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尼斯实木家俱:把国家图书馆搬回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21:04

把国家图书馆搬回家(深阅读)

本报记者 杨雪梅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14日   04 版)

  核心提示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日前正式启动,到“十二五”末,将基本形成全国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的全覆盖。随着这一工程的推广,我们每个人未来都可能构建自己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但目前著作权保护以及图书馆建设多头管理两大“瓶颈”不容回避。

        

  这是一组让人警醒的数据:按照国际图联发布的标准,每5万人应拥有1座图书馆,图书馆的辐射半径通常为4公里。而在我国,平均每3405平方公里、每46万人口才拥有1座公共图书馆,一些城市社区和农村还无法获得图书馆服务。

  通过推广数字图书馆,这种面貌可能得到改观。近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正式启动,到“十二五”末,将基本形成全国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的全覆盖。也许经过5年的建设,你只要进入任何一家省级数字图书馆的网页,便可以没有障碍地进入到全国各地的数字图书馆,遍览馆藏书籍和相关资料。

  数字图书馆令人向往

  资源保有量已达460TB,超过76%的资源可对外服务

  目前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建设有电子图书、报纸资源库、精品图库、工具书库等13个数据库的数字资源。读者只要登录网站,便可读到国家数字图书馆拥有的23万种、46万册电子图书和全国各大报业集团的400余种核心报纸。对于研究者而言,数据库中还有覆盖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地区的信息资源体系,包括国内公认的精品工具书2000余种。在视频资源数据库,读者可以看到近万场视频学术报告。

  截至2010年9月底,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保有量已达460TB(1TB=1024GB),超过76%的资源可以提供全国服务。同时国家图书馆也初步搭建起了软硬件基础设施平台和标准规范体系,并对中文信息处理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标准进行了研发,也就是说有了基本的技术支撑。

  目前国图已经开通了“掌上国图”的手机服务功能,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查询书目、体验阅读;与此同时,国图联合歌华有线打通了图书馆数字资源与高清电视之间的通道,让读者享受视频等数字内容。

  新的“瓶颈”

  版权限制和多头管理不利于资源共享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数字图书馆的研发,但发展的速度并没有想象的快。这固然有技术的限制,但更大的“瓶颈”来自两个方面。

  “瓶颈”之一在于著作权的保护。传统的图书馆藏书的阅读受众比较有限,再加上图书馆的公益性质,著作权人允许图书馆无偿使用其作品。在网络阶段,著作权保护从现实空间发展到网络空间。处理著作权间接侵权、辅助侵权或者帮助侵权等成为保护著作权的必然要求;海量的、便捷的、难以控制的传播,对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挑战。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难题。

  据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介绍,国图近年来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方面开始将国图自有版权的传统图书数字化;另一方面国图加大了数字资源的采购力度,目前这一比例达到了10%—20%。中国国家图书馆还面向全社会征集数字版权,遗憾的是目前每年征集到的数字版权很少。

  “瓶颈”之二在于图书馆建设的多头管理。在我国,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在行政上归属文化部,而省市县各级的图书馆由当地的文化行政部门管理,高校的图书馆由教育部管理,专业图书馆由所属的行业和机构管辖,缺乏系统的共享机制建设。目前各地方各系统纷纷投入大量经费建设数字图书馆,很多都是重复建设,而且标准不统一,可能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数字孤岛”。

  未来设想

  每个人都有个性化图书馆

  新媒体的发展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4亿网民、近3亿手机网民,都将是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给我们描绘了美好未来。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内容可概括为“一库一网三平台”,即建设一个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建设覆盖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立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到“十二五”末,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000TB,相当于26亿册图书,或926万小时视频,其中电子图书可达到200万种,电子期刊达到12000种,电子报纸2000种,音频资源20万小时/100万首曲目,视频资源30万小时/150万部集。

  这项工程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核心,以技术手段使全国分散异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连接为一个超大型数字图书馆,并将跟进以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最终实现使每个机构、每个家庭、每个公众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图书馆。

  对于图书馆发展极不平衡的中国来说,建立一个超大型的数字图书馆,可以有效地抹平各种不可逾越的差距。任何一个省级或市级图书馆,只要拥有相同的数字化系统,就可以自由地对各种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需求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

  目前,作为试点的山东省和厦门市,已实现与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现在厦门人只要进入厦门图书馆就如同进入了国家图书馆,可以享受到所有的数字资源,这也是许多城市、乡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