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图案书籍多少一本:易经杂说南怀瑾 附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01:37
附录

                          浅介南著《易经杂说》

                                 阎修篆

    《易经》是一部十分难读的书,很多人想读《易经》而不知从何着手,大家都
以为《易经》是一部很神秘很玄妙的书。
    历代贤哲有关《易经》的研究与著述,往往穷毕生之力,著作之富,亦属汗牛
充栋洋洋大观,可惜的是历代的《周易》名家,都没有把他们的方法与心得,明白
地告诉世人,因之史家多记其事而略其法,寻章摘句,望文探幽者,虽连篇累牍,
然亦说多纷歧,使人如坠云里雾中,乃士大夫之易,对于一般社会大众,没有多大
的帮助。
    丁卯夏,于老古文化公司,得睹国学大师南怀瑾教授的《易经》讲稿,拜读之
下,简直使我难以想象,我会以读江湖奇快传一样的心情,一口气将它读完,使我
深深体会到古人“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的情景。
    这本书所给我的印象——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

    《易经》本来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但这必须要先能入乎其内才可,初学者能
像读武侠小说一样,那么传神、那么专注、那么引人入胜,实在是旷古以来仅有的
第一部易学著述,这证明了《易经》“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说法是不错的,但
也唯有真正懂得了《易经》的人,才能深入浅出,引喻举譬,说得这么清楚,这样
明白,毫不隐僻含混,勉强凑合。本书引人入胜处,即在透过作者渊博的学识,把
握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将人事与自然法则、历史规则结合为一。南先生以其极为严
肃的治学态度,轻松的口吻,网罗逸闻,探玄寻秘,透露了《易》的消息与秘密。

                         这是一部人人读得懂的书

    始所周知,《易经》的难识难懂,由于象数的失传,本来艰涩的词句,幽晦不
明的含义,已经造成了后人学《易》极大的文字障碍,复加以后世治《易》者纷歧
不一的说法,使《易》愈以难识难晓了。南先生以其真知灼见,透过时代思潮与他
丰富的人生经验,像写小说一样,极其平易地帮助我们解开了幽晦艰涩的苦结,使
人人易知易晓,为青年学子、社会大众,牖启了一条崭新的学《易》门径。三圣心
法,虽不敢说已由此可窥可见,但确已破解了千古以来学《易》的谜结。

                       这是一部融义理象数为一的书

    世人说《易》,有所谓“义理之学”者,有所谓“象数之学”者。义理之学是
偏重人文的,这自晋朝的王弼开始,王弼主张扫彖,所谓“得意而忘彖,得彖而忘
言”,宋儒附之,遂使象数之学,隐晦了好几个世纪。象数之学,偏重心灵玄秘,
是探睛索隐,寻求前识的学问,亦即近代所谓的心灵学、神秘学之类,在人们心理
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两种思想,极其泾渭,前者形成士大夫的独家殿堂,后者流
入江湖,往往成为江湖术士混饭吃的工具。不知古人象数之学,本为演绎自然、阐
明《易》理而设,如所谓“悬彖著明”,使人们透过了“象”的启示达到“明”的
境地,明白事的悔吝,动的休咎。人们十。何才能见了这个彖而知所趋避?那必须
要透过一种特殊的方法与程序,这个方法,各家不同,有管辂虞翻的、有焦赣京房
的、有邻康节的……但他们的基本原理却是一样的,也都是彖、理、数的综合运用
而已。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不就是和《易经·系传》
所说的“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的道理是一样的么?《易经》的一切作
为,都是在“明于忧患之故,以前民用”为目的,可知后人执象数而弃义理,失去
了古人作《易》的本旨,必将流入“其蔽也贼”的后果,扫彖而得意,也明显地违
背了《易经》“洁静精微”的精神。

                         这是一部与人人有关的书

    前面说过,《易经》是为人事而设,这点《易经·系传》“开物成务,冒天下
之道”、“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已说明了一切,所以
尽管《易经》包罗了天地间的一切学问,但这些莫不与人事有关,古人“不学《易》
不可为将相”的话,虽然不错,但将相毕竟是芸芸众生中的极少数,“百姓日用而
不知”,可见《易经》是与社会大众人人有关的了,也可以说上至将相,下至几庶,
几天地之间的莫不与《易经》有关。南教授在本书中说明了支为什么止于六,人生
的历程,也是如此,一个卦的六支,往往就是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指标,也可以
说是人生经历的寒暑表,这中间已包括了亨通的、困阻的、危殆的、复苏的种种事
实与启示。固然《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支,四千九十六卦之,无一不为人
事而设,但这多是告诉占者占得此卦此爻如何如何,本书作者却明白地指出了不待
占而知的全部人生,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所应遵循的法则与规范。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学《易》的捷径与秘诀

    近代科学,关于学习的方法有着很多研究,教育家们希望能透过这种研究,来
训练记忆,帮助学习,对于近代的教学活动,助益很多。但是生活在过去的人,在
学习上便没有这样方便与幸福了,他们只有一个方法——老师教,学生学。聪明的
人在吃足苦头之后,也往往会悟出许多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来帮助学习,便利记忆,
但他们却又不把这些方法告诉后人,使后来的人照着他们原来的路子去摸索,去碰
撞。当他们吃足苦头后,又悟出了许多新的方法与技巧,也不告诉他们的学生,仍
旧让他们自己去摸、去碰。我们的教育就是在这样情形下,不知道使后世学子多走
了多少冤枉路。邵康节学《易》于李挺之,就有过这种故事。当时邵康节向李挺之
学《易》,邵康节请求李挺之给他一点提示,不必明白说出内容即可。李挺之告诉
了他“一二三四”几个数字,邵氏在易学上从此自成一家,在易学上的成就,可谓
中世纪末的第一人。
    在本书中一开始,南教授即将他个人过去学《易》所吃的苦头,不厌其详地告
诉大家,他毫不保留地把他因而知之的方法与心得,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如果我
们不学习《易经》则已,假如我们打算拿《易经》来玩玩,有关《易经》的一些基
本知识,如卦名、卦序、八宫卦变、六十四卦方圆图等,却必须详知熟记。本书中
有很多学习《易经》的技巧与要领,使我们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告诉了我们学《易》的千古不传之秘

    《易经》对世人来说,始终是一个谜,多少人被它所吸引、所迷惑,尤其历史
上那些用《易》的大家,对后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家喻户晓的诸葛亮、李淳
风、刘伯温等自不待言,后汉的司马季主、焦京师徒,三国的管辂,晋朝的虞翻、
郭璞,宋朝的邵康节等,可以说代有奇人。在历史的记载中,这些人都有前知的能
耐,但他们的方法,却湮而未传。后世虽有火珠林、金钱课之法,也有黄金策——
明胡宏著——之述,但求之于昔日卜者之如响斯应,则已不多见了。因之象数之学,
遂流为江湖人士觅食之术,为士人所不苟同。其实江湖术士觅食者流固多,但亦不
乏高世贵人之风者,至其术则类于庄子讲僻统的故事,“有以封者,有以氵并氵辟
纟光而终其生者”,下面我们举一则有关汉朝管辂的故事:
    石苞是鄞郡掌理农业的官员,问管辂说,你们同乡有一个人叫翟文耀,会隐身
术,是否可信?管辂说,这是阴阳避匿之数,如果知道了这个方法,即山河大地,
皆可隐藏,何况一个人在变化之内的七尺之躯,散云雾可以隐身,洒金水可以灭形,
术足数成,这是很容易的事……
    但这却不是很容易的,本书中到处都散发了个中消息,要在有心者去捕捉去寻
觅它了。
    总之,本书可说是南教授学《易》的心得报告,其中揭发了很多千古不传的秘
密,也有些是他个人独到的创见与发明,虽不敢说已得三圣之秘钥,但却把《易经》
与我们人生的关系,更拉近了一步。如同前面说过,《易经》是与人人有关的书,
透过本书的问世,我们希望人人都能获得《易经》的帮助,无论你是政治家,企业
界的领导人,抑是初出茅庐被领导的上班族,是“潜龙勿用”的在校学生或“飞龙
在天”的功成名就、爬上事业巅峰的大家……本书对你趋吉避凶,走上成功之路,
永享成功的果实,都会有着极大的帮助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