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飞机公司:佛陀说︰朋友有四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5:17

....普渡众生

 

 

 

 

 

 

 

 

 

 

四种朋友

 

 

 

 

 

 

 

 

 

  

 

 

 

 

 

 

 

 

 

本文摘自明海法师《吉祥经讲记》

释明海1968年生人,俗姓肖,祖籍湖北潜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9年开始留心佛学,1990年于北京广济寺结识禅宗大德净慧上人,从此归心佛门。1992年9月,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净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5年于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多年来,积极参与柏林禅寺的兴复及“生活禅”夏令营的组织、弘法工作。2000年在净慧上人座下得预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承。

现任柏林禅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系全国青联委员、河北省政协委员。

 

 

 

 

 

 

 

 

 

 

 

 

 

 

 

 

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关于择友和交朋友,有很多详细的教导,下面我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听了下面释迦牟尼佛关于交朋友的教导,希望大家可以体会到释迦牟尼佛的心是多么细,他对众生的习性观察的是多么敏锐,另外他对我们这些众生又是多么的慈悲,像慈母一样。

 

 

 

 

 

 

 

 

 

 

 

 

 

 

 

第一种朋友叫“花友”,你们猜这种朋友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长得很好看?不是的。

花友是什么呢?花友就是你很富贵的时候跟你特别亲近,你很倒霉的时候就离你而去了,他把我们当花,当我们还盛开的时候就供在这上面,花凋谢了就扔掉了,这个叫花友,见富贵就亲近见贫贱就抛弃。

你们要是看过《红楼梦》就知道了,《红楼梦》最后,大观园要散伙和败落的时候,很多原来亲近贾府的这些人就是花友。不是说这个朋友像花,而是这个朋友以对花的态度来对待我们。

 

 

 

 

 

 

 

 

 

 

 

 

 

 

 

 

 第二种朋友叫“秤友”,秤就是街上买东西要称重量用的秤,不是现在的电子秤,现在的电子秤不能把这个比喻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过去那种杆秤,有秤砣在上面移动,那样的秤叫“秤友”。

秤友和花友倒有点接近,不过他是更注重财物,假如我们给他的东西多给他的钱多给他的好处多,他就对我们特别恭敬,反之,他就瞧不起我们,他的头啊就开始往上抬了。

秤就是这样,那个秤砣要是太轻了,秤杆不是就会往上抬嘛,秤砣重呢秤杆就往下垂,秤友就是这样的。他喜欢占小便宜,对财物很在意,我们给他的多就对我们很恭敬,把头低下来,我们要是给他的少或者不给,他就轻慢我们。一般我们说轻慢之相是昂首,下巴往上扬着,这种轻慢之相就像秤一样。

 

 

 

 

 

 

 

 

 

 

 

 

 

 

 

 

 

第三种朋友叫“山友”,高山的山,这种朋友非常好,这是好朋友,前面两种是我们不太喜欢的朋友。

这种山友就是他富贵了也能够使他的朋友跟着沾光,他有财富也能跟他的朋友共同分享,像高山一样。山很高,即使有一棵树不太高,但这棵树长在山上便也显得高,所以高山啊能够使山上的草木都显得高大,这就是山友。

 

 

 

 

 

 

 

 

 

 

 

 

 

 

 

 

第四种叫“地友”,这种朋友像大地一样总是不变心不离开我们,即使我们离开他了他也会在那里等我们,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对他不恭敬说不礼貌的话,他也接受就象大地一样,你看我们有时候在地上扔一些垃圾,但大地啊从来不抱怨一概接收,我们在地上挖一个坑拉一车土,大地也从不说什么而是默默忍受,挖一块就挖一块吧。

所以这种朋友有大地的恩德,他始终养护我们,不管我们对他是厚还是薄,我想这种朋友应该说是最好的朋友。菩萨就是这种朋友,像大地一样,对所有的众生有平等心。

 

 

 

 

 

 

 

 

 

 

 

 

 

 

 

 

以上是佛陀在《孛经》里讲到的四种朋友,你们看概括得怎样?挺好是吧,基本上没有遗漏而且很形象,第一种叫“花友”,第二种叫“秤友”,第三种叫“山友”,第四种叫“地友”。我们都要作地友,最起码也要作山友。

好朋友在佛法里面叫“善知识”,坏朋友叫“恶知识”。

善知识在佛法里分三种,第一种叫“教授善知识”,教授善知识就是指我们上学的时候教课的老师,我们学佛的时候教导我们的师父、法师以及比我们强的引导我们的人,这都叫教授善知识。这种善知识特别难得,对于学佛和修行特别重要。在教授善知识这一方面,如果一个人有好的缘,修行上呢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从佛经里看到,释迦牟尼佛时代,很多人看到佛陀的时候就证道了开悟了,也有的在释迦牟尼佛座下剃度以后不久就开悟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有非常殊胜的,也可以说是最殊胜的教授善知识。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大德中因为遇到好的教授善知识一言半句就悟去的有很多,像临济寺的临济禅师,他那一喝之下啊就有人开悟,那也是与这个善知识的功德分不开的。

一般我们会想:怎么我就遇不到佛陀呢?其实我们能遇到什么样的善知识也是与我们的福德因缘相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我们遇到的善知识、教授善知识就是最适合我们的善知识。从理论上说这也许不是最理想的,但却是最适合我们的,这就跟穿衣服一样,我们在商店里面看衣服,你们说哪一件衣服最漂亮啊?这个比喻或许有点不太恰当有一点不恭,但事实是衣服跟衣服在一起的确很难说哪件最漂亮,只有穿在我们身上得体的才是最漂亮的。善知识也是一样啊。当我们还是小学水平的时候,这个善知识正好能教小学生,所以正适合我们;等我们到了大学水平了,那时又会有别的善知识来教导我们了,所以这第一种叫教授善知识。

 

 

 

 

 

 

 

 

 

 

 

 

 

 

 

 

第二种呢叫“同行善知识”,同行就是像我们大家这样,同修,一起修行一起拜忏,这叫同行。同行善知识也非常重要。有的人修行喜欢个人去搞,关在屋里或躲在深山里,个人搞自己的。其实这是还没有了解到同行善知识对我们摄受的功德。

比如在寺院和一个僧团里或者在一个法会中间,那么身边所有的同修就都是我们的老师和善知识。为什么这么讲呢?打比方说晨起去万佛楼上早殿,如果只我一个人,试问这个早课能上吗?当然不能。一定还要有敲罄的师父敲木鱼的师父,还要有其他的居士同修。退一步讲,即使一个人能上——我就一个人在那儿念,但能不能天天坚持念啊,每天早上都五点钟开始?我想对大家来说恐怕很难。但如果是在一个集体里面在一个僧团的生活里面呢,有集体的制度和集体的行为,那么对每一个个人呢就有了约束力了。比如说今天早上本来你不想去早课的,但因为想到大家都去自己不去好像不好,于是你就去了,如此这般天长日久,在一个集体的环境里,周围的同修无形之中就摄受了我们帮助了我们,所以同行善知识真的很重要。

另外,同行善知识之间还可互相提醒互相鼓励,在身边的同修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美德,当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值得我们警惕的缺点和过错,所以身边的人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镜子。

当然,如果身边有很多同修可以经常交流修行心得、互相启发和激励,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现在走的路不是一条没有人走的路,我们现在在修行的路上走也不是一个人而是有许多人同时都在走,我们遇到的困难别人也遇到过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有的好的经验别人也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种情况对我们初修的人是很要紧的啊。

另外呢作为一个人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中,身边有同行的人也能培养我们的很多美德,诸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包容他人,还能学会妥协学会让步,这只有在一个集体里面才有可能,如果是一个人呢就永远只是按个人的意志办并且不太容易发现自己的过错和缺点。

 

 

 

 

 

 

 

 

 

 

 

 

 

 

 

 

 

第三种善知识呢“外护善知识”。外护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修行总是需要一些人来护持的,所有出家人的外护就是各位居士。

在座的各位居士,你们就是我们的外护善知识啊,你们护持寺院供养寺院,使我们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有了修行的保障。另外,我们有时候要闭关精进修行,闭关就要有人给送饭,现在我们寺院就有八个人闭关,六个人是长期两个人是短期,两个短期里面一个是师父一个是居士,他们都是需要人来伺候的,因此这外护很重要啊。你们在家里修行也是需要外护的,例如我们学佛以后念经多打坐多了,家务活就干得少了,无形之中呢家里其他的人,你的老头老太太啊就要多干一点,他们多干一点对我们就是护持,就是我们的外护善知识来成就我们的道业的,所以外护善知识也很重要。

 

(完)

 

 

 

 

 

 

 

 

 

 

 

 

 

 

 

“花友、秤友、山友、地友”出自《佛说孛经》,在这部经里佛陀以比喻的方式概括了四种朋友。虽然我五任何宗教信仰,但因弘一法师、石涛、净空法师的作品影响,偶尔会关注佛教。下面分享《佛说孛经》:

 

《佛说孛经》

《佛说孛经》亦名《佛说孛经钞》,叙述了佛陀在世时受外道诬陷的整个事件,佛陀并重要讲述了过去世,佛陀行菩萨道时,号名为“孛”。详述其出生、出家,发心修行,刻苦精进。以及入世护世,做国师时遭谤诬陷,放弃国师位,并在后来慈念众生,还为国师,富国强国的完整故事。

交友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孛曰:王前意厚。而今已薄。及我无过。宜以时去。夫盛有衰。合会有离。善恶无常。祸福自追。结友不固。不可与亲。亲而不节。久必泄渎。如取泉水。掘深则浊。近贤成智。习愚益惑。数见生慢。疏则成怨。善友接者。往来以时。亲如有敬。久而益厚。不善友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辞。苟合无信。接我以礼。当以敬报。待我以慢。当即远避。有相亲爱。回相憎者。爱时可附。憎不可近。敬以亲善。戒以远恶。善恶无别。非安之道。人无过失。不可妄侵。恶人事已。不可纳前。人欲疏已。不可强亲。恩爱已离。不可追思。鸟宿枝折。知更求栖。去就有宜。何必守常。朽枝不可攀。乱意不可犯。人欲相恶。相见不欢。唱而不和。可知为薄。人欲相善。缓急相赴。言以忠告。可知为厚。善者不亲。恶者不疏。先敬后慢。贤愚不别。不去何须。夫人初拜。今但擎卷。若我不去。将见骂逐。初施金座。今设木牀。初盛宝器。今用瓦瓯。初饭粳粮。今恶厮米。我不去者。且饭委地。知识相遇。主人视之。一宿如金。再宿如银。三宿如铜。证现如此。

 

 

 

 

 

 

 

 

 

 

 

 

 

自坏、自危、自慢

----天下有四自坏。树繁花果。还折其枝。虺蛇含毒。反贼其躯。辅相不贤害及国家。人为不善。死入地狱。是为四自坏。经曰: 恶从心生 反以自贼 如铁生垢 消毁其形。 ----凡人有四自危。保任他家。为人证佐。媒嫁人妻。听用邪言。是为四自危。经曰:愚人作行 为身招患 快心放意 后致重殃。 ----孛曰。见慢有五。鬓长而慢。衣服不净。空无志思。婬态无礼。调戏不节。是为五。经曰:摄意从正 如马调御 无憍慢习 天人所敬。

知敬、知贤、识难、知愧

五爱敬----爱敬有五。柔和能忍。谨而有信。敏而少口。言行相副。交久益厚。是为五。经曰:知爱身者 慎护所守 志尚高远 学正不昧。 十大贤行----。孛曰:大贤有十行。学闻高远。不犯经戒。敬佛三宝。受善不忘。制欲怒痴。习四等心。好行恩德。不扰众生。能化不义。善恶不乱。是为十行。经曰:明人难值 而不比有 其所生处 族亲蒙庆 十二难----。孛曰。有十二难。任使专愚难。怯弱御勇难。仇恨共会难。寡闻论议难。贫穷负债难。军无师将难。事君终身难。学道不信难。恶望生天难。生值佛时难。得闻佛法难。受行成就难。是为十二。经曰:人命难得 值佛时难 法难得闻 闻能行难。 十可愧---孛曰。有十可愧。君不晓政。臣子无礼。受恩不报。过不能改。两夫一妻。未嫁怀妊。习不成就。人有兵仗不能战鬪。悭人观布施。奴婢不能使。是为十。经曰:世傥有人 能知惭愧 是易诱进 如策良马。

四不用----孛曰:明者有四不用。邪伪之友。佞谄之臣。妖[薛/女]之妻。不孝之子。是为四不用。经曰 邪友坏人 佞臣乱朝 [薛/女]妇破家 恶子危亲。 五可嫉---孛曰。可嫉有五。麤口伤人。谗贼喜鬪。焦哓不媚。嫉妒呪诅。两舌面欺。是为五。经曰:施劳于人 而欲蒙佑 殃及其躯 自遘广怨。 十不谏---孛曰。有十不谏:悭贪。好色。朦笼。急暴。抵突。疲极。憍恣。喜鬪。专愚。小人。是为十。经曰 法语专愚 如与聋谈 难化之人 不可谏晓。 十不可亲信----孛曰。人有十事不可亲信。主君所厚。妇人所亲。怙身强健。恃有财产。大水渍处。故屋危墙。蛟龙所居。辜较县官。宿恶之人。毒害之虫。是为十。经曰:谓酒不醉 谓醉不乱 君厚妇爱 皆难保信。 十五大恶----孛曰:大恶有十五。好杀。劫盗。婬泆。诈欺。谄谀。虚饰。佞谗。诬善。贪浊。放恣。酗醟。妒贤。毁道。害圣。不计殃罪。是为十五。经曰:奸虐饕餮 怨谮良人 行已不正 死堕恶道。

 

 

 

 

 

 

 

 

 

 

 

 

 

 

 

其他相关

  孛即去,近明师,作沙门。於山中自得四意止:

  一、慈众生,如母爱子。

  二、悲世间,欲令解脱。

  三、解道意,心常欢喜。

  四、为能护,一切不犯。

  复得四意,诸佛所誉:

  一、制贪 。

  二、除恚怒。

  三、去痴念。

  四、得乐不喜,逢苦不忧。

  又绝五欲:

  目不贪色。

  耳不贪声。

  鼻不贪香。

  舌不贪味。

  身不贪细滑。

  能以智慧方便之道,顺化天下:

  使行十善。

  孝顺父母。

  敬事师长。

  诸疑惑者,令信道德。

  知死有生。

  作善获福。

  为恶受殃。

  行道得道。

  见忧厄者,为解免之。

  疾病者,为施医药。

  服孛教者,死皆生天。其有郡国,水旱灾异,孛至即平,毒害悉除。

  时有大国,安乐饶人,王名蓝达。所任四臣,专行邪谄、 、盗、奸、欺,侵夺无厌。

  民被其毒,王不觉知。

  孛愍伤之,往到城外,从道人沙陀,寄止七日,乃入城乞食。

  王於观上,见孛年少,仪容端正,行步有异,心甚爱敬,即出问讯。

  王曰:愿道人留住,我有精舍,近在城外,可以中止,当给所须。

  孛曰:诺。

  王喜曰:意欲相屈,明日已去,日日於宫食。

  孛曰:善。

  王还向夫人说:孛非恒人,汝明日当见之。

  夫人心喜,床下有犬,犬名宾只,闻之亦喜。

  明旦,孛来入宫,王与夫人,迎为作礼。与施金床,氍毹(翕毛)(登毛)。孛欲就坐,

  犬前舐足。王自起行澡水,敬意奉食。已而俱出到外精舍,孛为王说治国正法,王大欢喜

  ,因请孛留,令与四臣共治国事。

 

 

 

 

 

 

 

 

 

 

 

 

 

 

 

 

  四臣愚怯,不习战阵,自知贪浊,常恐王闻。

  一臣曰:人死神灭,不复更生。

  一臣曰:贫富苦乐,皆天所为。

  一臣曰:作善无福,为恶无殃。

  一臣自恃,知占星宿。

  然皆佞谄,不为忠正。

  孛性聪明,高才勇健。仁义恭敬,信顺寡言。言常含笑,不伤人意。清净无欲,节色、

  少事、其政不烦。预知灾异。能役使鬼神、却起死人。爱民如子,教之以道:不得酗(

  酉永)、游猎畋渔、弹射鸟兽、杀盗 欺、谗骂佞嫉、诤怒妖疑,皆化使善。其为政後

  ,国界安宁,风雨时节,五谷丰收。众官承法,不复扰民。

  孛体无为,独贵奉佛。沙门四道,朝暮诵习。及其姊子,亦贤有志,常师仰孛。国好学者

  ,多依附之。王无复忧,一以委孛。

  四臣畏忌,不得纵横,兴嫉妒意,谋欲治孛。

  共合财宝,人一亿数,伺王出时,以上夫人而自陈曰:臣等至意,奉家所有,及身妻子,

  当为奴婢,欲白其事,愿蒙听省。

  夫人贪得,受其好宝,答谢四臣曰:便可说之。

  四臣对曰:王所幸孛,被服粗陋,似乞人耳!见任过重,不念国恩,日道夫人恶。教王远

  房室。窃念夫人,宜其少壮,当有立子。今若失时,当绝国嗣。愿熟思惟,不

  除孛者,当後有悔。

  夫人恚曰:王信此人,不知其恶,各且还归,今自忧之,比令明日,使不见孛也!

  夫人遗四臣出,即以栀子黄面,乱头却卧。

  须臾王还,内妓白王,夫人不乐。王素重之,入问再三,夫人不应。

  王即怒曰:何人有罪,应诛戮者,汝欲使我罪谁耶?

  夫人垂泣曰:王会不用我言耳。

  王曰:便说,不违汝也。

  夫人即曰:王旦适出,孛来谓我,「今王老耄,不能听政,国中吏民,皆伏从我,可以图

  之,共此乐也!」今反为此乞人所谋,我故愁耳!

  王闻是语,譬若人噎,既不能咽,亦不得吐。不用恐悔,用之恐乱。念孛助我,已十二年

  ,常以忠正,忧国除患。远近赖之,此国之宝,不可治也。

  王曰:今治孛者,後必大乱,为万民故,且共忍之。

  夫人自掷床下,举声哭曰:不治孛者,我当自刺,自投楼下,不能见也。

  王复晓曰:汝亦知法,此非小事,起共议之。

  夫人还坐。

  王曰:道人不可刀杖加之,当以渐遣,稍减其餐。明日来者,勿复作礼,擎卷而已。与施

  木床,於殿下坐。炊恶厮米,盛以瓦器。如是惭 ,极自当去。

  王说此时,宾只不悦。

  夫人明旦,即以王教具敕内厨。

  孛来入宫,宾只於床下(口崖) 吠之。

  孛见狗吠,夫人擎卷,其所施设,即知有谋。自念:我欲无害於人,人反害我。如是,当

  避入深山耳!小怨成大,不可轻也!彼以阴谋,我宜慎之。凡人身羸行正为强,今我自有

  衣钵、水瓶、革屣、 盖,漉水之囊,斯足用矣!

  孛食已,摄物欲去。

  王惊起曰:是何疾也!顾谓夫人,乃使我失圣人之意。即前牵,问欲何之?

  孛答曰:为王治国十二年矣,未曾见宾只(口崖) 如今也。是必有谋,故欲去耳!

  王曰:实有。今见孛意,觉微甚明,愿自(来力)励,当诛恶人,不须去也。

  孛曰:王前意厚,而今已薄,及我无过,宜以时去。

  夫盛有衰,合会有离,善恶无常,祸福自追。

  结友不固,不可与亲,亲而不节,久必泄渎。

  如取泉水,掘深则浊。近贤成智,习愚益惑。数见生慢,疏则成怨。

 

 

 

 

 

 

 

 

 

 

 

 

 

 

 

 

  善交接者,往来以时。亲而有敬,久而益厚。

  不善友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辞,苟合无信。

  接我以礼,当以敬报;待我以慢,当以远避。

  有亲相爱,回相憎者,爱时可附,憎不可近。

  敬以亲善,戒以远恶。善恶无别,非安之道。

  人无过失,不可妄侵。恶人事已,不可纳前。

  人欲疏己,不可强亲;恩爱已离,不可追思。

  鸟宿枝折,知更求栖。去就有宜,何必守常。

  朽枝不可攀,乱意不可犯;人欲相恶,相见不欢。

  唱而不和,可知为薄;人欲相善,缓急相赴,言以忠告,可知为厚。

  善者不亲,恶者不疏。先敬後慢,贤愚不别,不去何待?

  夫人初拜,今但擎卷。若我不去,将见骂逐。

  初施金座,今设木床;初盛宝器,今用瓦瓯;

  初饭粳(米良),今恶厮米。我不去者,且饭委地。

  知识相遇,主人视之。一宿如金,再宿如银,三宿如铜。

  证现如此,不去何待?

  王曰:国丰民宁,孛之力也,今弃去者,後将荒废。

  孛曰:天下有四自坏-树繁花果,还折其枝;

  虺蛇含毒,反贼其躯;

  辅相不贤,害及国家;

  人为不善,死入地狱。是为四自坏。

  经曰: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

  王曰:国无良辅,实须恃孛,若欲相委,是必危殆。

  孛曰:凡人有四自危-保任他家;

  为人证佐;

  媒嫁人妻;

  听用邪言。是为四自危。

  经曰:愚人作行,为身招患;快心放意,後至重殃。

  王曰:我师友孛,常在不轻,当原不及,莫相捐弃。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仰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佛说孛经钞

  吴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太子名只,有园田八十顷,去城不远。其地平正,多众果树,

  处处皆有流泉浴池。其池清净,无有 、蜂、蚊、虻、蝇、蚤。居士须达,身奉事佛,受

  持五戒:不杀、不盗、不 、不欺、不饮酒。见谛沟港。常好布施,赈救贫穷,人呼为给

  孤独氏。须达欲为佛起精舍,周偏行地,唯只园好,因从请买。

  太子只言:能以黄金布地,令间无空者,便持相与。

  须达曰:诺!听随价数。

  只曰:我戏言耳!

  讼之纷纷。

  国老谏曰:已许价决,不宜复悔。

  遂听与之。

  须达默念:何藏金足?

  只谓其悔,嫌贵自止。

  曰:不贵也。自念当出何藏金耳。即时使人、象负金,出随集布地,须臾满四十顷。

  只感念:佛,必有大道,故使斯人轻宝乃尔。

  只曰:教齐斯止,勿复出金,园地属卿,我自欲以树木献佛。

  因相可适,便立精舍已。各上佛。佛以千二百五十沙门,俱止其中,是故名只树给孤独园

  也。

  其王名卑先匿,举宫中及人民,皆共事佛,奉诸沙门衣食、床卧、疾药所宜。

  世无佛时,诸异皆兴。譬如昏夜,炬烛为明。天下有佛,众邪皆歇。喻若日出,火复无

  光。国中本共事五百异道人,异道众邪,是时皆废。诸异道人,乃共嫉妒,谋欲毁佛,以望敬事。

 

 

 

 

 

 

 

 

 

 

 

 

 

 

 

  其女弟子,名孙陀利,曰:师莫愁也,我能令人,不复敬佛,事师如故。便从今始,欲

  日日妆梳衣服,往诣佛、诸沙门所。至一月後,可默杀我,

  埋只树间,佯行求索。众人当言:数见此女,往来精舍。即

  诣王告,乞吏搜索。啼哭出尸,道其 乱,无戒行意。国人

  闻是,必当舍佛,来事诸师。

  诸师言善。

  女如其言,往来一月。

  师使四人,共杀埋之。

  分布求已,诣阙告言:生亡一女,众人悉见,日日往来诸沙门所,乞吏搜求!

  王即敕外部吏与行。

  诸师乃佯徘徊再三过,出尸举载,偏行啼哭。曰:沙门之法,戒当清净,反 人妇。恐

  事发觉,杀而藏之,有何道哉?

  国人闻此,多有信者,惟得道之人,知诈伪耳!

  佛於是乃敕诸沙门,且勿入城,七日之後,事情当露。

  至八日旦,佛使阿难,至巷说曰:妄语谗人,天令口臭;诈诬清白,死入地狱,痴虐自

  怨,长夜受苦。

  国人闻之曰:沙门必清净,故佛说此语耳。

  王使人微密伺之,见异道家窃相劳贺,共赐四人。

  异道人法,知经多者得分多,一人顽 ,得分独少。怒曰:当反汝事,自共杀人而诈诬

  佛,反与我少。

  伺人得之,牵将上闻。到以实对,即收谋者。

  王与群臣,俱出诣佛,给孤独氏,诸清信士,及国人民无数,皆行诣佛。到已,作礼毕,

  各一面坐。

  王叉手白佛言:间闻此谤,莫不惘然,惟佛至真,清净无量,不识其故,何缘有此?

  佛告王曰:诽谤之生,皆由贪嫉,而此久有,非适今也。

  王曰:愿欲闻之!

  佛言:宿命无数世时,我为菩萨道,常行慈心,欲度脱万姓。

  时有蒲邻奈国,广博严好,人民炽盛。中有梵志,姓瞿昙氏,才明高远,国中第一

  。有三子,其小子者,端正无比。父甚奇之,为设大会,请诸道人,中外亲戚,抱

  儿示之。众相师曰:是儿好道,有圣人相,必为国师,因名为孛。

  孛幼好学,才艺过人,悉通众经及天下道术九十六种。死生所趣、山崩地动、灾异

  祸福、医方镇厌。无所不知。能却 心,消伏蛊道。武略备有,而性慈仁。

  瞿昙没後,二兄嫉之,数求分异,曰:孛幼好学,事师消费,与分当少。

  母怜念之,数晓二子,二子不止。

 

 

 

 

 

 

 

 

 

 

 

 

 

 

  孛见兄意盛,自念人生,皆为贪苦。我若不去者,兄终不息。因自报母,求行学道,母便听之。

  孛即去,近明师,作沙门。於山中自得四意止:

  一、慈众生,如母爱子。

  二、悲世间,欲令解脱。

  三、解道意,心常欢喜。

  四、为能护,一切不犯。

  复得四意,诸佛所誉:

  一、制贪 。

  二、除恚怒。

  三、去痴念。

  四、得乐不喜,逢苦不忧。

  又绝五欲:

  目不贪色。

  耳不贪声。

  鼻不贪香。

  舌不贪味。

  身不贪细滑。

  能以智慧方便之道,顺化天下:

  使行十善。

  孝顺父母。

  敬事师长。

  诸疑惑者,令信道德。

  知死有生。

  作善获福。

  为恶受殃。

  行道得道。

  见忧厄者,为解免之。

  疾病者,为施医药。

  服孛教者,死皆生天。其有郡国,水旱灾异,孛至即平,毒害悉除。

  时有大国,安乐饶人,王名蓝达。所任四臣,专行邪谄、 、盗、奸、欺,侵夺无厌。

  民被其毒,王不觉知。

 

 

 

 

 

 

 

 

 

 

 

 

 

 

 

 

  孛愍伤之,往到城外,从道人沙陀,寄止七日,乃入城乞食。

  王於观上,见孛年少,仪容端正,行步有异,心甚爱敬,即出问讯。

  王曰:愿道人留住,我有精舍,近在城外,可以中止,当给所须。

  孛曰:诺。

  王喜曰:意欲相屈,明日已去,日日於宫食。

  孛曰:善。

  王还向夫人说:孛非恒人,汝明日当见之。

  夫人心喜,床下有犬,犬名宾只,闻之亦喜。

  明旦,孛来入宫,王与夫人,迎为作礼。与施金床,氍毹(翕毛)(登毛)。孛欲就坐,

  犬前舐足。王自起行澡水,敬意奉食。已而俱出到外精舍,孛为王说治国正法,王大欢喜,因请孛留,令与四臣共治国事。

 

 

 

 

 

 

 

 

 

 

 

 

 

 

 

  四臣愚怯,不习战阵,自知贪浊,常恐王闻。

  一臣曰:人死神灭,不复更生。

  一臣曰:贫富苦乐,皆天所为。

  一臣曰:作善无福,为恶无殃。

  一臣自恃,知占星宿。

  然皆佞谄,不为忠正。

  孛性聪明,高才勇健。仁义恭敬,信顺寡言。言常含笑,不伤人意。清净无欲,节色、

  少事、其政不烦。预知灾异。能役使鬼神、却起死人。爱民如子,教之以道:不得酗(

  酉永)、游猎畋渔、弹射鸟兽、杀盗 欺、谗骂佞嫉、诤怒妖疑,皆化使善。其为政後

  ,国界安宁,风雨时节,五谷丰收。众官承法,不复扰民。

  孛体无为,独贵奉佛。沙门四道,朝暮诵习。及其姊子,亦贤有志,常师仰孛。国好学者

  ,多依附之。王无复忧,一以委孛。

  四臣畏忌,不得纵横,兴嫉妒意,谋欲治孛。

  共合财宝,人一亿数,伺王出时,以上夫人而自陈曰:臣等至意,奉家所有,及身妻子,

  当为奴婢,欲白其事,愿蒙听省。

  夫人贪得,受其好宝,答谢四臣曰:便可说之。

  四臣对曰:王所幸孛,被服粗陋,似乞人耳!见任过重,不念国恩,日道夫人恶。教王远

  房室。窃念夫人,宜其少壮,当有立子。今若失时,当绝国嗣。愿熟思惟,不

  除孛者,当後有悔。

  夫人恚曰:王信此人,不知其恶,各且还归,今自忧之,比令明日,使不见孛也!

  夫人遗四臣出,即以栀子黄面,乱头却卧。

  须臾王还,内妓白王,夫人不乐。王素重之,入问再三,夫人不应。

  王即怒曰:何人有罪,应诛戮者,汝欲使我罪谁耶?

  夫人垂泣曰:王会不用我言耳。

  王曰:便说,不违汝也。

  夫人即曰:王旦适出,孛来谓我,「今王老耄,不能听政,国中吏民,皆伏从我,可以图

  之,共此乐也!」今反为此乞人所谋,我故愁耳!

  王闻是语,譬若人噎,既不能咽,亦不得吐。不用恐悔,用之恐乱。念孛助我,已十二年

  ,常以忠正,忧国除患。远近赖之,此国之宝,不可治也。

  王曰:今治孛者,後必大乱,为万民故,且共忍之。

  夫人自掷床下,举声哭曰:不治孛者,我当自刺,自投楼下,不能见也。

  王复晓曰:汝亦知法,此非小事,起共议之。

  夫人还坐。

  王曰:道人不可刀杖加之,当以渐遣,稍减其餐。明日来者,勿复作礼,擎卷而已。与施

  木床,於殿下坐。炊恶厮米,盛以瓦器。如是惭 ,极自当去。

  王说此时,宾只不悦。

  夫人明旦,即以王教具敕内厨。

  孛来入宫,宾只於床下(口崖) 吠之。

  孛见狗吠,夫人擎卷,其所施设,即知有谋。自念:我欲无害於人,人反害我。如是,当

  避入深山耳!小怨成大,不可轻也!彼以阴谋,我宜慎之。凡人身羸行正为强,今我自有

  衣钵、水瓶、革屣、 盖,漉水之囊,斯足用矣!

  孛食已,摄物欲去。

  王惊起曰:是何疾也!顾谓夫人,乃使我失圣人之意。即前牵,问欲何之?

  孛答曰:为王治国十二年矣,未曾见宾只(口崖) 如今也。是必有谋,故欲去耳!

  王曰:实有。今见孛意,觉微甚明,愿自(来力)励,当诛恶人,不须去也。

  孛曰:王前意厚,而今已薄,及我无过,宜以时去。

 

 

 

 

 

 

 

 

 

 

 

 

 

 

 

  夫盛有衰,合会有离,善恶无常,祸福自追。

  结友不固,不可与亲,亲而不节,久必泄渎。

  如取泉水,掘深则浊。近贤成智,习愚益惑。数见生慢,疏则成怨。

  善交接者,往来以时。亲而有敬,久而益厚。

  不善友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辞,苟合无信。

  接我以礼,当以敬报;待我以慢,当以远避。

  有亲相爱,回相憎者,爱时可附,憎不可近。

  敬以亲善,戒以远恶。善恶无别,非安之道。

  人无过失,不可妄侵。恶人事已,不可纳前。

  人欲疏己,不可强亲;恩爱已离,不可追思。

  鸟宿枝折,知更求栖。去就有宜,何必守常。

  朽枝不可攀,乱意不可犯;人欲相恶,相见不欢。

  唱而不和,可知为薄;人欲相善,缓急相赴,言以忠告,可知为厚。

  善者不亲,恶者不疏。先敬後慢,贤愚不别,不去何待?

  夫人初拜,今但擎卷。若我不去,将见骂逐。

  初施金座,今设木床;初盛宝器,今用瓦瓯;

  初饭粳(米良),今恶厮米。我不去者,且饭委地。

  知识相遇,主人视之。一宿如金,再宿如银,三宿如铜。

  证现如此,不去何待?

  王曰:国丰民宁,孛之力也,今弃去者,後将荒废。

  孛曰:天下有四自坏-树繁花果,还折其枝;

  虺蛇含毒,反贼其躯;

  辅相不贤,害及国家;

  人为不善,死入地狱。是为四自坏。

  经曰: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销毁其形。

  王曰:国无良辅,实须恃孛,若欲相委,是必危殆。

  孛曰:凡人有四自危-保任他家;

  为人证佐;

  媒嫁人妻;

  听用邪言。是为四自危。

  经曰:愚人作行,为身招患;快心放意,後至重殃。

  王曰:我师友孛,常在不轻,当原不及,莫相捐弃。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仰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我,无宗教信仰。

看过净空法师的《和谐拯救世界》、弘一法师作品展、石涛的作品展……开始关注佛教。

 

 

 

 

 

 

 

  2011年02月01日星期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