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学校演出:“民心工程”成摆设 问责不能成摆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1:37
李继彦
政府投资数千万元“改水”,结果送走了“高氟水”,却引来了发黄的“铁锰水”。辽宁新民市的防氟改水“民心工程”,变成部分群众的“伤心工程”。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改水工程未经科学勘测和论证就盲目开工,赶工期、赶任务,导致巨额投资成了摆设。(2月10日《新京报》)
斥资千万的“民心工程”就这样打了水漂,成了摆设,不能不让群众伤心。而更让人伤心的是,直到现在,没有一个部门被问责,没有一个责任人被追究。
“民心工程”成摆设,而问责居然也成了摆设!
凡事都要整个明白,“民心工程”为何成摆设?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改水工程未经科学勘测和论证就盲目开工,赶工期、赶任务,导致巨额投资成了摆设。”归结起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决策失误”。
正是因为决策失误,才使得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民心工程”沦为“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甚至是“伤心工程”。这些工程原本是造福百姓的,可是,由于决策者的功利心和扭曲的政绩观,这些工程变了味儿,脱离了本意。
近年来,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令人怵目惊心。据统计,我国“七五”到“九五”期间,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5000亿元。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曾经指出,“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也是腐败,而且是更可怕的腐败。”
决策失误频仍,缘于对决策者约束不够,问责不力。实际上,任何决策都有一定风险,公共决策也不例外。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和规避公共决策的风险,就必须要有配套的决策约束机制和问责机制。只有让决策者付出决策失误的代价,才能倒逼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
就像辽宁新民市这个斥资千万的“防氟改水工程”,如果决策者能够预想到决策失误应有的风险代价,对问责存有敬畏之心的话,我想,是不会未经科学勘测和论证就盲目开工,更不会拼着命地赶工期的。
“改水工程”的本意是让老百姓喝“放心水”。如今,走了“高氟水”,却引来了发黄的“铁锰水”,如此“改水工程”,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新民市水利部门有关干部并不认为工程质量有问题。其理由是,“防氟改水工程应该算是成功完成。至于改水后铁锰超标,那是另外一件事。”
对于这样毫无责任心、强词夺理的干部,应该有个说法,而对决策失误的领导更应该严厉问责。