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雅合居酒店: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女孩子们逼成剩女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28:19
 

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女孩子们逼成剩女的?(几篇文章合在里面)

      A男配B女

B男配C女

C男配D女

剩下A女和D男不可能

于是就剩下了

----------------------------------------------------------------------------题记

 

在上海北京连续办了几场“剩女”讲座,就我看到的一些问题跟大家分享。首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剩女”?我从来不认为结婚是每个人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人是不需要也不适合结婚的,但是我很肯定的认为每个人此生都需要恋爱,都需要学会爱和被爱。跟媒体上鼓吹的“剩女”定义不同,我指的剩女是——有爱的意愿,可是因为消极等待的态度、不良的家庭教育、狭隘自相矛盾的择偶条件,与爱无缘的恨嫁女。来参加“剩女”讲座的听众里面,不乏30岁还没开始初恋的女人!在我身边也有若干个这样的女性,单从外表上看她们一切正常,但是当我深入她们的内心之后,我发现所有被“剩”的女人,都是有原因的。 

 

1、消极等待的态度 

 

讲座一开始,我就问听众三个问题:找男人是你目前的头等大事吗?(一半人没举手)除了不做违法道德法律的事情,你愿意使用一切手段找男人吗?(只有一个人举手)你愿意为了找男人投入不要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吗?(只有几个人举手) 

 

你看,“剩女”们嘴上都会说我非常想找男人,但是面对这三个问题,她们大部分都是回答NO的。可见,她们并没有真正把找男人当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她们不想主动地去做任何事情,借口是爱情是需要缘分的。什么是缘分呢?如果你以为的缘分是你在地铁里被一男踩痛脚,抬头一看——哇,就是他!(电视剧常有的情节),那你恐怕要永远地剩下去了。我理解的缘分是,上天给了你一个机会,而你及时看到了他,抓住了他。有很多嘴上嚎叫着要男人的“剩女”,眼里根本看不见男人。我在一个女人居多的公司给剩女做培训的时候,我说我一进门就看到了三个还不错的男人,你们居然都说公司里没有男人。她们很好奇地问,在哪里啊?我告诉她们,是她们的IT人员。她们恍然大悟说,啊,他们是男人啊!她们从来不把男同事当男人。当我告诉一个行政经理,其实公司里就属她接触的男人最多,她怎么都不肯相信。我说,你的各种供应尚啊——维护电脑的、来装修的、家具公司的、物业、快递公司……都是男的。她惊呼,是啊,他们是男人啊。她从来不把供应商当男人。 

 

男人在哪里?“剩女”们总在问。我到处都看到男人,而她们怎么都看不到男人。在北京日坛公园的悠季瑜加做讲座时,我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一个外国帅哥,穿着白色瑜加服飘过去。要不是我在主持讲座,我早就跟过去了!我跟剩女们说,海,看,有帅哥,她们大部分都没看见。我在机场候机的时候,不看报纸,我看身边的人,看到好看的男人就多看他几眼,也有就因此搭上话的,换个名片。我工作的商务楼里很多公司,我常在电梯里看到不错的男人,我跟剩女同事报告了这个发现,建议她们以联谊的名义去认识他们,从交朋友开始做起。她们觉得这个主意很棒,可是没有一个人主动去做,都等着别人先去做,她们享受现成的。还有,原来跟别人约好要去参加一个社交活动的,仅仅因为下雨了、有点累了就懒得去了。永远有借口原谅自己不行动。最好用的借口当然是“工作忙,加班”。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剩女加班多正是因为没男朋友下班后没事做没地方可去,而越加班当然也就越没男朋友,恶性循环。 

 

ATTITUDE IS EVERYTHING。我看到一个单身女的态度,我就能知道她在未来多久就能找到意中人。我一个女朋友以前28岁单身的时候很着急,但是她很积极,什么办法都愿意尝试。她跟我一起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当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她说“我是XXX,28岁,未婚。”大家都笑了。大家也都认识她了。我看到有男人过来跟她搭话。几个星期以后,她跟朋友去打羽毛球,在那里碰上了她今天的老公。她并不很能打羽毛球,但是只要是能认识新人的地方她都去。 

 

我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过很多次的单身聚会,发现很多单身女去了等于白去。她们都很会打扮,但是态度很恶劣!要么是双手抱在胸口,站在一边当壁花,跟谁都不主动说话,要么就是几个女生挤在一起,嘁嚓批评在场的男人,好象生怕他们听不见似的。 

 

 

 

2、不良的家庭教育,迟迟不能断奶 

 

之前我在BLOG上写过"父母家太温暖,找男人没动力"。有相当部分的剩女是这样的,只要没结婚,哪怕30岁,35岁,40岁,还跟父母住在一起,永远住在一起!她们被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们在家里的身份永远是“女儿”,而非一个独立的单身女人。所以我说,她们在法律上是单身,但是在生活方式上不是,她们已经跟她们的父母结婚了!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身女人,就要从自己独立居住开始,不需要买房,租房甚至是跟人合租都好。在讲座上有个女孩子听到我这一观点,睁大了眼睛问:“父母有房子还要自己花钱住出来,这不是浪费钱吗?”我苦笑说,人生不是这么算的,人生需要很多必要的浪费,有很多节约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还有个女生,家和公司之间的交通要两个小时,为什么不在离公司近的地方自己租房呢?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上下班路上呢?如果你家还住在偏远的地方,离市中心很远,周末恐怕你也没什么兴致出门了,也就宅在家里了。 

 

男人在哪里?男人可能在任何地方,但是绝对不会在一个地方——你家里,你和你父母的家里!所以,剩女们一定要走出家门。想想吧,你跟父母住,到了晚上十点他们就不停地来电催你回家了,就更不要说某个心仪的男人送你到家门口,可以请他上楼喝一杯,甚至一起过夜了。 

 

人跟动物一样,在求偶期就要发出自己的气味,眼神里要充满对异性的渴望,这样异性才能接收到你的求偶信息,才会来接近你,这就是招蜂惹蝶。那些长期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剩女,脸上无不洋溢着安详的神情,因为被照顾得太好了,也不寂寞,眼睛里没有渴望,所以常常被男人误读为已婚妇女!我就曾把一个没有男朋友的单身女同事误读为孩妈。因为她真的很象啊,她的气质,她的气场,真的很象。 

 

很多剩女都是从小听父母话的乖乖女(尤其以上海为重灾区),大学不让恋爱,毕业工作的头两年也不让恋爱,有个男同学塞个条子,父母都会兴师动众。可是一到了女儿25,26了,父母就急了,就要问她你怎么还没有男朋友?就要张罗介绍相亲了。在他们眼里,谈恋爱是不用学习的,是象开水龙头一样,要关就关要开就开。而且,他们的观念里谈恋爱都是要一次成功,不然就没有必要谈。所以,中国剩女的青春特别短,22岁还开不了,一到26岁,就被剩了!!! 

 

剩女们的消极态度,也是跟父母的不良教育有关的,在她们父母年轻的年代(70-80年代),是很难被剩下的,因为go-vern-ment不会让你们剩下!你看,每个单位都有工会,妇联,团委,他们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是帮助单身男女找对象——钢铁厂和纺织厂联谊。居委会的干部们也都兼红娘,哪家哪户有单身的,他们都不会放过。所以,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孩子只要乖乖呆在家里,自然有人会来提亲。而且,在那个政治高压的年代,个人没有什么自由,今天80后的父母们,大都没有经历什么象样的恋爱,无非是为结婚而结婚,凑合过,婚后不好也忍着不离。婚前性行为就更少了。那时,男人只要“老实”,女人只要“贤惠”就一定能结婚。反正大家都一样的穷,没什么好挑的。可是今天呢?如果时光倒流,让80后的父母们变成年轻人,我相信他们面对如今这么复杂的社会环境非晕菜了不可! 

 

今天,男男女女都有了很多选择,很多自由,可就是因为选择太多,更需要你自己有判断力和做决定的能力。不要再以为你们的父母能指导你们怎么谈恋爱,怎么结婚,怎么过日子,他们能给的主意都是馊主意,都是只能在他们那个年代使用的规则,对你是一点帮助都没有。想一想吧,你的父母这辈子经历过几个男人/女人?90%也就一个。就象他们今天不能指导你的职业规划一样,他们早就无能为力了。 

 

而恋爱结婚一定是两个成年人的行为,如果你至今还是个26岁,30岁的男人,你就不要期望你会有什么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了。幼稚的人怎么能进行成熟的游戏呢? 

 

 

3、狭隘的自相矛盾的择偶条件 

 

之前我写过"你对男人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的贴了。 

 

每次讲座中让剩女写下她们的择偶条件,都能写满一大面墙,所有对人类的美好形容词都用上了。如果完全符合的话,那这个男人一定是上帝!我常让剩女们好好分析下她们开出的条件,是否可能在一个男人上同时具备,地球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物种,比如: 

 

一个男人要浪漫、幽默、性感,有魅力,同时又要对我之外的其他女人完全绝缘 

 

一个男人要事业有成占据高位,同时又不能太忙常常在家陪我看电视 

 

一个男人要听话、恋家、会做家务,同时又要有远见卓识、有魄力、能被依赖 

 

如此这般的自相矛盾还有很多很多。究其原因,首先剩女们经历过的男人不多,最厉害的是30多岁还从来没有恋爱过呢,男人是什么,从生理结构到心理结构都不知道,只有自己瞎想了。还有,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懂HR找员工和女人找男人有什么不同。不是在找相爱的合适的人,而是在找成功者,但是我相信成功者对剩女是没什么兴趣的,现实就是如此残忍。 

 

我对剩女们的总结发言就是,打破一切条条框框,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泛社会化的成功论,撒更大的网,不拘一格降老公。 

 

4、苍白保守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剩女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大学也是走读每天回家,好象是在上高四高五高六。工作了还是两点一线,只不过把学校换成了工作单位。朋友就是中学大学的小猫几只,出了校门好象就丧失了交朋友的能力了。 

 

很多中国人的生活都是如此,只有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完全没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没有社交。剩女们都习惯把生活圈子小的原因归结为“因为我的工作特性,所以没有社交”。请问,什么职业是有社交圈的呢?我一直在时尚行业工作,包括公关、市场、时尚杂志,这是大家眼中最应该有社交圈的行业,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是个剩女特别高的行业。因为,从业者80%是女人,同事客户供应商都是女人,好不容易有男人了,闹不好还是同性恋。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不是你努力开拓出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你也是没有社交的,只有工作。 

 

剩女中不乏世界500强中国公司的职员,她们有个错觉,以为自己在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打工,自己也就很inernational了;如果在上海的恒隆广场上班,自己也就很高级了……其实,她们的生活方式简直跟她们母亲那代的纺织女工没什么两样。上班是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下班是马上回父母家,目不斜视,每天午饭带妈妈便当,如果不结婚哪怕到35岁也跟父母一起住。 

 

其实,社交圈跟职业没有关系。如果简单地把工作中打交道的人多就定义为社交多,那么医生护士pol.ice就该是社交最多的人了。剩女们抱怨圈子小,是因为她们以为圈子是不用她们自己努力建立的,是老天应该送给她们的,或者是工作就应该附加送给她们的!朋友是绝对需要精力时间甚至金钱投入的。想想你每周有多少时间投入给工作,你又有多少时间投入给交朋友,找男人吧。很多剩女的回答都是——零。什么都不投入,男人怎么就会从天下掉下来呢? 

 

剩女们交朋友目的性太明确,都希望一枪命中,第一面感觉不象是老公人选就要毙掉,完全没有从陌生人到熟人,到朋友,到date(一起吃饭活动没有亲密行为),到恋爱关系,到性关系,到真正考虑结婚的对象这样的过程。所以,朋友也就很少。其实,在确立正式的恋爱关系以前,异性朋友多多益善。就算你百里挑一,那也得先有那个“百”的基础啊,不然你“一里挑一”,“零里挑一”怎么挑啊?我跟剩女们说,你得先学会怎么交朋友,然后才能学会怎么交男朋友。男朋友不就是从朋友里来的吗? 

 

 

 

5、把爱情当童话,受挫力差 

 

我女儿4岁时要求的生日礼物是一件白雪公主的公主裙,再过4个月她就5岁了,生日礼物她已经想好了——睡美人的粉红公主裙!一直到9岁生日,她可以拥有DISNEY六大公主的所有裙子,DISNEY的服装店里都有。她说等她穿不下了,要留给她女儿,她将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叫方方和圆圆,还有一个儿子叫马拉松。(真能生,比她妈还厉害。)她最爱的动画片就是DISNEY的公主系列,最近又迷上了芭比公主,并做了如下总结:每个公主故事里面都有个坏后母,公主都很美丽,哪怕是穷姑娘穿得也象公主,都有个骑白马的王子,最后王子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好在现在DISNEY动画片也引入了现代价值观,公主也常在关键时刻救王子。我常想,我女儿到了几岁会知道还有戴安娜那样的悲惨公主。当然,发公主梦是每个小女孩的特权,我非常坚定地跟我女儿说,你就是公主啊! 

 

很多剩女到了25岁,30岁,还不能从童话公主梦里醒过来,她们对爱情没有体验经历,只有想象。一旦初恋失败,就痛不欲生,然后彻底否定男人,否定对爱情的追求。最雷的一句典型话就是:爱情太伤人,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嫁个有钱人算了!(好象门口有一排有钱人等着她似的。)其实,她遭遇了什么事情呢?不就是恋爱失败吗。这要是发生在18岁,19岁,就象我当年在大学的女生寝室,我们轮流地因为失恋躺在床上不起来“绝食”+哭泣,顶多饿个一顿两顿也就撑不住了,然后室友递一快毛巾过来,擦擦眼泪,该干嘛还干嘛。而对剩女来说,初恋发生在25,26,30岁,甚至33岁,那么失败对她们的打击就无比大,她们会把那点痛苦无限放大,好象世界末日来临。 

 

这就象小孩子开口学说话,学走路,如果到了岁数还不会,家长就会着急,怕孩子不健康不正常。而且,过了该会的年龄,小孩学说话走路会更困难。但是,很多剩女的父母一手导致了她们的发育滞后。在几次讲座上,都有30岁还没恋爱过的剩女,她们的发问让我哭笑不得,她们对男人可以说连常识都没有。我甚至觉得当我提到性这个字眼的时候,对她们简直是“儿童不宜”。有一女说理想的男人是SOUL MATE。SOUL MATE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首先你自己得有SOUL,你没有SOUL哪里来SOUL MATE。而且,SOUL MATE常常不是生活伴侣,引入婚姻就是一场灾难。女人享受SOUL MATE最好的年龄就是20-30岁,纯恋爱不考虑婚姻。但是对剩女来说,她以为的SOUL MATE就是公主和王子的童话,童话梦不醒,她们也就永远停留在对男人的无限想象中。

 

剩女 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的一个新称号,也可以称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单身,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喜气洋洋地嫁人了;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有的人说,“剩女”是被男人制造出来的。因为她们独立,有工作,有房子,有车子,普通的男人不敢往旁边站,至于优秀的男人,他们更不急。他们改追事业追名牌,泡健身房泡咖啡馆,就是不泡妞。

 

 

 

剩女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幽雅,却在爱情上迟迟停留不下来。她们有充实的干劲追求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远大的理想,出类拔萃的另一半。出类拔萃的男人是不会在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要做好她们背后的男人,压力太大。这样导致长时间感情生活不协调,迟迟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随着年龄增长,也就在社会上剩了下来,所以成为了剩女。

 

 

 

有的人说,“剩女”不是被制造,而是“自造”。不是一个女人自己造,而是整个女性群体合力制造。没有男朋友,ok?我们可以去学瑜伽、普拉提,可以去学花道、茶道……想让我们闺阁幽怨思嫁心切?对不起,没空。万一上一秒嫁给“委曲求全”,转瞬就碰见了“真命天子”,又该怎么办?但并不是说“剩女”们都信奉不谈爱情。只是人生,确实有太多意外。把握你可以把握的,而对你无法把握的,不强求、不忧心如焚。人生只有一件事,在我们自己掌握之中:走到底——按照心灵真实的渴求走到底。

 

 

 

剩女的级别

 

 

 

25--27岁为初级剩客,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

 

28--31岁为中级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 

 

32--36岁为高级剩客,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 

 

36岁往上,那就是特级剩客,当尊为“齐天大剩”。 

 

 

 

单身的利弊

 

 

 

中国单身现象被一些媒体称为“危机”。有一点指向不明,究竟是谁的危机?单身者自己?老爸老妈?纲常伦理?国家?中华民族? 

 

 

 

单身的增加,有很多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至少是自作自受的,单身生活对于这些人自己来说,不是什么“危”,而是“机”,是更多机会和机遇。因为单身,有更多的选择和更自由的生活,正因为不愿意失去这些,才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拒绝为结婚而结婚。

 

 

 

至于那些想结婚、却又找不到合适对象的“单身”们,也很难说是完全“被迫”。事实上,择偶标准从来都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准备接受一个不完美的选择。世上怎么可能有“完美”的事呢?那些高素质的未婚男女,绝对具有足够的智商和理性来理解这个道理,但大家还是不愿意接受现实,不愿意将就凑合,宁缺毋滥,这种坚持本身,一方面是结婚的愿望并不真的那么强,另一方面也在于自己有这个独立的基础和本钱,有条件才能如此“任性”。在这个意义上,还是那句老话:艺高人胆大。至于那些真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所限,找不到结婚对象的人,确实存在,但这种情况任何时候都有,也不是今天的特殊现象。 

 

 

 

单身人数增加,总的来说,跟社会急剧变迁、城市化、现代化、人的个性张扬、生活精致化和注重自我感觉等等都有直接关系。社会的发展,造成人们对自己、对他人都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也造成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一些与自己不符合的东西,特别是在私生活领域。我们不能把这种现象简单归结为“西方影响”。事实上,中国今天的婚恋和性别关系的变异和开放程度,在很多方面超过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固然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总体上伦理道德弱化的一部分,但也具有某种“传统复兴”的成分。在中国的社会传统中,本来就潜伏着这种非主流的、弹性的、开放的生活方式的因素。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盛世”中,都会兴起这种看似“放浪”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和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而今天,形形色色的“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有着深刻的传承关系,只不过今天不一定以男权为中心,女性也要获得这种“权利”,但婚姻和性别关系的开放性,是古已有之的。

 

 

 

单身现象对于单身者,并不是太大的“危”,很多情形下,更意味着“机”。对于社会来说,大规模的单身,确实存在某些“危险”,其中最直接的,是人口结构的危机。中国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年轻人口本来已经呈现骤降趋势,如果这一代人中结婚率低,不生儿育女,下一代人口又会减少,可能形成人口年龄结构倒置,年轻人口不足。另一方面,这种大量单身的存在,可能导致色情业的泛滥,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性病、艾滋病传播等问题。

 

 

 

同时,时至今日,家庭仍然是社会的基础结构,一般来说,有家庭的人,更倾向于稳定的生活,而单身者可能倾向于随意变换生活内容,因此,单身增加,可能意味着基本的家庭制度面临挑战,进而造成基于家庭伦理的社会基本道德秩序的动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但这种“危险”,也不是不可能通过一些制度设计和创新来化解。比如发展各种自发社团、兴趣团体等来满足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又比如可以随着需求增加,发展一些新兴的专门适应单身生活方式的社会服务等等,事实上,这些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的雏形,已经在民间自发发展出来,只不过由于社会常规习俗和某些伦理的制约,还没有成为主流。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纷繁复杂的微观结构,注定会生成很多全新的观念和社会体系,来适应这种单身人口增加的趋势。

 

 

 

心理学根源

 

 

 

综上所诉,剩女还有一个隐藏更深的心理学成因,那就是潜意识里的缺失感,可能来自生命以往成长经历中的痛苦与挫折,却没有转化为信念与力量,想追求卓越,进而从外部不断的索取从金钱,名誉,地位,到身心的完全平等与自由,说道本质上就是:聪明才智用于个人的私利,只想索取,不想付出与责任,只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不再是一个女人,因而越是优秀越是被外在社会所拒绝(包括别人拒绝与拒绝别人)。试想,如此一个优秀的女性如果能以爱心付出为人生信条,岂不天下趋之若鹜?!岂能剩下?所以,修心自己的品德(非社会人格,而是自我人格)是剩女的根本解决之道。

老实讲,现在虽然男女比例不等,可是还有这么的剩女,为何?

1, 许多剩女都认为是年龄问题,女子老了就没人要等等之类。其实不是这样子,年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剩女跟年龄没有任何关系。

2, 有人认为是女方过于挑剔。实际上大部分女生并不挑,要求也并不高,可还是没有对象,为什么呢?(本文对挑剔的女生不做讨论)。

既然剩女既不是年龄问题,也不是要求过高,那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当然有原因,有些偏激的剩女认为这不是她们的错,而是运气差或点背而已,这更是无稽之谈。其实真正原因在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思想问题。以下是典型剩女的错误想法:

谬误一:女人年龄一大,就没人男人要了。像我当初上大学时,有不少人追啊。埃,我当初怎么就没有把握住呢?

原因:现在把剩女放到大学里也有人追。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男生的关系,不是女生大了他们不追,而是男生大了不追女生。因为在大学时期,男女生都处在青春期,说白了就是发情期。发情期最容易产生感情。而中国人的典型传统是男子主动追女生。加之大学里,男生又很闲,又没有经济负担,所以没事就追女生。大学里,只要长得不是特别差,吓死人的女生基本都有人追。

但是毕业上班了以后,男女的青春期都过去了,男生追女生的激情也减少了。加之男生上班比较没有时间,所以追女生就大大减少了。换句话说,如果把现在30岁的剩女放在大学里,照样还有人追;而把大学里的女生放在社会上,则被追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

简而言之,漂亮的女生大学可能有几十人追,上班后可能就几个人追;不漂亮的女生大学可能几个人追,上班后可能就没人追。

记得我当初上大学时,我们班15个女生,13个都有人追。剩下两个一个书呆子,一个鬼见愁。而我一哥们一学期几乎天天追女生(当然由于相貌问题他没成功),平均两天要一次电话(女生给不给另一回事)。而这哥们上班以后,一年才要过2个电话。

 

谬误二:我长得也不难看,本科学历,家庭条件也不差,为什么找不着对象呢?

原因:1,很遗憾的是,大多数男生追女生只看长相,基本不看学历和家庭条件。只要后者别太差,过的去就行。你是本科还是专科,有100万还是10万,有房没房,在男生心中没多大差别。过得去即可。

2,最重要的,长相。可是根据真理一:没有一个女生认为她自己长得丑,哪怕她跟鬼一样。真理二:同性之间是无法分辨同性长相的,只有异性才能准确分辨美丑。真理三:剩女的父母,同事,亲人,好友都永远站在剩女那边。

所以剩女自己,甚至她的亲朋好友都说她长的可以,但是她是否在男生眼里真的可以??不难看和不好看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客观而言,其实大部分剩女在男生眼里大多不好看,中等偏下,属于100个女人中后20至40名里。本人和一些男性朋友曾对N多婚介网中,剩女自己上传的休闲照进行评估,大多如此。否则如果她真正属于可以的话,自然有男生追,无论她性格是否内向或是其他别的原因。

再者,长相有好就有不好,十个指头还有长短呢,这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女生都如其所说长得“还可以,不难看”,那占男性比例后40%长相不好看的男生不就要打光棍吗??

所以剩女相亲或婚介前,不要过多介绍自己的长相。男生心中自然有一杆秤。剩女也不要过度要求对方长相,都到“剩”而不得不“找人介绍对象”的地步了,自然追求你的男方的长相也不会多好了(虽然很伤人,但是大实话)。靠撞大运相亲不会比买彩票概率高。

 

有句话叫做,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剩女与其天天期盼帅哥来追我,还不如自己主动追求帅哥来的实际,几率也大得多。不要再找什么性格内向,周边环境缺男生之类的借口,要么丑男追你,要么你追帅哥,自己选??

我最瞧不起以下之类的剩女:剩女说什么有男生追却闲人家丑。天下有的是帅哥你不追,说什么要矜持,女追男没面子;结果有男生追你却闲人家丑,然后再说事道不好之类的话。

哎,女生天天说要作21世纪的独立女性,结果在男方买房问题上却传统的要死;女生口口声声追求幸福,自由恋爱,到头来还是把自己当商品一样让男生来挑。在中国,女生只有卖的好与卖得不好之分。真搞不懂女生。

     昨天有个女性朋友打电话,说马上就七夕了,身边没有男人陪,很孤独很寂寞,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在电话中,我让她去找根黄瓜,然后上天涯,手拿黄瓜在天涯深版上找个男人过七夕。

说实话,这样的女人,我是丝毫不同情的。一个女人,都28岁了,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找男朋友开出一大堆条件,要房子车子还要人高大帅气。就这些条件,就活该你找不到男朋友,活该你成为剩女。

现在在网上,很多女人在谈论自己剩女身份,还把自己成为剩女的原因归咎于男人,说什么现在的男人不努力,要房没房要车没车,搞的自己都没法找人谈恋爱。这样的女人病的真不轻啊。

如果你真是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人又长的靓,你提这些条件合情合理。现代婚姻嘛,说穿了就是一笔买卖。买卖双方要求物有所值是正常的,你有资本,以这些资本作筹码去要求对方有条件是很正常的,就象张欣嫁给潘石屹,一个有才有貌,一个有财,所以珠联璧合。你一个女人,你要真有那么高的条件,你就应该找那样条件的老公,咱啥都不说。你若真是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人长的靓,你就该找老板。但那也只是少数女人才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

大多数女人还只是普通人。她们长相一般,在人群中不是那种显眼的女人,也许穿上吊带装低腰裤超短裙能吸引男人的目光,但也只能如此而已;她们工资一般,能够自己租个房子,每个月能去高档的西餐厅一两次,也就吃个炒饭,最多再加一杯奶苶;偶尔泡泡吧,然后在天涯深版上把自己在本色的经历写一下,炫耀一下;平时多数是自己煮饭吃,要不就在外面吃个快餐,如果有别人请吃饭,那肯定是来者不拒;第一次与介绍的异性见面时如果不是吃大餐她肯定会找个理由跑掉,还会发牢骚说这样的男人小气不值得继续交往;她们在公司有职位也只是勉强,比关外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好,每天坐办公室,夏天有空调吹;她们一个月下来也有存钱,但也不会很多。说实话,在深圳,这样的女人实在太多了。从层次上来看,她们属于中间阶层。剩女就是出在这群人里。

因为她们条件中等,所以,她们觉得应该找更高档次的男人,跟她差不多的男人她是看不上眼的。于是她们就要求对方有房有车有钱,其它的次要考虑。这年月有房有车有钱的男人要么是已经名花有主了,他有一个漂亮温柔贤惠的女人,而且一家子过的温馨幸福;要么是个钻石王老五,压根就不想这么快结婚,与女人交往也只是玩玩而已。这些剩女被物质条件吸引,要么与已婚男人大玩感情,最终落个小三名份;要么被未婚王老五抛弃,最终落个弃妇名份,在深圳最有名气的就是皇岗,黄贝岭和莲塘的二奶村,里面无一不是身材中上等的女人,其结果只是沦为了那些男人的性工具,最后人老色衰被另外更年青的二奶替换而被扫地出门,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深圳的二奶村重复发生。其实很多女人不明白,男人之所以愿意在她们身上花钱包上个二三年,也只是看上了她们最有价值的那两三年青春,而很多女人还对那些男人抱有幻想让他们娶了自己,其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在经历一段痛苦而刺激的感情之后,这些剩女们仍不改初衷,继续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她们在与这些有钱人的情感中更加体会到物质条件的好处。于是,她们就继续剩下去了。

但岁月不饶人啊,眼看自己年龄大了,着急了,就开始到处找男朋友了,于是,就在深圳版上发自己的择偶信息了,娱乐而已。

一句话,这些剩女是活该,她们的存在对社会没有一点好处,唯一的好处就是便宜了那些房地产开发商,她们直接导致了深圳楼市泡沫,但同时也加重了深圳男人的负担。

消灭剩女,人人有责。消灭剩女,从你我做起。

 

 

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