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杀大神qq秒加的:毛泽东与何挺颖的深厚战友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0:56

  何挺颖,字策庸,号科生,陕西南郑人。1925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接受革命思想影响,并参加了“五卅”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创办《汉钟》杂志(后改名《新汉》)。1926年秋,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团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协助毛泽东带领部队上井冈山、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24日,在大余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转移途经吉潭村时再遭敌袭击,不幸牺牲,年仅24岁。

  何挺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干部。从三湾改编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何挺颖始终是毛泽东最亲密的战友和最得力的助手。三湾改编,开始了毛泽东与何挺颖政治思想的第一次神交;何挺颖指挥黄洋界保卫战大捷,毛泽东挥笔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何挺颖不幸牺牲,毛泽东倍感痛惜,多年后仍深切缅怀。

  三湾改编:毛泽东与何挺颖政治思想的第一次神交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然而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部队连打败仗,由起义时的5000余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部队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暴动前期还没有、也来不及在部队中实现前委的统一领导。

  各路部队的军事主官各行其是,自作主张。特别是芦溪遭袭以后,部队中不断发生的逃跑现象,更能说明党对这支连打败仗的部队缺乏有力的领导。在这支部队中,虽然有不少党员,但都是松散地存在,没有形成坚强的组织核心,部队的指挥权掌握在军事主官手里。那些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们是希望建立军事长官的权威的,不高兴看到由党代表参与指挥部队的一切。他们沿用的是一套旧的带兵方法,严重地妨碍着部队中的上下一致,官兵一致。以上的这些情况,积压在毛泽东心里,使他感到焦虑不安,也成为他让部队停下来歇息一天的主要原因。他要腾出时间与一些同志交谈,通过与他们的思想交流,在如何有力地掌握部队的问题上,拿出一个好办法来。从文家市出发以后,毛泽东一路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虑。在周围的政治工作干部中,有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人就是在第1团担任连指导员的何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