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森现在出了几部动漫:杨开慧临刑前遗言毛泽东:我死不足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17:28

杨开慧与两个儿子

  1959年国庆,北京,中南海。辽宁部队歌舞团编排的大型舞剧《蝶恋花》正进行汇报演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观看。演出期间,毛泽东多次给予热烈的掌声,随后,又先后五次观看演出和接见演员、创作人员。他老人家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寄托对杨开慧的深深哀思和无限怀念。也许是天地有灵吧!199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60周年的时候,杨开慧汉白玉石像安放在杨开慧烈士陵园。石像揭幕那天,当覆盖石像的红色绸布徐徐拉开的时候,刹时天空中霞光万道,一群群蝴蝶围绕着石像盘旋、起舞,好一幅壮美的“蝶恋花”图景。成千上万人目睹了这一奇异的自然景观,惊叹不已!当历史跨入今天——公元2005年,抚今追昔,当我们沿着毛泽东和杨开慧革命与爱情的足迹寻访时,无不为之感叹、激动、肃然起敬。

  相识

  1913年初春,古城长沙,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走来一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人,“人字形的短发,分披在两鬓;目光谦抑而潜沉”,看上去不过二十岁。灰布长衫,左手一把桐油竹伞,右肩挎一个蓝布包,黑色的粗布鞋,从鞋上的尘土,可以看出,年轻人远道而来,风尘仆仆。

  这个年轻人叫毛泽东。几天前,他从朋友处听到一个消息:湖南省第一师范发出一则不收学费、膳宿费也很低、毕业后即可担任教师的招生广告。他急匆匆地赶来报考。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同时,年仅12岁的杨开慧随父亲杨昌济迁居长沙,住在离第一师范不远的天鹅塘“板仓杨寓”。教师中,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影响最大。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毛泽东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杨昌济在长沙的学生先后以千百计,但他最欣赏的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在杨家,毛泽东是常客。遇到不懂的问题,毛泽东总是登门求见。杨先生和毛泽东之间无拘无束纵谈天下大事,谈论治学之道,气氛十分热烈。这时,杨开慧总是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想着,很少插话。毛泽东颇有见地的宏论,壮怀激烈的情感和崇高远大的抱负,深深地拨动了杨开慧的心弦。后来,杨开慧也参与了讨论。话越说越近,心越贴越紧。他们之间朦胧的恋情,从一开始,就不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而是从对人生崇高境界的共同渴望和追求开始的。以后的日子里,毛泽东送给杨开慧的不是鲜花和蜜语,而是用心血凝结而成的日记和文章。杨开慧同样是用慧眼、心灵,阅读、感悟毛泽东的日记和文章,学习他的思想方法,领会字里行间跳跃的人生火花。

  客厅里的讨论和交流越来越频繁,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思想、情趣、爱好也越贴越近。有一次,毛泽东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他在文中写道:“国力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他提出了一个响亮而新鲜的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这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后来十分著名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并潜心实践心中这个强烈的信念。寒冬时节,他用冷水沐浴;大雨滂沱,他在野外奔跑;江河湖泊,他去搏击风浪。在毛泽东的影响下,杨开慧也坚持冷水浴、深呼吸、常吃硬食等锻炼方法。她在作文中写道:“要救国就要锻炼强健的身体。”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眼,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度过了五年的学习时光,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了。而与此同时,杨昌济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杨开慧随全家迁往北京。此刻,一种说不清的依恋之情在毛泽东和杨开慧心中潜滋暗长。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在长沙第一次惜别。

  相恋

  1918年8月15日,一辆北去的列车从长沙出发驶向北京。从登上火车的那一刻,毛泽东的心就和火车一起跳动起来。这是他带领新民学会24名会员为参加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长途远行,对于毛泽东来讲,胸中还别有一番情愫在牵动,他马上就要见到日思夜想的杨开慧了。

  8月19日,毛泽东一行到达北京,和蔡和森、罗学瓒等人住在地安门内三眼井吉安东夹道7号一间狭小的屋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过着清苦的生活。”这时,湖南陆续到京准备赴法的青年已达50多人,是来人最多的省份。毛泽东起草了一个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交有关方面协调,为筹措路费四处奔波。”

  在毛泽东等人的周密安排下,第一期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都分赴各预备班学习了。事情有了着落,毛泽东舒了一口气。为了主持以后几批湖南青年赴法事宜,毛泽东决定暂时留在北京,但盘缠所剩无几,维持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必须尽快找一个立足之地获得生活来源。

  于是,他找到了杨昌济先生家。当他要求杨昌济为自己找个立足之处时,杨昌济爽快地答应下来。

  第二天,杨昌济来到学校,见了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把毛泽东的情况描述了一遍,请他设法。李大钊沉吟一会,说:“第二阅览室缺人手,就不知你介绍的人愿不愿意。”

  “肯定会愿意。”杨先生替毛泽东表了态。

  毛泽东来到第二阅览室。听介绍,他的工作是登记所订15种中外文报纸,登记每天来阅报的人的姓名。李大钊似乎有些难为情地说:“润之,这项工作很轻松,工资也少,每月只有8块银元。”

  “够吃饭就行。”毛泽东说。一直以来,毛泽东在物质享受上,不同别人比,只与自己的过去比。8元,同教授的二三百元相比是少了,但他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