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之疾风剑魔:决战前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25:29
决战前夜
——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延安与莫斯科的关系阴晴无常,一波三折。苏军对中共在东北
的活动由适度限制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到暗中帮助,再到大力支
持;在最初阶段是逐渐升温的。这与华盛顿的所作所为有很大关系。

  9月13日,美军在青岛登陆;

  9月30日,美军在天津登陆;

  10月1日,美军在秦皇岛登陆,并抢修秦皇岛至山海关间的铁路和
公路。

  美军节节迫近东北,不能不引起苏联的警觉。莫斯科判断山姆大
叔要染指中国东北,此时,离苏军撤离的日子不远了,苏联自然要抓
紧有限的时间,找美国人及其代理人蒋介石的麻烦。最令对方头痛的
莫过于支持中共进入东北。

  于是,在美军登陆秦皇岛的两天后,即10月3日,一位来自莫斯科
的神秘人物到沈阳张作霖的大帅府,找到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对方
不肯透露真实姓名,只亮出苏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从陪同
他前来的克拉夫钦科大将、图马尼扬中将的表情上,不难看出那位中
央军委委员绝非等闲之辈。

  神秘来客首先转达了斯大林的话:“斯大林同志称赞你们党是勇
敢、聪明和成熟的马列主义党,他本人对贵党很有信心。我们很想了
解中国党在东北问题上的战略。”

  彭真介绍了中共中央争夺东北的决心和部署。

  “你们气魄很大!”来客赞许道。

  彭真进一步介绍说:“我们准备在必要时让开南满,而占领东、
西、北满、背靠苏、蒙、朝……”

  来客连连摇头:“这样部署不好,还没有脱离你们过去的游击主
义。你们应该在山海关一带部署15万主力部队,在沈阳一带部署10万
兵力。只要把南面堵住了,东北就都是你们的啦。东北的人口、财富
主要集中在南面,你们要分清主次关系。”

  彭真为难地说:“国民党军肯定是要打进来的。我们的部队装备
差,没有炮,跟美械装备的蒋军硬拼是不行的。”

  来客大笑起来:“你是说没有炮吗?哦!现在就有了,我们可以
给你们呀!”

  这次意外的会面令彭真等东北局领导人喜出望外,他们立即将此
喜讯电告延安。

  第二天,苏军通知东北局:“愿意把保存在沈阳、本溪、四平、
吉林、长春、安东、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缴获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弹药
和军事装备,全部转交中共接收。”(引自《百年潮》1998年4月号,
杨奎松《东北决战幕后》)说是主要的武器库在北面,至少可以装备
几十万人。

  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可东北局一时还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彭真
面有忧色,“我的人马主要在南面,北面没有多大力量,恐怕一时接
收不了那么多武器。”

  苏军代表爽快地说:“既然如此,南面的你们尽管拿,北面的由
我们代管一个月。”

  东北局领导人立即电告中央,并建议抓住此千载难逢之机:“下
最大决心,立即从各区抽调30万主力,于一个月内赶到,用尽一切方
法控制此间。这是决定全局的一环,为了争取这一环,宁肯牺牲其他
地区,即使化为游击区。即使是暂时的丧失都值得。”

  东北局的这一主张其实就是重复毛泽东在七大的那次讲话:“如
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
有了巩固的基础。”

  此时关内已烽烟四起,刘少奇回电说:

  “30万办不到,一个月可有10万到达冀东和东北,本月底可再出
动5万到8万。现因国民党有将近50万大军从平绥、同蒲、平汉、津浦
向平津、东北前进,我冀鲁豫、太行、五台等区部队均不能抽调,必
须阻止顽军北进,并消灭其一部,才能掩护我出动30万到达目的地。”

  关内的八路军、新四军武器装备落后,弹药缺乏。为了阻止蒋军
北进,刘少奇在上述电报中提出请苏军从张家口、绥远方面提供援助。

  当苏军答复关内援助有困难时,刘少奇迅速冷静下来了,他认为
独霸东北在现阶段是不实际的,应做长期打算。10月9日,他致电东北
局重申既定战略:部队必须迅速摆开分散,每县一连一排。迅速发展
扩大,收编改造伪军伪警,在目前决不应集中部署,不要怕人家讥笑
我未脱离游击概念,因我无飞机大炮,游击概念决不能脱离,否则将
遭灭亡。在将来适当时机,部队即须集中整训和作战,但这是下一时
期要做的。只有在目前高度分散发展之后,下一时期才有大量部队集
中作战。将来作战即使采取抵住蒋军进入东北方针,山海关至锦州一
线以及沿海地带亦完全可能被蒋军占领,我不能在沿海到处抵住蒋军,
我只有吸引蒋军深入内地一二百里之后,才能进行主力决战歼灭之,
不可做到处防御的想法。

  10月11日,毛泽东从重庆返回延安,争夺东北是他最牵挂的事情,
一下飞机就让书记处的同志汇报。刘少奇将10月3日以来东北局发来的
电报交给毛泽东,并详细汇报了中央的部署。

  毛泽东的见解果然与众不同,他反对分散部署,主张按苏联方面
的建议,集结重兵在南满一带防堵蒋军进入东北。

  散会后,刘少奇根据会议精神起草了一份致东北局的电文。毛泽
东在签发时又加上了如下一段文字: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
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于庄河、安东之线,坚决拒止蒋军登陆及歼
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延安、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改变
过去分散的方针。

  毛泽东的打算显然是“拒止蒋军,独霸东北”。

  此时,山海关方面又接连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美军在秦皇岛
登陆后,以武力为后盾强行修通了秦皇岛至山海关的铁路,并派兵护
路。随后又以铁路线为轴心不断侵吞地盘。其陆战第一师先后占领了
昌黎县的滦河、抚宁县的榆关、临榆县的海阳等城镇,不断挑衅当地
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八路军奉令避免与美军发生武装冲突,而美军
却得寸进尺,狂妄无比,竟将海阳地区的一个区小队18人解除武装。
美军飞机不断飞临山海关上空,进行骚扰恫吓,多则40余架,少则
10余架,低空掠过关城,巨大的噪音搞得居民不得安宁。在秦皇岛海
面集结的美军舰船越来越多,夜晚看上去灯火星罗棋布如一座海上城
市。

  鉴于美军的不断挑衅,10月24日,八路军派陈东、安石等6位代表
前往秦皇岛与美军交涉。美方先是拒绝会见,后来发展到要扣押谈判
代表。骄横霸道的美军最后放回代表,并扬言:“要用飞机大炮对付
八路军。”

  美军在山海关的违规行为惹恼了苏军。这就是苏军在长春不断给
熊式辉、蒋经国制造麻烦的原因。

  由于美军舰船帮助蒋军运兵,准备进攻东北,秦皇岛集结的蒋军
已达数万人,而且新的部队仍在源源不断地开来。苏联方面原定11月
15日开始撤离东北,毫无疑问,在苏军撤离后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肯定
要在东北爆发,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10月25日,苏军代表通知东北
局:

  “如果说过去需要谨慎些的话,那么从现在起你们应该以东北的
主人自居,放手去干。”

  此时,蒋介石迅速部署新的一轮更大规模的进攻。美军的飞机、
舰船帮助蒋军运输,忙得不亦乐乎。11月上旬陆续运抵秦皇岛一带的
蒋军已达8万人,山海关之战形势已逆转。

  苏军在东北的高级将领都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都是图上作业的
高手,经过一番沙盘推演,立即就泄了气。他们把东北局领导请来,
将图上演习的结果述说一遍。

  彭真等人也明白形势非常严峻,于是要求苏军延缓撤军时间一两
个月。

  苏军代表连连摇头:“延缓撤军,将会引起极大的外交纠纷,这
是行不通的。”他抱怨说,你们犯了战略错误,既然你们有超过50万
人的主力部队,为什么不早点调来?现在你们的部队大多在路上,而
蒋军已经打上门来了。战机已失,多么令人惋惜啊!现在我们惟一可
做的就是继续移交军火库,延缓撤军是不可能的。

  周恩来在接到毛泽东的那份过于乐观的电报后,心里没底,他没
有贸然按电报指示向蒋介石“狮子大开口”,而是首先去苏联大使馆
去征求彼得罗夫的意见。大使不同意东北、华北自治的主张。

  “你们在东北只能做,不能说,决不要提东北自治与不准国民党
派兵,这会给美蒋以借口,而使苏联在外交上陷于被动。”

  大使批评延安考虑问题只想到了重庆,而没有想到还有大洋彼岸
的山姆大叔。美国的政策就是想解除中共的武装,变中共为一个社会
民主党。他们一定会帮助蒋军进入东北,从而将苏联势力挤走。你们
独占东北已经不可能了。

  周恩来摸清了苏联的底牌,于是回电延安,对毛泽东11月3日电文
的主张表示有疑虑。

  11月7日,毛泽东回电周恩来:“美国政策深堪注意,友人(指苏
联大使)意见值得考虑。”

  在美蒋气焰日炽,大战看似一触即发之时,苏联方面又退缩了。
11月10日,苏军代表通知东北局,准备将东北各大城市交国民党接收,
中共武装必须在苏军撤离5天前撤出沈阳、长春等大城市,封锁各机场
的部队也必须离开。

  苏联人反复无常,这不能不令彭真等人恼怒不已,他们据理力争。
苏军代表说:

  “我个人对你们的处境深表同情,但命令来自莫斯科,没有商量
的余地。”

  11月12日,长春城内的中共武装开始集结,向城郊开去。当这些
荷枪实弹的队伍从一条街走向另一条街的时候,一下子轰动了整个长
春。他们进来的时候应苏军的要求,为了掩人耳目,是分批渗入的,
非常隐秘。长春的市民见突然冒出这么多中国军人感到不可思议。当
然更震惊的是蒋经国,他以为中共军队拥进了长春。

  这就是国民党东北行营长春总撤退的根源。苏联退缩的目的就是
避免出现重大外交纠纷,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纠纷还是出现了。

  一时国际舆论大哗,指责苏联违背了《雅尔塔协定》。美国将军
舰开往旅顺、大连海面示威。苏联害怕美军借机登陆,使他在雅尔塔
会议上捞到的实惠丢掉了,连忙向大连空降了一个师的兵力,还向沈
阳增派了坦克部队和炮兵。这样一来不仅兵撤不了,反而还要增兵。
莫斯科在外交上的麻烦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平息国际舆论,11月19日,苏军通知东北局:“长春路沿线
及城市全部交给蒋军,有红军之处,不准与苏军作战。中共军队必须
退出铁路线10里以外,以便蒋军能顺利接收。”

  此时山海关战火已向东北腹地蔓延,杜聿明于16日占领了山海关,
并挥师北上,与他的对手林彪进行第一个回合的较量。

  东北解放战争的第一枪是10月25日打响的。当时,还不能算是纯
粹的中国内战。因为最初的几次战斗都有美国人参与。规模不大,双
方都未敢放开手脚大打。

  经过8年游击战的八路军战术之灵活是蒋军望尘莫及的。蒋军始终
没有摸清山海关守军的虚实,每次战斗都吃了亏。当问起山海关共军
的实力时,第十三军长石觉无法准确回答,支吾了半天,说大约10万
人。

  石觉的话使杜聿明很不满意,他只得亲自部署侦察活动,以摸清
对手的实力。

  11月11日深夜,山海关守军派小分队偷袭沙河西岸的一个村庄,
在该村宿营的国民党一个连被消灭,惟独连长命大,只身逃走了。小
分队又乘胜深入第十三军阵地,胡乱放一阵枪就溜走了,这种麻雀战
术是他们打日寇时练熟的。蒋军没经验,以为八路军打上门来了,拉
开架势就大打出手,美式装备果然不一般,火力比日本人还要猛。东
边打西边,西边也不示弱,双方混战至天明,才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东边的是第八十九师,西边的是第五十四师,死了不少人,却没有清
查出一具八路军的尸体。

  那位逃回去的连长为了开脱罪责,竟谎报军情,说:“共军炮火
太猛了,十几分钟就将我们在村里的房屋工事轰平了,全连官兵都被
炮弹炸死啦!”

  第八十九师师长万宅仁引这位连长去见军长石觉。石觉听了那位
连长的鬼话,颇为紧张,立即召开全军紧急会议。

  “传言共军在东北接收了日本关东军的新式武器,现在已经得到
证实。”石觉向全军下令,“为了避免共军炮火杀伤,部队一律离开
村庄,构筑散兵坑阵地。”

  第十三军就这样忙开了,部队离开村庄,到野地挖坑。当时气温
已降到冰点,士兵们在寒风中构筑土木工事,叫苦不迭。日本人猖獗
时他们也没吃过这种苦,日本人败了反而遭这份罪。

  “这哪里是去受降?分明是打内战嘛!”

  石觉部署完毕,跑到秦皇岛去见杜聿明,建议第五十二军也采纳
他的办法,并对杜聿明攻击山海关的计划提出疑虑。

  杜聿明冷笑道:“石军长,本人获得的情报恰恰相反,山海关共
军武器破烂,没有炮火!他们的实力也不是10万,而是5万。”

  事实上是3万,但杜聿明比石觉的判断的确高明些。石觉颇不服气,
拿出那位连长的报告为自己辩护。

  杜聿明看完那份报告,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明天我要亲
自去察看现场。”

  11月13日晨,杜聿明集合第十三军团以上军官,让那位连长带路,
去战地考察。

  “是哪个村庄被共军摧毁了?”杜聿明问。

  连长说北边那个。进村一看,没有一间房被毁。连长又说是中间
那个村庄。进村后,发现所有房屋同样完好无损。杜聿明走进一所农
家小院,一位穿黑棉袄的老农民袖着手奇怪地看他们这群威风的军官。

  “前天晚上这里打仗了吗?”杜聿明问。

  “打啦!打得好厉害呀!”老农民像是见过不少世面,一点儿都
不胆怯,“八路军一来就把村庄包围了,你们老总慌忙跑出去,被手
榴弹炸死几个人,其余的都缴枪了。八路军可厉害哩,从前日本鬼子
大炮机关枪都打不过他们。”

  “八路军打炮了吗?”杜聿明问。

  “打啦!在东边墙上打了几炮,没打进院子里来。”

  杜聿明一看,是手榴弹的痕迹。他转身对军官们说:“你们都看
到了,沙河战斗,共军并无炮火,只有手榴弹。这位连长谎报军情,
交军法处严惩!”

  当天下午,杜聿明召集第十三军营以上军官开会,以上午的战地
考察为例,警告各级军官不要被自己制造的谎言吓破了胆。他说:

  “共军的战力火力均不及你们,第十三军是全部美械装备,我不
敢夸口说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但我敢说在中国是一流的!”

  第十三军在抗战时隶属于汤恩伯,为了保存实力,汤从不与日军
认真作战,日军一来,便望风而逃。经过8年抗战,实力是保存下来了,
可士气一直不振。杜聿明不得不费很多口舌为他们打气。

  11月15日拂晓,杜聿明指挥第十三、第五十二军3万余人,在飞机、
大炮的掩护下,向山海关发起大规模攻势。杜聿明用兵擅长出奇制胜,
他以一部兵力正面进攻,而以主力实施左翼迂回,企图将山海关守军
压迫于渤海之滨。当日下午1时,杜聿明亲自督率第十三军第八十九师
占领山海关西北长城九门口要寨。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五师亦于当晚攻
占义院口。

  16日拂晓,占领九门口和义院口的蒋军按计划向东迂回,以截断
八路军山海关守军北撤的路线。杜聿明乘坐吉普车随第十三军军部行
动,他对自己的军事计划十分得意。参谋长赵家骧提醒道:“长官的
计划虽然严密,但部队执行起来恐怕会打折扣,第十三军这样的部队
必须紧盯后脑勺,并不时踹他们的屁股才行。”

  杜聿明明白能否一举将八路军兜进弧形包围圈予以歼灭,关键在
第二十五师和第五十四师的迂回能否迅速截断山海关北面的铁路。他
颇不放心地亲临前线督战。

  上午7时,杜聿明发现担任右翼主攻的第四师仍在原地未动。他找
到军长石觉,生气地说:“进攻时间过了两个多小时,第四师为什么
还在原地?”

  “杜长官,共军顽强得很,打到现在阵地毫不动摇。”石觉解释
说。

  杜聿明穿过炮兵阵地,举起望远镜,发现山海关以南八路军阵地
仅有少数机枪掩体,并无炮火射出。于是命令第四师督促第一线部队
前进。

  第四师一位团长为难地说:“共军机枪阵地还没有摧毁呀!”

  “你率部抢渡沙河,立即发起冲锋,我负责火力掩护。”杜聿明
叫来炮兵指挥官,说:“你准备好炮火,随时听令。”

  那位团长硬着头皮率部徒涉冰冷的沙河,可是对面仅有零星的枪
声,根本未遇强有力的抵抗。

  原来八路军主力早已撤退。

  杜聿明不想让山海关守军跑掉,于是对石觉说:

  “石军长,赶快下令各师追击,与迂回部队会师围歼共军。”

  到下午4时,杜聿明说:“我估计追击部队与迂回部队已在山海关
以东10公里处会师了。”

  石觉说:“尚未接到报告。”

  杜聿明决定继续乘吉普车向北巡视战况,奇怪的是走了几十公里
仍未发现第十三军的部队。行至三里堡附近,才见到第五十四师有一
个连正在公路边准备宿营。

  吉普车一停,一位连长立即跑步过来,举手行礼。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不追击?”

  “报告长官,今天中午我们在这里缴了共军几十支枪,附近几个
村落都有共军,他们当时正在撤退。我报告团长要求前进,团长说奉
师长命令就在这里警戒待命。”

  “你们团长、师长在什么地方?”

  “团部离这里大约三里路,师部还在九门口,离这里有几十里。”

  杜聿明问:“你看到第四师和第八十九师的部队没有?”

  “报告长官,这里只有我一个连,没看到其他部队。”

  杜聿明恼怒异常,对身旁的赵家骧说:“石觉、史松泉未照我的
命令执行,新月形包围圈未合拢,共军就全溜了。”

  赵家骧展开地图指点说:“现在只有第二十五师孤军冒进,有被
共军吃掉的危险。”

  杜、赵二人忧心忡忡地返回秦皇岛。当晚接到第二十五师报告,
山海关守军主力已于当天上午经北宁路向绥中方面撤退。未经决战便
拿下了山海关,杜聿明已经完成了蒋介石的任务。本来蒋介石因感兵
力不足,让他先拿下山海关再说。现在山海关已顺利拿下,杜聿明决
心以现有的两个军的兵力继续北进,以扩大战果。

  17日清晨6时,各部奉令出发。杜聿明在山海关东北十公里处向第
十三军连以上军官训话。他首先询问第四师昨天追击的情况,都说按
期攻占了共军阵地,缴获了一些武器。杜聿明问:“为什么不乘胜追
击?”军官们都看着军长石觉,无人敢答话。

  石觉背着手,若无其事地说:“共军早已脱离战场,恐怕追不上,
所以未令各师追击。”

  杜聿明见石觉自负的模样,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将昨天遇到
的那位连长唤出队列,说:“你讲一讲你连在三里堡一带的情况。”

  连长说:“我连昨天中午进至三里堡附近,缴了共军几十支枪,
当时附近村庄有许多共军,我连兵力单薄未敢进攻,后来他们就全撤
走啦!”

  杜聿明不满地扫了石觉一眼,他本想当众训斥第五十四师未按计
划到达指定地点,并指责第十三军各师未执行追击命令,可是责任在
军长石觉,他不能当着众多部下的面训斥军长,只好强压怒火,当从
表扬了那位连长。他作了简短的动员,随即下令用汽车送军官们追赶
行军队伍。

  杜聿明乘吉普车随军行动。下午3时,行至绥中以西前所附近。他
发现第十三军军部直属队忽然掉头往后跑。

  “你们为什么后退?”

  “报告杜长官,前面发生激战,军长令军部后撤5里宿营。”

  杜聿明急忙赶上前去,见石觉正指挥部队向绥中西关一个高地进
攻。

  石觉说:“共军很顽强,恐怕今天拿不下绥中城。”

  杜聿明仔细观察东北人民自治军阵地,说:“共军最怕被包围,
你令预备队左翼迂回,抄他们的后路。”

  果然,预备队一出动,自治军便放弃阵地主动撤退了。

  “石军长赶快下令各师追击,”杜聿明说,“我判断共军将利用
夜幕掩护退出绥中。”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先派先遣部队作试探性进攻。此时天色
已晚,各师皆主动宿营。杜聿明在一所民宅中住下,他下令将电话接
通先遣团。刚一接通,他便问:“绥中情况侦察清楚没有?”

  “部队正在吃饭,饭后即向绥中搜索前进。”团长说,“绥中情
况还不清楚。”

  杜聿明想石觉的部下都谨慎有余,勇气不足,于是道:“你这个
团今晚进了绥中城,我给重赏!”

  “是,长官!”那位团长的回答仍无多少自信。

  当晚12时,那位团长报告该团已进入绥中,共军已于黄昏后撤退。

  18日,杜聿明率部进占绥中,由于对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情况未摸
清,未敢贸然进攻。他一面下令部队休整,一面令人侦察,在绥中休
整了四天。

  山海关战火正炽之时,林彪从沈阳乘火车南下赶往战场。他已经
7年没打过仗了,虽然当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可身边除了十几名
参谋、警卫人员,几乎是个光杆司令。

  他在火车上闭目沉思,双肘下压着的那幅南满军用地图已被他熟
记于心。当杜聿明的试探性进攻接连遇挫时,他曾判断国民党在秦皇
岛的第十三军和第五十二军战斗力不强,想利用从关内赶来的两支部
队黄克诚部和梁兴初部共同击破敌人对山海关的进攻。

  此时毛泽东的想法仍是“独霸东北”,他比林彪高明之处在于不
死守山海关,而主张将敌人放进内线,寻机歼灭。但是,毛泽东和林
彪都没料到局势变化如此之快。16日,山海关已经失守,17日绥中也
落于杜聿明之手。更要命的是,这一天国民党东北行营自长春总撤退,
东北问题已上升为举世瞩目的国际纠纷。苏联迫于美国的压力,决定
限制中共在东北的活动,并向国民党做出重大的让步。

  毛泽东也于此时病倒了,自11月16日至12月15日,整整一个月,
他没有起草一份文电,这对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情。斯大林闻讯后,从莫斯科派来两名医术高超的大夫飞抵延安。延
安与莫斯科关系之微妙,于此可见一斑。

  林彪自锦州下了火车,又率他那个精干的指挥所骑马往南赶。在
兴城附近碰到了从绥中撤下来的杨国夫师。他发现这支从山东赶来,
又参加了山海关保卫战的部队情况不妙。当天他致电彭真、罗荣桓,
说杨师伤亡失散千余人,极疲惫,无棉裤,许多人没鞋穿,赤脚战斗,
情绪不高。

  林彪很失望,他碰到的第一支部队暂时无法投入正规战斗,只好
令他们继续后撤休整。次日,梁兴初、梁必业率领的山东一师赶到了
兴城。林彪见到二梁自然十分高兴,因为他们的部队是八路军第一一
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发展起来的,参加过平型关战斗。

  可是二梁的部队甚至比杨国夫师情况更糟,不仅缺衣少食,甚至
连武器都没有配齐。

  不料杜聿明却打上门来了。本来杜聿明不了解对手的实力及情况,
谁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使他决心抓住战机挥师北上。梁兴初
师途经绥中西北一个镇子时,不知杨国夫师已经放弃绥中,有人利用
民用电话线将电话打进绥中电话局了解情况。杜聿明手下有个叫吴宝
荣的情报参谋正在电话局监听,他冒充是八路军杨师的侦察员,于是
获得了梁师正向兴城运动的情报。

  杜聿明当即判断,共军主力正从热河向兴城附近运动。他决心在
共军主力未集结之前,迅速攻占兴城、锦西和葫芦岛,向锦州前进。

  22日晨,杜聿明挥师向兴城进击。上午9时,正是林彪发电要求撤
离兴城之时,杜聿明的吉普车距兴城只有20余里了。第十三军的先头
部队却在城郊畏缩不前,这为林彪率梁师撤离兴城赢得了宝贵的一个
小时。当杜聿明驱车赶到前卫部队,督促该部攻击时,兴城已成一座
空城。

  这天的战斗之顺利令杜聿明颇感意外,锦西、葫芦岛也几乎没有
费劲就夺取了。进占锦西的第二师师长刘玉章报告,该城工厂甚多,
大部完整,葫芦岛的码头也完好无损。这为以后通过海运兵力进攻东
北腹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蒋介石得到“一日连占三城”的“捷报”,连电嘉奖,并鼓励杜
聿明“击灭共军,完成收复东北任务”。

  24日,杜聿明挥师向锦州进攻。

  林彪率梁师只好再次“避战”撤离锦州。25日,林彪的电台截获
了一个强劲的电磁讯号,机要人员当即判断黄克诚师已经到了附近。
可是谁也弄不懂那滴滴答答的声音是什么意思。当时,经过长途跋涉
的新四军第三师3.2万人,在黄克诚的率领下已经抵达锦州附近的江
家屯。由于通读联络不统一,林彪无法与黄师沟通联系。林彪的电台
只能与延安的中央军委和沈阳的东北局联系,再通过延安和沈阳的电
台转达指示。这在军事上既犯了贻误战机的大忌,又使命令程度复杂
化了,本来是向下级下达指令,却变成了与上级协商。由此看来林彪
到此时仍然未进入情况,他的总司令的职权不比梁兴初这个7000人的
师长大。

  26日,杜聿明顺利进占锦州,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几乎未遇任
何有力的抵抗。他在惊喜之余内心也蒙上了一重阴影,因为他的计划
不仅仅是攻城掠地,还要消灭共军主力,而他的对手却总不与他交手。

  当时,杜聿明还不知道对手的名字叫林彪,也是一位出身黄埔的
抗战名将。

  杜聿明从清晨进入锦州城后,心里就不踏实,总感到这天晚上会
出事。果然,黄昏后枪炮声隐隐传来,据报是“共军开始反击”。锦
州城内的第十三军颇为混乱。杜聿明来到作战室,参谋们立即将战况
向他汇报。千军寨第八十九师阵地已大部失守,该师师长及石觉军长
先后告急。杜聿明急令驻锦西的第一九五师北上增援,并令第五十四
师自锦州南下,南北夹击锦州南面之敌。

  奇怪的是锦州北面的枪声突然停止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又不知去
向。南面的战斗断断续续打了几天,直到12月1日才平息。杜聿明始终
没有摸清对手的底细,这种外行的战法更让他莫明其妙。

  林彪事隔7年之后,重披战袍,谁料初次作战竟如此窝囊。

  而杜聿明占领锦州后,由于蒋介石命令他到此为止,不准继续北
进,也只得罢兵息战,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杜聿明与林彪争斗的第一回合就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