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培训机构有前途吗:中国例行调整CPI权重为何惹争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17:38
中国例行调整CPI权重为何惹争议?崔宇

2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月份的CPI和PPI数据,二者分别同比上涨4.9%和6.6%,自去年11月创出5.1%的高点后,CPI再次逼近5%,但低于5.3%左右的市场预期水平。同时,国家统计局宣布自2011年1月起对CPI的权重构成进行调整,降低了食品等七大类商品和服务的权重,提高了居住类的权重。

这两件事情放到一起,很自然地被市场和公众解读为:正是权重的调整,特别是降低了近期涨幅较大的食品类权重,才导致1月份CPI涨幅低于预期,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人为”调整。此前,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等也曾发布报告认为权重的调整将拉低CPI同比涨幅。但国家统计局对此进行了反驳,它们认为,按照“五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的原则,此次只是例行调整,上一次调整是在2006年1月。而且,按照2010年的旧权重构成计算的CPI同比涨幅,比按照2011年新权重构成计算的还要低0.024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权重的调整反而拉高了CPI同比涨幅。

客观地说,降低食品类的权重、提高居住类的权重是非常积极的举措,也是市场多年呼吁的,顺势而为的国家统计局更应获得掌声而不是骂声,但为何它们“有图有真相”的解释没有打消猜疑反而助长猜疑呢?恐怕是因为CPI的权重构成和调整依然处于半公开半透明的状态,相比彻头彻尾的谎言,一半真话一半假话更让人不安、躁动和愤怒。

CPI的具体权重构成在中国一直是“秘密”,国家统计局从来没有正式公开过CPI调查中八大类和262个基本分类商品和服务的具体权重,而刚刚被中国超过的日本以及中国准备超过的美国,都有非常详尽的CPI权重构成数据。日本是实行万分制的,美国是实行十万分制的,换算成百分制的话,分别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和后三位。中国据说是实行千分制的,但一份全面正式的官方数据都没有看到。

由于没有正式的官方数据,市场人士不得不自己推算,一般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城乡居民消费调查推算,然后再根据国家统计局官员的只言片语进行调整,这也导致目前市场上流行的CPI权重构成版本非常多。以居住类权重为例,2006年刚刚调整后,国家统计局官员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居住类权重已经调整为13.2%,这个数据至今还经常被引用,但事实上这个权重已经经过了静悄悄的“一年一小调”,那么到了2010年底调整成多少了呢?没有正式的官方渠道告诉我们,只能从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的口中窥得一二。

由于2010年11月CPI年内首次突破5%,达到5.1%,2010年12月,在接受记者提问中,盛来运表示,2010年11月份,食品类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8%,拉动CPI上涨0.9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算出,截至2010年11月,食品类的权重为32.8%(3.8%/11.7%),居住类的权重为15.5%(0.9%/5.8%)。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官员2006年的透露,2006年调整后食品类权重为33.2%,可以看出,经过“一年一小调”,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食品类权重调低了0.4个百分点,居住类权重提高了2.3个百分点。

由于CPI权重构成和历次调整都不公开,如果不考虑基础数据采集的纰漏,仅仅随意调整权重就可能影响CPI数据,市场和公众的猜疑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基础的权重构成数据并不公开透明,国家统计局此次调整CPI权重构成所罗列的数据有成为摆设的嫌疑。比如,居住类权重提高4.22个百分点,是在哪年的居住类权重的基础上提高?2006年的还是2010年的?提高后到了多少?食品类权重降低2.21个百分点,也是如此。虽然市场和公众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大致估算,但作为统计部门发出这样模棱两可的调整公告或将贻笑大方。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其撰写的“财经点评”专栏曾获亚洲出版业协会2010年度“最佳评论奖”。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或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