江南最高大的观音佛像。佛像直立于莲花宝座上,面颊丰满,双目微府,形 态端庄慈祥。佛顶宝冠二十四面,各面塑有化佛;上身千手,其中四双大手或高捧佛祖,或合掌天书,或挥臂执戟,或屈指掐算。下身衣带自然飘垂,具有轻纱透明 的质感。
阁前左右配庑奉公绪十九年(1893年)雕汉白玉、罗汉18尊,每尊1.5米,形态各异。
云门寺在195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定为开放单位。
现在,国家旅游局所绘的全国旅游地图中,云门寺被列为旅游景点之一。

湘乡市云门寺
湘乡自秦皇置县,隶辖于零陵郡,自古别号龙城。城郊有一龙洞,纵深难测,洞中之洞不可计数,相传在古时乃众龙栖息之处。曾有冒险探洞者,至深处能闻到鸡鸣狗吠之声,并隐约听到人语声,传说为他世界之声音也。湘乡人杰地灵,经世之才逮代辈出,风调雨顺物阜年丰。尤为奇者,各种自然灾害素不侵及湘乡,周边县市遭灾,惟独湘乡安然无恙,乃湘乡人之福祉也。种种祥瑞,实赖于云门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洪慈普被,冥冥庇护。湘乡城中云门寺,始建于北宋皇佑
二年(公元1050年),乃千年古刹,五朝道场,修道证果不乏其人。
云门寺赦创自宋,原名石碑寺,因寺前有石碑两座,相传为耿山碧玉也,更有前朝著名诗人黄山谷名著镌刻于石碑,故为名。明永乐九年,成祖迎西域异僧于南畿。为皇考妣宏福,今天下寺观设坛建醮。有一僧名慈慧,自浙绍云门来,卓锡于寺,时现五色祥云映于殿阁,邑侯秦豫上奏其事,故易云门寺。是寺经宋、明、清历代修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重修。构造辉煌,几同鹫岭之丽。庄严赫奕;如瞻鹿苑之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庙貌雄伟,为上湘之最,香火鼎盛,与南岳争雄。菩萨显灵,驰名中外,信众朝礼,络绎不绝。有求必应,无感不通。慕名而来的中外善信与日俱增,印度总理曾向周恩来总理提出至云门寺瞻礼,足见其影响大而广也。夫历史悠久,此次重装金身告竣,于二○○一年农历九月十五日,由本寺方丈宝昙大和尚,暨圣辉大和尚诸山长老等,重新点相开光以来,十方善信,倍加蜂拥而至。千手观音两壁,又已塑造观音灵感八十四像,殿堂更加庄严辉煌显耀。
云门寺位于湖南省湘乡市,又名“石碑寺”,始建于宋皇祐二年(1050年)。云门寺分为前殿、中殿、大雄宝殿和观音阁。该寺最具特色的佛教文物是观音像、罗汉像和白石香炉。
在观音殿里有一尊千手千眼观音像,身高12米,全身贴满黄金,脚踏莲花,整体是用木雕、泥塑两种结构结合而成。中间是三个大柱子支撑着,观音像的头部、腹部装有木炭和茶叶,在古代,茶叶是防虫的,木炭是用来防潮的。据文史记载,凡有八只手以上以观音,都叫“千手观音”,因为每只手的手心上都有颗眼睛,所以又叫“千眼观音”。千手表示法力无穷,可以拯救众生,而千眼则表示慧眼无边,能普观世界,明察秋毫,智慧无穷。云门寺观音殿里的千手观音,其蕴意更为丰富。第一双高举的手,捧着一尊小佛像,是其师祖释迦佛;第二双手里拿着兵器,称战器,是用来防身的,对研究宋朝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第三双手是双手合一,礼敬阿弥陀佛;第四双手是自然伸展。身后伸出一千只手,手形千姿百态,令人心动神摇,目不暇接。从艺术上讲,对这千只手的
  
处理采取了孔雀开屏的方式,层层叠叠,既有章法,又不呆板。这尊观音造于明朝成化年间,雕塑家在艺术处理上很高明,有十二米高的长度来雕刻一尊观间,整体上以小衬大,以竖破横,以粗犷烘托细腻,头冠上十多个小佛精雕细刻、加上彩带、仙鹤、大龙……等等,显示出我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艺。自有观音像后,湘乡亦形成一种习俗,即“上朝南岳,下朝云门寺千手观音”。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日,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来此朝拜,场面盛大。
云门寺明清时先后重修11次,观音殿横匾即是曾国藩的两个弟弟曾国荃和曾国潢于同治六年(1867年)时捐献的。
云门地最著名的文物还有石雕十八罗汉像。云门寺的十八罗汉,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每尊都是同一块整体的汉白玉雕刻而成。造像者为父子二人,总共花了三年时间才雕刻完毕,每尊身高1.5米,形态各异,或舒目展颜,或挖耳蹙听,或捧腹憨笑,或掩卷沉思,或眉目传情。雕刻美,形象逼真,充分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雕塑技艺。
寺内还有一座用祁阳白石雕刻的长方形香炉,它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所造,高1.8米,长1.75米,炉身周围有浮雕,正面雕刻四个字“圣寿无疆”和二龙戏珠、二狮滚球;反面雕刻福、禄、寿三星,双凤朝阳,二狮滚球,整个造型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目前云门寺已划归湘乡市博物馆管理。
云门寺位于湘乡市区,始建于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原名石碑寺,因寺前有石碑两座,相传为耿山所产之碧玉也,更有北宋著名诗人黄山谷名著镌刻于石碑,故为名。明永乐九年,成祖迎西域异僧于南畿。为皇考妣宏福,令天下寺观设坛建醮。有一僧名慈慧,自浙绍云门来,卓锡于寺,时现五色祥云映于殿阁,邑侯秦豫上奏其事,故易名为云门寺。
云门寺经宋、明、清历代修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重修。由前殿、大雄殿、观音阁等三部分组成,占地4000平方米,自南而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前殿为山门,山门右侧立龙王庙,左侧立土地祠。大雄宝殿两端主墙高出屋面呈穹形,顶有通风透光的气亭,内设春秋阁,重檐歇山。观音阁内祀奉观音佛像,为泥塑和木雕混合结构,全身金装,高11.8米,为江南最高大的观音佛像。佛像直立于莲花宝座上,面颊丰满,双目微府,形态端庄慈祥。佛顶宝冠二十四面,各面塑有化佛;上身千手,其中四双大手或高捧佛祖,或合掌天书,或挥臂执戟,或屈指掐算;下身衣带自然飘垂,具有轻纱透明的质感。佛龛上悬曾国荃同治六年(1857年)书写的“南海长春”横匾,阁中有青铜圆形扁腹香炉,造型精美(在1958年“大炼钢铁被毁”)。阁前左右配庑奉光绪十九年(1893年)雕汉白玉、罗汉18尊,每尊1.5米,形态各异。阁前正中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雕汉白玉长方香炉一座,高1.8米,长1.35米,宽0.85米,炉身四周有盘龙、麒麟、福、禄、寿三星、二狮滚球、二龙戏珠、双凤朝阳浮雕及“圣寿无疆”篆字,图像生动,篆刻官正。寺院构造辉煌,几同鹫岭之丽。庄严赫奕;如瞻鹿苑之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庙貌雄伟,为上湘之最,香火鼎盛,与南岳争雄。菩萨显灵,驰名中外,信众朝礼,络绎不绝。有求必应,无感不通。慕名而来的中外善信与日俱增,印度前总理西哈鲁1969年访华时,就点名要来湘乡云门寺瞻礼,当时因大家都知道的特殊情况,被周总理婉言回绝,足见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大而广也。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云门寺曾几度衰亡,几度兴盛。至1998年,宝昙老和尚不顾年迈体弱,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受湖南省佛教协会的重托正式接管已经是停止开放40余年的千年古刹――云门寺。老和尚带领广大四众弟子多方筹措资金,不辞劳苦,经过几年的修缮,云门寺基本上恢复了旧日的格局,使云门寺又重焕异彩。
2006年元月,法通大和尚经宝昙老和尚推举,并受湖南省佛教协会的委派,驻锡湘乡云门寺。法通大和尚驻锡云门寺以来,加强道风建设,以身作则,率领僧众坚持上殿过堂等宗教生活,弘法利生,热心公益事业;并新修斋堂,新增财神殿和圣帝殿。现今的云门寺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梵音阵阵,正朝着寺院格局将更加完善,道风建设更加规范的目标迈进,为构建和谐社会、净化人心作出应有的贡献。
云门寺195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定为开放单位,2005年被评为省重点寺院。现在,国家旅游局所绘的全国旅游地图中,云门寺被列为旅游景点之一。

千手千眼观音佛像
泥塑和木雕混合结构,全身金装,高11.8米,为江南最高大的观音佛像,佛像直立于莲花宝座上,面颊丰满,双目微俯,形态端庄慈祥。佛顶宝冠二十四面,各面塑有化佛;上身千手,其中四双大手或高捧佛祖,或合掌天书,或挥臂执戟,或屈指掐算;下身衣带自然飘垂,具有轻纱透明的质感。【寺院网站http://www.xxyms.com/index.asp】

湘乡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甚多。这里已发现战国以来的古墓5000多座及大量文物。现存建于宋代的云门寺,内有全国第二大千手千眼观音塑像和栩栩如生的汉白玉十八罗汉,成为国内外佛教信徒拜谒的圣地,这里整日香火绵绵,钟磬悠悠。云门寺位于湘乡市汽车站西南,东风路侧,始建于北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因当时寺门有石碑两座,色清温润,相传为耿山所产之碧玉,故名石碑寺。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一高僧慈慧,自浙绍云门山来寺居住,时观五彩祥云,映其殿阁,故易名云门寺。云门寺占地约10亩,其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宝殿和观音阁。其中观音阁最为壮观。殿阁进深35.4米,通面宽17.5米,高约15米。三面以砖墙承荷,重檐歇山屋顶,屋角起翘。重檐之中,设一天窗,观赏者可站立前坪,通过天窗瞻仰佛面。阁内有佛龛,饰以朱漆的两只大木圆柱,上书金字楹联:
“蔼蔼慈门,何惭佛称慈父,众称慈母;
汪汪生海,直配乾曰大生,坤曰广济。”
佛龛上悬挂着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在清同治六年(公元1857年)书就的“南海长春”横匾。阁中有青铜圆形扁腹香炉,直径0.55米,高0.23米,炉腹外部铸怪兽头像一对,造型极为精美。阁内观音佛像,为泥塑木雕混合结构,全身贴金,高11.4米,是江南最高大的观音佛像。佛像直立于莲花宝座上,面颊丰满,双目微俯,形态端庄慈祥;衣带似在飘拂,冠饰似在颤动;两鬓发丝,根根可数;额上佛痣,清晰可见;两耳垂肩,饰坠晃动;鼻尖微翘,双唇略张,似在喃喃念佛。佛顶有宝冠24面,各面塑有活佛;上身千手,每手掌心内各有秀目一只。其中4双大手,或高捧佛祖,或合掌天书,或挥臂执戟,或屈指掐算,大小合适,位置得当;整个造型比例匀称,雕塑精湛,奇特美观。阁前两边走廊上,奉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祁阳石雕罗汉十八尊,每尊高1.5米,形态各异,或喜,或怒,或悲,或乐,或沉思,或凝视;面部肌肉,额上皱纹,为怒而紧张,随愁而紧蹙,因乐而舒展,心理变化,举止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些艺术珍品是我们祖先心血的结晶。据《十八罗汉碑》记载:百多年前,有一高僧曾游方募化几十年,历尽千辛万苦,直至须发全白才筹集雕塑这十八罗汉的资金,那些能工巧匠,刀刻斧凿又花了整整5年时光。1959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云门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湘乡县人民政府以其为馆址,建起了湖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请郭沫若先生题写了馆名。后国家旅游局所绘全国旅游图中,云门寺被列为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万人次以上。博物馆建馆近40年来,收藏文物及资料达7000件以上。据1996年统计,经过清理和重新鉴定,定名和编号者计有瓷器532件、陶器716件、字画414件,古籍(碑帖、文献)368件、各类金属器物942件、玉器421件、雕刻工艺品107件,其中一级品7件、二级品17件、三级品23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