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管理学专业申请: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47:51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华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阴阳一失衡,人体就生病

  我的家乡有个农民,有一年他种了很多玉米。听别人说玉米要多浇水,他便不停地浇水,眼见着快涝了也不停止。结果庄稼全给泡死了。第二年他又种了玉米,但是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知道玉米浇水多了就会死,于是就不再给地浇水,结果又把玉米给旱死了。

  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庄稼生长的时候,水太多了就会阴气太盛,吸收不到水分的话,就会阳气太盛。太阴或者太阳都不好,需要阴阳平衡类的植物就难以存活。其实,我们人也跟大部分的植物一样,如果身体内的阴阳不平衡,人就会生病。《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意思就是说,只要这个人有病,无非就是阴阳不调造成的。

  世界上的生物也有阴阳之分,男属阳女属阴,光有男人或光有女人人类都不能延续下去。动物也分阴阳,雄性为阳雌性为阴,只有雄性或只有雌性,物种也没法繁衍。天气、四季也有阴阳之分,雨天为阴,晴天为阳,冬天为阴,夏天为阳。不管是什么事物,阴阳失衡就会打乱事物正常的秩序。正如《易经》中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平衡才是人体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的人,就会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健康、容光焕发、心情舒畅。而阴阳失衡的人就会得各种疾病,身体各种机能就会过早衰退,甚至死亡。所以从养生角度来讲,阴阳平衡对人的身体非常重要,只有让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什么办法能让人体的阴阳保持平衡呢?下面我就教大家几种简单易行的调节阴阳之法。

  呼吸法调节人体阴阳

  人从一出生就开始呼吸,到死亡的那一刻才停止呼吸。呼吸对人的生命非常重要。那么,如果从呼吸上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方法其实很简单:

  第一种方法是,用手按着左鼻孔,用右鼻孔吸气,再按住右鼻孔放开左鼻孔呼气,然后再反过来,用左鼻孔吸气,用右鼻孔呼气。鼻孔阴阳交替呼吸法,相传为佛家密宗呼吸法。人的左右鼻孔也为一阴一阳。没事的时候,经常用这种方法练习呼吸可以让肺部的阴阳二气达到平衡,使人的注意力集中。经常感觉自己心情烦躁的朋友,可以多试试,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情绪就可以静下来。

  第二种方法,是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中医上讲,上为阳下为阴。鼻子在上为阳,嘴巴在下为阴。阴阳互换吸气,就可以达到调节阴阳的功效。练习的时候,吸气要缓慢,如果过快就会使肺部和气管受到损伤。

  饮食法调节人体阴阳

  通过补和泄的饮食方法可以很好地调理身体的阴阳。补,就是补充营养。泄,就是排泄,泄不仅仅指大肠的排泄,还包括皮肤排汗、血液排毒、内心排郁等等。身体内的各类废物如果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人体内的阴气就会加重,然后就会生病。

  三伏天的日子,大部分人都大汗淋漓,而有的人就是出不了汗,只是觉得干热。这样的人也属于阴阳不平衡。应该多运动,多喝姜汤、热粥热汤,让身体里面的汗流出来,于是身体内的虚火也就排出来了。

  睡眠法调节人体阴阳

  有很多人找到我,说他这儿难受,那儿也不舒服。我就问他是不是夜里熬到一两点,早上又要早早起床上班?他们说,是的。那就对了,没有充足的睡眠,身体肯定会出现阴阳失衡。我建议大家每天晚上最迟在11点之前睡觉,这样就能够享受到最佳的子夜睡眠。

  我前面说过,阴阳失衡是身体生病的根本原因。治病要治本,既然病灶在于阴阳失衡,那么治疗的时候,只需要调阴阳就可以了。阴阳平衡了,人自然也就健康了。

  经常有朋友对我说,他总是病病歪歪的,不是感冒发烧,就是咳嗽呕吐,要不就是身上长红斑,胳膊腿儿水肿发麻。还有的人会出现头晕、冒虚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我让他们把舌头伸出来看一下,发现他们的舌苔很薄,舌尖发红,口中还生了疮,遇到什么激动的事情还会流鼻血。中医上说,舌苔薄、舌尖红是因为胃火太盛,而口舌生疮、流鼻血是因为体内虚火过旺。从中医角度来讲,只要人的身体有病,那都是阴阳失调的表现。

  阴阳失调,就好像一个人走在平衡木上,左边下降或右边下降,人都要从平衡木上掉下来。人生病跟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是一个道理。人在冬天要穿上厚厚的衣服用来保暖,让阳气上升来对抗冬天的阴气。但是如果人冬天不穿厚衣服,还跟夏天一样穿一件薄衫,那么人就要生病了。

  阴阳一失衡,人就要生病。身体的哪个部分最脆弱,哪个部分就最先开始发病。只有把体内阴阳调理好了,才能达到健康养生之道。

现代人都要学会“不治已病治未病”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一个病人曾经告诉我,他在安徽黄山认识了一位神医,能够“疗沉疴”,很多病人都慕名而去。然而在我看来,医生的神与不神,境界高与不高并不在此。《黄帝内经·素问》中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以说治未病的医生,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神医。

  不懂中医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已病和未病。其实很好理解,已病就是已经-发出来的病,已经被身体感受到的病;未病是还没有形成的病。上等的医生给人治病的时候讲究治疗未病,不治疗已病。因为人一旦生了病,身体各器官就已经-发生了病变,治疗起来的时候,就非常困难了。西医在这方面的观点与中医不谋而合。西医也认为,人身体内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的。当疾病发展到器质性病变的时候,人就已经“无可救药”了!比如,一个人一旦到了癌症晚期,吃什么药都不管用了。

  《黄帝内经》中将医生分为两个等级。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上工,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医,医术普通的医生称为下工。二者的区别是“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如果从未病和已病的角度上来说,意思就是,上医比较注重未病的治疗,而下医则只能治一些成形的病。《黄帝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养生理念,这个理念一代代传承下来了。但是很多人仍然是拖延到身体严重不舒服了,才想到去看病和养生,平时都干什么去了呢?

  从中医角度来讲,这就叫未病不治,已病突发,就算有再好的医生也束手无策。中医治未病采取的措施是养生和治疗相结合,彻底将疾病杀死在摇篮里。

识时务者为俊杰,顺时养生者寿天年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记得小时候,一到春天就开始打瞌睡,当时以为父母会责怪自己,结果大人们一看见小孩子打瞌睡,就会说“春困秋乏”这四个字,然后还会很体贴地叫我去床上睡觉。后来我看到父母也整天懒洋洋地打瞌睡,但是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一到了秋天,大家就会非常疲惫。当时年纪小,不知道人的身体为什么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后来走上医道,读了一些医书,才知道,原来人的身体就像树木一样,也应顺应季节变化的规律。

  人的生命就像树木一样,是一个从发芽到生长、成熟、结果、衰弱到死亡的过程。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晨生、午长、晚收、夜藏。人的生命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所以要想健康长寿,就要顺天而行、顺时而变。

  《黄帝内经》中说:“(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饮食起居都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否则的话,身体就会受到损伤。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而生,逆天而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养生之道,这是我国古人的智慧之处。他们在日常的循环中窥见宇宙和人体的真谛,然后福泽后世,我们可千万不要辜负和随手扔掉了这些真正的宝贝啊!

  根据医书上的记载,在一年四季当中都有对应的活动规律。阳春三月,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要想使身体得到很好的休养,不生病,就不要睡得太早,但也不要太晚。一般以不超过子时为宜。早上早点起床,然后到广阔的天地间去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样做的话,人就不会生病。如果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就造成了黑白颠倒,也叫做阴阳颠倒。中医上讲阴阳颠倒的人最容易生病,抵抗力非常弱,一遇到毒邪的侵害就病倒了。

  《黄帝内经》中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逆则伤心。”夏天到了之后,很多人因为气候的炎热,开始不注意休息和保暖,总是拼命地熬夜,吃东西也不注意营养,总是吃一些干冷的食物。结果很多人就会出现腹泻、恶心、精神不振、口干口臭、头晕头痛的症状。夏天是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的季节,人们应该按规律,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要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如果夏天不注意养生,就会损伤到人的心脏,从而使人体的元气大伤。

  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不要怕晒太阳,太阳照在人身上,就是在提升人的阳气,体内的寒气就会被释放出来。所以,有的人大夏天感冒了去看病,医生往往会说,你是热感冒。这里的“热”并不是说你着了热,而是指身体内的湿热没有排除。

  秋天,天气比较干燥,万物开始凋零,到处一片萧条的景象。虽然秋天给人以秋高气爽的感觉,但是秋天燥气太重,燥属火,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虚火上头、心烦意乱。这个季节,人体的精气血开始“收敛”。如果秋天“收”得不好,到了冬天,体内就会亏空,生病也是必然的了。

  冬季,人的身体表现为“阳藏阴盛”。记得在老家的时候,一到冬天,就会有很多闲着无聊的人靠着墙根晒太阳。晒太阳可以让人吸收天地之间更多的阳气,从而达到护阳养阳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总待在有暖气的屋子里的人,就不如经常跑到户外晒太阳的人健康。我们知道,在工地上干活的民工绝对要比总是坐办公室的白领骨骼坚硬、有气力。

  人的身体也有四季。要想长寿健康,就应该顺应四季而养生,逆天而行的人,身体终究会亏损,然后得病。所以说养生顺时非常重要,这不但是中国古代早就验证了的结果,也是近现代中医养生理论的精髓所在。我们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什么在养护自己的身体时,我们就做不到顺时而变呢?如果我们做到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相信一定安享天年。

为什么说后脑勺是连神仙都害怕的“软肋”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阳气是人身大宝,主宰生死。

  阳气是人的生命能源,是火非火如火。

  阳气也如空气,摸不着,看不到,离开它,就活不了。

  阳气,就是人身体中的太阳!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黄帝内经·素问》

  

  很久以前,有个人总是头疼,非常痛苦。于是,他慕名找到养生大师彭祖来治病。但一时之间,彭祖竟也束手无策,用了很多方法都治不好他头痛的病。一次偶然的机会,彭祖发现这个人房间的墙上有一个洞,洞中不时吹来阵阵凉风,此人睡觉时,凉风正好吹着他的脑后。彭祖让他拿东西把洞堵上,那人照办,从此就不再头痛了。“神仙难挡脑后风”的说法,从此流传开来。

  为什么说后脑勺是连神仙都怕的“软肋”呢?因为在我们的脑后,分布众多敏感的穴位,尤其是风府穴和风池穴。

  古人说“避风如避箭”,这句话足以让我们想象到凉风的威力。《黄帝内经·素问》说:“风者善行而数变……百病之长也。”意思就是说,风是百病之源。风无形而性动,如同一把双刃剑。当我们沐浴春风时,风对我们是有益的,当我们遭受狂风暴雨或被寒风侵袭时,风对人体是有害的,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风府穴,你可以理解成“风的府第”,就是说此处是风邪安家落户之地。它位于后脑正中直上1寸,属于督脉上的穴位,是脑部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风邪最容易从此穴进入。督脉总管着人体的阳气,风邪从风府侵入后,就会伤害人体内的阳气。阳气受伤,就会使人发热、怕冷、头部疼痛。

  风池穴和风府穴平行,位于风府穴的两侧。当你触摸到两个凹陷像水池的地方,此处就是风池穴。风池穴也是风邪的入口,当风邪入侵,会出现口苦、目眩的症状。

  顺着后脑勺向下,在肩背部还有一个重要穴位叫“风门穴”。顾名思义,此穴就是风邪出入人体的门户。风门穴是督脉、膀胱经的交会穴。此穴不仅是风邪侵入人体的门户,还是寒邪、湿邪、热邪侵犯人体的入口。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戴围巾的习惯。在戴围巾的时候,不仅保护了你后脑上的风府穴和风池穴,而且当你把围巾搭在后背上时,刚好也保护了后背上的风门穴。风府、风池、风门三个穴位正是风邪的入口,如果能够保护好这三个穴位,寒气就无法侵入体内,身体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了。

  在《唐宋卫生歌》中,有这样一首诗:“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着体成灾咎。”这首诗大体的意思是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让风侵入到你的后脑,否则,人就会生病,难以长寿。

  和风邪有关的穴位,还有一个叫风市穴。风市穴位于人体大腿外侧的中线上。当你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中指指尖触摸的地方就是风市穴。

  风市,你可以理解成“风的市场”。就是说此处是风邪聚集之地。刺激风市穴,可以使胆经的阳气充足,进而调动整个身体的阳气。当你感觉劳累,或者身体不舒服,就可以敲风市穴。敲打风市穴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和风邪作斗争的力量,自然就把对人体有害的邪气拒之“体”外。

  要想不受风邪侵袭,就要保护好我们身体上的这四个穴位,这样健康长寿才会随风而至。

铜头撞树——提升阳气最快速的方法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有一位朋友,曾多次参加万米长跑,身体相当棒。一天,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想和我唠唠嗑。见面后,我被他的形象吓了一跳:一个生龙活虎的大男人,如今怎成了萎靡不振的小老头?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这才吐出自己的苦水。两年前,他辞去公职,下海经商,不料刚下海就遭遇经济危机。没有经商经验的他,为了经营好自己的公司,只好没日没夜地拼命。就这样,生意虽然兴隆起来,但身体却垮了。无奈之余,只好放下手头的工作,到处求医问药。

  看到他这副病恹恹的样子,我提醒道:“咱可不能为钱不要命呀,再多的钱也没有健康重要。只要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不成?”他笑道:“我这不就是为了要命,才来找你的吗?再这样下去,别说我的公司救不活,就连我自己也活不成了!我知道你是学中医的,就来找你出招了。像我这种情况,有什么简单有效的方法吗?”

  听朋友这么一问,我倒想起来了——他那些头晕、嗜睡、萎靡不振、全身无力的症状,大都是阳气不足、中气下陷的表现。《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即人体阳气就像天体中的太阳一样,是生命存活的动力。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一个人体内阳气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

  我告诉朋友,有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升阳方法,这就是“铜头撞树法”。

  他听到要“撞树”,马上紧张起来:“就我现在的体格,坐着不动都感觉头昏脑胀的,如果再撞树,那岂不是自寻短见,一命呜呼?”

  我笑着解释说:“这里的铜头撞树,不是真让你用血肉之躯来撞,而是你在想象中做这套动作。因这种养生法的姿势和撞树相似,才这么叫的。”在实际的练习中,既不需要你练什么铜头功,也不需要你真的找棵树来撞。相反,你一定要确保周围没看热闹的人,也没任何可能伤害你头部的危险物体。

  撞的时候,首先要身体站直,双腿分开与肩齐,想象面前长有一棵参天大树。这时,再想象自己是拥有铜头铁身的武林高手。双手自然提起,抱于胸前,以头为引导,使脚掌和腰同时发力,摆动上身,动作一气呵成,撞向想象中的树。而这棵树呢,也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你尽可能地让它挺拔峭立,高不可攀,粗不可抱,在你铜头的撞击之下,可以想象这棵树在枝摇叶动,哗哗作响,从而增加你练功的成就感。这个时候,你的额头开始微微冒汗,好像有股力量从体内喷薄而出,很快你全身的疲劳感就会一扫而空。

  撞的方向可朝前朝后,也可朝左朝右。一个方向撞10次后,就可换个方向练习。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时间。由于这个动作需要一定的节奏感,所以练习的时候最好播放一些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时间最好选择早晨,或者白天其他时间,黄昏到晚上一般不宜练习,否则会增加体内戾气,使人变得狂躁不安难以入睡。

  练习这个功法,除了动作要到位,精神也要到位。撞的时候一定要想象自己就是铜头,可以将眼前的一切障碍撞碎。只有这样,内心潜伏的力量才能被激发出来。

  撞的时候不要憋气,顺其自然就可,否则会造成头晕。眼睛要睁大,扬眉竖目,以助气势。

  这种养生法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体内阳气,保证头部气血充足。但需注意的是,铜头撞树法并不适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练习。另外脾气暴躁的人也最好不要练习,否则会火上浇油,增加情绪中的戾气。

击头不是暴力行为,而是人人要懂的养生“怪招”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很多人一听击头,就吓了一大跳,这词听上去很暴力,跟养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啊!但是别急,我们的老祖宗就是有这种本事,把很多看上去没有关联的事物糅合在一起,而且无形中又暗合阴阳之道。这就是中医养生的奥妙之所在。

  《黄帝内经》中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会聚于头,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从手走向头部。确实如此,头是人体阳气最足的地方。所以我们会发现,冬天只有头最不怕冷。

  为什么击头养生法会有效果呢?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得病,一个基本原因是发生了“堵”。头为诸阳之会,是最怕堵也最容易堵的部位。这时,如果你能每天适度地敲击头部,就可以通经脉、促循环,效果堪比针灸和按摩。

  击头法可直接用五指。当然最好准备一把有弹性的刺梳。以手持梳,手腕发力,用梳刺击打头皮,用力大小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定,以头皮微微发痛为极限。从前发际开始,密密敲打,约二十下。敲击到头颈交界处,在此处再敲击20次,完成第一回合。然后进行第二回敲击,把梳子向右移动两到三公分,重复以上的动作。大概四次将整个右侧的头部击完,转换到左侧,方法同上。

  敲的过程中,身体要放松,感到头在微微地震动,说明你的力道掌握得正好。

  每天早上,用十个手指肚敲击整个头部,五指可撮成梅花状,以集中力量;或者以一手手心朝下,五指张开,轻轻按住头顶,用另一只手轻柔地拍打这只手的手背。由前往后,反复敲击两分钟,即可健脑强身,增强记忆力。

鸣天鼓——擂响健康的大鼓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有段时间,我迷上打乒乓球,因此认识不少喜爱乒乓球的朋友。有一次正玩得开心,突然看到一位大姐捂头蹲在地上,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我们赶紧跑过去问她怎么了。她说自己刚才回跑截球,一扭脖子,好像被人敲了一记闷棍,眼前发黑,差点晕倒在地!我们把她搀扶到场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脖子吧。一摸她的脖颈,都有硬块了。我对她说,你的问题就在这儿,赶快做5分钟鸣天鼓,不然可有罪受了!

  一个人如果老是躺着看书或熬夜上网,都会使脖颈劳累过度,从而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引发“颈性眩晕”。颈性眩晕常在颈部活动时出现,特别是在猛转头或过度后仰时发生。轻者可以几秒钟好转,重者会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

  类似疾病还有肩周炎、颈椎病等,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病,让人深受其苦。其实,跟中医学几招推拿或按摩,你自己就能解决这些病症。

  我给你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康复法——鸣天鼓。

  鸣天鼓是从古代传下来的按摩保健法。古代高明之士依据《黄帝内经》中的腧穴原理,特别设计此套方案。在做鸣天鼓时,必须用双手将耳朵完全遮盖,这样耳朵就不能收声了。声音靠骨头传声为主,一旦用手指敲击后脑颅骨,我们就能听到“咚咚”声,就跟敲鼓一样。

  具体操作方法是,双肘支在桌上,闭目低头,两掌紧贴双耳,十指放于脑后。食指抬起,搭放于中指之上,两食指同时用力,从中指滑下弹击脑后枕骨凹陷处(风池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与风府穴相平。“风池”的意思是蓄风的池子,其功效为“清头明目,祛风解毒,通利空窍”。所谓的“鸣天鼓”就是用食指对这个穴位进行轻击,确保人体邪散而气通。

  鸣天鼓具有强本固肾之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症状均有康复作用。

在缺少安全感的今天,通天、百会为你带来安全感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当一个女人离开一个男人,她的理由往往是:“他不能给我安全感。”男人之所以喜欢抽烟,其根本原因也是为自己制造安全感——在手缝里夹根烟,让自己不致于“手足无措”。更多的人喜欢拼命挣钱,觉得只要手里握着银行卡、金块,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安全感”。

  现实就是如此,每个人都在为找饭碗和保饭碗而奔波。现代人就这样进入了一个生存怪圈——每天想得多睡得少,大脑惶恐不安,身体跟着不得休息。心里那根弦绷得太紧了!一旦承受不了,就会导致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医学中寻找灵丹妙药。

  《黄帝内经·灵枢》中就藏有比金钱更有效的“宝穴”,每天按揉它们可以激活你在现实奔波中日渐麻木的大脑,从而让心灵淡定下来,顺利进入甜美的梦乡。

  通天、百会就是具有如此神奇功效的两个大穴。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是督脉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有“黄金点”之称。百会穴两侧各二指宽处即通天穴,足太阳膀胱经由此通于头部天顶,故名通天。

  按揉百会、通天穴时,可正坐椅上,含胸挺背,精神集中在头部。这时将两手五指分开,由前发际向后发际抹动,如梳头状。手法轻重个人自行掌握,一般以头皮无痛感为度,20次为宜。

  你还可以重叠双手,以下面一只手的手心置于头顶,另一只手缓慢推动旋转。一吸一呼为一息,一息转一圈。逆时针转8圈。吸气时由右向左转前半圈,呼气时由左向右转后半圈。如此再顺时针转八圈。按时吸,抬时呼。

  一般人按百会穴可能没太大感觉,但有症状的人,一按就会痛得哇哇叫。在基本的揉按动作外,还可加上震颤。以手掌的震颤带动头部的震颤,对治疗失眠特别有效。

让太阳穴像太阳一样福佑你万寿无疆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相信大家对这样的电影镜头都不陌生——一名黑衣杀手出现了,用枪指着对方的太阳穴,被指的那个人被吓得面无血色,屁滚尿流。这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杀手最爱指太阳穴?而人为什么又最怕被指着太阳穴呢?

  中医经络学上称太阳穴为“经外奇穴”,武侠小说将此穴列为人体死穴之一,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是养生长寿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此穴看为回春法,认为常按此穴可让人青春常在,返老还童。

  太阳穴最敏感,当你长时间用脑休息不足时,首先会在太阳穴处感到胀痛,这是大脑疲劳的信号。如果这时按揉太阳穴,可给大脑适度刺激,从而振奋精神、止痛醒脑,维持旺盛的精气神。

  按揉太阳穴可说人人无师自通,但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找准穴位。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从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第二点,摆正姿势。按揉太阳穴,可坐可站,亦可平躺。采取坐站姿势时,要挺胸收腹,呼吸均匀,精神放松。

  第三点,按摩次数。顺时针转揉10到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按摩次数的多少,根据大脑疲劳程度自己调整。

  第四点,按摩指法。大拇指或食指均可。拇指按的时候,可加上刮眼眶的动作,可清脑明目,疏风解表。方法是:用双手大拇指的指肚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每拍一圈,揉四圈。食指按揉时,双手食指第二个关节内侧同时用力刮动,两个节拍刮一次,连刮两次。如此交替,做四个八拍。

  第五点,辅助条件。可在指尖沾些精油按揉。以镇定型精油为宜,薰衣草、甘菊或迷迭香精油都能让你舒爽很多。

  第六点,按摩结束。双手下垂,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此时,你一定体会到疲劳大减、如梦方醒的感觉了!

磕头养生法—— 对脑供血不足有奇效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发现磕头大多是强者对弱者的蔑视,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匍匐于地。所以,让人磕头就像要他的命。街头混混打架,决出胜负后,得胜者也常让战败者跪下认输和求饶。

  但是,你可能料想不到,看似卑贱的磕头动作,却是极其有效的养生法!

  《老学庵笔记》中曾记载一名叫张廷琪的老汉,其人“年七十余,自言夙兴必拜数十,老人气血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这话大概意思是说,磕头这法子可使身体屈伸,气血流畅,你看我七十多岁了,就是因为每天早上起来拜几十下,手脚才一辈子没得过病。

  为什么磕头可以养生呢?这是因为它能打通我们头部和腿上的经络,同时符合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要求,因此可以锻炼椎骨、畅通气血,将气血瞬间引入头面,开窍醒脑。对于那些有颈椎病、腰椎病、脑供血不足的人,特别有效。

  具体操作方法,请按照我下面的步骤进行练习。

  第一步,双腿跪下。两手叠放在两腿前方,使手背朝上,保证头向下磕的时候刚好磕在手背上,类似于趴在桌上打盹时,把头放在手背上的样子。

  第二步,磕向手背。按照磕头拜佛的样子向下磕,用额头撞击手背,从轻到重,由慢到快,力度以感觉不到疼痛为宜。

  另外,磕头幅度也有讲究。在抬头再叩头时,需要有一个头后仰的动作,然后再叩头。每15次为一个小节,两节为一组。一次锻炼,大约五分钟即可。

  第三步,撞揉动作。在磕头养生法中,可以增加一些力度适中的撞揉动作。依次用额头、鼻梁、嘴唇、下巴撞揉手背,每10次为一小节,每两节为一组。在撞揉的时候,面部要始终与手背相贴进行,频率要快,如震颤一般。当脸上有发热感觉时,说明你的撞揉速度是合适的。注意力度不可过大,以免伤及鼻梁。

  由于磕头可将气血瞬间引入头面部,所以患有高血压的病人,不宜练习此功法。把头磕在手背上,手背上的经络也能捎带着打通。

  叩头养生法需要在干净的地板上练习,家中有地毯最好,没有地毯的话,要在膝盖下放一个柔软的垫子,以免膝盖受伤。

在打坐冥想中抵达健康的真意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甘地有一句名言:“地球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但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你在奔波忙累、积劳成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一切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呢,还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太平御览》中记载:“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养生的根本,就在于清心寡欲。一个心中装满物欲的人,本质上讲已经处于本末倒置的状态,失衡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与身体的健康一样,心灵的健康也是重要的。面对现实生活的忙乱和压力,大部分人很少有时间进行自省,更没时间来审视内心深处的自我,以致很多人对自己都很迷惑。

  打坐冥想就是一种在迷惑和混乱中找回真正自我的养生方式。

  打坐是一种身心训练,依靠的是激活沉睡的心灵,祛除杂念,认清自我。每天留一点时间,让纷乱的思绪回归自我,暂时忘却工作,忘却烦恼,进入一种全新的忘我境界,这难道不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冥想是一种静思艺术,是对自己杂乱心理的大扫除、大清洗,是心灵的自我净化。通过专注自身的呼吸和意识,冥想可帮你实现身心的阴阳平衡。

  第一步,找一个安静的处所。必须保证场所安宁,没有人打扰。再找一块坐垫,稍厚一点,但不要太软,否则容易失去平衡。换上最宽松的衣服,将鞋袜手表项链等都除去。注意身体姿势的调整,其次呼吸的调整,最后是心灵的调整。

  第二步,把双腿盘起来。如何盘?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很较真,其实大可不必,打坐的目的是为了放松,所以盘腿以自己舒适为宜。双手掌心相对叠放在一起。颈部挺直,肩膀放松,让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

  第三步,闭眼调息。微微闭上双眼,把呼吸调整到平和状态。呼的时候只想着呼,吸的时候只想着吸,缩小你的意识关注的范围,让你的心抛开一切过去事、现在事和将来事,如同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只随着呼吸而波动,达到与呼吸合而为一的境界。

  如果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已经让你疲惫不堪,那么不妨停下忙碌的脚步。坐下来,在冥想中和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幸福的秘密或许就潜伏在你日渐疏离的心灵深处!

不是门神,也要做金刚怒目状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孔窍四肢皆通于天。——《淮南子》

  人病重,往往“七窍流血”而亡。

  五脏精气通于孔窍,五脏有病都能从孔窍中看出来!

  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养好眼、鼻、耳等人体孔窍!

  要想养生祛病,就要从眼、鼻、耳等孔窍对症治疗!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表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只需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体内每个脏器精气的盛衰。其中肾的精华表现在瞳孔上;肝脏的精华表现在瞳孔外面的黑眼上;心的精华表现在眼的血络上;肺的精华表现在眼白上;脾的精华可以涵盖整个眼部。

  所以,一个人要想长寿,首先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保护眼睛的方法很多,你可以闭目养神,也可以用食物调理,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套简单有效的护眼法,即瞪目、眺目、熨目、运目。

  第一步是瞪目、眺目。两个动作合并到一起,即瞪目远眺,也就是说瞪大双眼,做金刚怒目状,然后向远处眺望。如果是在户外的话,你的视线要放在远处,能看多远就看多远,然后突然把视线?回,看自己的鼻尖,这就是一套完整的瞪目、眺目动作。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难道这个动作只可以在户外做吗?我在家里能不能练习?当然可以,躺在床上照样可以做。此时你需要瞪大双眼,用眼睛瞅着天花板,接着再瞅最远的墙角,然后再把目光拉到自己的鼻尖上。

  经常练习瞪目、眺目动作可以缓解眼疲劳,预防老年眼花、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另外还能预防眼袋出现,让你永远拥有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

  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每次至少要做20下,最好每天坚持练习。

  第二步是熨目。中医《诸病源候论》中说:“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黎明的时候,把双手掌面相对摩擦,两手摩热后,放在两眼之上。片刻之后,再搓两手掌,搓热后再放于眼上。这个动作反复做几次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这种按摩眼睛的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熨目。如果能够每天坚持,可令双目炯炯有神,防止发生各种眼疾。

  第三步是运目。睁大双眼,排除一切杂念,只将目光聚集在眼眶左侧边缘,使眼球沿着边缘缓缓地向右侧转动9圈,然后再向左侧转动9圈。转动眼球时速度越慢越好。左右转动完毕,紧闭双眼片刻,猛然睁大双眼,目视前方。

  运目法可以调节眼睛周围的肌肉,防止眼球变形。有的人在刚开始运目的时候,眼睛会有一种酸胀的感觉,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这种不适感就会消失。对经常用眼的年轻人来说,经常运目可防止近视发生;对于老人来说,可防止老花眼,让自己永远耳聪目明。

简简单单地在眼眶上刮几下,眼睛就会豁然开朗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有个二十几岁的朋友,是标准的城市白领,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处理文字。她的眼睛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出现了严重的眼袋和黑眼圈。

  这个时候,她才想起爱惜自己的眼睛,问我有没有保护眼睛的方法。我说你坚持做眼保健操吧。她不屑一顾地说:“那是小学生才做的事情——有什么明显效果?”我不同意她的观点,告诉她:“你千万不要小瞧眼保健操的功效,我们应该佩服眼保健操的发明人才对!”

  眼保健操的发明者绝对是个穴位高手。只是简简单单地在眼眶上刮几下,就刮到了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瞳子髎(liáo)这么多的穴位,解决了鱼尾纹、眼袋、黑眼圈以及黄褐斑所有的问题,达到了养眼明目的效果。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达到意想中的效果,并不是眼保健操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总是马马虎虎,没有认真细致地练习。

  听我这么一说,朋友立马有了做眼保健操的兴趣,决定把小学时丢弃的“宝贝”重新捡起来。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上班累了的时候,她都会抽空对眼睛周围的这几个穴位按摩。坚持一段时间后,她打电话告诉我,说自己的黑眼圈和眼袋变淡了很多。

  首先,我要教大家认识眼睛周围的几个穴位,这几大穴位可以说是高悬在每个人脸上的“药囊”,经常按摩她们,可以预防治疗多种眼部疾病。

  第一个穴位叫“睛明穴”。中医认为这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个穴位,有清热明目、除皱益颜、预防斜视的功效。

  在按睛明穴的时候,首先要把指甲剪短,保证不划伤皮肤,然后用两个大拇指指肚夹住鼻根,以垂直方向往眼窝深处下按。按的时候,不要用力太大,按一下松一下,这样坚持九次,就可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在按揉的时候,一定要闭上双眼。按揉所有明目穴位,都要把双眼闭上。

  但是,睛明穴是一个比较小的穴位,如果随意按揉,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眼疾的目的,而且容易伤到眼睛或眼部皮肤。所以,在按揉此穴时,一定要先用两个拇指指肚夹住鼻根,待找准穴位后再开始按揉。

  第二个穴位就是“攒竹穴”。此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眉头的凹陷处。攒竹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中的穴位,具有泄热明目,润肤益颜的功效。攒竹穴的名字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发愁的时候,眉毛就会皱到一起,眉头上会出现很多像竹子一样的竖纹,故得名攒竹。那些担心长皱纹的人,千万不要老皱着眉头,否则,额上的皱纹会像竹子一样,不停地蔓延,越长越多。

  攒竹穴具有泄热明目、润肤益颜的功效,所以眼睛红肿胀痛的人,可以经常按揉这个穴位,这样可以去火消肿。

  按揉攒竹穴,可以让你眼睛明亮,而且还可疏散你内心的郁积之气。另外,在按摩攒竹穴的同时,无意中也刺激了眉毛中间的鱼腰穴,具有治疗慢性鼻炎、头痛的作用。

  第三个穴位就是丝竹空。此穴位于眉毛外端的凹陷处,与攒竹穴一头一尾,遥相呼应,专治太阳穴附近出现的暗斑、黄褐斑。所以,我建议女性朋友最好多按揉这个穴位,因为它对美肤养颜功效神奇。

点按印堂穴——健康真的会“印”在你的脸上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有个堂哥,前些日子发生了一起小车祸,所幸没什么大°,只在医院观察了一天就出院了。我闻讯赶到他家探望。堂哥丧气地说:“车祸前一天,我在路上碰到一个算命先生,他说我印堂发黑,这几天必有凶灾。当时我没有信他,结果就这样了,哎!真应该让他给我指点迷津!”

  听完他的话,我就笑了:“你印堂发黑是不错,但并不是靠江湖术士给你‘指点指点’就能了事的。印堂发黑说明你的气血不足或不畅,因为气血的原因,你的反应就会比平时迟缓一些,所以导致你开车时没及时地躲过周围的车,酿成了车祸。”

  我又问他:“你最近有没有感觉头痛?”他说有。我告诉他:“这很可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你平时多用拇指或食指点按印堂穴,慢慢地气血就会畅通起来。”

  印堂穴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在我们两条眉毛中间“一条线,线的中间位置就是印堂穴。印堂被称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它的色泽、亮度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

  印堂虽然占的位置不大,却是人体重要经络的汇集之地。一条是起于内眼角的足太阳膀胱经,一条是起于鼻旁的足阳明胃经,还有一条是从印堂正中穿过的任脉。膀胱经主宰人体的阳气,胃经主宰血气,任脉则主宰人一身之阴。印堂汇集了人的阳气、血气、阴气,所以它的状况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有莫大的关联。

  从印堂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气血情况。如果体内气血顺畅,印堂就会红润饱满。这个时候,你就会反应敏捷,情绪高涨,干事业就很容易成功。反之,气血运行不畅,印堂就会下陷发黑,反应力下降,情绪也比较低落,很多”霉运“都会黏着你,做事情往往半途而废,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一个人的印堂红得厉害,这并不说明他的身体棒,相反,这种症状说明他的阳明经有热气。这个时候,我建议使用自己的中指自下向上推印堂。这小小的一推,不仅可以推走阳明经的实热之症,而且能使体内的气血更加通畅。

  对印堂色泽健康的人来说,也许并不需要用上面的方法,但你可以用中指的指腹推按印堂穴,这样可以活络经脉,增强自身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及呼吸道疾病。

  事实正是如此,每日点按印堂穴,真的可以让健康印在你的脸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点按迎香穴——你真的会迎来人生的香气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儿子因感冒没能及时治疗,最后引发了鼻炎。以后每次感冒,都是鼻塞不通,甚至呼吸困难。大部分时间,鼻子都闻不到气味,朋友做再香的饭,都很难激起儿子的食欲。

  朋友担心地问我:“你说这孩子怎么办好啊?现在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老是这不吃那不吃的,拿什么来长个子呀!”我告诉她说:“你每天帮他按揉迎香穴,当他的鼻子能闻到味道,被饭香吸引的时候,自会狼吞虎咽地吃饭。”

  迎香穴属大肠经上的穴位,而大肠与肺相表里,鼻又和肺相通,所以按压迎香穴,可以治疗鼻炎、鼻塞等病症。在按压迎香穴的时候,还能刺激鼻子附近的胃经和小肠经,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朋友按照我的建议,自己动手为儿子治疗了一番,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小家伙闻到了香味,胃口自然大增。

  很多人不知道迎香穴在哪里,现在我来告诉你怎么找到它!

  眼睛正视,在鼻孔两旁大约五分(约是拇指的二分之一宽)的笑纹中找,按下去有酸痛感的地方就是迎香穴。当鼻塞或鼻炎犯了的时候,可以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按揉迎香穴。按揉10~20次,你就可以嗅到周围的气味。

  有些人点按迎香穴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你的病症比较厉害,或者鼻子里边的通路还没有打开。建议鼻炎比较厉害的朋友,在点按迎香穴之前,先把双手搓热,然后搓揉鼻翼,激活它,再用上面的方法按揉迎香穴。无论是感冒引起的鼻塞,还是过敏性鼻炎,点按迎香穴都会有效,它被称为“鼻炎的克星”。

  《玉龙歌》中有这样的记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这就很明白地说明,如果你的鼻子有毛病,闻不到气味,就可通过迎香穴来治疗。但为什么要说是二穴呢?原来迎香穴有上下之分,我上面所讲的是下迎香穴。上迎香穴在鼻唇沟上面的端尽处,也可治疗鼻病。我们平时的治疗只需点按下迎香穴即可取得良效。

三焦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有个初中同学,三十多岁就出现耳鸣的症状,而且听力也开始下降。我告诉他:“耳鸣多半是因为肾虚引起的。”他认为我在跟他开玩笑,不可思议地说:“耳朵怎会和肾扯上关系呢?”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稍微懂点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三焦经绕着耳朵转了大半圈,是阴阳交会的枢纽。肾虚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就会造成阴阳不通,所以才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耳病。我建议他在治疗肾虚的同时,多按摩三焦经。同学虽然对我说的话半信半疑,但为了治病,他坚持每天按摩耳朵周围的三焦经-。再见他时,耳鸣已经好多了,还非要让我讲讲什么是三焦经。

  华佗在《中藏经》中说:“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这段话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三焦经是掌管我们人体的“领导型”经络,五脏六?的大病小灾都与它有所关联。

  三焦经,即手少阳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耳朵后边、耳朵前面和耳朵里边都是三焦经的经过地。所以,如果耳朵有什么疾病,很可能就是三焦经出了问题,或是五脏六?中的某个器官出现麻烦,随着经络的循行,影响到了耳朵。

  中医认为,三焦经是少阳,在这条经络上的耳朵也就属少阳。少阳是体内阴阳之气流通的枢纽,阴阳之气交流不顺畅,就会出现耳病。体虚肾亏时,肾气不能通过三焦经上传到耳,耳朵就开始失灵了。假若是蝉鸣似的耳鸣,说明你肾精不足,是大虚之症,而如果是潮声般的耳鸣则说明内火太重,导致三焦不通。

  我家邻居已经年近九十了,但是听力却没有减退多少,有时候,他向我抱怨:“你们家电视的声音开得太大了,以后记得开小点。”我很佩服他的听力,就暗中观察了他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有按摩耳根的“习惯”。我顿时明白了,正是这个习惯,让他的耳朵没有和身体同时衰老。三焦经途经耳部,基本上所有的耳疾,如耳鸣、耳聋、耳痛等,都可以通过按摩三焦经来治疗。平时有意无意多按摩一下耳部的三焦经,可以减缓耳朵衰老的速度。

  耳朵和人的情绪还有关联。当人生气的时候,整个三焦经就会堵塞,出现耳鸣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耳聋。因此,脾气暴躁的人,一定要尝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不要总是发火、生气。你一生气,人体的“领导型”经络——三焦经也跟着“生气”,到时吃苦受罪的可不只是你的耳朵这么简单了!

引嚏法——引“寒”出洞的千古奇方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啊……啊嚏!”

  一天上午,我正和朋友谈事情,他不住地打喷嚏。事情谈完后,我问他:“怎么了?刚才老是打喷嚏,感冒了吗?”他说:“最近好像总是这样,每天早上都会打喷嚏,应该是晚上吹空调受凉了。”

  我告诉他:“你的情况传达了两种信息,一是你晚上睡觉时穿得太少,而开空调的房间温度又比较低,导致寒气从你裸露在外的腿部侵入胆经和胃经。二是打喷嚏正帮助你排除身体里的寒气。从这方面说,打喷嚏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没寒气入侵不是更好吗?晚上睡觉时要不多穿点,要不盖严实,让寒气无从下手。”朋友最后说:“原来如此,寒气这么讨厌啊,以后睡觉一定盖严实了。”

  寒气入侵,身体一般会打冷战,或者不由自主地裹紧衣服或被子。每当身体有这种反应的时候,你就要意识到“寒气来了”,并及时把体内的寒气排出来。

  有人问我,排除寒气需要吃什么药物?其实大多时候,你不必求助于任何药物,只一个简单的引嚏法就可以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痛痛快快地打几个喷嚏,会觉得通体舒畅、鼻通身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喷嚏排除了你体内积压的寒气,寒气排出来了,你自然会觉得舒服很多。但有些人只有想打喷嚏的感觉,任凭嘴巴张得再大,喷嚏也打不出来,等这种感觉停止时,却又只能无奈而痛苦地“挤眉弄眼”。这个时候,我建议你最好也借用一下引嚏法。

  所谓引嚏法,就是用人为的方法刺激鼻孔,诱使你打喷嚏,达到引寒出洞的目的。先准备一些柔软的东西,比如卫生纸、棉絮等,用手捻成大约10厘米左右长的“捻”,然后把它插入鼻内,使捻的顶部贴着鼻腔内壁,这样可较大程度地刺激鼻腔,很快你就会打出喷嚏。当你连着打完几个喷嚏之后,头部会微微冒汗,说明体内的寒气已经排除。随后注意保暖、喝水,感冒就不会再来纠缠你了。

  如果寒气侵入较深,你可能会喷嚏连连;如果寒气侵入较浅,一两个喷嚏就解决问题了。打喷嚏的多少,取决于你受寒的程度。还有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对花粉等物品过敏,这大都因为以前常受寒气侵袭,但又没能及时排除,在体内存留时间过久所致。这种情况,如果能在运用引嚏法的同时,再吃一些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药,就能彻底治愈这些过敏性炎症。

  如果你感觉第一种方法对鼻腔刺激过大,还可以用药物来人为制造喷嚏。取适量的皂荚和冰片,共研成末,放在手掌或手帕上,然后用其捂鼻呼吸,几分钟后,你就会喷嚏连连,接着全身微微冒汗,这时你将顿感神清气爽。如此方式,每天1~2次即可起到排寒的效果。

  确实如此,用引嚏法“引寒出洞”,不是“自找苦吃”,而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养生法。《黄帝内经》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引嚏法还可协助肺气宣降,促进大肠蠕动,间接地治疗便秘。

没犯错误,也要经常揪耳朵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认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每天做起事来兴致勃勃,像一个20岁的小伙那样精力充沛。很多人都向他取经,他说:“其实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做一套揪耳操而已。”

  他把自己的那套揪耳操,传授给向他取经的人。每天起床后,他都会把右手绕过头部,向上?左耳14次;然后反过来,左手绕过头部,向上揪右耳14次。他告诉身边的朋友,一天之中只要有空闲,就要多揪耳,养生效果很明显。

  所以,不要小瞧耳朵这个小东西,它掌管着我们的健康大权。人体耳朵上有180多个穴位,如果用线把耳朵上重要穴位连接起来,像极了倒置在母宫里的胎儿。而且在这小小的耳朵上,能够找到很多与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反射点。

  当一个人身体某个部位发生病变的时候,耳朵也会出现相应的反应。比如,如果是急性炎症,耳朵上与疾病对应的部位会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晕,而且伴有充血和红色丘疹;患肿瘤疾病的患者,相应的部位会出现结状隆起,呈点状和片状暗灰色;患冠心病的人,在耳垂处可以发现一条斜形的皱痕,被称为“冠心病沟”,因为耳垂是对缺血非常敏感的部位,当冠状动脉发生硬化的时候,耳垂上的组织因为缺血而萎缩,于是就出现了这条皱痕。所以说,出现这条皱痕的人,90%以上已经或者将要发生冠心病。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耳廓的颜色微黄而红润;如果耳廓呈白色,说明你的身体受到寒气侵袭;耳廓焦黑、干枯,说明肾精极亏;耳朵红肿(不是由中耳炎或冻疮所致),说明少阳相火上攻或肝胆湿热;耳背出现红色脉络,很多时候是要出麻疹的征兆。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奇怪的颜色,不仅要去看医生,还要及时揪耳朵。不要只在犯错误时才楸,没犯错时也要揪,这种揪耳养生法会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揪耳法。

  第一种:揪耳尖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尖,慢慢揉捏直至发热,然后向上提揪15~20次。耳尖属于内外生殖器、盆腔、胯、膝、足、踝等反射区,揪?这个部位,可以提高反应能力。

  第二种:揪耳轮

  用拇指和食指在耳轮上揉捏到发热,再向外?15~20次。耳廓属于颈椎、腰椎、肩部的反射区,经常揪耳轮可防治相关的疾病。

  第三种:推耳根

  把中指放在耳前,食指放在耳后,自下耳根向上耳根推,每次推40~50下。你不但会觉得耳根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耳根是头面部的反射区,推耳根对头痛、头晕、耳鸣有很好的疗效。

耳保健操——很多疾病只需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耳朵上的穴位多,功能也多,但麻烦的是它太小了,对不懂医学的人来说,很多穴位很难正确把握。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5种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简单地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第一种:揉耳垂

  方法:并拢食指和中指,弯曲放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三个手指尽量将整个耳垂捏住,然后开始揉捏。在揉捏的时候,食指和中指在耳腔中不动,只使拇指用力就可以了。先按照顺时针方向揉50次,再按照逆时针方向揉50次。揉完之后,再用力?几下耳垂。

  耳垂是头面部的反射区,每天按揉耳垂,可以活跃你的大脑,让面部血液和经络动起来,从而达到提神健脑、美容养颜的功效。

  第二种:掏耳窝

  方法:把食指或中指放入耳窝,来回转动地掏,尽量使手指接触到耳窝的任何一个部位。每天坚持掏100次,掏的时候要稍加用力。(掏耳窝之前,要先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剪掉,以免划伤耳朵。)

  耳窝是耳朵的中心区域,属人体五脏六?的反射区,每天掏耳窝可以刺激其对应的穴位,具有调和五脏六?的功效。

  第三种:摩耳背

  方法:食指和中指并拢塞入耳窝,从反面托住降压沟(耳背凹陷最深的区域),拇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往下摩擦。每天一次,每次摩擦100下。

  耳背是人体背部的反射区,控制着人体的运动系统,所以很多运动系统疾病,比如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等,都可通过摩耳背的方法治疗。用手摩耳背,它的功效相当于捏脊,可以调节全身血液循环。但捏脊需要别人帮助,而摩耳背自己动手即可。

  第四种:擦外缘

  方法:用整个拇指和大部分食指夹住耳朵的外缘,然后上下搓揉,每天100次。

  耳外缘是人体四肢的反射区,每天坚持按揉耳外缘,可使你四肢矫健有力。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细心人,就会发现一个秘密——那些耳外缘较大的人,四肢一般比较强健,动作也比较灵敏。而那些耳外缘较小的人,四肢一般比较柔弱无力。

  第五种:搓全耳

  方法:用手掌搓整个耳朵,先前后50次,再上下50次。

  这是在上面四个步骤做完之后做的一套“整理运动”,这样可以加强上面几个动作的效果,使获益的身体气血更顺畅。

  做完这些动作之后,你通常会觉得两耳发烫,身体有一股暖流在涌动,甚至微微出汗。只要有了这些反应,说明你全身的气血、经络跟着你做了一次锻炼,健身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练习这套健耳操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动作来练习。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就多做几次与它反射区相对应的动作。长期下来,你的身体将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善。

  我母亲就一直坚持做这套耳保健操,她老人家不但身体好,而且还成了疾病的“先知”。在揉捏耳朵的时候,发现某个部位有痛的感觉,就知道身体上与之对应的部位可能要生病了,这时她就会重点揉按疼痛的部位。几天之后,痛感就在她的按揉中彻底消失。

  有时候,病人来找我看病,只要母亲认识,就会开玩笑地说:“坐下吧,让我来给你诊治诊治。”她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好像一个真正的医生。当她听到邻居说自己哪里不舒服,就会自作主张地教别人按揉耳朵。你别说,大部分时间都有不错的疗效。我跟母亲开玩笑说:“你来当医生,我改行算了!”

让你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记得有次,因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不得不急着赶往广州。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中年妇女。飞机起飞时,我注意到她皱紧眉头,手还不时地按耳朵。我关心地问:“你没什么事吧?”她竟然没有“搭理”我。我想,飞机起飞时她的耳朵肯定是发闷的,鼓膜也会有一种被穿破的感觉,这时听力应该会有所下降,所以她听不到我的话也情有可原。

  我没有介意她的“不搭理”,又大声地问了一遍,她的回答和我的猜测果然一样。我对她说:“我对这方面稍有研究,你要是相信我的话,可以按照我的方法试试看,这些不舒服的症状或许会很快消失。”听我这么一说,她像找到了救星,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我说:“我先教你找一个穴位吧,叫外关穴。你现在要坐正,把胳膊伸出去,手心向下,在手脖横纹上面三指宽,按下去有酸痛感的位置,就是此穴。一只手按完了,再按另外一只。”按照我的方法按了三四分钟,她惊喜地说:“我的耳朵好像没那么痛了,听力完全恢复了。”

  我又告诉了他一个解决飞机上听力下降的办法——先深吸一口气,用手捏住鼻子,嘴紧闭,然后用力向两个耳朵的方向鼓气,这个时候,你就会听到耳朵里“轰”地一声,一瞬间,听力就会恢复正常。

  在飞机起飞的刹那,相信很多人都会出现耳朵又闷又痛、听力下降的症状。这是因为大气对人体产生一种强大压力,使耳膜塌陷,导致耳闷、疼痛、听力下降。

  第一种方法可以打通淤阻的外关穴,使三焦经能够给耳部输送阳气,从而让塌陷的耳膜有力地恢复到正常状态。《黄帝内经》中说,外关穴是手少阳之络,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按摩外关穴能够充实三焦经的阳气,对耳朵上的很多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第二种方法则是用鼓气产生的压力,让鼓膜恢复正常。这个道理很简单,相信凡是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如果能把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更有效地解决飞机上“暂时性失聪”的问题。

  不仅在飞机上,即使是在平时没事的时候,经常按一按外关穴,也可以使人体的三焦经疏通,给耳朵运输充足的阳气,从而预防衰老和听力下降。

孩童时的“怪怪表情”不能丢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肾气衰,发堕齿槁。——《黄帝内经·素问》

  口唇者,脾之官也。——《黄帝内经·素问》

  牙齿是肾的花朵。肾气虚衰,则牙齿脱落。

  牙齿得养,可以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

  口唇是脾的官吏。观察口唇,可以看出脾健康与否。

  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气血亏虚,则唇色苍白,或萎黄无光。

  

  记得有次在北京乘地铁,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看上去25岁左右的女孩。她面色红润、皮肤光滑,是很多女孩子都羡慕的那种肌肤。不一会儿,我发现她的两腮竟像小孩子一样鼓起凹下、凹下鼓起,我心想:“还真是童心未泯呀!”

  她不停地重复这个动作。我突然明白——她是在做“鼓腮运动”呢!中医认为,鼓腮运动可增加面部气血循行,这样坚持数月后,脸部的颜色自然会好看起来。我想,这位女性的肌肤如此细嫩,应该是受益于她的鼓腮锻炼。下车的时候,我看到她领着自己的女儿,女儿看上去有十几岁的模样,原来她早就做妈妈,已经-不再年轻了。

  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朋友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鼓腮的方法。那现在就跟我一起做吧!首先嘴巴紧闭,慢慢地向外吹气,同时,腮部慢慢鼓起。坚持大约10秒钟后,收缩腮部,让两侧腮部完全塌平。然后继续重复这套动作,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可坚持2~3次。

  这个动作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无论工作中还是乘车路上都可进行。鼓腮运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脸部较瘦的人。中老年人通过腮部锻炼,可让面部气血充足、面色红润,让自己更年轻。脸部较瘦的人经常做鼓腮运动,可使脸部皮肤看上去比较圆润,达到让腮部饱满的目的。

  鼓腮运动时,你会发现口腔里的唾液增多,不知不觉中你就把它咽下去了。咽津这个动作有助肠胃的消化,无形中也增强了你的肠胃吸收功能。

  鼓腮运动还与我们平时漱口的动作有很大关系。平时漱口时,为了彻底清洁口腔,很多人习惯用舌头上下左右来回转动,或者仰起头来,使水接近喉咙。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会很好,漱口时最好加入鼓腮动作。

  漱口的正确方法——每次含10~15毫升的清水,紧闭嘴巴,做鼓腮运动。通过这一动作,清水可以有力地到达口腔各个部位,有效冲刷后,把水吐出,反复几次就可使口腔干净。

  小时候,鼓腮是很多孩子们都爱玩的搞怪表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把它遗忘。在这里我要重新唤醒大家的记忆,没事的时候就练一练儿时的鼓腮动作,这不仅可以让你忆起美妙的童年,而且你的身体也会在鼓腮中日渐健壮起来!

百病皆由痰生——有痰就找丰隆穴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前不久,一位朋友感冒了,见到他时,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每说几句话就要咳半天。他说,感觉自己的喉咙中像糊着一层浆糊状的浓痰,无论怎么咳都咳不出来。我告诉他:“你一定要把痰吐出来!”他说:“我也想,可是我就是吐不出来,怎么办呢?”

  这时,我突然想起被称为“化痰强穴”的丰隆穴。让他按照我说的方法找到丰隆穴,然后开始按揉。几分钟后,朋友觉得痰上来了,很容易把痰吐了出来,顿时觉得喉咙畅通了很多。

  朋友兴奋地说:“这么一个小小的穴位,在你手中能起到如此大的功效!真让我开了眼界了!”我笑道:“中医博大精深,我知道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你了解得多了,自然就会明白很多穴位的神奇。”

  中医上说“百病皆由痰生”,如果不把痰吐出来就会让病一直拖着。然而,中医上所说的痰,不只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有形痰,这些只是肺胃之痰。人体内还有存在于脏?、经络、器官、血脉之中的无形之痰。体内有无形之痰的人,一般会感到疲累,关节处有强烈的重坠感,舌苔白腻,脉象较滑和濡。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体内的无形之痰,等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引发中风、脑炎、哮?、恶性肝炎等疾病。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胃,化痰浊”,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我的这个朋友,在我帮他按揉丰隆穴之后,吐出很多痰,这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按揉完丰隆穴之后,没有痰吐出,但是痰散了,喉咙也舒畅了,就是不知道痰哪里去了。出现这两种情况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但只要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中的一种,就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那么,如何找到丰隆穴呢?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再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此穴比它周围的地方要敏感,按摩时会有轻微的痛感,可每天按压1~3分钟。

  我们身边经常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有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因为某些事情生气了,开始不吃不喝,睡不着觉,然后得了一场大病。也有一些性格暴躁的人,生气后开始胸闷、心慌,血液迅速升高,很快脑血管破裂,患了脑溢血。

  其实,这都是“痰”惹的祸。气郁则生痰,要想防止“痰”的形成,你就一定不能让自己生气。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气就会停留在他身体的某个位置。气滞则血淤,这个时候,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开始变慢,血液中产生的很多废物堆积于体内,时间久了,这些废物就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痰。体内的痰不仅会使人体的血压上升,而且诱发多种疾病。

  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没有必要专门去药店买那些 “顺气丸”,丰隆穴就是人体自带的“顺气丸”。体内无痰最好,有痰就找丰隆穴,每天1~3分钟就能让你摆脱“痰”的困扰。

咽津法——存一分阴津,则得一分生命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认识一个做销售的朋友,真可谓“工作狂人”,工作起来不分时间和地点。长时间下来,事业有了,生活好了,可身体却垮了。他的肾出了毛病,晚上夜尿多,经常腰酸背痛,而且胃也不好,总是腹胀、消化不良。

  有一次,我无意中和他相遇,就决定到一家餐馆中聚聚,我特意点了他最爱吃的两道菜,可是我发现,即使面对自己的“最爱”,他也没动几次筷子。我问:“治疗过吗?”他说:“当然治过,只是效果不怎么好,吃药的时候感觉好了一些,药一停就又不行了!”

  我想了一会儿,对他说:“这顿饭你就敞开肚子吃吧!饭后我教你一种方法,保你不会消化不良。长期坚持下去,肯定还会缓解你的肾病。”看我给他下保证,他就大胆地吃起来。饭后,我告诉他咽津养生法。他说:“就这么简单吗?”我点头。他说:“你要是拿我开玩笑,可就不够朋友了!”我笑道:“你试过之后,再质疑我也不晚呀。”

  那顿饭之后,我们就没怎么联系。前些天,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大姐,太感谢你了!从那次吃过饭,我每天都坚持咽津法,几个月下来,我吃饭的胃口大了很多,夜尿多的症状也好了不少!”

  什么是咽津养生法呢?通俗的说法就是吞咽唾液。古人称唾液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等。《黄帝内经》记载,在静心呼吸的情况下“吞津”,每日数十次,可祛病,还可养肾。

  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得一分生命。舌心中为“聚泉穴”,唾液在吞咽过程中,刺激该穴,可以清散风热、祛邪开窍。古代养生家们认为咽津“令人躯体光泽,津润力壮,有颜色,让人长生不老”,确实如此,把口中的唾液吞咽下去,可使人长寿健康。

  咽津养生法很简单。早上起床后洗漱干净,排空大小便。面朝空气流通之处,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重叠贴放在肚脐处。全身放松,用腹式呼吸法呼吸。准备工作做足了,然后就可开始用舌搅动口齿,舌要伸出齿外,但须在唇内。舌先绕齿上下搅动,再左右搅动,各36次。搅动时,用力要柔和,待津液满口后鼓腮含漱36次,然后分三小口咽下。稍待片刻后,用双掌揉脐,顺、逆时针各3圈。

  咽津养生法男女老少皆宜,是一种最廉价的养生法。上述动作每天可坚持1~2次,每次重复三遍。清晨、午休、夜晚睡前都可做这套动作,长久坚持下去,可以“润五脏、悦肌肤”。

  唾液从口腔壁生成后,经舌根、咽喉、肺转入肝脏,进入肾经,贮于丹田,之后再化津还丹,于是形成精气。这个过程可和脾健胃,润泽五脏肌肤,养肾补元,还可补益脑髓。人体自有大药,唾液就是我们体内的“自助药房”,廉价、简单、有效,只要你早一天“咽津”,就会早一天健康。

闭天门——咬牙切齿也养生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认识一位病人,几年前得过一次脑中风,只是病症比较轻,治疗得也比较及时,所以没留下什么后遗症,算是很幸运的了。但自从病好后,他就到处问医,想知道如何才能防治脑中风?也不知他如何打听到我的,一次在我家楼下碰到了他。他说他是特意在那里等我的,知道我懂点养生的知识,就想让我给他出个方子。我听他把病症讲了一遍,想到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闭天门。

  我对他说:“你每天早晚紧闭双唇,屏气咬牙,把整口的牙齿上下紧紧合拢,然后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需加倍用力,松劲时牙齿也不要分开。就这样紧紧松松十几次,对你的病有很大的帮助。”老人问:“就这样?管用吗?”我说:“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你平时要结合其他活动一起锻炼,比如散步、做操、打太极、跳舞等,不用吃任何药物就会让你脑中风的症状减缓或者消失。但是你一定要坚持,半途而废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老人按照我说的方法坚持做了,同时加以药物的治疗,几年过去了,他的脑中风再也没发作过。

  闭天门时,头部、面部、颈部的肌肉和血管处于一收一舒的运动之中,这就加速了血液循环,从而使脑部开始硬化的血管逐渐恢复弹性。血液循环加快,氧气就会充足起来,即可消除因缺氧造成的眩晕。长期坚持,会使脑动脉保持很好的活力,这种方法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都适用。

  古人认为“上牙是天,下牙是地”,当我们闭天门的时候,就会让上门牙和下门牙紧紧咬合,所以这个动作也被古人叫做“天地相合”。练习这个养生法,不仅可以通过上下门牙的咬合端正容貌,还可以把阳气提升到头部,从而让“真阳聚顶”,补充人体阳气。另外,中医认为“肾司二便”,而咬牙切齿具有补肾功效,所以在解大小便时,可以闭天门。不要说话,舌顶上颚,自然呼吸。有些男士喜欢大小便时抽烟,这是万万不可的,容易造成精气外泄。解毕后要放松,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排除体内所剩浊气。此法不仅生津益肾,保存元气,通调二便,还可防治牙病。闭天门还可缓解紧张情绪,改善视力,增强性功能。

  闭天门对脸型较小的男士来说,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对着镜子做一下闭天门的动作,你是不是发现自己的下颌长了一些,方了一些呢?长期这样做,你的下颌就会改变,这会让你的下颌变得略宽,看上去更英气。

  有口臭不要怕,生姜片是最好的香口方

  记得有次,我随团出游,团里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因为长得好看,一上车就有男士和她搭话,可奇怪的是,每一个和他搭话的男士只和她说几句话就走开了。

  汽车行至崎岖的山路时,非常颠簸,我放在座位旁的矿泉水,顺势滚到小姑娘的座位旁。她连忙帮我捡起来,伸手递给我,我边接水边说:“谢谢!”她微笑着说:“不用谢!”与此同时,我闻到一股难闻的口臭。

  当时我立即明白,她为什么会受男士冷落了——因为严重的口臭。我决定帮一帮这个小美女。等到达目的地,一切安顿好以后,我找到这个女孩,说明自己的来意,女孩有些尴尬,但是她通情达理,知道我是要帮她,很配合我。

  我观察了一下她的舌苔,是厚厚的白苔。我对她说:“你体内的寒气太重,口臭就是寒气在做怪,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暖胃。”女孩听得一头雾水,她不知道什么是寒气,我也没给她解释太多,只是告诉她:“你需要每天喝一些姜水,或者每天早上嘴里含几片生姜片,暖暖你的胃,口气就会消失了。”

  第二天参观景点时,我远远看到一个男孩正和她说话,她好像很自信的样子。下午回到旅馆,她告诉我自己喝了生姜水,又含了生姜片,非常管用,今天玩得非常开心。

  《本草纲目》中记载,生姜“味辛,性温,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它的?液可去除口臭、狐臭等。中医认为,引起口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胃寒,伸出舌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舌苔是厚厚的白苔,就表明你是胃寒。而生姜性温,它的药效可入肺经、胃经、脾经,因此能帮你暖胃,驱赶你体内的寒,于是也就可以帮你解决口臭的难题。

  由于生姜片比姜水易得,因此多数人都会选择口含生姜片。步骤很简单,只需把买来的姜洗净,切片就可以了。口含生姜片一般在5分钟左右,之后你可以直接吐掉或嚼烂后把?吞下。

  早上出门时含上一块姜,会让你拥有一天的清新口气,让你自信又健康。

  有的朋友喜欢喝生姜水,这也可以自己制作。把新鲜的姜放入榨?机里榨?,每次喝的时候加入适量的水就可以了。你也可以把姜切片,放入锅中直接加水煮开。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戒掉寒凉之物,给身体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

  如果你的舌苔发黄,表明你不是寒气所致的口臭,而是属于胃热型的口臭。这个时候,就不能用口含生姜片的方法来治疗了,而是应该多喝点萝卜汁,把体内的热气清除,这样口臭也就自然消失了。

叩齿法——早晚磕磕牙,健壮如骏马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有年暑假,小侄子来我家小住了一段时间。一天,我发现他好像在嚼什么东西,嘴一动一动的,但是仔细看看,嘴里什么也没有。我就奇怪地问侄子:“贝贝,你在干嘛呢?”小侄子说:“豆豆看我有蛀牙,就教给我这个方法,他说这样可以让我的牙齿更坚固、更健康。他还让我多吃冰块,姑姑你看豆豆说的对吗?”经贝贝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中医上有一种养生法叫做叩天钟,也叫叩齿,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坚固牙齿、不生牙病的目的。

  豆豆是赵大爷家的孙子,因为小侄子总是跑到楼下去玩,就认识了他,两人天天一起玩耍。后来我故意去赵大爷家串门,去的时候,正好碰见他拿着一个大苹果啃呢。我说:“赵大爷,你的牙口可真好!”赵大爷笑着说:“哈哈,我每天早晚都叩齿,牙齿当然倍儿棒!”小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所以豆豆和贝贝就从赵大爷那里学来了这一招。

  “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叩齿法,可以让你活到80岁的时候,还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有民谚说:“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修齿要旨》中也说:“每晨醒时,叩齿三十六遍,可使人长寿。”

  中医认为,牙齿与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意思是肾脏能促进骨骼生长、骨髓生成。如果你牙齿松动,很有可能是因为肾气虚衰或气血不足。每天早晚叩齿,可以使全身经络畅通,同时也可强肾固精。

  叩齿的方法非常简单:先全身放松,嘴唇微闭,空口咬牙36次。要保持一定的节奏,轻重交替。早晚各做一次。

  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记载了他亲自实践的叩齿经验:“古有晨昏叩齿之说,虽亦可行,然而谷谷震动,终非尽善之道。余每因劳因酒,亦尝觉齿有浮突之意,则轻轻咬实,务令渐咬渐齐,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张介宾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牙齿的健康状况,确定叩齿的强度。叩齿时,频率不能太快,而且强度也要适中,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叩齿的频率太高、强度太大,不但养护不了牙齿,反而会对牙齿造成损伤。

  如果你在饭后练习叩齿,一定要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除干净之后再开始,否则会加快牙齿的磨损。还有,叩齿是一种见效缓慢的养生法,只有长久坚持才会有效。在叩齿的同时,可结合咽津的方法,效果会更加明显。

胃火下牙痛,请掐按双侧内庭、手三里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聚会吃饭,点的是川菜,非常辣,餐桌上不经辣的人,吃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可是菜很正宗,即使辣,我们也一扫而光了。第二天,其中一个朋友就喊牙疼,我问是什么样的疼,他说:“巨疼!”又问:“上牙还是下牙疼?”他说:“下牙。”我让他张嘴,观察他的牙龈。牙龈很红,稍微浮肿,我断定他是胃火太旺,建议他去我们医院,给他扎针治疗。他说:“不行!我下午还有事,买点消炎药吃吃就好了。”还没等我具体分析,他就急匆匆开车走了。

  第二天九点左右,我接到他的电话:“牙还是疼,消炎药吃了,止痛药也吃了,就是不管用!我疼得受不了了,现在就去你们医院。”等他到了我们科室,我早已准备好了,立即在他内庭穴和颊车穴扎了针,同时给他按揉手三里。过了一会儿,我问他还疼不疼,他说还有点疼,不过没什么影响了。

  我之所以要问病人是上牙疼还是下牙疼,这是因为上牙和下牙所连接的经脉不同。上牙和手阳明大肠经相连,下牙和足阳明胃经相连。对付胃火引起的下牙痛,主要是按摩内庭、颊车、手三里三个穴位。

  人身之火,唯胃火最旺。胃火牙痛是指下牙(火牙)痛,多是胃火通过足阳明胃经转入牙齿,而牙齿又非藏火之地,当牙齿上火的时候,就会使牙齿疼痛,牙龈也会变得红肿。一般来说,导致胃火出现的原因很多,往往是吃太多辣椒,喝太多白酒之类辛辣的食物。因此在治疗下牙痛的时候,一定要戒吃这些食物,不要再火上浇油。

  现在我来讲一下内庭、颊车、手三里这三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内庭在脚趾的第二和第三趾的夹缝处;颊车位于耳下,紧闭上下齿咬肌隆起的地方就是,此穴属于胃经上的穴位,向里对应着牙齿;手三里位于前臂背面桡侧,曲池下两寸处(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并起来的宽度),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是治疗胃火下牙剧痛的主要穴位。

  又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碰到一位大妈,她捂着嘴直喊:“哎哟!疼死我了!”我见和我那位朋友差不多的症状,当场按揉内庭、颊车、手三里三处,她的疼痛很快缓和了。我告诉她需要自己再按这三处几天,配合牛黄上清丸,牙龈的红肿就会很快消失。

  在治疗胃火引起的牙痛时,在内庭、颊车穴上扎针效果比较好,但大多数病人并没受过专业训练,对穴位的把握并不准确,所以可以用按摩来代替扎针。每当出现胃火下牙痛时,可在家人的帮助下按摩内庭、颊车和手三里这三处穴位,5分钟之后牙痛的症状即可缓解

肠火上牙痛,请掐按合谷、曲池、手三里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曾接待过一位牙痛病人。他对我说是上牙痛,我知道这是肠内实火在作怪。上牙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因此上牙痛主要是大肠实火造成,治疗时需以针灸或按摩祛除肠火的穴位为主。

  检查完毕,还没等我开口,病人就急切地说:“大夫,你要给我开最好的止疼药,我只求它快点好起来。这太折磨人啦!”我说:“最好的药未必会有最好的效果。”他满脸困惑地问:“那要怎么治呢?”我说:“先在你的合谷穴上扎一针,你试下效果。”

  刚刚扎上针,他就说:“好像没那么疼了。”又过了一小会儿,他说:“现在不疼了,把针拔出来吧。”于是他让我教他如何扎针,他要回家自己扎。我说:“你不用学扎针,我告诉你几个穴位,自己时不时地按按就可以了。”

  我告诉他,如果牙再疼,就不定时地从上到下按揉合谷、曲池、手三里这三个穴位,每个穴位2分钟。这样即使不扎针,也会减轻牙痛和祛除牙肿。

  手三里前面已经讲过,在这里主要教大家如何找其他两处穴位。在这里主要教大家如何找其他两处穴位。首先把你的拇指、食指并拢,肌肉最高处的穴位就是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另外,当你完全屈肘时,肘横纹最外端处的穴位就是曲池穴,它可使大肠经经气深入至大肠,排毒清热的功效最明显。

  肠火上牙疼只需按摩三个穴位即可解除痛苦,可见人体的穴位是比消炎药还要灵验的“奇药”。但是需要大家明白一点,胃火和肠火的牙疼都是实火引起的牙疼,这种疼是比较剧烈的,伴有明显的牙龈红肿。单纯按摩穴位消除疼痛立竿见影,但对缓解牙龈红肿可能会较慢,所以建议你搭配吃一些清热下火的中药片。

  如果你的牙总是长时间地隐隐作痛,牙龈红肿的症状也不明显,这时不管是上牙还是下牙,用我们介绍的方法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因为这是虚火引起的牙痛,需要用另外的治疗方法。

孔最穴——治咳嗽和扁桃体炎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认识一个中学老师,他总是被感冒缠上,每次感冒都有相同的症状——咳嗽,同时伴有嗓子痛、扁桃体发炎,每次都要吃好几天消炎药才痊愈。他自己受罪,下面的学生也跟着受罪,学生们总是在“咳、咳、咳”的伴奏中度过漫长的几天。对他这种症状,我想起一个治疗咳嗽的重要穴位——孔最穴。

  孔最穴是手太阴肺经上最为重要的穴位之一。孔最穴中的孔,为孔隙的意思;最,多的意思。通过这个解释可以看出,凡是人体与孔有关的疾病都可由它来解决——上至鼻窍,下至肛门。落实到具体的病症,对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扁桃体发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自从我推荐之后,这位老师就自己坚持按摩。大半年过去了,他很少感冒,学生们也不再听到他咳嗽的声音。

  孔最穴如此有效,它究竟藏在人体什么地方呢?取此穴位时应伸臂仰掌,孔最穴就位于人体前臂部位。孔最穴位置比较深,点揉时可以稍微用力。

  记得我刚才说过,孔最穴可以解决所有和孔有关的问题,所以孔最穴是治疗痔疮最常用的穴位。有痔疮的人,如果按揉他的孔最穴,会有明显的痛感,所以痔疮患者应当多揉孔最穴,可以减轻痔疮症状。

针刺少商、商阳穴——治咽喉肿痛的放血疗法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记得有年春节,我回家探望大伯。因为很久不见,一见面,我就关切地问起他最近的身体情况。可是我得到的回答却很少,大伯的回答不是“嗯”,就是“啊”。经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他咽喉肿痛,说话、吞咽都比较困难。我问大伯:“难道你没去医院治一治吗?”他说:“治了,医生给了一大堆消炎药,可吃了后没有见好,反而感觉越来越严重了。”我检查了一下大伯的舌头,舌红、苔黄,我知道这是肺胃实热,肺气上壅造成的咽喉病变。

  我想了想对大伯说:“还是我来帮你治一下吧!”说着,我拿出随身携带的三棱针,把他手上的少商、商阳两个穴位刺破,挤出了一点瘀血。很快,大伯就感觉喉咙通透了很多,咽喉肿痛的症状也缓解了不少。大伯对我的这种治病方法很感兴趣,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喉咙肿痛,只需在手指上刺两针就有效果?我只好对他的提问,一一解答。

  我所刺破的拇指上的这个位置,叫少商穴,位于拇指指甲角旁0.1寸,是肺经末梢的一个穴位。而食指指肚上被我刺破的位置,是商阳穴,属于大肠经。中医认为,“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咽喉肿痛与肺有很大的关系。说到这里大伯就开始问我了:“我还是不明白,咽喉到底和大肠有什么联系呢?”我解释道:“不能说咽喉与大肠直接有联系,但是咽喉和肺有关系,而肺又与大肠关系亲密,所以它们就有了亲戚关系了。”

  《黄帝内经》中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它们就像一对无比恩爱的夫妻。打个比方说,肺和肠的关系,就好比你和大妈之间的关系,如果你生病不舒服,大妈肯定要着急了;反过来,如果大妈生病了,你心里也会非常难过。所以说,这两个穴位是相通的,一个好了,另一个也会随之好起来。我给你治病,就是利用这两个穴位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大伯听完我的解释乐了,感觉这种治病的方法很有意思。

  记得还有一次这样的治疗经历,我的一个朋友来北京旅游,我让她住到了我家里。第三天的时候,她突然咽喉痛起来了。我对她检查一番后,也是采取了上面的方法进行治疗,第二天所有不舒服的症状全都消失了。她很是感激地说:“有你这个朋友就是好,来北京旅游的时候,住宿方便了,看病也方便了!”

  很多人身体一有炎症,就开始吃消炎药,这种方法不但不能把病彻底根治,反而会对药物越来越有依赖性,使人体器官受到损伤。因为消炎的药物都具有去除体内火气的功效,属于寒凉性的药物,吃得过了自然会伤害身体。而刺穴放血的方法,不仅免去医院看病的烦恼,更能减少西药对身体的伤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刺穴放血不是什么大手术,但是对于对医术一无所知的人,千万不要逞强,这个时候,最好找一个懂医术的人来帮忙。

推喉咙——对付慢性咽炎有特效

活人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收藏本书 字号 -+

   

  几十年来,父亲一直患有慢性咽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大,更不会威胁到生命,但却经常感到咽部不适,比如异物感、干咳、痰多,早上刷牙时恶心干呕。

  早些年,父亲吃过不少药,有中药也有西药,而且把烟戒了,只是偶尔来客人了才小吸几口。吃着药时,还有一定效果,但药一停就会复发。看着这样的情况父亲就拒绝吃药,他说:“是药三分毒,我宁愿难受点也不吃药了。”

  当时我已经开始学医,只是刚入门还没有学到多少知识。随着一天天地学习,我知道了自我推拿对慢性咽炎也有很好的疗效,于是我就教给父亲几种方法,让他坚持每天都做。

  第一步:推喉咙

  仰卧或者正坐,找到咽喉正中旁约一横指的两条线,然后用拇指从下颌推到胸骨边缘,推的时候动作轻柔,手指只与皮肤表面摩擦即可。为了减轻疼痛感,可以在拇指上蘸一点水增加皮肤的润滑度。推到稍微发红为宜,这一步骤大概需要3分钟的时间。

  第二步:按中府、云门

  中府在胸壁的外上部,与第一根肋骨间隙相平行,距胸骨正中线6寸。正坐,手叉腰,锁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陷的中点处的穴位就是云门,距胸骨正中线也是6寸。中府、云门是上下平行的两个穴位,先按揉云门穴,再按揉中府穴,每个穴位各按揉一分钟,即可有效缓解慢性咽炎。

  中府是手、足两条太阴经的交会穴,有止咳平?、清泻肺热的功效。云门穴亦可清肺理气,在这两处按摩可清除咽部的痰。

  第三步:捏曲池穴

  曲池穴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位于肘窝的外端,当臂半屈肘时,肌肉最高点就是此穴。曲池是排毒清热的要穴,可治咽喉肿痛,只需用力捏住曲池穴半分钟即可,左右手轮换操作。

  第四步:揉大椎穴

  大椎穴在脖子后面,正坐时微微低头,脖子后面最高处(第七椎棘)下方的凹陷便是。凡是患有慢性咽炎的朋友,每天只需用力按揉大椎穴3分钟,几个月后即可改善。

  我叮嘱父亲,要想治好慢性咽炎,除了每天要坚持这个推喉咙的自我保健方法,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然后戒掉多年来抽烟、喝酒的习惯。开始的时候,父亲虽然每天坚持按摩,但总是自己偷偷地喝点酒。有一次,本来已经恢复得很好了,可是因为和故友小聚,喝多了酒,第二天就复发了。父亲接受了这次的教训,完全戒掉了烟酒,而且一直坚持按我的方法按摩,几年下来,他慢性咽炎的毛病差不多已经好了。

  我介绍的这套推喉咙及穴位按摩方法,你每天只需几分钟时间,就会对你的咽炎有神奇的康复功效。按揉这些穴位,也可以让身体上的各条经络畅通起来,从而让疾病远离你。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本书为凤凰网读书授权转载。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