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标志:回家的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31:51

回家的路

  我的老家在一个相对偏僻的小山村,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只能读到小学毕业就得离家外出求学,于是,那条再熟悉不过的回家之路的变化,就成了我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化最深刻的印象。

  记忆中,那条路是小山村唯一与村外的世界沟通往来的通道。路谈不上几级公路,充其量也仅仅是相对较宽,能过一辆车的马路而已。路面应该没有经过专门的修建,是长期以来行走的人多了,自然踩踏出来的土路,不过路面很硬实平整,有阳光照耀的时候,路面还有点发亮,那时候感觉回家时能够有一条这样的路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在我们镇来说,我们村算是条件不错的,村子依山傍水,村民居住集中,外出的路基本没有太大的坡,还可以通车,只是不能遇雨雪,土路见水以后,会马上变得泥泞难行,好在北方雨雪天气本来也不算太多。在当时来说的确算是很不错了,比起不通机动车需要爬很久山路才能到家的同学,算是很幸运的了。

  上中学的时候,省里开始了道路村村通工程,于是,通往我们村子的土路也有了很大变化。道路的基础还算不错,不需要很大的工程量,先是路面平整加宽,两辆车可以错开通行,路两边还可以同时有行人步行或骑自行车,接下来是加石子、铺油等,时间不算太长,原来的土路就变成了合格的乡村公路。那时候我住校,每周放假时骑自行车上下学,感觉方便多了,也不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同路的同学们行走在宽阔的公路上,你追我赶的,很是开心。路好走了,村子里就有头脑活络又有经济实力的人动起了脑子,搞起了临时客运,当然,规模不大,就是那种六、七坐的普通面包车,还没有经营许可证的那种。邻村也有了几辆车子通行,给村民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村子里的经济也渐渐发展起来了。

  回家途中,需要经过一个水库,是县里的养鱼场,规模不大,但边上仍然有个水库管理站,不过可能仅仅是管养鱼的事情,对于通过水库的路并没有放在议事日程上管理。路恰好从水库中央穿过,没有架桥,似乎完全是用土加石块垫起来的,也还比较宽阔,但两边毕竟没有用水泥砌铸,每年都会遭雨水的冲刷出点问题,铺过油的路由于用料不够,也早已经坑坑洼洼了,当然人还可以凑合通行,就是车辆太多就成问题了。那年父亲去世,是在农历五月,天气已经很热了,雨水也多了起来,父亲下葬那天正下着雨,单位来了几十辆车子,却因为通过水库的路面难走而没法进到村子里,大家是步行一里多地才到的,很是辛苦,让我在承受失去亲人之痛的同时,感受到了同事们亲切关怀的温暖,同时也在为没有一条好路而难过。

  后来这条路经过几次修缮,能经得起一定风吹雨打了,不过比起架桥来还是差一些。也就在几年前吧,镇里终于决定给通过水库的路动大手术,架桥。其实工程也不是什么大工程,几百米长,降几个石涵洞即可,也是由当地的泥石匠承建的,工程完毕以后,的确是安全方便多了,于是与邻县也有了几趟对开的长途客车,县里也增加了几趟公共通行车,经过村子的车每天也有来回四趟,各类出租车也多了起来,回家是方便多了,只要愿意,一百多里路程一天打个来回完全没有问题,何况有时候也开着车子回去,只是有时候感觉公共车也很方便,花一趟过路费的钱就已经到家了,比自己开车省钱还不费时,也不需要操多少心,还是很方便的,所以只是需要带很多东西的时候才开车回家。

从去年起,通往家乡的路又开始整修了,据说这次标准要高,可达到国家二级公路要求,该加宽的要加宽,还有几处转弯大的地方给拉直了,有一个坡度较大地段也要铲平,动作很大。虽然由于修路需要绕道,回家有暂时的困难,但据说工程在今年元旦前要结束,我想到那时候回家的路就更宽阔便利了吧。

  时光飞逝,家乡的变化大是肯定的,这一点通过路的变化完全可以反映出来。出门在外,飞得再高,割不断的乡情不会变,何况母亲还在老家,回家的路上会经常留下我的足迹。社会在进步,家乡的路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依回家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