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皇家医院:鲁子华: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1:05:26

鲁子华: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来源:   作者:胡俊杰   发表时间:2009-12-28 10:06    

  

画家鲁子华

  柳下闲谈图  鲁子华 作

  独悟图  鲁子华 作


  艺术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带给人们精神的享受,更在于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充实和升华。

  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审美空间,认识它需要的不只是眼睛,还有心灵的观照:那笔墨的表现、色彩的渲染、造型的刻画等等外在形式的后面,是一个用心参悟生活的艺术家。

  火车到达怀化站前一小时,我收到了鲁子华的短信———“我已在车站等候”。之前在他的“二得堂”艺术网站中,浏览了他的履历和画作,况味悠远的国画传达了作者的淡泊与超然,现在我更加清晰了对他的判断———谦和守信,真诚待人。

  鲁子华,1958年生于湖南益阳,1988年跟随刘文西先生学习中国人物画,1996年拜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教授为师学习中国画。2001年,他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首届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系统学习中国画。

  鲁子华在铁路工作二十余年,是地地道道的铁路人。如今在怀化铁路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任副总经理的他已退居二线,成为专职画家,并担任怀化市国画院院长、怀化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二得堂”意为“舍得天下利,了得世间烦”。鲁子华的“二得堂”画室位于他的居室楼下,不到30平方米的称得上简陋的画室,圈定了鲁子华大部分的生活:读书、作画、与人交流。没有古董家具,没有玉器焚香,这间画室是内容大于形式的。由画室而及人,鲁子华的淡泊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从这里,我走近了鲁子华。

  鲁子华作品中流动的超然气韵是他平气顺心的产物。“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他学养深厚,有平常心,又乐善好施,所以身边总有不少的追随者,画家文人、邻里街坊都视他为师长。很多铁路职工在他的影响下读了《四书》《五经》,能书会画,并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从鲁子华的旧作《苗女》细腻的笔墨可以看出,以前的他专注于对人物细节的描摹,对以“形似”为目的的绘画肌理进行着不懈的探索,画作多写实。那时,他的工作生活一波三折,困惑、迷惘和怨叹跟随着他。

  1996年,鲁子华拜陈绶祥教授为师,系统学习中国画。看似简单的拜师学艺,却让他经历了艺术创作与人生命运的双重转折。

  “文化”,顾名思义,“文以化之”。所有的困顿迷惘、烦恼哀怨都可以用中国文化这剂“良药”来化解。陈绶祥教授系统传授的文化观念如同醍醐灌顶,让鲁子华大彻大悟。自此,鲁子华闭门三年,苦读《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等中国文化经典,吸收“儒”“释”“道”传统文化精髓,吐故纳新。由于深谙“知行合一”的智慧,从文化观念到思维方式,再到为人处事,鲁子华形容自己是“脱胎换骨”,而朋友们看到的是 “破茧成蝶”。

  岁寒而松柏不凋,乃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鲁子华的艺术人生从逆境转为顺境,从幽暗走向通达。画为心象,他后来的创作笔墨转向抽象,内容更多是对时代的关注、对人事的体悟与思索,风格由写实迈向了空灵的大写意。现在看他的画作,已有舒展人生的气象。

  人走茶凉,本是一个充满凄苦意味的贬义词,但鲁子华的画作《人走茶便凉》中,笔墨唯意是求,脱略形迹,三位乐天知命的老者超然物外恍若置身仙境,令人艳羡不已。题诗曰:“多少年来观世风,真情假意道不清。莫言世道无情物,人走茶凉也合情。”

  道法自然,鲁子华用道家的自然观,一句“人走茶凉也合情”,化解了不知多少人的心结。

  古刹、小径、悬崖、明月,有智者悠然,《赏月图》题诗:“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简明的线条与大块的留白内蕴无限的况味与禅意。”

  对人生没有深刻体悟的人创作不出这样的题材,而没有深厚笔墨功力的艺术家,不会有这大胆的留白和以一胜多的洒脱线条。

  关于中国画的欣赏,鲁子华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画好比家常便饭。饭既要合人胃口,又要有营养。中国画既要养眼好看,更要有文化内涵,能够颐养精神。鲁子华的国画作品传达的是“安抚心灵、鉴戒身心、指点迷津”之道。

  艺术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带给人们精神的享受,更在于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充实和升华。我们平日所见的以写实技法见长的西方人物绘画,以描绘人物故事或直接以人体本身为刻画对象,画面给我们的感动是暂时的。鲁子华新文人画中的一片天机,所透露的是人性,是自然,是对人生及艺术乃至整个宇宙的思辨,传递的是中国艺术的精神,给读者的教益是深远的。笔墨线条的由繁至简更证明了鲁子华并非“不能工”,而是“不求工”。颐养心性、慰藉心灵,才是鲁子华新文人画的珍贵所在。

  心无大志者,艺必无大气。怀揣“载道”之志的鲁子华在为学之路上日益精进,自觉、自省与自策、自律,将自己的笔墨与生命融为一体,用传统文化的营养化解心灵的矛盾,将人生通往和谐大美,并以此感染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