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朗新款好吗:世界经济中长期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53:32
世界经济中长期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一)
国家发改委外经所 曲凤杰博士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已使发达国家陷入衰退,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大幅减速。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结果,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及经济复苏都是对失衡的调整和矫正。
未来5~10年,全球经济将继续这个再平衡的过程,进入低速调整期,经济增长方式和动力也将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经济体会面临不同的制约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进一步分化。
一、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调整期
2003~2007年世界经济五年累计增幅18%,年均增速为3.4%,是近30年来增长较为快速和平稳的时期。推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全球化使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深化,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大国、转型经济国家以及资源丰富的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世界贸易持续增加,2003年全球货物贸易占GDP的份额为42%,2007年则达到51%。跨国直接投资也连续迅猛增长,由2003年的56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8330 亿美元,2007年增长30%,远远高于2000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奉行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遏制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发展中国家加快融入全球市场,且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上升,都有效地遏制了通胀。2003~2007年全球通胀率维持在4%~6%之间。
但是,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全球经济失衡状况加剧,美国通过利用高储蓄国家的储蓄剩余支撑其负债消费的模式导致其信用过度膨胀,并最终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机。
预计世界经济2010年以后将恢复增长,在“十二五”期间增速将明显放缓,直到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动力以后,经济才能恢复平稳增长。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世界经济进入再平衡过程,将呈现“去全球化”和“去金融化”的趋势特点,由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可能进入低速调整期,存在“滞涨”的风险。
第一,尽管全球化进程还将继续发展,但步伐将有所放缓。
在国际贸易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高收入国家同时进入经济衰退,高收入石油输出国的收入也大幅度减少,导致高收入国家的进口需求大幅减少。世界贸易量预计将在2009年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滑。此外,金融危机还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汇率剧烈波动,也对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尽管2010年以后可能恢复增长,但是全球贸易增速也必将因全球失衡的调整而明显减慢。经济再平衡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减少相对应,高收入石油输出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也将减少。2007年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达到5000亿美元,占GDP的3.7%。若让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必须大幅减少向发达国家出口。而发展中国家内部很难在短时期找到转移出口的新的增长中心,发展中国家出口将出现非短暂地减少。从全球失衡的“两极”看,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东亚出口导向发展模式逐步调整也可能使世界贸易出现持久的减少。
在国际投资方面,2008 年上半年的并购交易金额比2007 年下半年下降了29%。但对占国际资本流动大部分份额的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在2008年10月以前一年时间里,跨境银团贷款承诺下降3150亿美元,低于一年前创记录的4000亿美元。此外,随着股票价格下降,同期股票发行量也在下降。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债券和股票资本净值,预计将从2007年创下的历史记录10003百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GDP的7.6%),下降到2009年的5300亿美元(占GDP的3%)。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加强以及金融业的收缩、高储备国家储蓄剩余的减少以及对金融开放更趋谨慎,都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尤其是,伴随高储备国家减少顺差和储蓄剩余,官方资本流出也会相应减少。美国长期负债消费模式下形成的美国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脆弱的资产负债结构需要逐步改善,也将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从而减少对别国储蓄剩余的占用。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将继续下降,直到失衡调整到可持续的水平。
此外,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以及多边贸易体系的不稳定性,可能使全球化受阻。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也为构建多极化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创造了契机。但是,“多极化”为特征的新秩序必然要求加强“地区化”或“区域化”:加强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替代全球金融中心、建立区域货币基金,并期望通过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将区域内储蓄转化成投资。这些“去全球化”的要求和举措不可避免地与当前建立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以及多边贸易体系发生冲突,对国际贸易规则、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的权威构成挑战。
第二,世界经济需要寻找新的产业支撑和增长动力,这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全球经济金融化趋势明显,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资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全球金融衍生交易合约从2002年的100多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516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所有国家的GDP总和的10倍。1990年美国广义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8%,首次超过制造业,此后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始终在20%左右,而制造业比重逐步减少,到2007年达到12%。2006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167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3.4倍,比2005年增长17%,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实体经济增长。其中,美国金融资产规模占全球的1/3,达到56.1万亿美元。2006年、2007年,美国股市的市值占美国GDP的比超过150%;美国债市市值接近27万亿美元,占到美国GDP的比重超过200%。2000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住房抵押贷款等相关资产的证券化成为金融市场的新热点。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房地产市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创纪录的72%,而此时美国人均债务已是人均收入的4.6倍。正是在经济金融化的作用下,美国建立了金融资产不断膨胀支撑的过度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去金融化的过程,以往金融过度发展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必然进行调整。虽然各国以人为的制造需求来缓解过剩的刺激方案短期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经济增长的持续的动力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通过供给来创造需求。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可能成为拉动下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能源竞争的趋势增强,面对有限的能源资源,开发新能源和新环保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在能源和环保相关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商业储备。面对金融危机,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可以起到提振经济的作用。但是,新能源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运用很多是有利于改善外部性,市场诱导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技术转化并投入市场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且应用领域也不像信息技术那样具有广泛的渗透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带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
第三,世界经济有陷入的风险。
尽管短期内世界经济衰退的紧缩效应使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降低,但未来发生“滞涨”的风险却在增加。首先,根据经验,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反向变动关系(5年移动平均值)。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的可能上升;其次,世界各国以刺激需求为目的的低利率政策已经使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负利率局面。美国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美国为转嫁危机损失而继续滥发货币,必然导致美元泛滥和各国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各国都试图向外输出流动性的结果必然为通货膨胀埋下隐患;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引发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和金融因素仍然存在。亚洲新兴经济体加速工业化、城市化造成能源、原材料需求继续扩大,而资源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供给体系脆弱将使国际市场价格持续在高位波动,可能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并进一步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一)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仍居主导,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比重逐步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在全球GDP中的份额呈逐步降低趋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990年至2005年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2007年下降到56.4%。按照现价计算,1990年至2005年下滑1个百分点,2007年为72%。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则持续提高。在发展中经济体内部,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上升明显,按照购买力平价15年间比重提高8.3个百分点,2007年占全球的20.1%,按照现价提高4.1个百分点,2007年占全球的10.5%(见表1、表2)。
表1  基于现价的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GDP的比重(单位:%)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2005与1990的差
发达经济体
77.1
81.6
79.8
76.2
72.0
-1.0
G7
62.8
66.4
66.0
60.4
56.0
-2.4
新兴工业化国家
2.4
3.5
3.4
3.2
3.1
0.9
欧盟
31.4
31.0
26.7
30.6
31.0
-0.8
发展中经济体
22.9
18.4
20.2
23.8
28.0
1.0
中东欧
2.4
1.9
2.1
2.9
3.4
0.5
亚洲发展中国家
4.8
6.1
7.3
8.9
10.5
4.1
中东国家
0.0
0.0
0.0
0.0
0.0
0.0
资料来源: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
表2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GDP的比重(单位:%)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2005与1990的差
发达经济体
63.7
63.8
62.7
58.6
56.4
-5.0
G7
51.1
50.7
49.2
45.6
43.5
-5.6
新兴工业化国家
2.6
3.4
3.6
3.7
3.7
1.0
欧盟
27.4
26.3
25.3
23.5
22.8
-3.9
发展中经济体
36.3
36.2
37.3
41.4
43.6
5.0
中东欧
4.3
3.8
3.7
4.0
4.1
-0.3
亚洲发展中国家
10.0
13.4
15.1
18.3
20.1
8.3
中东国家
3.2
3.4
3.5
3.7
3.8
0.5
资料来源: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
在发达国家内部,1990~2000年美国经济占全球中的份额均处于上升过程,此后开始下滑。按现价2005年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是27.7%,比1990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2007年则下降到25.5%。2005年欧元区在全球GDP的分别达到16.8%和22.4%,按照购买力平价和现价,分别较1995年下滑2.5个和2.1个百分点。2007年,欧元区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16.1%和22.4%。日本经济处于持续下滑的态势,按照购买力平价和现价,2005年的比重分别是7.0%和10.2%,较1995年下滑1.8个和7.7个百分点, 按照购买力平价和现价,2007年分别占世界经济的6.6%和8.1%。
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有所提高,按照现价由1995年7.3%增加到2007年的12.8%。其中,中国的经济实力提高迅速,巴西所占比重下滑,印度和俄罗斯经济总量增加速度较慢(见表3、表4)。
表3  基于现价的主要国家GDP占全球份额(单位:%)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2005与1995的差
美国
25.36
25.04
30.85
27.70
25.49
2.67
日本
13.34
17.86
14.67
10.16
8.07
-7.70
欧元区
-
24.53
19.59
22.43
22.39
-2.10
中国
1.69
2.46
3.77
5.00
5.99
2.54
巴西
2.22
2.61
2.02
1.96
2.42
-0.64
印度
1.37
1.20
1.45
1.74
2.02
0.55
俄罗斯
-
1.06
0.82
1.70
2.37
0.64
资料来源: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
表4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主要国家GDP占全球份额(单位:%)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2005与1995的差
美国
22.75
23.06
23.60
22.35
21.36
-0.71
日本
9.06
8.77
7.71
6.96
6.61
-1.81
欧元区
-
19.26
18.50
16.76
16.11
-2.50
中国
3.57
5.71
7.23
9.59
10.83
3.88
巴西
3.06
3.20
2.96
2.85
2.81
-0.35
印度
2.83
3.25
3.67
4.21
4.58
0.96
俄罗斯
-
2.97
2.69
3.05
3.18
0.08
资料来源: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
(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要特点
1、美国仍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霸主地位
美国在经济总量、全球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中居全球主导地位。2007年美国GDP总量占全球的25.5%,贸易额占全球的11.4%。美国在技术方面也处于引领地位,美国国际专利申请总量始终排在第一位,2008年,美国仍是世界上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国家,申请了503万多件。日本和德国分列第二和第三,分别申请了2.8万多件和1.8万多件,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为6089件。
美国拥有金融货币霸权。2007年的数据看,美国吸纳了全球85%的资本净流入, 美国股票市场市值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全球80%的资本流动是在美国、英国和欧元区之间进行。美元拥有霸权地位。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但美元霸权的影响和势力范围却因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而大大拓展了。许多国家仍然无可奈何地选择盯住美元,使美元成为稳定本国货币的名义锚。在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中,全球美元储备资产快速增加,从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间,美元储备增长3倍多。美元独大的地位也没有根本动摇,目前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4%,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也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占近50%。
此外,美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拥有主导权。美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拥有主导地位,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7.1%的份额,对重要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美国是最大的股东,拥有16.41%的投票权。
2、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欧元区成为能与美国制衡的力量,日本地位明显下降
欧盟的经济增长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在中低速的水平上(只有英国等少数国家除外),与美国经济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但是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上升。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统一大市场的建立。1999 年欧元诞生,形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超国家货币。2004年6月30日欧盟第一轮东扩正式完成,从原先的15 国扩展为25国,到2007年已经有27个成员国。欧元区也不断扩大,从开始的10国扩大到2009年的16国。欧盟区域内部开放程度非常高,实现了商品、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区域内政策协调力度日趋增强,在法规与标准的统一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建立了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洲委员会、欧洲法院、欧洲审计署等超国家机构。
欧元区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逐步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重要力量,从经济总量上看,2000年以后美国有所下降,欧元区却呈现升势。欧元区在全球贸易、全球FDI流入和流出中的份额更是远远超过美国。欧元的诞生也打破了美元独霸世界的格局。自2003年以来欧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基本稳定在25%左右,2007年上升为26.5%。欧元2007年还成为最大的发债货币和流通量最大的货币。而与此同时,2007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则由2006年的65.5%下降到64%。
日本在全球GDP、贸易和投资中的份额都明显下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趋于下降,从1999年到2007年,在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右6%下降到3%。
3、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但内部出现分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兴市场国家加总的实际增长率从未超过5%,甚至常跌到2%以下,整个周期的年平均增长率不足3%。但2000年以后,新兴经济体合起来的增长率攀升至逾7%,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级。但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严重分化,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特等在全球化中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其中“金砖四国”更是创造了增长奇迹,2007年“金砖四国”的GDP总额占世界GDP总额的12.8%,按照购买力平价达到GDP总额的27.8 %。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未来5~10年各主要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变化趋势
“十二五”时期到2020年,世界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格局也将发生变化,力量对比将继续发生变化。未来5~10年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仍然是中、印、俄、巴、美、欧、日,预测到2020年世界经济将演变成美、欧、中三足鼎立的格局,日本、印度、俄罗斯、巴西作为第二梯队。到2020年欧元区和日本在全球的份额下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上升(见表5)。

表5   主要国家在全球GDP的份额预测
2015年
2020年
2007年份额
按照长周期速度预测
按短周期速度预测
按照长周期速度预测
按短周期速度预测
中国
5.99
10.0
10.3
13.7
14.3
巴西
2.42
2.3
2.5
2.3
2.5
印度
2.02
2.6
3.0
3.1
3.8
俄罗斯
2.37
1.9
3.1
1.7
3.6
美国
25.49
25.6
24.3
25.7
23.6
欧元区
22.39
21.2
19.8
20.4
18.3
日本
8.07
7.2
7.1
6.8
6.6
美国继续保持“霸主”地位,但由于美国经济再平衡的压力比较大,支撑美国增长模式的金融货币地位削弱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短周期内在全球经济的地位有所弱化,但长期美国以其领先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球化中的主导权和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以及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继续保持其在世界经济中仍然会保持优势地位。
金融危机使欧元区经济受挫严重,成员国之间利益协调难度大、欧元汇率不稳定、东欧宏观经济金融局势等制约经济复苏。欧元经济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果不出现极端情况(如单一货币制度受到冲击),欧元区仍将占20%左右的份额。短周期内,在全球的份额下降,但长期可能有所恢复。
日本受人口下降和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成为二类国家。到2020年,其经济总量可能只是中国的1/2,在亚洲区域将完全丧失区域主导权。
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会提高。发展中国家内部继续分化,“金砖四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凸现。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四国”到2020年占全球GDP的份额接近25%,中国2020年在全球的份额可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